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实践教学的多重关系研究

2016-11-14王利平

职教论坛 2016年24期
关键词: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实践教学

摘 要:实践教学作为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着力点,理应放在现代学徒制和素质本位的双重视角下去考察。高职院校要充分挖掘、利用好实践教学中的素质教育资源,认真处理好道与技、知与行、变与不变、安全与教学之间的关系。实践教师要定位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科学设计实践教学过程,努力走在行业发展的技术前沿,全程致力于职业技能与职业精神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工业工程意识;实践教学;职业技能;职业精神

作者简介:王利平(1975-),男,山东日照人,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香港中文大学访问学者,微方传媒(南京)有限公司艺术顾问,中国文化管理学会会员,研究方向为素质教育、人文教育。

基金项目:2016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新常态下高职院校开放办学的机制创新研究”(编号:16YJA880044),主持人:王利平;2015年度学院高职教育研究基金重点项目“构建校本特色的大学生素质教育体系的研究”(编号:15JY001),主持人:王道峰;2016年教育部职业院校文化素质“十三五”规划课题“高职院校文化素质教育的内容、目标与体系设计研究”(编号:2016ZYW0565),主持人:贾俐俐。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6)24-0078-04

基于行业职业要求和岗位适应能力,深度实施工学结合,大力加强以任务驱动、工作导向为主要教学模式的实践教学,是深化高职教育改革的方向。这种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操作能力训练为核心,能够很好地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能力和工业技术应用能力。同时,作为新型“师傅”的实践教师更应当认识到,优质的实践教学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素质教育要素,能够树立学生的成本和效率意识、标准化意识、安全意识、全局意识、革新意识,能够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工匠精神,是培养学生工业工程意识、培育现代工匠精神、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素质教育载体。

然而,综合考察高职院校的实践教学,还存在着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首要问题是,不能从现代学徒制和工匠精神培育出发,科学定位实践教学的道德功能。在实际教学中,普遍只实现了技能传授的单一职能,割裂了高职实践教学的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浑然一体的整体性。二是实践教师创新意识不足,无法赶上现代技术革新步伐,缺乏实际的实践指导能力。多数实践教师是从中专学校转制或升格为高职院校实验教学指导教师,学历层次偏低。而部分青年教师虽然学历层次越来越高,科研能力强,但大多都不具备一线工程实践经验。随着从中国制造走向中国“智造”,大量先进设备投入使用,部分实践教师却无法赶上技术革新的脚步,原有的操作经验已经过时甚至无用,教学效果就无从谈起。三是组织形式化,缺乏教学内容的科学设计。部分学生理论学习不扎实,实践教师不根据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机械地安排课程内容,导致实践教师讲的内容学生听不懂,而有些则是课堂上所学过的内容,造成时间的浪费。实践学生习惯了被动接受知识,加上没有现场工作经验,便往往失去了兴趣,出现实践“走马观花”的现象,难以树立学生的效率意识。四是重“安全”,轻“生产”,缺乏教学过程的控制能力。现代化工业日趋集成化、自动化、连续化,现场操作的危险性增加,任何错误的操作都可能造成严重后果。为防止学生在实践单位随意操作而造成安全事故,作为主要责任人的实践教师往往花费大量精力去维护实践纪律,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出现了重“安全”、轻“生产”的现象,大大降低了实践效果,不利于培养学生积极进取、主动工作的观念。

分析以上实践教学中的典型问题,我们可以看出,加强实践教学改革,处理好实践教学的理念和过程、内部和外部的诸多关系显得十分迫切。

一、道与技:实践教学中职业道德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职业素质训导是实践教学的重要一环,是养成学生的敬业精神、诚信品格、法制观念、创业意识的重要渠道[1]。实践教学不应当仅仅通过操作训练把职业技能传达给学生,更应该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职业素养。

真实或仿真的实践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职业和岗位要求,实践教师要将实际工作中的技术要求、操作规范、工作流程以及内在的工作原理都传达给学生,带领学生在实际动手操作中体会完整、真实的工作过程,在技能训练中进一步理解理论知识,深入领悟专业领域中的关键问题、关键技术。技能是一种工具性的、显性的“技”,学生掌握了技术操作流程和技巧,就获得了在此后的就业竞争和未来工作岗位中的优势。所以,学生、家长和用人单位也特别看重学生的岗位工作能力。引导学生获得某种工作技能,认识技术要求,应当是实践教学的主要教学目标。

但同时,实践教师还要处理好“技”与“道”的关系。如果说,“技”彰显的是学生的“硬实力”,是操作层面的,那么“道”则彰显的是学生的“软实力”,是精神层面的。“道”作为一种精神力量、道德取向,在这里主要指的是一种职业素养,包含着职业道德认知、职业精神、职业理想、职业责任感、职业态度、质量意识等。它在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中,发挥着基础性作用,对于适应行业企业文化、形成健全的职业人格具有重要意义。实践教师要深刻认识真实或仿真化的职业氛围中蕴含的丰富的职业道德教育资源,着力增强学生的规则意识、质量意识与安全意识,增强学生吃苦耐劳、乐于奉献、团结协作的精神,在理实一体化的教学设计中体现“德育的渗透”[2]。实践教师应当做到“德技并重”,在教学中传承我国几千年“做事先做人”的学徒传统,认真处理好技能教学与素质教育的关系。

二、知与行:实践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关系

从教育学与心理学角度看,知识与技能之间的关系密不可分。知识是在人脑中形成的经验系统,具有一定的思想内容,以某种学习方式为人所掌握,一般和理论学习过程相对应。技能是在个体身上固定下来自动化的行动方式,以操作方式为人所掌握,是在实验、实践教学中不断积累的过程。实践的过程,是学生直接操作仪器设备的过程,也是模仿性和创造性能力培养过程。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把已掌握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并可学到课堂上学不到的技能。在这一过程中,可能出现各种随机故障和人为非规范性操作错误,学生通过几次循环操作,在大脑中形成定式,逐步学会了设备的使用技巧、判断和排除故障的本领,学会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办法,从而习得某种专业技能。这说明,实践教学是建立在系统理论教学的基础之上,应当在专业理论指导下开展;而“理论教学应当为实践教学服务,通过实践教学,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二次理解,并解决理论教学中没有能够解决的一些问题。”[3]同样说明,实践教学的基本原则是坚持“知行合一”。

实践教学的形式可以是社会调查、综合大作业、阶段性成果实践和生产单位实践等。在安排实践内容、步骤、要求时,要以学生已经获得的专业理论知识为基础,认真准备,精心设计,将其理论知识进一步系统化、具体化。实践教师决不能割裂知识与技能的教学,不能简单认为,自己就是负责操作训练的,其他的与自己的教学无关。相反,实践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学生理论知识的掌握情况之后,才能制定科学的实践教学方案。课程编排要科学合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的放矢,以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结构和知识点的掌握和巩固,使学生在实践中深化专业理论认知,并将专业理论进一步转化为可操作的职业技能。

科学认识实践教学中知识与技能的关系,其实也就是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从学生职业技能的形成过程来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是紧密联系的,它们是专业教学的两大基本形式,两者是辩证统一的关系。贯彻“知行合一”的实践教学理念有利于提升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我国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有利于培养学生表里如一、诚信务实的精神品质,继承我国传统学徒制“精专勤乐、经世致用”的思想精髓。

三、变与不变:实践教学中基本定律和知识更新的关系

在各个领域,都存在着定理和定律,作为该知识和实践领域相对恒定的知识而存在着。定理是经过受逻辑限制的证明为真的陈述,以有逻辑和有组织的方式,用含意清晰的文字陈述出一个关于事物发展的基本观念,使得读者能够理解并跟随整个证明的脉胳,以至最终对命题正确性的信服。定律作为一种理论模型,是为实践和事实所证明,反映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发展变化的客观规律的论断,如牛顿三大定律、摩尔定律、能量守恒定律、二八定律、墨菲定律等。实践教学中也会出现相对固定的操作技法、实践工艺,在原理上具有一种相对稳定的逻辑关系。

因此,部分实践教师凭着多年前学习的定律和多年形成的实践经验进行教学,教学的内容、思路常常多年不变,甚至十几年不变。当部分学校努力贴近行业发展,购买最新的实践教学设备仪器,试图为学生创造高度仿真的实践教学条件时,部分实践教师对于新买来的仪器设备却不懂工作原理、不懂构造线路,自己不敢使用,更不敢带领学生使用,导致新设备、新仪器闲置浪费。这种实践教学方式无视当今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无视我国工业从粗放型制造走向智能型制造。其正在教授的操作方法、实践技巧其实已经过时,成为一种无用的技能,对于学生未来的岗位竞争毫无意义。实践教学的“大忌”是在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不变”,脱离我国工业发展的现实,实施了无效的教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更新周期越来越短。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曾经做过一项研究,结论是:信息通信技术带来了人类知识更新速度的加速,进入新世纪,许多学科的知识更新周期已缩短至2~3年。所以,“在动态环境中,组织需要不断地将个体层面的新知识转移进入组织层中来实现对原有知识的增强、补充和替代。”[4]技术更新应当是实践教师的立身之本。作为高等职业教育技能训练的承担者,实践教师必须学会知识迁移,与时俱进,紧跟先进技术、先进工艺的步伐。高职院校对此要强化两个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大力推进实践教师下企业实践,要求教师在企业生产、维修、研发第一线顶岗实践,让他们在真实的工作任务中切实掌握最新设备仪器的工作原理、基本构造、技术参数、核心技术和安全操作流程。二是要大力推进实践教师在职专业培训,要求教师认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培训项目,获取行业发展前沿知识,改革现有教学模式,适应智能化工业时代的到来。也只有如此,才能让学生充分理解创新对于社会生活的伟大意义,看清永恒创新的人类发展趋势,学会打破常规和“不变”,用于进行技术革新,成长为现代、创新型的企业工匠。

四、主与基:实践教学中教学与安全维护的关系

实践教师在课堂上,既承担着学生的技能训练工作,又承担着设备的安全维护、教学环境的安全检查、学生人身安全工作。其实,两者不但不冲突,而且是相互促进的,实践教师要认真处理好二者之间的关系。

首先,实践教师必须为学生创造安全、有序的实训环境,确保学生的人身、财产安全,要坚持“预防为主、教育先行、管教结合、从严管理”的原则[5],认真履行实践教学安全管理的任务。要保障实验室、实训室、实训基地用电、用气的安全,做好易燃易爆气体、化学品的管理,做好机械设备、仪器、零配件、工具的科学布局,杜绝实验室、实训室的中毒、爆炸、垮塌事故的发生。实践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安全、纪律的教育工作,进行安全逃离演练,制定突发事故预案,增强应对和处理各种突发事件的应变能力。

其次,实践教师要以此为契机,对学生进行职业岗位的安全教育、纪律教育和规范意识培养。这既是素质教育的应有之义,又是实践教学应该传达的基本内容。教师应当教授学生生产环境、生产设备的安全检查、维护的方法,教授学生应对生产突发事故的方法以及在生产中自我保护的能力。实际上,在实践教学中,教师往往强化技能训练,而弱化观念或素养的培养。这导致学生虽然手握技能,却没有良好的职业素养,不能很好地适应职业岗位要求,也容易导致生产事故频发,对于未来的工作危害极大,应当引起教师和教育部门的高度关注。

再次,实践教师在教学和安全维护之间,应当确定教学的主导地位。在此,我们首先要确认,安全工作在实践教学中应当处于基础性地位,是实践教学的根本保障。但是,也不能出现另一个极端现象,就是为了保障教学环境的安全,而出现不敢开动设备、不能全面铺开实践教学的局面,导致在实践教学上畏手畏脚,在教学效果上大打折扣。教师要在维护好安全环境的前提下,全力进行生产技能、操作方法的训练,只有如此,学生才能成长为优秀职业技能人才。

综上所述,实践教学在提高学生技术应用、动手能力的同时,更要确立科学、全面的实践教学理念,处理好课堂教学过程中的多重关系,在培养敬业奉献、精益求精的“现代工匠”中发挥积极作用。高职院校要加强“双师型”、“德技并重型”实践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现代学徒制”的人才培养模式,实现技能训练与职业精神的深度融合,实现学生在硬实力与软实力两个方面的双赢。

参考文献:

[1]俞仲文,刘守义,朱方来.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实践教学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80.

[2]钟庆文,繆启军.高职实践教学中的职业道德教育渗透研究[J].职教论坛,2013(30):78-81.

[3]赵国平.论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关系[J].中国成人教育,2010(17):127-128.

[4]王涛,任荣.组织知识更新中的跨层次知识转移——基于组织学习层次分工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10(3):94-100.

[5]杜韦辰.基于网络的高职院校实践教学管理系统[D].成都:电子科技大学,2008.

责任编辑 吴学仕

猜你喜欢

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实践教学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2021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2019年对口升学考试获奖加分(免试职业技能)专业对照表
高等学校青年体育教师职业精神培育研究
中职学校学生社团加强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途径
医学生职业精神培育的探析
论体育传播工作者的职业精神和素养
茶学专业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探索
《电气工程毕业设计》 课程的教学设计
高职院校商务礼仪课程教学改革探索刍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