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握微时代 共筑真作文

2017-03-21陈晓琴

关键词:微时代

陈晓琴

【摘要】“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微时代的到来,正好给真性作文教学带来了良好的平台。因为短小、自由、即兴、随意的微博已经扎根在了学生的生活当中了,其中虽存一些网络泡沫语言,但更多的是真情的流落。

【关键词】微时代 真性作文 微文学

【中图分类号】G63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1-0185-02

一、问题研究的背景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长期以来,人们把写作能力的高低作为衡量一个人语文水平高低的的重要标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作文教学也被放到了重要的位置。新编《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提出“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写作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虽然作文在语文教学中备受重视,但长期以来的作文教学活动将作文固定起来,难以突破其稳定的意义和内涵。笔者对本校七年级语文备课组的作文教学情况进行了一个学期的跟踪调查,发现作文教学如此脱节:

1.作文教学有时与学生实际如此脱节

七年级有个别教师因为对作文教学缺乏应有的热情而怕批改作文,自然也使得学生因缺乏写作的热情而怕写作文:这种情况表现在作文教学的四个环节中(命题、指导、批改、讲评),由于无计划,常常会出现淡化作文教材,教师还没想好题目,临去教室才挤出一个题目来,这样的命题根本谈不上符合学生实际,有真情实感,其结果可想而知。学生望题生畏,哪里还有写作的兴趣?接下来的作文指导则是简单化、格式化、套路化,引而不为、疏而不通,越指导,学生的写作越僵化。长此以往学生灵气被一点点磨灭了。再次是批改,一旦习惯于精批细改,劳而无功,大多数学生根本不关心评语,对教师的批改根本不重视,只看分数便罢。

2.作文教学与学生平时阅读、日常生活如此脱节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离开了生活,写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我们部分语文教师的写作教学常常与生活脱节,作文不能真实的反映生活,生活也不能转化为作文的题材,学生既没有丰富的词汇,又不能熟悉多样的题材,写作时文思枯竭,硬拼强凑,自然文不成篇。其次读与写分离,阅读教学作文与教学脱节,读不能很好的为写服务,写作也无法促进阅读。所导致的结果有三:(1)学生不愿意写作——态度。(2)学生觉得没什么可写——内容。(3)学生不知道怎么写——方法。

3.作文教学与学生成长梯度如此脱节

我校一名资深语文教师说过这么一句话,七年级学生比八年级学生作文写得有情感,八年级学生比七年级学生作文写得有内涵,而九年级学生作文择则具理性和阳光。因此,笔者也认为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因其年龄段的特点,所反应出的思想是不同。那么写作教学就应根据他们的心理、思想特点,制定出相应的作文教学计划。而实际的调查情况是:(1)走马观花,即写作训练跟着阅读教学走,学什么课文就写什么作文。(2)没有过渡,目标过高。在作文训练之初教师便把全套本领,所有要求全方位下放,在学生根本未曾达到应有水平时却以高标准,严要求强化作文教学以期望学生一步登天,写出十全十美的作文来。

二、问题研究的理论基础

1.概念界定——微时代 真性作文

微时代,即以微博、微信为传播媒介代表,以短小精炼为文化传播特征的时代。传播交流信息乃至情感沟通,仅通过百余字就可实现。微博形如一条带有敏锐嗅觉的新闻导语,正在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纳。它以外包式的新闻聚合每一微笑的个体,由“微信息”和“微交流”共同推动“微革命”。经常接触网络的学生也卷进了这场“微革命”的洪流之中。他们可以挂着QQ玩“潜水”,他们可以将空间长出荒草,他们却乐此不疲地更新着微博。短小、自由、即兴、随意的微博以及扎根于学生的生活之中,其中虽存在一些网络泡沫语言,但更多的是真情的流露。

真性作文即以真情作为核心,以率性作为表征,以真实的情感、细小的切入、实在的材料作为评价标准的一种作文。真性作文的“真”即“真情”之意,准确说是“真实的感情”,按海德格尔说的,就是 “真是作为某物而存在的存在者之无蔽状态。真就是存在的真。” 其核心是“情”,强调“真”的特性,之所以叫“真性作文”而不叫“情性作文”,意在突出在微时代背景下“真”的现实意义;“性”取“性情”或“情性”之义。

真性作文教学以两个七年级教学班为实施平台,运用网络和多媒体等实践平台,进行为期三年的系统性实践。这种实践的系统性表现为不仅把学生的作文纳入真性作文的轨道,而且课堂教学和课内外阅读都渗透了真性作文的教学理念,实现了三者全方位、多角度的直接对接。

2.理论支撑

微文学正在成长为一种全民文学样式。

“微写作”发端于微博。利用微博写作微型文学作品,叫做微写作。其文体包括“微小说”“微诗歌”“微故事”“微笑话”等。微写作,正在成为受人关注的独特文化现象。一方面,一些文学名家正在介入这一领域;另一方面,大批“草根写手”揭竿而起,渐成一种新兴写作势力;更有出版界推波助澜,索性将热门微博集结成书,使“微写作”开始军传统出版领域,2014年高考,北京已经将类似“微写作”方式的题编入试卷。“闭关”15年的武俠小说家温瑞安重出江湖,通过网易微博发表其最新作品《侠道相逢》,成为微写作历史上一个轰动性事件。蔡春猪的微博书《爸爸爱喜禾》成为微写作的代表作。有人预言,微文学正在成长为一种全民文学样式。

求真是新课程下作文教学的基点。

作文教学中所谓“求真”,就是教育学生在写作文时要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畅所欲言,展露心声。现代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作文就是用笔来说话,不要说假话、说空话、说套话。”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每一个儿童,就其天资来说,都是诗人,只要在教学方法上打开创作的根源,就能使诗人的琴弦发出美妙动人的乐声。”可见,在作文教学中鼓励学生写真话,求真意,是激起学生作文兴趣的催化剂,是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微时代”下初中生“真性作文”教学几点尝试

写作是一个真实的创作过程,过多的束缚会扼杀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学生若在写作中失去了个性,就不能直接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网络有丰富的资源。包括文字、声音、影像、图片,他们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刺激学生的感官,帮助学生释放个性,激发创作灵感。

1.创办微博班刊杂志,激发孩子写作欲望

微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之内风行起来,很大原因是“写我之想写”。可以说是兴趣和爱好滋养了微博鲜活的生命。那么如何将这样的兴趣移植到作文教学中,我想首要就是鼓励学生写随笔微博。随笔微博较电子微博来说,一个用的是纸笔,一个用的是电脑。但其实际作用都是一样的,即“我手写我心”。写作的外延等于生活,而随笔恰恰是生活的结晶。学生如为真情和兴趣而写,那么写作不再是件苦差事,而是情感的自然宣泄。

2.借助班级博客,尝试博客作文教学

博客作文教学就是以网络信息为教学资源,引导学生在网络上进行阅读,不断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以自己的博客为平台,进行个性化写作的一种教学模式。

博客作文教学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既注重吸收又训练了学生的表达,一箭双雕。既便于教师的批改,又方便学生之间的相互交流,多种批阅方式综合运用,有效地提高學生的写作水平。笔者在尝试了一个学期后,发现原本那些不爱写作文的同学,渐渐地喜欢上了微博作文这种形式,他们不仅乐于写他们经历过的事情,还敢于发表自己对班级的意见和看法,有力地促进了“真性作文”在我们班的推广。

3.“微信”传情,开启点赞之旅

这里必须指出,笔者策划了一个学期的微信传情,不是手机微信,而是传统的纸笔微信。为了让孩子们能自由地吐露心声和自由地交往,也为了“真性作文”教学的需要,笔者组织学生在作文课上“微信传情”。具体操作如下:

生活作文片段展:在两个任教的班级中,让学生将一周作文中的某个片段(自认为写得最好的)摘抄到便贴纸上,不写姓名和班级。教师再将便贴纸集中起来贴在教室后面的作文园地栏内,每张便贴纸的下面都留出两行空白栏,标注“评论”、“赞”。教师引导学生在两空白栏内评论或点赞,一周之后看看哪个生活片段获得的评论和点赞最多。教师一周后,按照评论和点赞的多少,公布一周的“最美微信”和“点赞达人”。

微言微事上墙:学生们在生活中不乏会出现很多的好人好事、校园新鲜事和生日聚会之类事情。学生在观察发现的同时,必定会触动其写作的神经,此时写出来的东西也必然是“真性、真情、真作文”。教师只要选择在一周的作文课上,要求学生将“一周新闻”用“微信”的形式写出来,要求字数简短但真实感人。教师将撷取的感人“微信”贴在教室两侧的墙上,同样留白一半的纸张用于评论和点赞,获得最多点赞的学生,将成为班级的“心灵鸡汤”。

4.巧积写作素材,建立个人文库

(1)收集素材

网络带给学生一个庞大的素材库,包括图片、声音、影像和文字,这些都可以成为写作素材。当然素材的收集和学生的兴趣爱好紧密相联,因为爱好会引导学生关注相关的信息,从而收集素材。比如,汲取网络杂志、网络书籍等内容,甚至在QQ交流、论坛交流中,也能收集到素材。

(2)创建文库

建立写作素材库,既方便写作,又积累了知识。网络素材库的最大优点是“上传和分享”的强大功能。比如QQ群、公共邮箱、写作网站等,这些方便了学生的交流与沟通,也便于写作素材的共享。当然,素材经过收集后还要进行分门别类,如按题材类:诗歌、散文、小说、议论文,说明文。按流行度:红文、流行文、普通文。按来源:原创文、改编文、转载文、摘抄文等。创建文库,不仅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也丰富了学生的写作内容。

5.优化评改方式,促进互动交流

(1)展台展示或PPT投影展示,互动交流

微博,它受到追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自己的创作被人转发和评论,得到了别人的肯定和认可。这对于作者而言无疑是一种激励和促进,激发了他们保持着长久的热情,持续不断地进行创作。

有鉴于此,笔者尝试大胆将评改的主动权教给学生。具体做法如下:学生初成作文后,利用实物投影或PPT将文章投出来,按训练的重点,选择出共性好、中、差作文数篇,示范批注、修改,学生集体评议修改,学生自改、互改,再共同分析评价。

被评议的作文篇数虽少,但面向全体,即充分肯定成绩,又指出缺点和修改方法。学生看着被评的习作,通过教师的点拨,受到伙伴的启发及时认识到自己的优缺点,并予以修改,劣作变佳作。这样不仅提高了学生评议、修改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习作的兴趣,而且实现了学习个别化和教学最优化,收效甚好。

(2)网络跟帖,共享体会

博客开通以来,笔者将作文的评改方式由纸上转到网络上,给学生营造了一个网络化的教室。在这个教室里,评改方式由针对个人转向面对集体,师生家长共改,从而实现作文评改多维互动。这样的作文评改过程,突破了传统的背靠背或面对面批改的局限,通过大家互改、作者自评,全校学生都能充分参与,对学生作文实行开放性、过程性、多元化的评价。我们建立在网络互动环境之下的作文互动评改,是对封闭的静态的传统作文评改方式的大胆突破,革新了旧有的评价方式,克服了传统作文教学中信息传递单一、缓慢、刺激度弱等弊端,真正实现了教学民主、教学平等,激发了学生写作的积极性,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为作文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内涵和活力。在这样的活动中,学生是网络作文的主体和中心,教师是网络作文的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人机对话的互动性唤醒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他们可以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自觉主动地学习。

博客和网站旨在为“生生”、“师生”和“师生家长”之间网络互动评改作文搭建平台,可是在不经意间也为家校沟通架起了桥梁,成了联通家校的平台。

四、结语

微博、微信、微文章,真情、真性、真作文,随着网络逐渐成为人们不可或缺的元素,网络与写作教学的融合已成为一种趋势。网络发达的通讯,开拓了学生的眼界,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创作欲望。网络多姿多彩的元素,也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写作素材积累。更重要的一点是,网络呈现出的时尚元素,与时代紧密结合,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便于博采众长。不仅如此,网络的隔空效应还有利于学生真实性情的抒发,而真性作文注重学生对“情”的尽情释放,学生自然又表现出对流行文化的热衷。微时代下,只有将两者巧妙结合,才能让作文教学绽放时代的光彩。

通过两年多的真性作文教学实践,学生的作文水平不仅达到了我的预期目标,甚至超过了我的设想。真性作文一方面给学生提供了足够空间,在这里尽情的释放自我,另一方面也造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一些负面影响,如个人化倾向、矫情、虚无及对传统文化的漠视等,它就像一把双刃剑,如何趋利避害,就看教师如何使用了。

参考文献:

[1]杨金波《语文天地》[M],《语文天地》编辑部出版 2014 (7).

[2]张白《对“新概念作文”“创新作文”的再思考》[M],2003(3).

[3]谢海龙《网络作文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电化教育研究》[M],2003(1).

[4]高婉荣《多媒体网络环境下新型作文教学模式初探》[M],2002(3).

[5]《关于网络作文的对话》(《语文教学与通讯》[M],2004 (1).

[6]叶圣陶《语文随笔》[M],中华书局 2007(8).

[7]王云峰 姬升果《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修订建议汇总报告[J],首都师范大学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 2004(2).

猜你喜欢

微时代
微时代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养
“微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路径
微美学
微时代背景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革新
“微时代”视阈下医德教育的变革、创新与坚守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