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分期金融的用户认知、消费偏好与潜在风险的研究

2017-03-20梁曦琪金弘

商场现代化 2017年3期
关键词:潜在风险

梁曦琪+金弘

摘 要:校园市场现为分期市场的主战场,本文根据南京高校的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学生的产品认知、消费偏好与对分期产品风险的理解程度,并对阻碍用户认知、购买意愿提高的制约因素进行探讨,发现学生互联网消费诚信意识浅薄等制约因素,并得出改善学生消费心理,学校、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分期公司自身应当共同发挥积极作用的结论以及一系列建议。

关键词:校园分期;用户认知;消费偏好;潜在风险

一、引言

创新校园分期交易模式将“小额借贷”与“互联网消费”相结合,作为代替信用卡的透支消费方式,其无疑对大学生有极大的吸引力。然而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提供的2016上半年的数据显示,分期乐、趣分期以63.92%的投诉总量占互联网金融平台投诉的半数以上。同时,大学生自身也存在着拖款欠款等问题,分期平台产生的大量问题亟待解决。

二、数据收集

调研组根据南京市各区域学校发布以及学生经济状况,将问卷发放地点定于浦口校区南京审计大学等八所南京高校。回收有效问卷566份,有效率为95.9%,调查对象在四个年级中分布较为均匀。

三、实证分析

1.大学生消费结构、消费偏好的具体分析

(1)消费结构的具体分析

首先我們对学生团体进行了消费结构、消费水平的调查,发现大学生们的消费主要集中在饮食和生活必需品(95.58%),消费结构较为单一。由于这些为刚性需求,可节省的空间并不大。另外我们发现,每月的生活费刚刚够用的情况占比接近半数(46.8%),也就是说对于近一半的学生来说,很难在每月的生活费中节省一部分作为自己的储蓄,以防未来突然需要用钱或支持一笔较大开销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当学生需要购买一些较为昂贵的商品时,校园分期交易就成为他们的购买渠道之一。

(2)分期消费偏好的具体分析

在问卷中,我们还对学生在分期消费中时限偏好、分期金额偏好、产品偏好(表1)。

从表1我们可以看出,学生购买的分期商品集中于价格较高的电子3C产品(52.83%),偏爱1-6个月的中短程、6-12个月的中程分期贷款。

出乎意料的是,消费金额分布差距并不大。1000元-5000元中等额度需求最大这是理所当然的,这既在大学生偿还贷款能力的范围内,也与大学生所需求最多的电子产品的价格相匹配;而5000元以上稍大额度的贷款比例接近五分之一,这对生活费主要来源于父母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一笔较大的款项,在中短程或中程的还贷期限内,大学生时候真的能负担一笔5000元以上的消费贷款吗?

部分大学生由于消费不理智,或存在虚荣攀比的心理,在花钱的时候毫无节制。这部分人在使用分期消费时在同样的心理作用下,会选择更大的消费金额,“贷款”的概念并未对他们造成约束,或者说他们并不重视还款,只在乎有没有资金用来消费。此时,在还款期限为1-6个月的情况下,这部分学生很有可能不能按时还款,或者直接违约赖账。

2.大学生对分期产品及其风险的认知、对信用评级认知的分析

(1)对分期产品及其风险的认知

表2被调查学生对分期产品要素的关心程度、了解分期平台的渠道单位:%

我们就大学生对分期产品要素的关心程度、了解分期平台的渠道做了详细的调查,具体情况如表2。

由表可知,在面对分期产品选择的时候,大学生对有关金钱和风险的关注度最高,说明大部分大学生在主观上仍然保持着一个理性的状态。但在实际的交易情况中,学生作为具有很强消费能力的群体,独立判断能力却尚未健全,消费行为容易受到外界言论的影响。

从宣传渠道来看,分期公司直接宣传的比例最大(现场推荐13.43%,广告宣传59.54%)。其在进行产品包装的同时,却没有进行相应程度的产品风险预警,甚至模糊了这一部分来欺骗消费者,由此引发了学生对校园分期的不全面认知。

另外一部分宣传量来自于校园经理(约占比15.19%)。出于吸引融资的需求,分期公司大批量多渠道地采取地推策略。这种粗糙的推广策略带来了大量的售后问题,地推人员过于追求绩效导致恶意刷单和虚假数据现象严重,很大一批学生从地推人员那里接收到片面的产品阐述就签订了消费合同,甚至有学生在不知情情况下“被刷单”的现象,这种不健全认识下的消费成为了风险隐患。

(2)对信用评级认知

信用评级体系作为评价个体违约风险以及可能损失的指标系统,是如今金融机构规避风险必不可少的一环。而个人征信记录则是个人用户信用评级的一项重要指标,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用户的信用等级。因此,我们的问卷中也包含了大学生对信用评级认知的调查,认为个人征信系统的约束作用很强的占36.11%,一般,会考虑到占52.78%,基本没影响占11.11%

在学生开始有小额贷款消费的需求的时候,对信用评级的无知导致在面对个人征信时抱有无所谓的态度。一方面,很多学生存在侥幸心理,另一方面,由于对个人征信系统的认知很浅薄,无法准确评估到其对个人金融生活带来的约束力。

四、第三方因素对分期交易的负面影响分析

1.政府介入方式不完善,履行职能的质量有待提高

金融分期市场方兴未艾,大量新兴公司为吸引融资不择手段,市场之手背后同样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监管,P2P风险频发。目前校园分期领域政府介入方式存在以下一些问题:

(1)政府对小微企业的补贴力度不够,融资渠道狭窄。出于尽可能吸引投资的需求,大多大学生分期购平台在推行业务的过程中,无论对任何类型的大学生都进行业务的推广,并没有针对不同地域或者类型的学生素质进行考量。

(2)政府没有积极推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互联网金融配套服务体系。

(3)监督职能履行不够,分期市场乱像丛生。

2.学校对分期公司的校内商业活动监督不力,未形成学生保护壁垒

学校可能出于自身利益,也可能是监管疏忽,往往相当低廉的场地提成就能换得分期公司校内商业活动的畅通无阻。同时,部分学校并未对资金有正常的超额需求的学生给予足够的了解,助学资金落实不到位。

五、结论与建议

现阶段大学生群体的分期消费偏好单一,对分期产品的认知存在偏差,互联网消费诚信意识不强。对于促进校园分期行业的健康发展,改善交易双方的现状,学校、政府、金融监管机构以及分期公司自身应当共同发挥积极作用。

1.改善学生轻松消费心理,提高学生的互联网消费诚信意识

一方面政府应当加强互联网诚信宣传,倡导诚信第一、理性消费;另一方面,學校应当重视学生的诚信等个人品质教育,并强调正确看待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消费产品,在大学生消费观念成型的重要阶段做出积极的影响。

2.积极推动信用基础设施建设,培育互联网金融配套服务体系

政府要重视培育互联网金融配套服务体系,为分期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优良的外界环境。同时推动征信工作的有效进行,逐步普及校园,对大学生的信贷行为作出适当的约束。

3.提高市场准入门槛,制定相应法律法规,加强对分期市场乱象的监管

一方面,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应当规范市场准入门槛,银监会应当扫除校园分期监管空白,建立学生交易纠纷申诉、受理、解决途径。同时,也要督促各分期公司加强内部自律。另一方面,国务院应当尽早制定相关法律和行业法规,在法律层面上对分期公司的行为作出规范和限制。

4.分期公司要改善经营模式,完善从业职工管理

分期公司要改善推广模式,提高宣传质量,逐步取代高成本的校园地推;构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增强用户粘性,提高品牌忠诚度,此外,分期公司也要加强对职工管理,严肃处理为了绩效业绩而恶意刷单的工作人员。

5.重视媒体全方位宣传导向,提高学生认知能力

金融行业积极开展与网络、报刊、音像等各类媒体平台合作,正确传达分期行业信息,提高学生对校园分期的认知能力,进而提升整个行业在学生当中的认知度。

参考文献:

[1]陆岷峰,刘凤.互联网金融背景下商业银行变与不变的选择[J].南方金融,2014(1):5-9,15.

[2]杨东.互联网金融监管体制探析[J].中国金融,2014(8):45-46.

[3]吴晓求.互联网金融的逻辑[J].中国金融,2014(3):29-31.

[4]谢平,邹传伟.互联网金融模式研究[J].金融研究,2012(12):11-22.

[5]涂淑芬.对我国大学生信用卡发展市场的浅思.安徽文学:文教研究,2006(11):90-91.

[6]吴晓华.我国大学生信用卡消费者行为实证研究[D].广州:暨南大学管理学院,2006.

[7]范闽,陈晓勇.大学生信用卡消费的实证研究[J].社会科学版,2009,11(2).

[8]常鹤.从财务角度解决大学生“分期购”中风险控制问题--商家角度分析[J].科学与财富,2016,8(4):31-32.

[9]陈文波.浅析校园金融的现状、问题及对策[J].科技经济市场,2015,12:191-192.

作者简介:梁曦琪(1996- ),女,广西梧州人,本科生,研究方向:金融

猜你喜欢

潜在风险
班主任在工作中如何化解潜在风险
门诊妇科检查室医院感染潜在风险与预防
银行会计管理潜在风险与对策探析
电网调度运行潜在风险与防范策略
互联网查询个人信用报告若干问题的思考
论德美两国学术自由的宪法解释
浅论聚合支付发展带来的潜在风险及对策
透过金融海啸看融资融券业务的潜在风险
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的相关问题研究
我国保险资金运用的风险与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