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学引思,构建和谐课堂

2017-02-07陈建伟

数学教学通讯·小学版 2016年12期
关键词:发展能力主动学习

陈建伟

摘 要:让学生成为学习探究的主人,是课程改革的目标,也是打造人性课堂的基本要素。让学生真正参与到知识的探寻活动之中,才能有效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唤醒他们的记忆,使他们乐于探究,乐于思考,也能促使他们快速地建构认知,促进他们数学思维的发展和数学素养的提升。

关键词:参与学习;主动学习;发展能力

建构和谐课堂是我们孜孜以求的理想。“生本教育”实践认为,快乐、民主、平等、宽松的和谐气氛是学习的乐园,是人性最灿烂的天地。和谐的课堂,学生“被学”的时间正在消亡,自由支配的时间增多了,空间开阔了。那就从欣赏张楼军老师所执教的“长方体体积的计算”教学片断开始吧!

师:上节课我们研究了什么内容啊?

生:学习了体积和体积单位。

师:举例说说什么是物体的体积?计算体积要用到哪些体积单位?

生:文具盒所占空间的大小就是文具盒的体积,一般以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为单位。

师:根据前面的学习,猜猜文具盒的体积会是多少立方厘米?

生:1立方厘米。

生:不会这么少,我认为是100立方厘米。

师:老师还发现有不同意见,我们就不一一来说了。但是老师想请大家思考一下,自己的猜想依据是什么?用什么方法才能更精准地猜出文具盒的体积呢?

生:我认为用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摆一摆,再数一数,然后再估算出体积。如果是由100个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构成的,那它的体积就是100立方厘米。

师:真不错!那猜猜看我们今天会研究什么呢?

生(异口同声):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师:这部分内容预习过了吗?学会了吗?

生:会了,太简单了。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个个喜形于色,一副得意的样子。)

师(板书: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这些,你们都会了吗?

生:会了。

师:不错!既然大家都会了,那我们的数学课是不是可以结束了啊?(到这时一共才用了4分钟。)

听完教师的叙述,学生惊讶不已。怎么会这样?以前老师可不是这样教我们的啊?是不是我们有什么地方让老师生气了?

(教师一言不发,静静地观察学生,听着学生的议论。)

这时一个学生大胆地站起来说道:“老师,我们不能这样结束,还有一个重要的地方您还没有讲呢!”

师:是吗?你们不是都会了吗?还有其他的学习内容吗?

生:有!我们还没有记长方体体积的字母公式。

师:不错!还真是的。有谁知道?

生:我知道,体积用V表示,长一般用a,宽是b,高是h,所以V=abh。

师:现在我们总算学全了吧!是不是真的可以结束今天的学习了啊?

生:不是吧,以往上课,我们还要做很多练习。老师您应该出些题目让我们练练。

师:好!看屏幕上的问题,解决一下吧!(投影出示一组图形题,让学生口头计算长方体的体积。)

师: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公式知道了,字母公式也记住了,还做了这么多的习题,那今天的数学学习是不是该结束了呢?

学生有点茫然,今天老师怎么不想上课啊!是怎么回事呢?

师:是不是还有一些困惑,想说出来,却又不知道从哪儿说起?那老师就问问你们,为什么长方体的体积等于长乘宽乘高呢?

面对问题,学生都露出疑惑的表情。是啊!为什么会这样计算?有没有其他的方法呢?问题引导学生去分析思考。有的在小组中讨论,有的利用小正方体做拼一拼、摆一摆的活动;有的则偷偷地打开数学书,阅读数学书中的讲解过程……

一段时间后,学生根据思考学习,展示出自己的观点。但总体水平参差不齐,有自己悟的,有照搬课本的,也有不知所云的……

师:大家的表现还欠火候哦!老师觉得你们还得实践操作一番,并观察思考操作中的现象哦!四人一组,用学具篮中的1立方厘米的小正方体去拼成不同的长方体,看看长宽高与体积之间的关系,思考体积能够与长宽高产生合理的联系吗?

学生合作操作后,开始汇报。

生1:我们拼成的长方体,长5厘米、宽2厘米、高1厘米,发现用了10块,体积就是10立方厘米。5×2×1=10,感觉到长方体的体积可能是长×宽×高。

生2:长摆3个,宽摆2个,高摆了4个,有24块,体积就是24立方厘米,发现3×2×4=24。

生3:我认为,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是几厘米,那么在这里就有长×宽×高个1立方厘米,所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

师:现在能弄明白长×宽×高的基本要义了吗?能明白长方体的体积计算方法了吗?

生1(边比画着教具边说):因为长是几就意味着一排可以摆几个体积单位,宽和高也是这样的道理,所以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

生2、生3……重复了生1的发言。

师:经历了这么多的辨析,你对数学学习有什么新的见解?

生1:数学学习不能只盯住公式就以为自己学会了,还要学着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问问公式是怎么来的、道理是什么……

生2:只看、只记数学书中的结论,并不一定能弄懂知识,要学会做,学会思考,才能知根溯源,才能彻底地领悟知识为什么会这样的道理。

生3:学习要多问自己几个为什么,不能只满足于知道答案,那样稍一变化,就可能没法去思考了。

……

赏析:

这是一节充满诙谐的数学课。整个过程就像拉家常,又像专门找学生不是的课,给学生以疑惑的同时,也把学生一步步带入到教师预设的框架之中。通过“今天学习是不是可以结束”的串联,让学生学会追问、学会思考,在教师的追问中让学生明白:学习不只是记忆公式、概念,而是一个参与实验、合作探究、理解知识形成的漫长历程。仔细回味这节数学课,有拉家常的味道,没有令人眼花缭乱的场景,没有新颖别致的情境,而是在不断追问“这节课可以结束了吧”中引发学生的关注,引发学生的深思,从而为自主实践、合作探究开启了方便之门。

首先,精彩源自于它的真实。学生知道将要学习的内容,这是很多时候都存在的情况,因为有的学生会预习,有的学生参加过各类辅导班,已经提前学习了……那么教学的关键点就不只是满足和迎合这类学生,还要关注那些未知的学生,重视让所有的学生知根溯源,学会追问“为什么会这样”“道理是什么”等。当教者能够抓住这些要点,步步设问、层层紧逼,直至抽丝剥茧,让知识的本质凸显出来,让学生明白“为什么”,真正理解和把握知识的核心要义。

案例中张老师始终抓住学生自满、自以为是的心理并以此为切入口,不断叫停课堂,让学生在疑虑之中诱发思考,致使实践、合作、反思成为有效的学习补充。案例中张老师紧扣学生这一心理,见缝插针,顺水而行,找不到任何刻意雕琢的痕迹。我想,就是这些平实的对话、简单的布局,让我们体会到智者的那份恬淡的自信,感受到执教者对学情的准确把握,在充分尊重学生的基础上,让学生进入到愤悱状态,也让数学探索进入到一种“我要学”的状态之中。“我是否还需要做些深入的探讨”等,就会映入学生脑海之中,迫使学生学会在困惑中寻求突破,在旧知上建构新知。

其次,精彩还源自于它的深刻。这节课集中展现出开阔而精准的数学教学视野,给人一种清新自然的感觉,没有刻意地雕琢,而是在自然的流淌中走向深邃,令人回味无穷。

开阔。案例中以超乎一般常规的思路较为全面地再现了知识的链条,从基本的复习入手,让学生在读、议、比等活动中建立“体积单位、体积计算”与“面积单位、面积计算”之间的内在联系,让学生明白数学知识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关键要看我们怎样去理解和挖掘它。

精准。体积是指物体占据空间的大小,长方体的体积计算必须与长宽高发生必然的联系,真正是长、宽、高三者对应的体积单位的个数的乘积。张老师深谙此道,所以一开始就抓住学生记住计算公式为突破口,不断强调记住公式了,学习就结束了,使学生在懵懂中体会到真实的领悟并非记记公式那样简单。如此运作,可谓匠心独运。

再如,课尾的议论反馈就是点睛之笔,不仅要求学生记住今天学习的教训,更要记住今天学习的经验,使之明白知识不是简单记忆,而是要学会操作、学会思考,在思考中提炼知识的本质,掌握知识的精髓。

总之,一节理性的数学课堂,我们看到最多的是学生活动的身影,学生在阅读、在实践、在辩论、在深思,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索者。一个智慧的数学教师,就应该把数学课堂的话语权归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参与到学习过程之中,成为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生力军。只有这样,我们的数学教学才会精彩不断,高潮迭起;学生的数学学习才会激情四溢,充满着智慧与快乐。

猜你喜欢

发展能力主动学习
提高党领导发展能力和水平研究
发挥家庭小实验的功能 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
提高基层干部的领导能力探究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分析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应处理好几个重要关系
广西北部湾经济区上市公司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