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只有尊重学生 才能立德树人

2016-11-02于德军

新课程·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树人尊重德育

于德军

摘 要:在小学教学中实施德育是非常重要的。通过学习修订的《教育法》后,更加明确地认识到德育在小学教育中的重要性。每一位教师都应以尊重学生为前提,做到因人施教、相机而行,从而培养出合格的社会主义新人。

关键词:尊重;学生;德育;树人

获悉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15年12月27日通过了重新修订的《教育法》,我立即学习之后,觉得比修订前的《教育法》更全面更深刻、更明确。

修订的《教育法》明确地强调了德育。如第六条规定:“教育应当坚持立德树人,对受教育者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受教育者的社会主义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是说首要的是对受教育者进行“德”的教育,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德,使之有崇高的信仰、坚定的信念和严格的操守,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责任感”,才会成为“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否则的话,受教育者就不可能有强烈的“社会主义责任感”。

众所周知,在我国的教育方针中,历来都强调德育是最重要的。学校实施德育,主要表现在施教的内容和施教的人,即教材和教师两个方面。对于教材将怎样适应修订的《教育法》规定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的需要,我不能妄谈。但是对于为人师表的教师,我认为不仅应当在传道、授业、解惑的教学实践中“立德”,还应当在自己施教的言行表现中“立德”,在尊重学生的基础上“立德”。只有这样,才能“树人”,即培养“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一、教师应对学生的人格加以尊重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坚持民主平等的原则,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但我们的课堂时常会出现一些教师不尊重学生人格的现象。一些在管理上对学生的尊严不注意维护,如张榜公布考试成绩的排名结果,将排名靠后的学生的名字画红线;一些教师对学生肆意进行体罚、贬斥等,让学生的人格尊严全无。学生都是千差万别的,教师不仅要对优生加以尊重,还要对普通学生加以尊重。每位教师都应具备尊重学生人格尊严的基本职业素养。

二、教师应对学生的个性加以尊重

每位学生都具有不同的个性,其道德素养和学习品质也各不相同。教师在组织教学和管理班级时都有统一的要求和纪律,但不能卡得过死、管得过多,不然就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造成不利影响。如:学生评价方案的统一性,会让学生将生命的个性放弃,扼杀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在广大学生中,有天赋异禀的高尖学子,也有情操高雅、道德高尚的潜水“蛟龙”;有优生,也有学困生。而统一的评价方案,只能让学生变得千孔一面,不利于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展。此外,在现今的班级管理中还存有教条式纪律和僵化的班规,尽管其能产生一定的积极意义,但也会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有所限制,教师应对此多加关注。

三、教师应对学生的独立性加以尊重

在班级管理中,教师要将生活及学习的自主权完全交给学生,对学生的独立性加以尊重,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自己去解决和处理问题。例如,某位教师根据自己的理解在学生办黑板报时指手画脚,最终使得黑板报的板式太过规整,主题太过教条化,完全没有展现出青春的激情,很多学生对此都比较反感。黑板报体现的应该是学生的意志,展现出青春的魅力,太过呆板的黑板报必将失去其应有的宣传功能。因此,教师需深入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发出与学生心灵的共鸣。

四、教师应对学生的付出加以尊重

学生不管是学业进步,还是集体活动,只要付出了,就希望得到老师的尊重与认可。但在实际中,教师常会将这些细节忽略。教师应该向学生传递美好的东西,不能吝惜自己的赞美,而应在学生心中播散美好、善良、和谐的种子,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品德和素质。

五、教师应对学生的成果加以尊重

学生在学习中取得的成果常需要付出很大的努力,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成果。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更看重学生取得的考试成绩,而不够重视学生在其他活动中取得的成绩。陶行知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嘲笑中有爱迪生。”教师应有一双能发现并欣赏美的眼睛,不能让任何一朵花无声地枯萎在自己手里。

通过学习《教育法》我更加明确地认识到,“立德”是教育首要,“立德”必须以尊重学生为前提。教师要在头脑中永远绷紧在尊重学生的“立德”这根弦上。我们的学生是未成年人,他们的思维不健全,认识能力和控制能力都很弱,因此其看待和处理事务很容易偏激,所以犯错误在所难免。关键是教师如何对待学生的错误。我想,应当在查清事实的基础上,因人施教,相机而行;要剖断是非利害,开导善诱,在尊重中“立德”。

参考文献:

徐远鑫.与时俱进,立德树人[J].生活教育,2015(16).

猜你喜欢

树人尊重德育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强基固本汇中西 立德树人铸师魂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又是开学季,再聊“树人班”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