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幼儿师范生声乐创作能力的培养

2016-12-03王思维

大观 2016年10期
关键词:培养策略

摘要:对于幼儿师范院校来讲,其要想培养出更多高素质的幼儿教师,从而充分满足创新型国家的实际需求,就必须要重视其学生创新思维与能力的培养和发展。而创新往往离不开宽松愉悦教学环境,以及丰富中创新经验的支持等等,作为创新能力的关键组成部分,对于幼师声乐创作能力的培养,各师范学院应给予足够重视。

关键词:幼儿师范;声乐创作能力;培养策略

创新是一个国家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不论哪一个国家想变得更加强大,都离不开创新的推动。而作为反映一个国家国力的关键因素,国家创新能力的强弱主要取决于这个国家的公民。所以只有从整体上提高公民的创新能力,才能够促进该国家创新能力的大幅度提升。因此,作为提升国民创新力的重要阵地,幼儿师范学院,在声乐教学中应注重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进而培养出创新型人才。

一、构建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

教学环境的营造主要还是在于教师。在课堂集教学中,教学设备往往都是由教师操纵的,所以说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有着重要作用。而教师专业素养、操作水平的高低不仅影响着教学设备的使用效果,也决定着学生的学习质量与效率。同时,语气、知识水平与教学态度等方面都会对学生的整个学习、探究过程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教师对教学环境的营造效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1]。

首先,宽松愉悦的教学环境是指要让学生在学习、探究声乐知识、创作音乐作品过程中充分感受到快乐。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学生不会产生思想压力,也不会给其带来精神负担,学习情绪也是放松的,会将声乐学习过程视为一件愉快的事情,且再创作过程中也会十分惬意,不会觉得这一过程是痛苦的。而在人的身心完全处于放松状态时,会自然的忽略掉课堂学习中的条条框框,才能够突破传统创作思维,突破教师的束缚,进而创作出更加新颖,能够获得幼儿亲睐的音乐作品。在此突破过程中,有一些可能是前人已经尝试过的,只是没被自己发现,而有些则是前人还未涉足的,是一种全新的创作理念。愉悦的创作环境,有助于拓展学生思维,引导其产生新奇的想法,从而为歌曲创作提供良好条件。

其次,创作离不开激情的促进。同样的歌曲,唱出来、说出来给人带来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说出来的歌曲虽然能够将其含义表达出来,但往往去缺乏演唱拥有的那种激情,而将歌曲唱出来,不仅可以让人潸然泪下、欣喜若狂,也能够引导人进行深入思考。通过歌曲创作能够将人激昂的情绪充分呈现出来,而且人只有在情绪激昂的状态下,才能够从内心去演绎包含深情的歌声。而对于课堂教学来讲,学生的激情是如何产生的呢?对此,其教师就可以通过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来实现。在此环境中,学生可以产生愉悦的心情,并对生活产生激情,当然并不是构建出愉悦的教学环境就能够培养出高素质的的幼儿声乐教师,或者是作曲家,要想培养学生形成一个充满激情的性格往往都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

二、强化音乐旋律的深入分析

旋律是经过艺术构思而产生的,若干乐音有组织、有节奏的一种运动,其是在相应的调式、节拍基础上产生的,且要按照一定的音高、时值,以及音量来构成的,是表达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呈现人们内心真实感受的一种特殊的艺术语言。而不论是成人歌曲还是儿童歌曲,只要是定型了的音乐作品就都具有一定旋律。而对于音乐旋律来讲,其主要是指一部音乐作品,或者是一个乐章出现的主要乐句、音型等,比如,美国某部电影插曲《雪绒花》中,就有很多句式都是重复的,除此之外,其他乐句也都是在此基础上变化而来的,有一些是某个重复句的扩张,有的则是对某个重复句做出了轻微调整。音乐作品的创作关键就在于作品旋律的确定,只有在此基础上进行情感的依托,创作出的音乐作品才具备一定的教育意义,以及社会价值。因此,在培养学生声乐创作能力过程中,应对这一部分给予足够重视[2]。

在声乐创作过程中,学生若能够在充分表达出自己对某一事物情感同时,将其抽象成主旋律,就可以在此前提下将其旋律逐步拓展成一首音乐作品,此时,作品的音乐曲调也就自然生成了。因此,在幼儿师范学校声乐课堂上,教师应重视起音乐作品旋律生成的讲解。通过对音乐作品旋律的深入分析,探究在思想请表现中,旋律发挥的作用等,可以引导学生懂得运用旋律来进行自己情感的表达,帮助其积累更丰富的音乐创作感性材料与创作经验,并以此来让学生对音乐创作产生深刻理解,熟练、灵活的掌握相关创作方法。

三、积极开展多样化的作品改编训练

创作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幼儿师范院校在教育培养学神过程中,应先引导学生进行音乐作品改编方面的训练,并自主创作出具有自身特色的音乐作品。全新音乐作品的创作往往都会涉及到旋律、速度、和声,以及主题等诸多因素,但对于初学者来讲,不仅难以顾及到这些元素,更难以实现各个方面的协调发展,经常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创作出的音乐作品也经常处于一种不伦不类的状态。而相比于自主创作全新的音乐作品,对相关作品进行恰当的改变则更加容易。改编并不意味着要全面推翻,二是可以通过对某个作品其中的某一,或者是几个元素做出适当改变,以此来调整作品带来人们的整体感觉[3]。

对于创作能力较强,或者是对将要改变的作品有很深刻印象的学生来讲,可以对作品中的多个音乐元素进行同时改编;而对于创作能力还有待提升,或者是对将要改变作品缺乏了解的学生来讲,则可以先试着改变其中的某一个音乐元素,进而使得每位学生都能够在作品改编训练过程中获得一定的成就感,以及学习创作的喜悦,以此来增强其创作兴趣与信心。

四、结语

总之,各幼儿师范学院应充分认识到,音乐创作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所以,在声乐教学中对于学生创作能力的培养,也要经过一个漫长的探索过程,其创作者不仅需要丰富的专业知识,还有具备创新精神,对生活充满激情,且要满足幼儿声乐学习需求。因此,在声乐教学中,师范教师应对教学标准做出恰当调整,学生只要可以对儿歌做出灵活的改变,或者是创作出一些简单的儿歌,能够满足幼儿园教学需求就可以了。

【参考文献】

[1]张莉丽.浅谈幼儿师范生声乐创作能力的培养[J].林区教学,2011(02):103-104.

[2]李蕾.浅谈紧扣儿童心理,提高声乐学习兴趣[J].教育界,2012(06):125.

[3]敬高翔.浅谈新时期幼儿师范学校声乐教学的研究和思考[J].北方音乐,2015(05):132-132.

作者简介:王思维(1987.03—),男,河南开封人,硕士学历,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助教。研究方向:声乐表演。

猜你喜欢

培养策略
培养数学学习兴趣的几点尝试
小学中年级学生数学计算能力培养探究
新课改背景下的中职数学学习反思能力的培养
小学教育中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及其培养策略
网络环境下大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