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内外一体化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式探讨①

2016-11-28董伯云绍兴职业技术学院浙江绍兴312000

当代体育科技 2016年9期
关键词: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育改革

董伯云(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课内外一体化的高职体育课程模式探讨①

董伯云
(绍兴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绍兴 312000)

摘 要:伴随高校对体育进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学生已经不再满足于体育教学中的传统教育模式,因此有必要建立一个更加合理、更加科学的体育教学模式。基于此,我们坚持以学生为本,将“健康第一”和“终身体育”作为指导思想,建设“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教育模式,它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中以学生进行课外活动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将改革目标、改革形式、改革内容和改革方法结合在一起,探究在体育教学的教育模式中开展“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期望有助于我国在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改革。

关键词:体育教育 课内外一体化 改革

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肩负着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以及提高就业率的重要职责。高等职业学校中体育教学同样担负着培养人才的重要职责,作为高等职业教育其中一个目标,在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职业素质中起着重要作用。伴随我国高职教育的迅速发展,高职院校在开展体育课程教学时,怎样在已有的教学环境下让在校学生能够在完成教学要求的前提下,顺利进行体育学习,并向学生提供进行锻炼和开展活动的机会,以此增强学生对体育学校的兴趣和养成自觉锻炼的良好习惯,拥有健康的身体并养成终身体锻炼的好习惯,这些教学问题必须引起广大在高等职业学校从事体育教育者的重视。

1 目前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体育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

1.1 学生缺乏体育基础

其一,许多学生来自独生子女家庭,从小生活比较优越,意志上比较薄弱,不能吃苦,虽然他们非常活泼但是缺乏进行剧烈活动的意愿,也不愿进行难度大的体育活动,更不喜欢在活动过程中有过多的约束感。其二,在高等职业学校有很多学生毕业于中专学校和职业高中,由于在中等职业教育阶段偏重进行专业教学、技能实习等,对体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和普高比起来就相对要薄弱许多,也就使得这些学生在进入高职学习后在身体素质方面和锻炼能力方面都略显逊色。

1.2 体育教学相关资源匮乏

虽然许多高等职业学校陆续投入大量体育设施,扩建体育场地、购买器材以及加大师资力量的建设,然而在国家相关政策和发展特征的影响和制约下,许多高等职业学校在体育场地规模、器材数量和师资配备上还无法满足学生进行体育学习的实际需求,体育课程教学也无法遵照《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完成,学校的教学硬件和教学软件都制约了体育课程的正常教学。此外,高等职业学校的学制通常为三年,这就使得体育课程的课时安排不足,开课时间也较短,课内外的教学联系也不大,无法培养学生连续、持久的体育素质,课程目标也无法得到实现。

1.3 培养目标缺乏明确的职业特征

我国在进行高职教育时主要以“针对性”作为教育目标,即直接面向社会所提供的职业岗位,有针对性地做定向职业培训,以学生就业为导向,培养符合指定岗位或者某一个专业技术范围的“专门性”人才。高等职业学校重点在于培养具有技术性、具有实用性、具有应用性等职业能力的人才,所以在基础学科的教学方面和普通高中有所不同。此外,高等职业教育的另一个特征就是职业性,即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在受过系统培训后就迅速进入企业一线岗位进行工作。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以培养具有高素质的职业人才为教学目标,必须结合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目标,开展具有职业特点的体育课程,为学生未来就业提供服务。但是现今很多高等职业学校在体育教育教学体系中都未体现其职业特征。

2 对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的认识

2.1 坚持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

结合高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身心和工作特点,以“健康第一”作为指导思想,在开展“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教学改革和教学实践过程中,要根据学生体能、学习态度、学习感情和学习方法等,使这种体育教学模式得以在教学内容、形式、方法、要求等全面提高学生身体素质,改善学生身体健康状态为主要教学任务,同时培养学生自觉锻炼、正确锻炼、自主锻炼的良好习惯,使“健康第一”的教学指导思想在学校开展,体育课程教学和终身体育的过程中都得以体现。

2.2 坚持以学生为本

在开展体育教学过程中怎样体现以学生为主,怎样对学生创新精神进行培养以及怎样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这就使得全面开展学生素质教育不再局限于课堂教育,而必须贯穿整个课内和课外的教学。因而在高等职业体育课程进行“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方式的改革与教学实践过程中,应特别重视满足学生进行全面发展的需求以及情感的体验需求,该教学模式突破了以往以技术作为教学重点的课程教学体系,将课程改革中的教学目标、教学形式、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结合起来。学生可以依据自身的兴趣爱好自由选择教学内容,甚至选择考核项目,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学生为本,使学生在相互教授相互学习中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并增加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这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程的学习兴趣以及体验到体育带来的活动乐趣,而且也为进行终身体育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所以有必要建立一个不拘一格、具有强烈自主意识的“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教育模式,并重点提出高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应在老师的辅助下完成自主学习、自觉学习和自由学习的学习目标。

2.3 培养学生进行体育锻炼的兴趣,增强学生对终身体育理念的认识

我们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对国民进行终身体育的意识培养,在由国务院颁布的《全民健身计划纲要》文件中重点强调了要培养学生建立终身体育的思想意识。假如人生的整个过程都要进行终身体育,那么学校开设的体育课程就是整个人生中至关重要的一段,而学校进行体育教育的根本任务需从学生的现在延续到将来。这有助于促进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教育模式改革及向前发展。所以在学校开展体育教学阶段中,不仅要教授学生基本的体育技术、技能和知识,重点是让学生学会科学锻炼的知识和方法,培养良好的锻炼习惯和意识,感受锻炼带来的乐趣,为其终身锻炼奠定基础。

3 高等职业学校开展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教育理念

高职体育是体育从学校迈向终身的重要枢纽,那么验证高职体育教育是否成功关键在于其培养学生毕业后在体能方面能否达到企业一线岗位的要求,是否具有持续锻炼的兴趣和习惯,工作上是否精力充沛。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体育教学时应重点培养学生职业体能,并使学生真正认识到职业体能在社会需求方面和个人事业方面的重要性,高等职业学校进行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改革须以素质教育为出发点,结合高等职业教育自身的特征,精心挑选和编写教学内容,不断创新教学理念,总结教学经验,将“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贯穿始终,提高学生进行体育锻炼能力和增强学生健康意识,培养学生持续锻炼的良好习惯与顽强拼搏的体育精神,拥有合格的职业体能和良好的身体素质,为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使其拥有一个健康的未来、愉快的未来,成为一个真正对社会对国家有用的人。因此,关键是从事体育教学的老师要加强学习,树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教育理念。

4 高职院校进行体育教学改革与实践的途径

4.1 以加强学生身体素质和提高职业体能为出发点

在高等职业学校“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改革与实践过程中,不管是挑选教材、改变教学方法还是对评价体系进行改革,都必须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和加强学生职业体能为根本出发点,以此为目标,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适当对学生进行心理承受力方面和社会适应力方面的培养,这样才可以真正意义上体现体育“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的价值。

4.2 体育教学实施的具体内容

高等职业学习开展健康教育的教学目标具体表现在教学内容上,其内容须包括能够让学生掌握的现今社会中最基本的具有实用价值的体育方面的知识和体育技能,与此同时,开拓课堂以外的体育项目、体育时间和体育场所,以此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兴趣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体育锻炼习惯,使体育更加生活化,推动学生身心发展,在日常生活中自主进行体育锻炼。依据我院这两年的体育教学实践,我们以“健康第一”为宗旨挑选教学内容,在体育进行教学和活动时对其时间和空间进行拓展,在现有条件允许下,只要对实现体育教学目标有益、符合当今时代特征、学生感兴趣的有关体育方面的文化要素,都可以作为加入体育课程教学体系的参考元素。

课堂内设立单项体育项目俱乐部:针对所有新生开设,为必修课。学生可以依据自身实际情况和未来职业对身体素质的需求情况来选择项目,不受班级限制、不受时间限制也不受教师限制。设立的体育项目有:球类、体操类、武术类、跄拳道、体育舞蹈类、田径类、定向运动类等。课堂外开设的体育俱乐部:针对所有在校生开设,并设为必选课,每位学生必须加入一个课外体育俱乐部,并且修满该项目规定的学分。目前设立了篮球项目、街舞项目等二十余个体育单项锻炼课外俱乐部,学生几乎全部参加。

对学生身体素质进行健康标准达标测试:《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达标测试于每年的9月和10月进行,并建立在校学生身体素质的健康档案。与此同时,对于不达标的学生需在老师指导帮助下建立运动方案,及时顺利通过补考。

组织业余训练和各项竞赛:依据学校所在地的体育赛事安排以及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之间进行交流的需要,建立各项参赛队进行系统化的体育训练。同时,可以在学校内部开展各项体育比赛,提高学生运动技能,促进校园文化的相关建设。

4.3 突破传统体育课程教学方式

编写“课内课外一体化”体育教学内容时要有针对性,要符合学生未来所从事的职业岗位对其身体素质的需求,满足社会发展对人才的需要,着重个性化的培养,尽量避免单一的传统运动。从增强体质方面、职业岗位方面、增进健康方面、业余爱好方面等去挑选教学内容。在教学方法上,应让学生拥有自由思考和创新的空间,采用以引导为主的教学方式,加强多样性、丰富性和实用性的教学手段,营造良好的课堂学习氛围,让学生可以享受学习、感受乐趣,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技能进行体育锻炼、增强身体素质、加强职业体能的正确方法。

4.4 采用激励手段作为评价方法

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改革与实践过程中,评价方法应该针对每个学生测试成绩所提高的幅度进行评价。学生在学习过程和训练过程中所作的努力可以通过评价获得认可,在制定评价方法和评价标准时应该以过程为主,而不以结果为主,应以取得进步的大小为主,而不以最后成绩为主。这样才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进行体育锻炼,从而使学生的成绩得以提高。建立健全的符合高职院校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要求的课程评价体系,既要加强对学生进行身体练习时的强度和时间,通过对学生进行评价可以如实反映出在校学生的学习和健康情况,同时也推动相关老师不断地进行总结,不断地改进自己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而提升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不断完善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改革。

5 结语

国家的大力发展和不断进步离不开基础教育,而教育离不开学校。只有加强对教育的重视,才可以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才可以培养出企业一线生产所需的,具有较强岗位能力、职业能力的高技能型人才。在高职院校进行体育课程“课内课外一体化”教学改革和实践中,要有不怕失败的创新精神来看待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改革。在进行改革和实践中,要积极探索与创新,结合实际,坚持将以“健康第一”思想和“终身体育”思想作为指导思想,以发展学生身体素质为中心,以学生为本,采取多维全面的评价方法,保障所有学生的切实利益,使高职院校体育课程可以真正做到促进学生身体和心理健康发展,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加强学生职业体能。

参考文献

[1]李欢.基于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改革探索与实践[J].高教学刊,2016(4):133-134.

[2]陈运喜.基于阳光体育运动背景下高职院校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以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青少年体育,2016(2):23-25.

[3]舒荟萃,房媛,李硕.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河北省高职高专院校为例[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6 (4):194-196.

[4]包勇.高职体育教学过程优化及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研究[J].当代体育科技,2015(32):121-122.

中图分类号:G80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2813(2016)03(c)-0082-03

DOI: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9.082

基金项目:①绍兴市教育科学2016年规划课题《构建课堂、社团、竞赛队三位一体的高职体育》(项目编号:SGJ16016)。

作者简介:董伯云(1981,11—),男,汉,浙江玉环人,在读硕士,讲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课内外一体化体育教育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高职业院校公共体育课程“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探究
开展高职武术“课内外一体化”俱乐部的可行性研究
小学体育教学中审美教育初探
河南省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武术普修课教学现状及改革设想
高校网球课内外一体化教学模式初探
改革创新(二)
探寻体育教育的精神内核
俱乐部式教学对高校体育课内外一体化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