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现国际化创新企业创业人才的“全链条”培养

2017-03-20王桂莲

商场现代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王桂莲

摘 要: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主线,各高校积极探索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链的重要一环。为此,文章分析了构建“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实践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型。着重剖析了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探索构建“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战”人才培养链,总结了其创业人才培养模式成功经验。

关键词:国际化;创新创业教育;人才培养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已成为新时期我国全面深化改革,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推动力。在此情况下,高校应大力发展创业教育,开展国际化的创业教育,这样一方面可以在国内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业人才;另一方面,也可吸引国际上优秀青年来中国创业。

为了积极响应《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年)》精神,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创新创业能力的国际化人才为主线,各高校积极探索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新模式,将创新创业教育作为人才培养链的重要一环,构筑和完善国际化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完善“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实践教育融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1.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

一是将创新教育与素质教育融合,将创业教育与通识教育融合,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培育创新创业理念。二是结合专业特质,在各专业中发现有创业想法的学生组建创业经理人班,预计创业學生在全体学生的创业比例达到2%以上。三是大力开发创新创业课程资源,开发“创业思维、创业技能和创业知识”相结合的创业课程体系和教学设计模式,逐步将创业课程与专业课程相融合,将专业教育与创业教育相融合。

2.创新创业教育与产业实践教育融合

要始终紧紧围绕产业发展的大格局。推动学生在关键技术难点实现科研成果的转移转化,助推学校人才培养和科技成果产业化模式变革,建立基于科技创新的创业教育生态系统与培养链。

具体举措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创业模拟实训课,主要内容涉及技术创新方法及专利申请等。教师引导、鼓励学生走进实验室,动手搞小发明和小创造,对于具备新颖性、创造性、实用性的发明创造,帮助学生进行专利的申报,并筛选好的项目进驻孵化苗圃进行科技成果转化及孵化;对于经过学校孵化,并且形成的产品能够通过市场验证的科技项目,将进一步进驻到众创空间或合作园区进行市场化运营,帮助其申请设立公司。

二、探索构建具有中德模式“创新创业教育-创新创业实践-创新创业实战”人才培养链

1.创新创业教育

(1)构建创新创业导师体系,确保创新创业教育质量

首先,切实抓好创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任课)。队伍结构包括从现有教师队伍选拔和引进创业教育专任教师;其次,抓好实践指导教师和创业实战导师建设(指导)。兼职导师库选聘富有创业经验和创业能力的专任教师、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学生工作干部,担任学生创业实践指导教师;再次,选聘成功企业家、社会各方面创业成功人士、和政府相关专业人员担任学生创业实战导师。

(2)构建创新创业科研体系,推动创新创业科研工作发展

一是搭建政策支持体系。主动加强与科委系统、人社系统、团委系统等相关政府部门联系,为创新创业科研工作的开展积极争取政策与资金支持,加速创新创业理念和科研成果转化,组织创新创业教育课题的组织申报与管理等工作。二是构建创业项目孵化体系,加速培育产业化推广。建立、管理苗圃创业天使基金,对于可以进行产业化的项目或科研技术成果给予扶持培育、校外孵化、风投资金的引入等。

(3)构建创业校企合作体系,引入企业真实项目。

“合作共赢”是创新校企合作办学机制的基础。可从三方面着手:一是优化校内资源,吸引企业项目进驻学院。建设较为完善的、符合企业项目制作流程的制作基地。这样众多行业内公司才能以项目制作形式进驻创新创业学院,与创新创业学院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二是培养项目制作队伍,满足企业项目制作需要。进行项目制作前需要对学生进行岗位培训,通过岗位培训,使学生能够承担生产过程的部分任务,并享有尽可能大的决策空间和创新空间。既能满足企业项目制作需要,又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职业能力。三是规定企业提供的制作项目应与课程相关的实训内容相关,课程教学由企业技术人员和校内教师共同完成。在学生工作时段,以项目实践取代相关创业课程,企业出具的专业能力数据作为学生成绩评定的依据。参与项目制作的学生在评优、评先、入党、奖学金、推荐就业等方面享有优先权。

(4)创客运动与创新教育实验室建设。

推进创客实验室建设,为感兴趣的学生提供一个新型微观开源装配实验平台。帮助全校各专业跨年级专业师生简单快速地完成从创意方案到产品原型的实现,降低时间和材料成本。现在学生都有大量的新想法,通过试验品太新作品出来,试图解决社会中各式各样的问题。

2.创新创业实践

(1)构建师生创新创业大赛体系,调动创新创业氛围。

更好的发挥技能竞赛和各类创新创业竞赛的导向作用。由孵化中心对外交流部每年组织开展、承办和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各类创新创业竞赛。例如:“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SIFE(赛扶)项目”、“全国大学生创意创业大赛暨知识产权教育活动全国总决赛”等。另一方面,将竞赛活动的成果转化延伸,遴选参赛项目纳入中德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库并进行跟踪管理,创造有利条件使学生的成果尽可能转化实际的创业成果。

(2)构建创新创业国际合作体系,引入国外资源进行转化。

探索全新的创新创业与国际合作的点。通过以点到线,以线到面达到集聚效应,营造职业教育创新创业与区域经济发展的集群效果。具体表现为可通过国际合作,引入国外先进技术在国内企业进行转化,引入国外高校创新创业教育资源在国内高校进行转化。参加国际性创新创业会议,组织召开国际性、全国性、区域性创新创业会议等。

(3)参与组建全国高校创新创业联盟(高校联盟、校企联盟)

参与组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一是大力推进校校、校企、校地以及國际合作。与创新创业特色高校、协同创新科技型企业及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高等教育集团对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二是参与构建高校创新创业联盟可加强学生之间、企业和学生之间的信息交换和资源共享;最终将有效促进新时代拥有信息共享、校企交流、项目对接、人才培养等功能的综合性联盟平台的构建,对我国高校学生创新创业工作推进具有重大意义。

(4)构建校内创业项目试验田

学校可提供500平米-1000平米场地,可容纳50个团队项目。为这些已初见产品原型的团队,提供相应的公共场地。包括提供需要技术上面的支持,学校的教授可以帮助,需要资本有投资机构、天使基金、风投提供资本,需要各方面的产业方面的经验有校友资源,有企业的资源,在这样的环境下,把学生很多的创新创业过程总经常要遇到典型困难给予帮助解决。

3.创新创业实战

大学生创业园是大学生创业教育和创业活动的基础工程,是对大学生进行创业实践的最佳平台,所以建设大学生创业园,意义重大。科技部、教育部在2004年发布的《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和发展意见》一文中,明确提出了:“大学科技园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区域经济发展和行业进步的主要创新源泉之一,是高等学校实现社会服务功能和产学研结合的重要平台,也是新时期高等学校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搭建校外创业平台可借鉴校、政、企共建模式。依托高校优势学科教研资源和优质师生资源,借力政府政策和经费支持,面向区域发展,整合优质产业资源,共同搭建创新创业支撑体系。在此基础之上成立专业化平台公司运营创业基地,围绕创意、创新、创造、创业、创投的“五创”发展理念,全链条覆盖创新创业整个发展流程。真正做到为创新创业师生和企业提供创业辅导、管理咨询、市场推广、融资投资、人才引进、专业服务、基础设置等相关服务功能。

参考文献:

[1]鲁白.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在大学里最容易国际化[EB/OL].(2015-12-15).http://cn.sonhoo.com/cornews/detail-2604836.ht.

[2]科技部、教育部.科学技术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推进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的意见[N].中国科技产业,2004.

猜你喜欢

创新创业教育国际化人才培养
强本拓新的研究成果反哺本科教学与国际化人才培养
活动预告
谈民办高校教育国际化发展之路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影响因素及路径探索
新常态下系列化、规范化、创新化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