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著名刻书家闵齐伋的家世与生平活动考∗

2017-03-27赵红娟

创意城市学刊 2017年2期
关键词:万历

◎ 赵红娟

闵齐伋是明代著名的套版刻书家,本文重点考述其家世与弟兄情况、生卒年与字号、编刊与交游活动,对学界的一些研究失误有所纠正。

一 闵齐伋家世与弟兄情况

闵齐伋是湖州乌程闵氏家族首位进士闵珪的五世孙。闵珪是使闵氏成为望族的最重要人物,累官至刑部尚书、太子太保,被誉为弘治朝 “九老”之一。高祖闵闻,乃珪次子。据 《晟舍镇志》卷五,闵闻,字行之,号琴轩。学文修行,而不乐举子业。应诏输粟,授苏州卫指挥同知。能骑射,善音律,子史、方技、杂说无不批览。曾随父任,亲朋书来,各以意裁答,无不合父意。好行义,曾两次输粟千石,以救饥民。喜饮酒,数斗不醉。性诙谐,好谈论古今。与孙山人一元、陆侍御玉崖、龙佥宪霓、施进士侃、凌学博震等交游,年八十二卒。曾祖闵宜励,为闻长子,字进卿[1],号东斋。嘉靖辛卯以太学生授南京南城兵马司副指挥,丙申升南京中城兵马司指挥使,己亥升广西上思州知州,壬寅致仕[2]。祖闵德庆,为宜励次子, 《晟舍镇志》卷五有传。闵德庆,字原明,号石林。隆庆壬申岁贡,选兰溪县学训导。万历庚辰,升秀水县学教谕,辛巳致仕。父闵一范,为闵德庆次子,在乾隆 《乌程县志》卷六 《人物》、崇祯 《乌程县志》卷六 《科第》、 《晟舍镇志》卷五 《人物》、闵谱 《荐绅纪》等中有传。闵一范,字仲甫,号龙池。万历庚辰进士,授南直隶颍上令。壬午调湖广巴陵令。值岁大旱,“缓征徭,省供億,简刑狱,发仓粟,捐月俸,治糜粥,以食馁者”[3],又 “遍历穷乡,确勘灾荒”[4]。未及一年,积劳成疾而卒。卒时官舍萧然,不名一钱。邑人筹金归榇,并为之立专祠,以示不忘。

据闵谱,闵一范有六子:文齐、梦得、齐商、齐华、齐伋、齐言[5]。闵齐伋排行第五。其自号 “寓五” “遇五”大概与此相关。其长兄文齐 (1563~1638年),字简若,号复元,郡增生。文齐之妻来自同邑宰辅温体仁家族,女适同邑南赣巡抚著名藏书家潘曾纮。三兄齐商 (1569~1631年),字友若,号苏门,邑庠生。季弟齐言 (1581~1639年),字禹闻,号宰武。从现有资料来看,与闵齐伋刻书关系密切的是仲兄梦得和四兄齐华。梦得 (1566~1637年),字翁次,号昭余,万历戊戌进士。《晟舍镇志》卷七载有其门人黄道周为之所撰洋洋数千言的墓志铭。其一生功业卓著,政治声誉颇佳,历官光禄大夫、太子太保、兵部尚书,卒于崇祯丁丑。闵梦得在京城及各地为官前后四十载,同僚友朋众多。因身居高位,虽不可能专职从事刻书活动,但他利用自己交游广、名声大等优势,为其弟闵齐伋的刻书活动做出了重要贡献。他曾为闵齐伋 《草韵辨体》一书作跋,予以褒扬。闵齐伋刊 《读风臆评》,底本来自于闵梦得为官四川时所得的同僚戴君恩的评点本。闵齐伋刊 《春秋左传》,底本则来自闵梦得为官南京时所得的同僚孙鑛的评点本。戴氏、孙氏均为当时的著名评点家,闵齐伋用套版刊出他们的评点本后, “海内人士竞相传诵”[6]。这极大地提高了闵齐伋在出版界的地位。四兄齐华 (1576~1636年),字赤如,号东庵,郡廪生。崇祯庚午以岁贡授南直常熟训导,乙亥擢北直沙河令,次年即以劳瘁殒身。在闵齐华走上贡途的五十五岁前,其人生的主要活动当是读书刻书,曾编刊墨本 《文选瀹注》三十卷[7]、朱墨本 《九会元集》九卷等。据闵我备《闵遇五传》,他与闵齐伋 “考订古今,最相契洽”[8],是闵齐伋所开创的套版印刷业的积极参与者。闵齐伋第一部套印杰作 《春秋左传》十五卷之卷末,即题 “吴兴闵齐华、闵齐伋、闵象泰分次经传”。

二 闵齐伋生卒年及其字号

关于闵齐伋的生卒年,笔者发现学界的说法几乎全误,而这个错误很可能源自姚伯岳 《吴兴闵、凌二氏的套版印刷》一文 (以下简称姚文)。它刊于 《图书馆研究与工作》1985年第1期,可以说是学界较早研究闵、凌二氏套版印刷的力作,但对闵齐伋生卒年的论定则有误。文章曰:“闵齐伋生于万历三年 (1575年),清顺治十三年 (1656年)尚在世。”这个论定没有任何考证,只有一个注释,曰: “该年闵齐伋曾为 《六书通》一书作序,可为佐证。”笔者按:《六书通》的最早刻本——康熙五十九年基闻堂刻本,有闵齐伋 《六书通》自序,署 “顺治辛丑仲冬五湖闵齐伋寓五父记,时年八十有二”。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三在著录闵齐伋所著《六书通》时亦曰:“是书成于顺治辛丑,齐伋年八十二矣。”[9]顺治辛丑是顺治十八年 (1661年),姚文怎么跑出个顺治十三年呢?真是让人百思不得其解。顺治十三年,闵齐伋八十二,则其出生之年自然是万历三年了。笔者猜测,姚文的闵齐伋生年应该是这样得出的,此后学界基本沿用了这一说法。如瞿冕良主编的齐鲁出版社1999年版 《中国古籍版刻辞典》第271页,即把闵齐伋生卒年定为 “公元1575~1656年后”。笔者也曾受姚文影响,在2000年的 《五位著名闵版刻书家考述》一文中,认定闵齐伋生卒年为公元1575~1657年。生年就取了姚文的说法,而卒年也是在姚文基础上推定的:既然闵齐伋八十二岁为 《六书通》作序是顺治十三年,而《晟舍镇志》卷八闵我备 《闵遇五传》言闵齐伋 “卒时八十三”,所以卒年自然是顺治十四年 (1657年)[10]。一直到2008年董捷的博士学位论文 《明末湖州版画创作考》,所持观点依然有误。如:

闵齐伋的卒年,现在知道得比较清楚。《晟舍镇志》卷八 “艺文”载闵我备所撰 《闵遇五传》,云 “卒时八十三”。《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著录齐伋所著《六书通》时,则记曰:“是书成于顺治辛丑,齐伋年八十二矣”。顺治辛丑为顺治十三年 (1656年),则齐伋卒于顺治十四年 (1657年)[11]。

不难猜测董捷的思路:既然学界都说 《六书通》序作于顺治十三年,那么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成书年代 “顺治辛丑”自然是顺治十三年。于是,董捷与笔者犯了同样的错误[12]。

笔者后来之所以能发现这一错误,是因为在翻阅闵谱时,见其 《谱录》记载闵齐伋生于万历庚辰三月初十酉时,卒于康熙壬寅七月初二日。也是巧合,万历庚辰这一年,笔者非常熟悉,是凌濛初出生之年,即公元1580年。又查康熙壬寅,则是公元1662年。这与自己以前认定的闵齐伋生卒年 (1575~1657年)可谓大相径庭。回头再细查,才终于明白学界 (包括我自己)产生以上错误之因。

接下来的问题是,《谱录》的这个记载是否准确?笔者的答案是肯定的,原因有四。一是 《谱录》的这个记载不仅十分明确,连出生时辰都有,而且在 “寿八十三”这点上,与闵我备所作传记合。二是 《谱录》记载闵齐伋之父有六子,其中老四闵齐华生于万历丙子 (1576年)十月十六日申时;而闵齐伋排行第五,若生于万历乙亥 (1575年),就不是弟而是兄了。三是 《谱录》记载闵齐伋原配生于万历乙酉 (1585年),若闵齐伋生于万历乙亥 (1575年),那就要比其原配大十岁,差距有点大。四是这一生卒年与 《六书通》自序所言顺治辛丑时闵齐伋为八十二岁合,这也是最关键的。总之,《谱录》所载闵齐伋生卒年与现存所有材料都能相合,因此它是准确无误的。也就是说,历史上最著名的两位套版刻书家闵齐伋与凌濛初竟然是同年出生[13]。

关于闵齐伋的字号,同治 《湖州府志》卷七十六 《文学三》、 《晟舍镇志》卷五 《人物》“闵齐伋条”、卷八闵我备 《闵遇五传》、《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卷四十三,均言 “字及武,号寓五”。闵谱 《谱录》则言 “字及武,号遇五”。可见,闵齐伋字及武当无问题。问题是,他的号是 “寓五”还是 “遇五”?考察闵齐伋刻书的题署和钤印,可以发现这两个号他都曾使用过。如德国科隆博物馆藏闵齐伋刻《西厢记》插图第一幅题 “寓五笔授”,第十五幅题 “庚辰秋日寓五”。又如闵齐伋万历四十四年所刊 《檀弓》卷末,题 “万历丙辰秋吴兴后学闵齐伋遇五父识”,并钤有 “闵遇五”等印;闵齐伋崇祯六年刊 《礼记集说》最后一页,有 “崇祯癸酉夏乌程闵齐伋遇五父三订”一行,亦钤有 “遇五父”等印。甚至有在一本书中同时使用这两个号的情况,如国家图书馆所藏闵齐伋崇祯十三年所刊 《〈会真六幻〉说》,卷前有自撰的 《〈会真六幻〉说》,末署 “三山客闵寓五”,并钤有 “闵寓五印”;而书中所附 《五剧笺疑》,则题 “湖上闵遇五戏墨”,其跋亦题 “湖上闵遇五识”。考察闵齐伋所刊之书的题署、钤印,在崇祯前所刊书籍中,似未出现 “寓五”字样[14]。因此,董捷 “到了崇祯间,齐伋已入晚年,又别署 ‘寓五’”的说法颇有道理[15]。

闵齐伋曾寓居著名的书籍集散地南京三山从事刻书业[16],故又自称 “三山客”。他为崇祯十三年刊 《会真六幻》所撰的 《〈会真六幻〉说》即署 “三山客闵寓五”。另外,在闵齐伋所刊书籍中,还常出现 “闵十二”印章,如 《檀弓》《空同诗选》《春秋公羊传》等,这当是其宗族排行。

三 闵齐伋生平事迹与交游

闵齐伋并无诗文集行世,加上功名不显,进入同时代人笔记、别集中的概率也极低,因此其生平事迹很不明晰。现能见到的传记主要是 《湖州府志》卷七十六《文学三》“闵齐汲 (伋)条”、《晟舍镇志》卷五 《人物》“闵齐伋条”、卷八闵我备 《闵遇五传》。这三个传记都很简单,所传达的信息主要是:庠生,曾入太学读书,但 “不求进取,耽著述”[17], “善读书,不乐仕进”[18]。所著 《六书通》盛行于世,又批校、刊刻 《国语》《战国策》《檀弓》《孟子》等书,“荟诸名宿评、跋之精粹者于其上,丹黄备列”[19]。所刊书内容广泛, “上自经书子集,下稗官词曲”[20];校雠精良,“士人能雠一字之伪者,即赠书全部”[21]。晚年精神健旺,“年八十,耳目聪明,手订篆文,矻矻笔砚不稍休。花辰月夕,犹能与群少年角饮较胜”[22], 卒年八十三。

笔者以为,传记言闵齐伋不乐仕进而耽读书著述是套话。闵齐伋既曾入太学读书,崇祯 《乌程县志》卷七又言其为 “例贡”,那么他很可能曾通过捐纳而入国子监读书,其功名心不可谓不强。因此,闵齐伋当与凌濛初一样,属晚明时代非常典型的因屡试不第而转入书籍编撰刊刻活动的这一类知识分子。从事编撰刊刻活动,既可发挥自身的文化才能,慰藉科举失意的心灵,亦可借以谋生,获取生活之资。闵齐伋的编撰活动可细分为撰、编撰、编辑、辑评、裁注、批校六类。如 《西厢记五剧笺疑》一卷是撰,是闵齐伋自己撰写的;《六书通》十卷是编撰,带有编辑和撰写双重性质;《会真六幻》十九卷是编辑,是有关 “西厢”故事的作品汇编;《檀弓》二卷是辑评,辑录诸家评语和圈点;《国语》九卷是辑评和裁注,而所谓裁注是对所辑评语去粗存精;《战国策》十二卷是辑评、裁注兼批校,而所谓批校就是批点、校勘。

据笔者考证,作为明代最著名的刻书家之一,闵齐伋一生所刊书籍达三十四种:墨本 《诗经集传》八卷,《书集传》六卷,《礼记集说》十卷,《春秋胡传》三十卷及 《纲领》、《列国图说》、《诸国兴废说》、《提要》各一卷,《周易本义》四卷及《易图》、《筮仪》、《卦歌》各一卷 (有崇祯六年、崇祯十三年两种刊本),《列子冲虚真经》八卷附 《音注》,《产宝杂录》一卷附 《芸窗万选方》一卷,《女科百问》二卷,《痘疹活幼心法》不分卷,《心印绀珠经》二卷,《刘拾遗集》一卷,《唐孙职方集》十卷;朱墨本 《读风臆评》不分卷,《绘孟》七卷,《檀弓》二卷,《考工记》二卷,《春秋左传》十五卷, 《老子道德经》上、下篇附 《音义》上、下篇,《庄子南华真经》四卷 《音义》四卷, 《列子冲虚真经》一卷 《音义》一卷, 《韩文》一卷,《空同诗选》一卷,《会真六幻》十九卷[23],《欧阳文忠公文抄》九卷;三色本 《孟子》二卷,《春秋穀梁传》十二卷 《考》一卷,《春秋公羊传》十二卷《考》一卷,《战国策》十二卷 《元本目录》一卷,《国语》九卷,《草韵辨体》五卷,《东坡先生志林》五卷,《杜子美七言律》一卷,《楚辞》二卷。闵齐伋编刊的品牌效果十分显著,以致后人一提起套印书,就以为是他所刊,且乐于收藏。目前,收入 《国家古籍珍贵名录》的闵齐伋刊本已达十八种一百五十六部[24]。

虽然闵齐伋没有诗文集传世,但通过考察其所刊之书,笔者收集到了其序、跋、凡例等共十七篇,它们是 《〈檀弓〉序》、《〈六书通〉序》、《〈刘拾遗集〉序》《〈会真六幻〉说》、《题 〈董解元西厢记〉》、《〈五剧笺疑〉跋》、《〈围棋闯局〉跋》、《〈空同诗选〉跋》、《〈杜律〉跋》、《〈战国策〉跋》、《〈孟子〉跋》、《〈国语〉跋》、《〈睡余杂笔〉跋》、《书 〈戴忠甫读风臆评〉后》、《〈春秋左传〉凡例》、《〈春秋公羊传〉考》、《〈春秋穀梁传〉考》。这些序、跋可以看出闵齐伋治学的兴趣所在。他对先秦典籍较为关注,尤其是对 “春秋三传”颇有研究。《〈春秋左传〉凡例》《〈春秋公羊传〉考》《〈春秋穀梁传〉考》是其序、跋、凡例中篇幅最长的三篇,均有一千多字。特别是 《〈春秋公羊传〉考》《〈春秋穀梁传〉考》,可以说是 《公羊传》和 《穀梁传》的简明传播与研究史。闵齐伋的科举很可能是以 《春秋》为主攻方向。虽然 《晟舍镇志》卷五言闵齐伋刻书 “上自经书子集,下稗官词曲”,但实际上其所刊书中并无小说,而词曲亦只有 《会真六幻》一部。因此,笔者以为闵齐伋不太像凌濛初、董斯张、冯梦龙一类的以多情自许、纵情适性、放浪形骸的晚明风流才子。细阅其十七篇文章,多学究气,只有 《〈会真六幻〉说》《〈五剧笺疑〉跋》《〈睡余杂笔〉跋》三篇写得稍有气势或情感,文学色彩较浓。如 《〈会真六幻〉说》:

云何是一切世出世法,曰真曰幻。云何是一切非法非非法,曰即真即幻。非真非幻,元才子记得千真万真,可可会在幻境。董、王、关、李、陆,穷描极写,颠翻簸弄,洵幻矣,那知个中倒有真在耶!曰:微之记真得幻,即不问,且道个中落在甚地。昔有老禅,笃爱斯剧,人问佳境安在,曰: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此老可谓善入戏场者矣!第犹是句中玄,尚隔玄中玄也。我则曰:及至相逢,一句也无,举似西来意,有无差别。古德有言,频呼小玉元无事,只要檀郎认得声。不数德山歌,压倒云门曲。会得此意,逢场作戏可也,袖手旁观可也,黄童白叟,朝夕把玩,都无不可也。不然,莺莺老去矣,诗人安在哉?眈眈热眼,呆矣。与汝说会真六幻竟。这篇文章及闵齐伋 《西厢记》插图的视觉性和叙事性,才微微显示出闵齐伋也是一个有艺术气息且懂得把玩娱乐的人物。

闵齐伋所刊书内容广泛,经、史、子、集兼备,依次为十四种、二种、十种、八种。但如上所述,没有稗官小说,戏曲仅 《会真六幻》,史部书籍也很少。所刊书籍套印、墨印兼具,校雠精良,而且多市场畅销书的翻刻本,自己首刊的很少。与凌氏家族刻书多凡例而较少有刊刻时间恰好相反,闵齐伋所刊书绝少凡例而多具刊刻时间。另外,在凌氏家族中,凌稚隆等人刻书喜求名人作序,这些序言往往能透露刻书者与当时名公巨卿的一些交往。然闵齐伋所刊书多自序、自跋,加上并无诗文集行世,所以其交游资料极少。目前学界,除董捷勾勒了李日华、冒起宗、戴君恩三人外[25],未有其他学者关注。

李日华 (1565~1635年),字君实,一字九疑,号竹懒,嘉兴人。万历二十年进士,曾任九江推官、西华知县、南京礼部主事、太仆寺少卿等。工书画,精鉴赏,与董其昌、王惟俭并称博物君子。著作宏富,有 《紫桃轩杂缀》《味水轩日记》《六研斋笔记》等。闵齐伋与李日华的交游,即见于 《六研斋笔记》卷一:“闵遇五购得唐榻 《圣教序》,索余评鉴。余勘其笔意纤悉俱在,而楮墨非唐物,盖北宋精本也。在今日亦罕宝也。”董捷曰:“《六研斋笔记》此卷所载,多天启四、五年间事,则齐伋以榻本求鉴,当亦在此前后。另,齐伋祖父闵德庆万历间尝为秀水县学教谕,是否与当时居住此间的李日华相识,俟考。”其实,即使没有闵德庆的相识,湖州距嘉兴很近,望族之间联姻交往较多,而李日华又以 “博物君子”著称,闵齐伋得到精美拓本,求其鉴赏也属正常。

冒起宗 (1590~1654年),是冒辟疆之父,字宗起,号嵩少,江苏如皋人。万历四十六年举人,崇祯元年与闵及申同登进士,历任行人司行人、南京吏部考功司郎中、兖西道佥事、湖南衡永兵备道、山东按察司副史等,明亡后不仕。著有 《拙存堂诗概》六卷、《文剩》六卷等。其与闵齐伋的交游资料,见于闵齐伋所刊 《空同诗选》。该书卷前有闵氏自撰 《附空同诗选》,曰:

各体凡二千一百四十九首。升庵选焉,质之张禺山者,得一百三十六首。噫,亦严矣。岁戊午,广陵冒宗起驰书寄我是编,盖世未有传者。昔升庵阅古有得辄以示禺山,谓之千里面谈。余于宗起,曾未识面,忍辱枉寄,亦一段佳事也,不可以不识之。

“岁戊午”为万历四十六年 (1618年),是冒氏中举之年,也是闵齐伋刊此书之年。冒氏与闵齐伋未曾谋面,却寄此书给闵氏刊刻, “可见齐伋刻书于当时文苑中已有相当声誉”[26]。未曾谋面的人,主动寄书以求梓行,除了闵齐伋的出版声誉,也许还包含闵氏自身主动搜求刻书底本的努力。

戴君恩 (1570~1636年),字忠甫,号紫宸,别号兰江痴叟,湖南澧州人,万历癸丑 (1613年)进士。曾令蜀之西充、巴县,后官至山西巡抚。戴君恩令巴时,于戊午蜀闱,曾 “受事帘以外”[27],而闵齐伋之兄闵梦得时亦以川西道署按察的身份监试蜀闱,于是两人得以相识[28]。闵梦得由此得到了戴氏所撰 《读风臆评》,并授予其弟闵齐伋刊刻。在闵齐伋刻朱墨本 《绘孟》中,龚惟敬跋曰:

初先生令于巴,有 《读风臆评》四卷,侍御黄陂吴伯阳先生按蜀时,见而酷好之,为刻于蜀中。已而乌程闵遇五太学得于其尊兄方伯昭余先生,复加朱黛,为刻于吴中,海内人士竞相传诵,以为季之读荀之论、匡毛之说,未堪拟敌也。

龚惟敬是戴氏的女婿。从跋文口气来看,龚氏对闵氏一族也是较为熟悉的,惜无闵齐伋与戴君恩、龚惟敬两人交游的直接资料。

类似与戴君恩这样交游关系的还有孙鑛。孙鑛 (1543~1613年),字文融,号月峰,浙江余姚人,晚明著名评点家,万历二年 (1574年)进士。他迁南兵部尚书时,闵齐伋兄闵梦得正好为官南京,于是得到了其评点的 《春秋左传》,并交由闵齐伋刊刻。闵齐伋 《〈春秋左传〉凡例》曰:

《左传》一书脍炙千古,无容赘矣,但从来评骘率多艳称,而其中头绪、贯串之妙,及立意、摅辞、命句、拈字,情态万出,未有能纤细曲折究其神者,至其瑕瑜不相掩处,尤概置不较。大司马孙月峰先生研几索隐,句字不漏,其所指摘处,更无不透入渊微。岂唯后学之指南,即起盲史而面证之,当亦有心契者。家翁次兄为水部留都时,遂得手受于先生,不敢自秘,用以公之同好。

韩敬序则直接说闵齐伋等得孙鑛之评本: “吾乡闵赤如、遇五、用和昆从,手创分次经传,特受先生月峰之评,以朱付墨,一览犁然。”虽未能确知闵齐伋本人与戴君恩、孙鑛两人是否有直接交游,但闵氏熟悉这两位评点家则是事实。

除闵梦得、闵齐华两位亲兄弟外,在闵氏族人中,闵齐伋交往最密切的是从弟闵元京。闵我备 《闵遇五传》言,闵齐伋年轻时曾与闵元京、闵齐华 “山居两载,考古订今,最相契洽”。闵齐伋自己也说,他们曾 “以问奇索隐相过从,垂四十年”[29]。闵齐伋所刊 《檀弓》之底本即来自闵元京[30]。闵元京,字子京, “有路群之高雅,芦洪之俊迈”,与其兄闵元衢均号称 “名诸生”“洽闻士”[31]。曾与凌义渠合撰 《湘烟录》十六卷,由董斯张作序,称其 “冷艳毕胪”。比之吴均 《入东记》,并曰:“予友凌骏甫与其舅闵子京,生名阀,皆绮年,湛精治,为文不屑留常言,识者以为波斯木难之流。其胸中无奇不经,故所述乃尔。”是书有明天启二年刻本,在清嘉庆辛酉重刻时有阮元序。其合作者凌义渠是凌濛初的侄辈,字骏甫,天启乙丑进士,累官至大理寺卿。甲申殉难,赠刑部尚书,谥忠介。闵元京还撰有 《睡余杂笔》,闵齐伋从废书市上得之。时闵元京已卒,闵齐伋不禁感慨万千而跋曰:

往者子京以问奇索隐相过从,垂四十年,顾未见所为 《睡余杂笔》也。今秋于废书市上得此帙,乍见惘然,谛视之,子京手迹也。归而细阅,则诗文杂著,各体具焉。稿中如罗昭谏、 《湘烟录》两序,盖赏 (尝)赏其寄托杳霭,幽芳袭人。就此稿而甲乙焉,两序似犹中下驷。海内具只眼者,当能定之[32]。

是书诗文、杂著俱有,可惜不存。

闵象泰,字用和,号兰雪,曾参与闵齐伋第一个套印本 《春秋左传》十五卷的刊刻工作。该书每卷卷末均题 “万历丙辰夏吴兴闵齐华、闵齐伋、闵象泰分次经传”。另外,该书有韩敬序,曰: “吾乡闵赤如、遇五、用和昆从,手创分次经传,特受先生之评,以朱副墨,一览犁然。经传藉题评,开前古之新;题评翼分次,树今日之古。余获之,不减贾逵、刘兆朱墨经传也。”又曰:“今赤如昆友,复以分次题评,擅有其一。噫!何霅水一衣带,而名隽之夥,于 《春秋》独拳拳也。”据此,韩敬与闵齐伋、闵齐华等亦有交游。韩敬乃万历三十八年状元,字简与,一字求仲,号止修,湖州归安人。因这个状元得力于会试分校官——其师汤宾尹的运作,汤因此事京察被罢后,韩敬亦处处受到鄙视、排挤,不久即辞官归家。其序闵齐伋刊《春秋左传》,是其辞官隐居之时,故内心充满愤懑。他说:“仆本愤人,生处愤世,每愤正士道消,是非澜倒,卒莫抵极。”

注 释

[1]董捷据崇祯 《乌程县志》卷七 “例贡”(《日本藏中国罕见地方志丛刊》第26册,书目文献出版社,1991)记载,作字 “准卿”,见 《明末湖州版画创作考》 (以下简称董文),博士学位论文,中国美术学院,2008,第83页。经笔者核对,此处虽字迹模糊,但仔细辨认,可知为 “进”。“准”“进”,繁体字形相近。

[2]见道光十三年 (1833)刊 《闵氏家乘》(以下简称闵谱)之 《荐绅纪》。

[3](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五,清抄本。

[4](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五,清抄本。

[5]董捷说:“以道光十三年 (1833年) 《闵氏宗谱》观:一范有五子,梦得、齐商、齐华、齐伋、齐言。然闵齐伋刻 《读风臆评》跋云:‘戊午之后,我仲兄翁次氏承乏监试蜀闱……’则闵梦得 (翁次)实为一范次子,其上应还有一兄,大约早夭。”见董文,第84页。按:笔者所见道光十三年著存堂重修谱名 《闵氏家乘》而非 《闵氏宗谱》,且载有六子,不知何来五子之说。又闵齐伋长兄文齐活了76岁,并非早夭。

[6]见闵齐伋刊朱墨本 《绘孟》之龚惟敬 《绘孟跋》。

[7]该书又名 《孙月峰先生评文选》。

[8](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八,清抄本。

[9]王清原 《武进陶氏藏闵凌刻套版书源流考》据此推出闵齐伋是生于万历七年 (1579),然仍有一年误差。见 《明代闵凌刻套印本图录》,广陵书社,2006,第2页。

[10]见赵红娟 《五位著名闵版刻书家考述》,《江苏图书馆学报》2000年第5期,第47页。曾见国家图书馆在著录闵齐伋所刊书时,将其生卒年定为公元1573~1620年,不知何据。

[11]见董文,第86页。

[12]这一错误还导致了董捷的其他一些错误推论,如她推定万历四十四年 (1616)闵齐伋开始从事刻书业时是四十二岁。见董文,第86页。

[13]凌濛初生于万历庚辰五月初七,比闵齐伋小两个月差三天。

[14]据笔者所目验的闵齐伋刊本来看,闵齐伋自称 “寓五”,最早出现于其崇祯元年所刊 《书集传》扉页 “闵家三订书传”大字后所钤 “寓五三订”印章。

[15]见董文,第80页。

[16]王重民曰:“考三山一在福建,一在江宁,则又知是书刻于寓五客南京时也。”见 《中国善本书提要·集部·曲类》之 《会真六幻》十二卷,上海古籍出版社,第688页。

[17](清)宗源瀚等:《湖州府志》卷七十六,同治十三年刊本。

[18](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五,清抄本。

[19](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五,清抄本。

[20](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五,清抄本。

[21](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五,清抄本。

[22](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八,清抄本。

[23]该刊本正文墨,插图朱墨,正文藏国家图书馆,插图现藏于德国科隆东方艺术博物馆。

[24]闵齐伋的具体编刊活动及其刊本流布情况,可参见赵红娟 《闵齐伋的编刊活动、刊刻特点与影响及其刊本流布》,《文献》2014年第3期,第29~47页。

[25]见董文,第90~92页。

[26]见董文,第91页。

[27]闵齐伋万历四十八年刊本 《读风臆评》之戴君恩 《读风臆评自叙》。

[28]闵齐伋 《书戴忠甫读风臆评后》曰: “戊午之后,我仲兄翁次氏承乏监试蜀闱,遂得与先生朝夕焉。”见闵齐伋万历四十八年刊本 《读风臆评》。

[29](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六,清抄本。

[30]闵齐伋朱墨刊本 《檀弓》之 《刻檀弓》。

[31](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五,清抄本。

[32](清)闵宝梁:《晟舍镇志》卷六,清抄本。

猜你喜欢

万历
书坊与名士:万历年间戏曲评点兴起的双驱
明万历贵阳李达夫妇墓志铭考释
晚明疫情与地方应对
明万历时期内操的演变
从《万历起居注》管窥明代帝王的书法教育
小议明万历《铜仁府志》人物志
晚明合肥文人黄道日新证
万历援朝之战时期明廷财政问题
嘉靖、隆庆、万历时期景德镇瓷器胎体与青花发色特征研究
论万历朝播州杨氏土司之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