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17-03-01丁亚晶

科技资讯 2016年27期
关键词:数学思维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丁亚晶

DOI:10.16661/j.cnki.1672-3791.2016.27.087

摘 要: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学会一种学习方法。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逐渐认识到小学数学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开发孩子的智商。因此,小学数学教学的重点就应该是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开发。这应该成为教学重任以及衡量教学质量的关键。数学教学是作为小学课程教学中的重要内容,应该以学生为主要对象,使学生理解数学,树立数学思维,培养小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该文通过结合小学教材中实例和数学概念的引入,培养新时期小学生的数学思维、学习数学的兴趣。

关键词:数学思维 小学数学 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9(c)-0087-02

人脑对客观现实的概括和间接的反映构成思维,以数学的思维模式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形式称作数学思维。而数学本身是对模式的一种研究,是一种抽象化的过程。数学将具体的问题普遍化、抽象化为一个纯粹的数学问题,并通过抽象的模式解决实际问题。因此,对于小学生的数学教学,也应该以他们生活中熟悉的具体事物为基础,逐步开始数学的抽象。逻辑思维是一种有条件、有步骤、有根据、渐进式的思维方式,主要借助于概念、判断、推理等思维形式所进行的思考活动,是小学生数学能力的核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着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儿童处于逻辑思维初步发展和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时期,而数学知识具有高度的逻辑性和抽象性,所以儿童通过学习数学思维可以锻炼幼儿思维的逻辑性和抽象性,帮助孩子开发左右脑潜能,提升孩子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和创造力。

1 数学思维概述

数学思维除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概念和常识外,教师还要充分开发学生的左脑与右脑的潜能,提升整体的学习能力,实现学生触类旁通,自主学习、主动探讨,逐渐解决生活中的相关问题[1]。逻辑思维方法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能引导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激发学生思考问。逻辑思维方法是人们为了解决生活实践中的问题,通过思考所设计、推算出的方法手段。所以,学生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小学数学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让学生更方便理解数学,爱上数学,间接的对其思想道德、人生价值观产生一定影响。小学生通过思维训练的数学活动和策略游戏, 增加对思维的广度、深度和创造性方面的综合提高。同时,还可以根據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提高其数学推理、空间推理和逻辑推理,促进其多元智能的发展;还可以适当地利用神奇快速的心算训练和思维启蒙训练,提高与智商相关的五大领域的基础能力。

2 逻辑思维方法在数学教育中应用

目前的逻辑思维方法主要有分析与综合法,比较和分类法,归纳和演绎法以及抽象和概括法。

2.1 分析与综合

分析是将研究对象拆解,获得所需的有用信息,综合则是将零散的信息整合,从整体的角度解决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2.2 分类与比较

比较与分类法中比较是指与明确对象进行比较,找出异同, 属于人类思维的基础部分。分类是在比较的基础上进行同类物质整合,是比较的延续。教会学生掌握比较分类具有重要意义,由旧知识进行联想和类比,也是寻求正确思维方向的有效途径。

2.3 联想和类比

联想和类比就是把两种相近或相似的知识或问题进行比较,找到彼此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对所探索的问题找到正确的答案。教学过程中,旧知识是新知识的基础,新知识是旧知识的延续,教授新知识时可以进行充分的分类比较,利用已有的知识做铺垫,引导获取新知识。

2.4 抽象与概括

抽象就是在复杂的表象中寻找事物的本质,概括就是将本质相同的事物进行高度整合和梳理,形成一定的理论体系。概括的过程是螺旋上升、逐步抽象的。学生可以通过初步的概括,得出相应的结论,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把概括的结论具体化。这是一个应用新获得的知识去解决问题的过程,是对新知识进行正面强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认知结构与新结论之间的适应与不适应之间的矛盾最容易暴露,也最容易引起学生形成适应的刺激。这种思维方式非常有用,可以使学生们逐渐从机械记忆转变成为理解记忆,学生学习抽象的知识一般是在多次感性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感知是理解的基础,直观是数学抽象思维的信息来源。在教学时应逐步培养学生从直观表象到抽象思维的能力。

2.5 归纳与推理

归纳推理是一种相对比较难的方法,主要是指由个别或特殊的知识类比、延伸到一般规律的方法,很多小学中用到的运算定则、性质都是由这种方法推理而来。演绎推理是归纳的反面,是指由一般到个别的,作为常用的逻辑思维方法也广泛应用于数学教学中[2]。

3 数学思维能力

数学思维能力通过以下几方面进行界定,如数形感觉与判断能力;数据收集与分析能力;几何直观和空间想象能力;数学的表示与数学建模能力;数学运算和数学变换能力;归纳猜想与合情推理能力。

3.1 启发性教学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

教师还应该以启发的形式教学,课堂上努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中要注意一些提示性的语言,如“也可这样算”、“看谁算得快”、“怎样算简单就怎样算”,学生可以根据自己所学,充分发挥联想和类比,从而能拓宽思路,培养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启发式教学主要强调的是知识是在什么情况下产生的,学生可以通过比较、分析、综合、抽象、概括以及判断、推理进行思考、发现。所以教学的目的不仅仅只是教授知识,还要注重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学中注意知识之间的彼此关联,从而培养学生对思维的广阔性和深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应当结合旧知识,以揭示知识间本质联系为目的,启发其猜想,促使学生发现内在规律,同时还应当分析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鼓励其进行合理的猜想,在关键步骤上放手让学生猜想,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充分提高。

3.2 教师如何在数学中教学

对于概念、原理的教授.。教师应适当创设教学情境,为学生提供适当的材料,为学生思考做好恰当的铺垫,从而引导学生猜想、发现并归纳出抽象结论。适当的铺垫可以使学生从不懂过渡到懂,从不理解到理解。教师设计教学情境时,首先,应当在分析新旧知识间的本质联系与区别的基础上,紧密围绕揭示知识间本质联系这个目的,安排猜想过程,促使学生发现内在规律;其次,应当分析学生已有数学认知结构与新知识之间的关系,并确定同化(顺应)模式,从而确定猜想的主要内容;再次,要尽量设计多种启发路线,在关键步骤上放手让学生猜想,使学生的思维真正经历概括过程。逆向思维的培养同样有助于提高思维能力。学生在平时的训练中习惯了中规中矩地解决问题,即正向思考。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对学生进行逆向思考的训练,打破思维定势,使其思维更加全面、合理,提高其综合素质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创造性思维是数学思维的重要内容,而创新和想象又密不可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潜能,鼓励学生多观察、多分析、多思考,不断提高洞察力,不时地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敢于创新。

4 结语

数学思维具有特殊的性质与思维密切相关,是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在发展学生数学思维能力的过程中,既要做到对一般知识能力的教授,还要对数学科学、数学活动和数学思维的特点进行深入研究,寻求规律。小学教学的目标不仅仅局限于知识的传递,更多的是对其思维能力的培养,正所谓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教师作为学生的引导者,应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其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王海霞.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综合论坛, 2015(50):195.

[2] 郑玉萍.数学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科技信息,2014(6):41.

猜你喜欢

数学思维数学教学小学数学
让小学数学活动绽放数学思维
高等数学的教学反思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数学归纳法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