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玩”美课堂不完美

2016-11-02张静

新课程·上旬 2016年7期
关键词:课文文本语文

张静

随着近几年的小学语文课程改革,一时间,语文教坛到处充盈着“人文”“自主”“感悟”“探索”等时尚用语,从普通教师的“家常”课,到各级各类的观摩课,多媒体、网络资料、合作学习铺天盖地地涌进课堂,整个课堂你说他说大家说,好不热闹。但是,这异彩纷呈的背后是什么?是喧嚣、是浮躁、是虚假、是语文的异化,是“双基”的丢失。如何概括和描述这种情形呢?课堂不务实求本,不进行词句辨析,不积累精美语言,而是花拳绣腿、花里胡哨,随意发挥;学生不亲近文本,不静思默想,不圈圈画画,而是蹦蹦跳跳、嘻嘻哈哈,众声喧哗;教师不关注学生的语言实践,而是将影视歌舞、说学逗唱、绘画表演充斥其间;文本解读不立足整体、回归整体,而是任意解体、随意拆卸,弄得课文支离破碎;教学不关注能力,而是目标游移,深探人文。

一、摒弃功利,回归本色语文

什么样的语文是本色语文?开宗明义,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的语文就是本色语文,辩证地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的语文就是本色语文。科学地把握本色语文并使之得到落实,就体现了语文的本色,也体现了语文的本体、本貌、本质、本真。更进一步地说,语文教学应摒弃功利,回归常态,真正做到“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反之,功利会让老师走向自我展示,走向哗众取宠;让学生走向飘摇肤浅,走向华而不实;让语文迷失本貌,笑容本体,丧失本真。如同在教学《最大的麦穗》这一课时,仅仅需要一本书、一支粉笔、一块黑板,引导学生联系四个字——“看、想、议、说”。“看”就是引导观察,“想”就是启发思考,“议”就是互相议论,“说”就是指导口述,启发学生学习课文,并从中悟出道理。教学简单、感悟深刻,所以只有本本分分地进行扎实的语文教学,语言训练,才是实践课程、深化改革所需要的。

二、删繁就简,和谐把握“双基”

我们作为一线的青年教师,在课程改革大潮中,应摆正课改与“双基”的辩证关系,要用先进的教学思想指导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而不是用花样翻新的形式来“武装”自己的课堂,既不能因追求“双基”而进行机械呆板的语言文字训练,也不能用实践新课程而热衷于形式的新奇。例如,在教学《第一场雪》时,可先让学生说说自己读后的感受,再让学生动笔勾画出一些重点词句,在交流的过程中边体会边揣摩,学生游历于字里行间,加深了对文本的个性解读。通过师生、生生间的交流、对话,相互取长补短,寻求共同的认知,从而实现了“奇文共欣赏,疑义相与析”的阅读教学目的。只有这样,让课堂中多一些自己的东西,少一些浮华与时尚,依据文本的不同特点和学情的差异,或以读为本,或读悟结合,或点拨启发,或多元解读,或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让学生敏于文字,陶冶心灵,构建思想,最终形成素养。这样,我们才能形成扎实而富有个性和诗意的语文课堂。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因此,“书声琅琅”是一堂好的语文课的重要特征之一。在教学中我有以下两种做法:

1.采用多种形式朗读

朗读是一项技能技巧,是一种艺术再创造活动。朗读技巧的习得、掌握和运用不可能一蹴而就,必须通过长期的实践,不断地反复训练,才能熟能生巧。为了避免单调、枯燥,朗读形式应尽量多变,可采用教师的范读、竞赛式朗读、表演式朗读、配乐朗读等,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通过强化读的环节,可以把学生带入文本的情境中,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和把握。正如在《矛与盾》的朗读教学中,采用了五读课文,自由读、个别读、教师范读、听读、齐读,因为文言文拗口,需要反复心读,不读错字,所以要给学生充分的读书空间,读的面广,使学生的读书欲望得到满足,那么对文言文的理解就会加深,文言文的教学难点便会迎刃而解。

2.边朗读边想象、联想

想象和联想是形象思维的主要形式。教师应注意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展开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努力激起学生对作品内在意境美的再创造,使文中描写的情景像电影画面一样一幕幕地从学生脑海中映过。这样,学生对作品思想内容的把握就会更加深入,对于文章语言表达形式的领会就会更加深刻,就会从中受到真的启迪、善的教化、美的熏陶。尤其是朗读诗歌和一些优美隽永的散文,学生通过联想和想象,可以把文本中抽象的概念形象化,使笼统的描述具体化,把省略的情节明朗化。而这一形象最主要是通过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边朗读、边想象,以此引导学生在朗读中入境,在入境中感悟课文的丰富内涵。而只有一幅幅谈迁重新编写《国榷》的生动情景浮现在学生眼前,学生才会由衷地产生敬佩之情,才会与文本产生共鸣,这才能充分展示朗读指导的过程性。

综上所述,虽然新课改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巨大的变化,但也带来了诸多的问题。比如,太多的资料补充,太多的媒体演示,太多的“非语文”“冷语文”活动,太多的形同虚设的小组讨论、小组发言等,凡此种种,都削弱了语文学习的功能。总而言之,我们设计教学、策划课件、进行授课的真正目的是为学生服务,而不是为了展示自己的教学才华,我们要保持课堂的可持续发展,要的不是“玩”美,而是完美。

参考文献:

杜英.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J].学周刊,2011(20).

猜你喜欢

课文文本语文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细读课文,让思路清晰起来
背课文的小偷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关于初中课文知识拓展教学的若干思考
如何快速走进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