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几点探索与实践

2016-10-21蔡志丹

亚太教育 2016年5期
关键词: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蔡志丹

摘 要: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创新人才一直是一个热点问题。本文就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意义进行了阐释,并给出了具体创新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教育教学质量

在上世纪末联合国教科文在公开发表的《教育的变革与发展的政策性文件》指出——当今,人才培养质量是21世纪教育的三大全球性课题之一。教育应当以针对性、质量和国际化来响应不断变革的世界。但是随着大学生失业率的逐年攀升,高等教育培养模式逐渐成为众矢之的。许多人指责高等院校正在用已经落伍的教育方式培养已经落伍的人才,所以毕业即失业也决不偶然。许多教育学家呼吁应该变革高等院校的培养模式,可是高等教育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特别是创新人才的培养目前在中国仍是难题。我们将从制约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发展主要因素、中国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发展的瓶颈、提高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的手段等几个方面研究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并给出对策及建议。

国内外学术界对“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问题”已经进行了广泛的研究,从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到具体的课程设置;从创新人才培养的政策研究到质量探讨;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理念分析到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战略选择。归纳起来,我国对比西方发达国家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仍有较大距离。西方发达国家比如英、法、美、德正是由于非常重视高等教育的教学质量,才使得这些国家的人才教育水平和教学质量在国际上享有较高的声誉,这些国家的先进经验和模式值得我们借鉴。

西方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更重视能力选择、注重科研和创新的潜质;教学体制上国内“严进宽出”而国外“宽进严出”,比较而言后者更利于优秀人才的培养;学制上国内相对固定而国外相对灵活,国外教育更强调以人为本;教育管理体系上国内相对行政化而国外相对自主,高等学校只有将行政约束降低到最小程度才能为高校培养优秀人才提供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总之,积极借鉴国外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精华,为我所用,结合我国特色建立一套适合我国经济发展的高等教育创新人才培养体制是我国高等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但是现有的高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研究缺乏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研究,以往学者的往往都停留在表面的探索层面,即主要只对问题进行定性的讨论,而缺乏对高等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一定的量化和分解。如何促进我国高校创新人才培养良性转化的相关研究和政策措施,是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最急迫的要求,在我国,研究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高等教育起步较晚,从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引进先进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等方面的理论。和发达国家的高等教育相比,我国高校关于创新人才培养的教育存在许多制约因素,其中几个比较严重的有:我国的高等教育在数量上还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现行招生体制存在弊端;高等教育缺乏政策性导向;高校的教学管理模式现在还停留在传统的教学管理阶段,急需开发出一套适应社会和当今发展的符合潮流的教学管理模式。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如下重要的意义及价值,众所周知一个国家国力的提升的关键在于人才,而衡量人才的关键在于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的水平,教育对一个国家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推进作用。高等教育是交流和学习知识以及培养高素质和高质量人才的平台,如何解决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问题,使教育在改革过程中逐步得到完善和优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问题。研究该问题可以有助于分析了国内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制发展的现状,明确高等教育发展何去何从,引导高校自觉将人才培养计划与社会需求相衔接,将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高度接轨,以使高等教育更好地服务社会、造福社会主义,满足和谐社会的要求。本着一切实践出发的原则,采取相应的措施,使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发展的更加完善,促进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為社会输送更多优秀的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既有助于我国高校明确本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理论依据;又有助于促进高等教育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的深入研究,从而能为我国高等教育科学理论添砖加瓦。创新型人才的培养也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促进我国高校形成自我发展、自我完善、自我控制、自我约束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深入剖析高等学校创新人才培养体制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基于已有的数据并参考国外知名大学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通过对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中的关键机制进行数量分析和探讨,提出基于“做、中、学”的LDIO(学习Learn—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运作Operate)的培养新模式。

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的根本在于立足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重点解决人才培养模式瓶颈问题。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研究国内外的研究都主要集中在社会的实践上,而形成自有的理论并深入研究分析的较少,就更少有创新的理论。我们在研究过程中应遵循“现状-问题-成因-对策”的基本思路,在考察国内外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制现状的基础上进行理论分析,总结我国较好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广过程的不足,分析障碍,应用纵向和横向对比的方法,在吸收借鉴的基础上,提出适应高等学校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基于一定的创新理论,并加以实例为我国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的具体实践起到借鉴和启发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刘智运.改革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型人才[J].教学研究,2010,(06).

[2]王晋光.从当前大学生就业难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J].中国电力教育,2010,(25).

[3]杨东平.关于“钱学森之问”的遐思[J].大学(学术版),2010,(01).

[4]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03).

[5]陈新忠,董泽芳.高等教育规律“三分法”探析[J].江苏高教,2008,(02).

(作者单位:长春理工大学理学院)

猜你喜欢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虚拟仿真技术的地方高校实验教学探讨
提高实验动手能力是创新人才培养的基础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高校全员育人的三级管理体系新探
电子信息类大学生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