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我国种业研发平台建设与管理

2017-01-11韩铁

价值工程 2016年36期
关键词:平台建设

韩铁

摘要: 现如今,优良品种的选择已经成为我国农产品竞争的主导,拥有品种优良的种子相当于拥有了市场,所以加大优良品种的研发已成为种业不可避免的趋势。目前虽然我国种子品种的研发仍处于政府引导阶段,但已有相当一部分企业加大了在种子研发方面的投入。现如今我国主要的种业研发机构和大多数种子销售企业之间是相脱离的,随着种业市场的不断发展,促进种业研发机构和种子销售企业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对我国种业研发平台建设和平台管理将变得非常重要。

Abstract: Nowadays, the selection of excellent varieties has become the trend of agricultural products competition in China. Having varieties of good seeds means have the market. So, to increase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varieties becomes the inevitable trend of seed industry. At present,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ed varieties in China is still in the stage of government guidance, but there are a considerable part of the enterprise to increase investment in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Now, the major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stitutions of seed industry in China are separated from the most seed-sales enterprises. With the continuous development of seed market, it will become very important to promote exchanges and cooperation between research institutions and seed-sales enterprises and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platform of seed industry in China.

关键词: 种业研发;平台建设;平台管理

Key words: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of seed industry;platform construction;platform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F324.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6)36-0044-03

0 引言

在农业生产方面,种子是至关重要的。在农作物产量提高和质量改善等方面,优良品种的地位是无可替代的,而种业研发水平直接决定了种子品种的情况。因此,我们国家不断加大对种子研发的投资力度,不断推动种子产业的良性发展。为此,《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农作物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管理办法》等相关政策的出台,确立了“育繁推一体化”的种子企业在我国种业市场中的核心位置,同时各省市也相继出台相关政策,以期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目前我国在种业研发方面的主要特征是:①我国种业研发优势集中在小麦、水稻等品种。②种业市场的研发主体仍是高校及科研院所。③国内种子企业研发能力普遍不足。

我国育种机构有1300多个,在全世界排在第一位,主要进行种业研发的研究所有460多个,成立了将近4000家种业公司。我国种业研发同大多数发达国家存在差异的地方是研发育种基本都是在农业科研院所及各高校进行,种子企业只是负责销售科研院所或高校研发出来的优良品种,而在研发方面能力很差或基本没有,相当一部分公司根本没有自己的研发部门和研发人员。研发育种机构和相关高校对最新研发的优良品种所有权缺乏保护,导致种子公司可以很容易地获得各机构和高校花费了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优良品种,久而久之各机构和高校就降低了在种子研发上的热情。李卓民(2013)总结分析了种业企业研发体系建设的背景及现状,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种业企业的建设发展提供参考;马爱平(2012)阐述了怎样在我国全面推进新型种业发展体系建设,提出应创建种子产业科研服务机构,创新种业市场中各育种环节和方式,营造让我国种业快速发展的相关经济环境等相关要点;王晓明(2011)描述了外国企业不断在我国种业市场加大投入,使得我国种子企业面临更激烈的竞争,恶化了我国种子企业生存环境等现状。

1 我国种业研发平台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及原因

1.1 我国种业研发平台建设与管理存在问题

1.1.1 体制机制问题

现在我国农业科技体系来自计划经济体系,包括科研院校、农技推广、种子管理站和中资企业。科研院校主要是进行科研人才的相关培养和新品种选育等科技创新研究,隶属教育系统。农技推广和种子管理站负责辖区的新品种区试、鉴定、审定、示范推广和市场监管,隶属各级政府系列。政府投入的农业科研经费都倾斜到科研院校,推广经费倾斜到农技推广、种子管理部门以及少数种子企业,科技体制改革到今天,相关政策并没有改变多少。

1.1.2 企业育繁推一体化程度不高,缺乏竞争力

由于目前存在的体制、机制等问题一直未彻底改变,导致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始终是我国农业新品种研发的核心力量,然而种子企业严重缺乏种业研发能力,育繁推不能真正一体化等问题十分严峻。种子育种和生产销售环节严重脱节,科研机构仅仅负责新品种育种,种业公司则负责生产和销售。最终导致我国大多数种子企业缺乏种业研发能力,科研水平远远低于外资公司,从而出现我国种子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劣势地位、生存困难的局面。

1.1.3 缺少职业经理人队伍

现在我国处于全面深化改革的时期,人们都在努力打破一直以来的思想束缚,无论在社会上还是企业中人的地位越来越高,作用越来越突出。目前我国存在的问题不仅是职业经理人队伍数量较少,基本素养较低,而且职业经理人所处的环境和相关机制并没有开始逐步完善起来,导致特别容易出现职业经理人转行的情况,最终不仅造成大量专业人才的流失,还造成很多相关资源的白白浪费。

1.2 原因分析

从现状来看,种业研发平台建设和管理中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在于:绝大部分种子企业科研工作的水平是相对低的,机制不够完善,管理水平跟不上,没有能力和把握研发处新品种,纵使培育出新品种,也由于没有“育繁推”一体化过程的有效支持,无法发挥效力。大部分种子企业进退两难,种子企业投入科研会花费巨额资金,而经常会出现管理不足或缺乏资金的问题,最终达不到预期效果。但种子企业假如不从事相关种业研发育种,必然导致公司不能紧跟外资公司等强大竞争对手的科研步伐,最终缺乏足够的市场竞争力。

2 建立基于产权交易的种业研发平台

2.1 种业产权交易平台构建基本想法

国家种业科技成果产权交易中心及交易平台于2014年8月13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正式启动。成果产权交易平台是推动种业全方位变革的重要措施,是我国深化种业改革过程中极具里程碑意义的事件,主要目的要使全部创新果实公开进场、公平交易,在全国范围内链达到资源优化配置。通过种业科技成果确权和公开交易,必然会很大程度激励科研人员依靠创新,依法收获劳动成果,进而激发研发创新动力;通过种业科技成果公开交易,势必推动科研机构和各高等院校与种子企业团结成一个整体,既有利于科研机构和各高等院校提高种业基础性公益性服务能力,开展国家良种重大科研攻关,又有利于按照市场竞争法则,形成育繁销一体化的现代种业产业。

科技部为贯彻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现代农作物种业发展的意见》,设立了几个专题组研究建立种业产权交易平台问题。一是设立科技金融与品种权交易专题组,围绕建设品种权交易信息平台、建立种业发展基金,探讨如何发挥联盟在品种权交易中的作用、建立投融资服务平台。二是研究如何通过搭建种子托管中心或种子科技银行的交易平台,将种业科技成果交易变现,专家利用收益进一步做科研,为我国种业产业提供规范化、知识型、开放式、市场化运作的种业技术产权交易平台。三是组织相关公司和创投机构以有限公司形式共同组建中国种业技术产权交易所等进行研究。

2.2 新型种业产权交易平台模式组织架构

建立指导监督委员会。由科技主管部门、知识产权局、农业主管部门、证监委、市场所在地人民政府分别委托相关专家,组成交易所指导监管委员会,负责交易所的筹建和监管。交易所接受所在地知识产权主管机关、种业、证券和所在地人民政府领导、管理、协调、监督、稽核。种业产权交易平台设立专家委员会,聘请不同领域的专家分别开展管理、法律和技术方面的服务;交易委员会,负责开展具体的产权交易工作;行政人事中心,负责交易所行政制度、人事制度的拟定和实施,部门人员的招聘、培训等工作;后勤服务中心。

2.3 新型种业产权交易平台的运作机制

种业产权交易所将充分发挥金融服务科技创新的功能,利用平台自身特点,形成具有种业技术产权交易特点的金融工具、服务方式和交易品种。按照“科研+评估+产权+融资+服务”的路径,建立种子产权的创新服务体系和交易平台。指数化系统包含多种,综合交易指数和分类指数能够反映不同品种产权交易的动态走势和市场转换。围绕技术可评估、可交易、可升值,重点打造“全过程服务模式”。“全过程服务模式”有助于种业新品种市场价值的发现、开发与产业化,有助于产权拥有方与各类投资主体分担风险、共享收益。

3 加强种业研发平台建设与管理实施对策

3.1 加快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培育大型龙头种业集团

目前,我国种子行业集中化程度低,企业市场化程度也不高,种子企业不仅规模十分有限,而且企业与企业之间缺乏实质性技术交流合作,技术人员严重缺乏,各种资源相对短缺,根本无法在同外资种子企业激烈竞争中处于有利地位。针对以上问题,国家和社会需要加快种子企业兼并重组,化零为整形成集团效应,培育大型龙头种业集团,推动不同资金向种子行业集合,使原先零散的小企业合并,不仅能促使种子企业的投资能力快速提升,也能扩大企业经营规模,增加人才数量,实现规模效应,最终让企业在人才、技术和资金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提升其在与国外种子企业竞争中的实力。

3.2 加快建立企业商业化育种新机制,实现育繁推一体化

从国外大型种子企业的成功经验中,我们可以发现绝大多数企业都是采用了科研创新、品种创新和市场开发一体化的运营模式,而国内种子企业仅是停留在销售种子的阶段,不仅没有独立的科研能力,同时还与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严重脱离,导致企业难以做大做强。所以国内种子企业想要发展壮大,不能仅仅依靠自身有限的资源和能力,同时需要与能够进行自主研发的种子企业和科研院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利用大企业和科研院所在技术上的优势,结合企业自身实际条件,尽快建立科研、育种和产业一体化的经营机制,实现育繁推一体化,最终提高种子公司在行业市场中的竞争力。

3.3 加强对种子经营管理人才的培养

人才在企业中处于绝对的核心地位,目前在我国种子行业中优秀职业经理人队伍是严重短缺的,尤其是缺少出色的领导者。所以,国家、社会和高等院校必须加大对专业的种业科研人员、运营人员和市场开拓人员的培养力度,切实改善我国种子行业的科研水平、运营水平和市场开拓水平。同时各种子企业也要加强改善经营管理人才的工作环境和工资待遇,进一步强调和提升专业人才在企业中的核心地位,确立以科技管理人才为主体的发展理念,为他们能够完全发挥自身作用提供更为便利的平台,为创建优秀的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和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而不懈努力。

3.4 制定科学规划,落实组织体系

种子企业应该客观分析整个种子行业和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找出企业自身的核心能力以及主要的劣势所在,根据企业的经营情况确立发展目标,同时制定出科学的、可落实的、目标明确的规划方案,作为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性文件。种子企业应加大对规划方案的组织学习,确保所有员工都能深入了解企业的发展目标,明白企业规划时期内工作的重点,强化员工凝聚力。企业需要使员工明确资源分配情况,确保资源利用最大化。同时,种子企业需要建立完善的组织体系,保证实现规划目标。企业要设立科研机构,配置相关人员,确保科研进度按规划进行。企业应采用“产学研”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同其他科研机构开展有效合作,让企业最终能够合理借助外部科研力量发展自己。

3.5 严格选题,强化研发平台建设与管理

科研选题要尽量只选1种作物作为研究目标,以便集中各种有限的资源,对重点问题各个击破,明确研究目标,提高选题标准。要确保组织团队长期稳定,制定出相关技术路线图,把整体计划分解细化,完善开展研究的实验环境,提高研究工作的成效。企业研发平台建设与管理应把握好以下几个关键点:一是固化核心科研人员。品种研发是一项长期持续的过程,企业应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二是管好品种资源。品种资源、中间材料是品种研发的战略资源,是研发过程的核心载体。企业建立品种资源库、完善文档资料和对外合作协议等,是企业抓好品种资源管理的有效手段。三是研发过程分段实施。品种研发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企业一般利用年度总结,实施分段考核,相互评价。四是加强信息管理。品种研发是一项系统工作,加强信息收集整理,是提升研发效率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卓民.种业企业研发体系建设现状与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3(15):1-5.

[2]马爱平.整体推进中国新型种业发展体系建设[N].科技日报,2012-2-13.

[3]王晓明.我国种业市场现状调查分析[J].北京农业,2011(11):4-6.

[4]李军民,宋维平,吴家全.构建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提高种业科技成果转化率[J].农业科技管理,2013(4):59-62.

[5]卢凤君,陈黎明.种业科技成果托管平台构建模式与运行机制[J].科技与经济,2014.

[6]杨锡怀,王江.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与案例[M].北京:高等教育出社,2010,2.

[7]赵宇,刘斐.国家谷子糜子产业体系信息平台建设实践与思考[J].河北农业科学,2013(02):1-4.

[8]李军民,马志强.世界种业发展对我国种业安全的影响分析[J].中国种业,2013(08):1-4.

[9]高辉,岳本奇.农民对新技术的应用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

[10]刘蓉蓉.中国现代玉米种业现状、瓶颈问题与对策建议 [J].农业生产展望,2013(11):51-53.

猜你喜欢

平台建设
网络语料库分析系统CQPweb的建设及应用
如何补齐当前爱国主义舆论引导中的短板
高职院校图书馆数字资源绩效提高途径探析
中学语文“碎片化”阅读平台建设的探析
机械电子工程专业学生应用和实践平台建设探索
纸媒融合转型之平台型媒体建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