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语文教学中个性化阅读的实践与探索

2016-11-19曾俊花

中学课程辅导·教师通讯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个性化阅读高中实践

曾俊花

【内容摘要】阅读教学中如果能够让学生对于文章有更多个性化解读,能够形成更具个性化的阅读体验,这会让阅读教学更有深度,学生在阅读中的收获也会更加丰富。本文对此进行了分析研究。

【关键词】高中 语文 个性化阅读 实践

在高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展开中,教师要有意识的将个性化阅读教学的理念渗透到课堂,不仅教师的教学方法可以更加新颖独特,教师也要鼓励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来理解与感受文章,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体验的形成,让学生的阅读技能、阅读经验都更为丰富。

一、鼓励学生对文本的个性化解读

教师首先要鼓励学生对于文本有更为个性化的解读,让学生可以从各个不同角度及层面来理解与感受文章,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一个好的开端。不少语文教师在教学观念和理念上还比较陈旧,阅读教学的指导方式也不是太有效。对于一篇文章如果仅仅以教师的分析为主导,学生的观念和想法以及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并没有充分在课堂上得到表达,在这样的背景下学生对于文章的理解只会停留在表面,学生也很难对于文本表达的内容有理性与深入的思考。教师要充分意识到这一点,要给学生的自主学习及探究提供空间,让学生能够大胆展开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这样阅读教学才能够更加深入透彻,学生也可以在过程中表达自己的一些感受与感悟,学生对于文本会形成一些独有的体验,并且学生还能够不断积累一些阅读文本的经验、技巧与心得。

比如,当教师要讲解朱自清《荷塘月色》这篇课文的时候,如果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仅仅是感受到了朱自清所描写的荷塘美景,却没有思考朱自清笔下景与情之间的关系,那么这样的阅读是毫无意义的。阅读的真谛就是学生要从中感受作者的情感,因此,教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有更深入的思考,并且可以鼓励学生对于文章展开自己的个性化解读。教师可以让学生进行小组学习讨论,首先让大家在小组内提出问题,然后小组成员与其他同学一起解决问题,以此来促使学生个性化阅读能力的提高。鼓励学生大胆对于文本进行个性化解读,让学生积极主动的思考与分析相应问题,这是个性化阅读教学的一个良好开端。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阅读过程中自主能力的培养,这是个性化阅读可以不断深入的一个重要教学前提,这也会让学生的阅读能力、思考能力和文本的挖掘能力得到有效锻炼。

二、用问题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

如果学生还没有形成较好的个性化阅读能力,教师可以给予大家必要的指导,可以透过一些相应的教学模式与手段来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思维。教师可以用问题来引导学生更深入的进行文本解读,可以设计一些和阅读文章紧密联系,同时具备一些开放性的思考问题。学生在分析讨论这些问题时必然会涉及到对于文章的个性化解读,学生可以由浅入深的进入到文本的情境中,会逐渐深入的领会文意,并且感受到文章的核心思想与写作主旨。多进行这种阅读训练的积累会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思考习惯,学生也会具备越来越成熟的个性化阅读的能力,阅读教学在广度和深度上都会有所提升。

比如,当教师要讲解郁达夫《江南的冬景》这篇课文的时候,可以给学生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自由阅读,同时要求学生在阅读过程中要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作者笔下的“江南”是指哪些地方?(2)将描写江南美景的段落画出来,并给不同的画面拟一个标题。(3)作者笔下的江南冬景有什么样的特征?(4)通过描写江南的冬景,作者想要表达一种怎样的感情?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对于文本的个性化解读,这可以给个性化阅读指明方向,能够避免学生进入不必要的误区。以问题为指导来深入展开个性化阅读,这种方式学生容易接受,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能力与素养,自身对于很多问题的思考与探究能力也会逐渐形成,这些都是个性化阅读的良好展开可以为阅读教学带来的积极效果。

三、在交流对话中激发学生的个性化感悟

个性化阅读教学中让学生对于文章形成富有个性的阅读感悟,这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很有意义的目标,在实践这一教学目标时教师可以有针对性的采取对于学生的引导模式。高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经典选篇,有的文本值得学生细细推敲、用心体会,这些文章通常也能够让学生形成较为深刻的学习感悟。对于这类文本,教师要加强对于学生个性化阅读过程的引导,教师可以和学生一同来逐层深入的分析文本,感受文章中的故事梗概、人物刻画,进而感受故事中人物的内心,慢慢领会文本的情感表达以及主旨。教师还可以让学生结合文章中涉及的一些主题来进行话题讨论,以这种阅读教学延伸的方式来帮助学生对于文本的个性化感悟的形成,这也会让学生对于文章的学习印象更深。

当教师讲解沈从文《边城》这篇课文的时候,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学生了解到了故事的梗概。当学生基本掌握了故事梗概之后,教师可以问学生:在这个故事中蕴藏着几种感情?这些感情分别是什么?有的学生会说是爱情,有的会说是亲情,还有的会说友情……从学生不同的答案中我们可以看出每一位学生对文本做出了个性的反应,以及学生解读文本的创造性。教师可以进一步让学生深入表达自己的观点,可以让学生间的不同观点进行碰撞,以这种方式来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的思路进一步得到延伸,这同样是让学生对于文章形成个性化感悟的一种很有效的指导模式。

【参考文献】

[1] 张慧洁. 高中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 内蒙古师范大学,2013.

[2] 柯珍华. 中学语文个性化阅读教学研究[D]. 上海师范大学,2012.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个性化阅读高中实践
巧架桥梁,引“读”入胜
利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个性化阅读
鱼·渔·喻:教学的三重境界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高中政治课中的分层导学探讨
理顺高中政治课堂问题教学流程研究
高中学校“三心素养特色德育”实施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