APP下载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2017-03-29陈幕飞

关键词:学生党员入党党员

陈幕飞

(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湛江 524048)

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陈幕飞

(岭南师范学院 商学院,湛江 524048)

在当前党员发展“控量提质”的新形势下,从探讨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入手,阐述了高校学生党员培养体系构建的重要性,并针对大学生在“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的不同教育阶段培育出现的问题,来完善新生党的启蒙教育、入党积极分子培养教育、党员继续教育和后进党员帮扶教育制度的建设,从而探索和构建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高校;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2014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了《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要求认真贯彻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坚持标准,严格程序,严肃纪律,确保发展党员工作有领导、有计划地进行,进一步提高发展党员工作的科学化水平[1],明确地提出了发展党员工作的新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报告中也指出:“提高发展党员质量,重视从青年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中发展党员,优化党员队伍结构。”当前党建工作面临着新要求,党员发展“控量提质”。因此,这给高校的学生党员发展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应该从学生党员的发展培育方面为抓手,把党员的教育从党员发展的过程开始入手,构建出学生党员发展培育保障的新体系,提高学生党员的整体素质,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输送优秀的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一、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当前,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及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变革,国际国内新形势的新变化和高校党建工作内涵的不断扩展,党员的发展工作有了新的变化,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工作也面临着全新的任务和巨大的挑战[2]。党的十八大之后,为了加强新形势下党员发展和管理工作,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党中央对党员的发展工作要求提出了“控量提质”的新标准和新要求。习近平同志也在全国高校党建工作会议上强调:“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的根本任务,也是高校党的建设的根本任务。”这些论述深刻阐明了党员发展质量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党员的发展质量是保证党员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前提和基础,如果在发展过程中党员的质量得不到保障,那发展出的党员的质量必然难以保障。大学生党员又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面对新形势,高校迫切需要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提高大学生党员队伍整体素质,促进学生党员发展工作的健康发展,是高校党组织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高校学生党员发展教育所存在的新问题

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大学生入党前的积极培养教育和党员继续教育工作是保障党员发展质量的重中之重。然而,随着世界多元化的发展,新形势下学生的思想理念也在逐渐的开放,不可避免地受到西方各种思想和价值观念的冲击。近年来,高校党组织高度重视大学生党员队伍的建设,通过采取切实措施增强实效性来提升大学生党员队伍质量[3]。但是,面对不断变化的社会新形势,我们也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高校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与发展质量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

(一)新生入党启蒙教育缺乏系统性

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大学生的理想信念问题也日益凸显,由此产生了大学生理想动摇、信念不坚定等不同形式的问题。部分大学生的入党动机出现多元化趋势,入党带着一定的功利色彩,认为党员身份有助于未来的就业。尤其是刚刚摆脱沉重高考压力的大一新生,他们对党充满了渴望与向往,但又只是单纯从高中的思想政治课堂了解党,由于缺乏相关的党课讲授和党的实践活动,对党的理论知识了解不够,认识不足。进入到大学后,新生们往往跟随大众向党组织提交了入党申请书,入党动机不够明确,有着盲从性和功利思想,在理想信念和入党动机方面存在一些模糊认识,思想上对党的认识不足。然而,高校在大一新生的入学教育中往往对党的基本知识启蒙教育重视度不够,新生入党教育形式单一、缺乏系统性和实践性,这导致大一新生们不能够全面地了解党,认识党,这就给后续的党员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影响。

(二)入党积极分子教育缺乏持续性

目前,“95后”大学生作为时代的新生力量已逐渐成为高校在校生的主体。这一代青年人的特点源自他们区别于以往任何一代人的成长环境,他们出生于上个世纪最后一个十年,生长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年代,追随着社会多元化的发展潮流,思想上易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这就需要高校的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教育制度也要紧跟时代发展的潮流,不断地制定出新的培训方法[4]。然而,目前高校的入党积极分子培训内容缺乏持续性,高校的培训过于强调党校的主导作用,多采用课堂式教学,课时短,人数多,往往只能采取安排一次集中的培训,内容形式单一,知识结构不完善,积极分子处于被动接受的状态,忽视了他们的主体地位和参与性,积极分子教育缺乏持续性,教育效果不明显。

(三)学生党员继续教育缺乏重视

高校在学生党员继续教育中建立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培养教育制度和方案,但由于高校组织建设工作量的加大,普遍存在“重入党前教育,轻发展后教育监督”的现象[5],形成了重发展轻教育的思想,忽略或减弱了发展后的教育问题。这往往导致个别学生党员入党后思想上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不注重自身政治修养的提高,对党的理论、党风党纪的学习不够重视,党员政治素质下降,政治观念淡化,不履行党员义务,不以党员标准要求自己,他们主观上认为入了党就等于进了“保险箱”,只有不犯错误,不补考,跨入党的大门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出现了“入党前拼一拼,入党后松一半,转正后啥不干”的情况,放松了对自己的严格要求,缺乏继续前进的动力,成绩一落千丈,工作缺乏主动性,没有表现出不怕苦不怕累的精神,丧失了在学生群众中的威信。高校在学生党员的继续教育方面仍需提高重视力度,发挥出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四)后进学生党员帮教制度不完善

高校绝大部分学生党员理想信念坚定,积极向上,但也有个别大学生由于党性修养不够,思想涣散,从不参加或很少参加组织活动;不积极主动缴纳党费;在身体条件允许且时间充裕下却仍不愿当志愿者,这些党员就是党员中的后进党员。目前高校在发展党员后忽略了党员的帮教,缺乏相应的帮教制度,学生党员发展结束后就交给学生党支部自行管理,然而学生党支部的支委一般都是由学生党员来担任,他们缺少足够丰富的阅历,甚至有些支委一年换一次,缺乏支部管理经验的支委只能生搬硬套按照学校的要求来开展党组织生活,忽略了对个别思想松散、素质下降、成绩落后党员的帮扶和教育。后进党员虽是少数,但其在群众中的影响很坏,他们的言行有损党的光辉形象,使群众产生了对党的不信任感。这是我们坚决不能允许的,理应从严加强教育和管理。

三、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针对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教育培养出现的新问题,为保障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高校的党建工作必须与时俱进,带着问题去思考去解决,努力探索解决方法和突破口,坚持以全面提升大学生党员整体素质为目标,围绕高校的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和立德树人政治任务,积极探索和创新学生党员培养教育与发展质量的新理念,从入党申请人培养、积极分子的考察、发展党员中的进出机制、党员的教育与管理等方面入手,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

(一)抓“源头”,增强大一新生对党的正确认识

高校党建工作要始终把对大学生党员的理想信念教育摆在优先的位置,从源头抓起,在大一新生中开展党的基本知识启蒙教育系列活动。结合新生的入学教育工作,以党的基本知识启蒙教育为基本内容,可以有计划地在大一新生中开展“新生党的基本知识启蒙教育系列活动”,引导和激励新生深入学习党的理论知识,提高他们的党性意识,加快政治思想深度的转变,率先实现思想上入党。比如这个系列活动的内容可以包括党章党规、党风党纪、党史教育、革命精神、丰功伟绩、国际形势等六场以“了解党,认识党,追随党”为主题的理论专题辅导;此外还可以结合当前时事热点,开展祭奠革命先烈、党建沙龙、经典鉴赏、“微课堂”活动、党建知识竞赛、成果展示等为主题的六次“知党、信党、爱党”的教育实践活动,纵横两个方面相结合,从而让新生对党的基本知识和基层党组织生活的形成有初步的认识,不断端正自身的入党动机,逐渐实现政治思想的深度转变,从思想上率先入党。

(二)把“入口”,确保大学生党员的发展质量

在新形势下,高校党委要严格按照中央提出的“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总体要求,努力提升党员队伍质量,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新时期党的各项任务顺利完成。严把“入口”关,解决从严把关的问题,完善入党前考核工作,做好积极分子培养工作,端正其入党动机,做好党员入党前教育工作。发展学生党员要严格按照“成熟一个才能发展一个”的原则,不能只重视党员数量,忽视党员质量,使得党员质量得不到有效保证。严格要求对党员的考核和培养周期,避免一些不符合条件或者培养教育不深入的人进入党内,从而降低了党员的整体素质,影响了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党今后的发展和建设留下了隐患。在发展过程中高校可以考虑引入党员发展“述责答辩”制,将“述责”、“答辩”机制全程贯彻于发展学生党员全程当中,包括“团员推优”、“发展党员”、“党员转正”、“党员自评”等环节,将党员教育的引导从被动变为主动,使对党员的管理监督从静态变为动态,既创新了党员培养、教育、发展、管理的机制,又增强了教育引导党员提高思想素质的实际工作效果,从而保证发展学生党员的工作质量,确保学生党员能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实行“述责答辩”制,既促使了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入党发展对象、学生党员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都能够严格要求自己,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提高思想素质,增强党性观念,争取早日实现从组织上入党到思想上入党的飞跃;又能严格把好学生党员发展的“入口关”和“质量关”,从而达到确保大学生党员发展质量的目标。

(三)树“典范”,激发学生党员的创先争先动力

在党员继续教育培训中,高校除了新党员的常规性培训教育活动外,应根据大学生加入党组织之后所拥有的不同身份进行继续教育和培养,继续加强党员教育。在入党前期施行“党的基本知识启蒙教育”和“述责答辩”的基础上,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结合当前的“两学一做”主题教育活动,开展系列主题教育活动。比如创办“讲好身边党员先进故事”为主题的教育活动,以身边优秀党员的先进故事作为榜样力量来感染更多党员,激发党员以德树人、创先争优的动力。这些优秀党员可以来自学校的创业模范、就业模范、自强之星以及在众多比赛中脱颖而出的佼佼者。让学生党员们通过亲自去采访身边优秀党员感人故事,近距离接触优秀党员,学习优秀党员在就业、创业、自强不息等方面的感人故事和刻苦拼搏的精神,来提升自身政治觉悟和思想素质,提高党性修养和党纪意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用学生党员的示范行为来引领众多大学生,从而起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高校通过这些富有成效的党员继续教育活动,奠定学生党员们坚实的思想基础,为社会培养出“政治过硬,学习领先,工作积极”的学生党员队伍,在学习、工作中发挥出较好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建“机制”,探索健全后进学生党员的帮扶制度

后进学生党员的认定处置关键在于形成完备的配套体系和帮扶制度。首先,学生党员发展工作主要在学生党支部中进行,各个支部虽然在发展标准、发展程序上有基本遵循,但由于学生支部支委基本上来自学生,他们在认识水平、发展党员标准以及发展工作经验等问题上,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差异,甚至可能存在疏漏,因此高校要对学生支委每年进行一次集中的培训,提高他们的素质和管理能力,熟悉支部工作的党员发展和党员监督的具体事项。其次,建立后进学生党员量化考评制度,将学生党员划分为校内党员、实习党员、流动党员3类,采取自评和支部测评的形式,时间上分为月评、季度评和年终评,进行积分管理。对积分不符合要求的要及时进行组织谈话、教育,限期整改;对整改后,问题严重的提交党员大会讨论进行组织处理。通过长期的党员量化考评制度,及时找出后进党员的主要问题原因,有针对性地做好党员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着力坚持改进和规范民主评议党员制度,建立评议督导员制度等。重点教育引导刚入党的学生,他们的政治信仰不够坚定,理想信念较模糊,容易被不良思想侵蚀,这就需要党组织对入党同志要严强党性教育、社会实践等锻炼。党组织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于学生党员始终,安排专业教师、辅导员、高年级的优秀党员与后进党员结成帮教对子,按照“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的帮教,促进他们从政治上、思想上坚定理想信念转化成一名合格党员。

四、总结

构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大学生党员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作为高校党建工作者,必须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积极地去探索和构建新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员发展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地探索新方法、新思路,与时俱进,从思想上高度重视,从组织上健全党建制度,从实践中创新,从而保证高校学生党员队伍的质量。文章根据每个学生党员发展阶段的不同思想和心理特点,在“入党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预备党员、正式党员”四个阶段中抓“源头”、严“入口”、树“典范”、建“机制”,以“启蒙教育、述责答辩、榜样力量、帮扶制度”等措施制定出具有针对性、实效性的学生党员发展体系,从而保证党员队伍的质量,向党输出高素质的后备队伍,确保完成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根本任务。

[1] 中共中央办公厅.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N].人民日报,2014-06-11(006).

[2] 中共中央组织部,中共中央宣传部,中共教育部党组.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发展和教育管理服务工作的若干意见[Z].教党[2013]22号.

[3] 樊丹丹.关于加强当代共产党员信仰教育的再思考[J].长沙大学学报,2016(1):79-81.

[4] 冯华,张煜.以思政课为主渠道加强大学生党员的党性教育[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6(1):96-98.

[5] 冯方华.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党建工作的思考[J].共产党员(河北),2016(25):31.

The construction of quality guarantee system for recruiting CPC party members of students in university in the new time

CHEN Mu-fei

(SchoolofBussiness,LingnanNormalUniversity,Zhanjiang524048,China)

Currently,under the new circumstances of controlling quantity and improving quality on university students CPC party applicants,this article expounds the importance of constructing and training university student CPC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party members system by discussing the quality of the recruitment of university student CPC party members,and perfect the education to newly university CPC party members aiming at the problems “the applicant for Party membership,Party activists,probationary Party members and formally Party members” to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enlightenment education of the new party members,the continuing education of Party members and the helping education system to backward Party members so as to explore and construct a quality assurance system for recruiting university student CPC party member.

universities;recruiting CPC party members of college students;quality assurance system;construction

10.3969/j.issn.1009-8976.2017.01.007

2016-12-24

陈幕飞(1987—),男(汉),广东湛江,助教,硕士 主要研究党建与思想政治教育。

D263

A

1009-8976(2017)01-0024-04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入党党员
我是党员向我看
网络环境下如何发挥高校学生党员在意识形态工作中的作用
憨娃入党
新时代学生党员继续教育质量提升策略探索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转移党员组织关系的要求
对慰问贫困党员的反思
高校优秀学生党员评选体系的构建——基于AHP法的运用分析
高师院校发挥学生党员作用模式初探
入党志(外一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