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56例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位置探讨

2017-03-27李烈辉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6期
关键词:管术网膜耻骨

李烈辉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辽宁 营口 115000)

556例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置管位置探讨

李烈辉

(辽宁省营口市中心医院肾内科,辽宁 营口 115000)

目的 探讨尿毒症腹膜透析患者置入腹膜透析管的最佳位置。方法 我院自2004年开展腹膜透析以来,共行腹膜透析置管术556例,有4种置管位置,本文对不同位置置入的腹膜透析管的导管移位(漂管)、大网膜堵塞、外cuf f脱出、腹透相关性腹膜炎的发生率做详细比较、分析。结果 关于直视下腹膜透析置管术导管置入位置,文献报道在耻骨联合上9~13 cm最佳,也有报道取脐下正中线或正中线旁2 cm处。多数置管手术医师也是遵照执行,但我院总结在该位置置管患者漂管率相对较高。结论 以耻骨联合上7~8cm为置管位置更佳,漂管率低于0.01%。

腹膜透析;腹膜透析管;腹膜透析置管术;导管移位(漂管)

腹膜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肾替代治疗的主要方法之一,具有简便易行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学者提出腹膜透析(PD)优先的原则[1-3],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治疗。只有高质量的腹膜透析置管,才能切实保障腹膜透析液灌入、放出通畅,腹膜透析管功能正常是保证腹膜透析顺利进行的关键。本研究选择我院2004年以来开展的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556例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患者,对不同位置置入腹膜透析管的漂管、大网膜堵塞、外cuff脱出、腹膜炎发生率做统计、比较及分析总结[4-5]。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04年以来、透析龄3个月以上的、共556例腹膜透析置管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明确诊断为慢性肾脏病5期,既尿毒症。其中男性310例,女性246例,平均年龄(45.26± 13.21)岁。透析龄3~124个月。原发病分别为慢性肾小球肾炎217例,糖尿病肾病201例,良性小动脉性肾硬化症64例,慢性间质性肾炎56例,其他18例。

1.2 治疗方法:①手术:556例患者均为开腹直视下行腹膜透析置管手术,围手术期使用1~3 d抗生素。使用美国百特公司双涤纶套(双cuff)永久性tenchoff直管。置管位置:a.正中线脐下2 cm纵切口35例;b.正中线右侧2 cm、脐下2 cm旁正中切口153例;c.正中线左侧2 cm、耻骨联合上9~12 cm旁正中切口266例;d.正中线左侧2 cm、耻骨联合上7~8 cm旁正中切口102例。术后8~12 d拆线。根据病情术后1~3 d下床活动。除导管置入位置不同外,以上四种手术过程完全相同。②腹膜透析:手术后立即透析或3 d后透析,拆线前每次灌入腹透液1000 mL,留腹2~3 h,拆线后加量至每次1500 mL,留腹3~4 h,如无腹胀等不适再过5 d加量至2000 mL,留腹3.5~4.5 h。所用腹透液为百特公司生产,1.5%或2.5%腹透液。③不同置管位置的患者其他治疗原则(如防治感染、控制血糖、控制血压、纠正贫血、调整钙磷代谢等)相同。以上556例手术由5名医师完成,可除外医师手术技术逐渐提高至漂管发生率降低。

表1 比较4种术式患者的漂管及大网膜堵塞的例数及比例

2 结 果

2.1 漂管诊断:经X线立位腹部正位或正侧位片证实导管末端在盆腔以上位置。

2.2 大网膜堵塞诊断:经再次手术证实为大网膜堵塞。

2.3 外cuf f脱出诊断:外cuf f从外出口完全或部分脱出。

2.4 腹透相关性腹膜炎诊断:①腹痛、腹水浑浊、恶心呕吐、发热等症状体征。②腹透超滤液中白细胞计数>100×106/L。③腹透超滤液培养有致病微生物生长。

2.5 比较上述4种术式患者的外cuff脱出发生率、腹透相关性腹膜炎发生率基本相同,无统计学差异。但漂管发生率、大网膜堵塞发生率有明显不同,有统计学差异。见表1。

3 结 论

腹膜透析是利用人体的腹膜作为透析膜,通过超滤、弥散、对流作用清除体内潴留的水、电解质、代谢废物,是治疗尿毒症的重要方法,具有保护残余肾功能、较血透清除更多中大分子毒素、简便易行、安全有效、节约医疗资源等优点,已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重视,越来越多的尿毒症患者选择腹膜透析治疗[6-9]。腹透管功能正常是维持腹膜透析顺利进行的前提和基础,可谓患者的“生命线”。漂管、大网膜堵塞是腹膜透析常见合并症,严重影响腹膜透析的顺利进行,是腹膜透析技术性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漂管发生率各医院报道不一,10%~22%。所谓漂管是指腹透管末端移位至盆腔以上,漂管原因较复杂,往往和腹透管置入位置、置管医师技术、患者自身条件、大便干燥或腹泻至肠蠕动异常等因素有关。尤其对置管技术不熟练的医师,术后患者发生漂管率更高。如何减少腹透管漂管的发生成为广大肾科医师面临的难题。目前腹膜透析置管术有:①开腹直视下手术;②腹腔镜下手术;③简易穿刺针置入三种方式。腹腔镜下手术具有置入位置准确的优点,但需要肾内科医师能熟练使用腹腔镜,需要全麻、人工气腹等,对患者身体条件要求高,而且费用较大,对病情重者不宜实行,目前绝大多数医院未开展。穿刺法临床上已不常用。目前普遍开展开腹直视下手术,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费用低,效果可靠等优点[10-15]。

开腹直视下手术腹透管置入位置多数专家学者认为在耻骨联合上9~13 cm较合适,但我院统计结果表明,该位置偏高,易发生漂管。文献报道由于导管末端不到位而发生漂管移位的占8.7%。笔者认为选择耻骨联合上方7~8 cm、正中线左2 cm为置管位置更佳。依据:①双cuf f腹膜透析管腹腔内段长15 cm,耻骨联合距离膀胱(子宫)直肠窝一般8~10 cm(骨骼标本测量)。在前腹膜上做荷包缝合,结扎于腹膜透析管内cuff下缘,前腹膜到膀胱(子宫)直肠窝并非垂直向下,而是斜向后下方,上述距离足以容纳15 cm长的腹透管腹腔内段。②左侧肠蠕动方向向下,不易将腹透管带出盆腔。优点:①漂管率极低。②术口以下大网膜少或无,膀胱(子宫)直肠窝内基本没有大网膜,避免大网膜包裹。③部分患者导管及外出口在腰带以下,较美观[16-19]。缺点:①少部分患者(7/102)在腹透液灌入或放出时会出现会阴部疼痛,尤其在放液终末。疼痛程度不重,患者都能耐受,减慢腹透液灌入、放出速度可减轻,上述症状多在1~3周内缓解。②部分患者腹直肌后鞘缺如,在做荷包缝合时应连带腹膜外脂肪一起做荷包,必要时做双荷包,加强对腹透管的固定。综上所述,选择耻骨联合上7~8 cm为置管位置漂管率极低,无大网膜包裹,是腹膜透析管置入的理想位置。虽然部分患者可出现疼痛的不良反应,但患者都能耐受,逐渐适应后均能缓解,利大于弊,各位肾科同仁不妨一试。

[1] 余学清.腹膜透析治疗学[M].北京: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 2008: 68.

[2] 刘伏友,彭佑铭.腹膜透析[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 130.

[3] 陈香美.实用腹膜透析操作教程[M].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2013:22.

[4] 王海燕.肾脏病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063.

[5] 王晓明,冯婷,金刚,等.改良置管方式对腹膜透析患者早期导管技术生存率的临床分析[J].临床肾脏病杂志,2015,15(1):21-24.

[6] 刘佳,张莉,舒洁.低位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临床总结[J].临床肾脏病杂志,2009,25(7):524-525.

[7] 陈健,董捷.腹壁再固定的腹膜透析置管术临床观察[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05,31(8):25-26.

[8] 黎明,李舸,余立群.腹膜透析置管切口选择体会[J].四川医学, 2001,22(3):284.

[9] 胡伟平,张燕林,黄继义,等.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和传统腹膜透析置管术的漂管率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1,14(11):3867-3869.

[10] 付刚,韩庆烽,汪涛.腹膜透析置管术[J].中国血液净化,2007,6(3): 120-121.

[11] 张莉任,海滨,刘佳,等.腹膜透析置管手术改进及流程效果观察[J].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2013,22(6):535-537.

[12] 韩庆烽,范敏华.腹膜透析管及其相关问题[J].医师进修杂志, 2001,24(11):14-16.

[13] 李龙海,梁桂芳,孙静静,等.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方法的临床研究[J].中国血液净化,2015,14(2):79-81.

[14] 霍平,王微,李杰,等.腹膜透析患者置管术后灌流所致疼痛的评估及原因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4,6(11):58-59.

[15] 余开慧,曹礼应,段建,等.两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腹透管移位率对比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肾病杂志,2004,5(1):13.

[16] 刘志康,王利平,李列平.改良腹膜透析置管术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J].中国临床研究,2013,5(19):107-108.

[17] 成梅初,符晓,陈俊香,等.术中透视在腹膜透析置管术中的临床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2,37(12):1265-1268.

[18] 孙峥,张苗,蒋春明.联合垂直隧道的低位腹膜透析导管置入法构建及效果[J].中国血液净化,2014,13(2):96-99.

[19] 李龙海.腹膜透析治疗肾功能衰竭时植管方法的临床探讨[J].安徽医学,2005,26(2):127-129.

R692.5

B

1671-8194(2017)06-0063-02

猜你喜欢

管术网膜耻骨
GDM孕妇网膜脂肪组织中Chemerin的表达与IRS-1及其酪氨酸磷酸化分析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常规超声及弹性成像在大网膜疾病诊断中的应用现状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腺样体切除联合鼓膜置管术治疗儿童分泌性中耳炎有效性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
颈内静脉与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在肿瘤科化疗患者中的效果观察
大网膜恶性间质瘤1 例并文献复习
高位腹膜透析置管术与改良型低位腹膜透析置管术的临床应用比较
孕期耻骨疼痛有什么应对方法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