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环境生态毒理学双语教学改革模式探索

2016-09-30王学锋颜云榕李长玲

大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双语教学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王学锋+颜云榕+李长玲

[摘 要]英语运用能力是研究生的专业体系构建与研究能力的重要体现。双语教学能够使研究生在有限的课时中,既能掌握所研究专业的内容,又能综合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然而由于教师的学科与专业特长以及目前所使用的教材多为中文,研究生的英语水平参差不齐等因素,使双语教学面临着诸多问题。广东海洋大学在硕士研究生课程改革中,结合水产类研究生英语基础、学校研究人才培养目标和环境生态毒理学的课程特色,积极进行双语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从教学理念、教学目标、教学模式、教学内容、课程评价体系五个方面进行综合改革,初见成效。这次课程改革将为今后研究生课程改革和研究生培养质量提升提供参考依据。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改革;高等教育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3437(2016)08-0119-02

一、课程特点

环境生态毒理学是一门借助多个学科成长起来的科学,随着现代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其研究领域、理论基础以及研究方法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目前使用的教材虽然基本知识涵盖比较广,但教材的更新速度很慢,一般是三至五年甚至更长。在课堂授课中补充最新内容,介绍最新的科研成果,使学生跟踪国际学术前沿才能使学生的毕业论文研究内容与深度紧跟学科发展潮流。考虑到环境毒理学专业代表性很强,兼有基础和应用两方面的性质,因此,应将双语教学引进课堂,把课程内容和实际的研究结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与所学内容紧密结合的中英文研究文献,启发、引导学生学习该领域的基础知识与前沿研究课题的结合。这样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专业研究兴趣,增加学、用英语的机会,丰富专业词汇量,为以后文献的查阅奠定扎实基础;另一方面,将单调的理论知识联系当前的研究进展,亦能丰富教学内容,在教学中吸纳国际最新理念和技术信息,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为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新型人才起了良好的促进作用。[1]

二、教学理念与课程目标结合

环境生态毒理学为我校水产学院研究生新开课程,开展双语教学既能充分发挥教师的专业特长与外语特长,对提高研究生的外语知识,查阅、分析外文专业文献,学习和比较国内外同行科学实验研究、科研论文行文思路异同点,跟踪国际前沿等综合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明确教学目标,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前提。因此,在双语教学课程改革前,专业主讲教师与专业首席负责教师等在制定研究生培养目标与课程设置中,要共同细化教学目标。该课程的教学理念进一步明确为:坚持环境生态毒理学为主体,以学生为导向,强调语言工具性,促进学生自主性、研究性学习成效,促进学生培养创新思维,提高其科研实践能力。本课程教学目标为:学科专业知识与语言运用兼顾,学科专业知识讲授优先;以课程教学大纲内容为纲,语言内容为学科内容服务,语言使用比例取决于内容的难度和学生的接受水平。

三、教学模式改革,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方法,变机械被动灌输为启发式驱动教学,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主动地提出问题,主动地思考问题,主动去发现、去探索,使教师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与探索精神的同时,做到教学相长。[2] [3]

(一)以问题为中心的启发式教学

在知识的讲授过程中,不再是一味的照本宣科,而是“以问题为中心”,创造情景,提出问题,从一个问题的产生原因、研究起步阶段、研究进展阶段、现行发展趋势和研究难点与重点等角度综合性、深入地进行专题讲解,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提出问题的能力,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进而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不只是做一个倾听者。例如,在讲授新知识点前,教师可针对拟讲授的主要内容,利用学生熟悉的日常生活现象和一些公害事件引出本章的问题或概念;另外,以提问的方式导入,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生积极思维,使学生处于学习的主体地位。这样的教学方法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积极思考问题,由“被动”变“主动”,积极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有效地提高教学质量。为了加深学生对重点内容的理解,课堂上可邀请学生向全班总结、讲述课程重点难点以及在学习过程遇到的问题,或以提问的方式,让学生回答。这样既提高了学生的主体参与意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同时也实现了教师与学生的互动,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了学生的自信心。在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设计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在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型教学中由知识的传递者过渡为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二)课堂研讨中的启发式教学

在课堂教学中要充分体现“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内涵,发掘学生的创新思想,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这是研究型教学中所强调的关键。在贯彻研究型教学的思想和启发式教学方法的推动下[4],让学生组成几个课堂研讨小组,选取实验动物等方面的专题,让学生走上讲台,发表自己的观点,展开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讨论。这样既激发了学习兴趣,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还促进了学生之间合作和交流,以及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在研讨过程中,学生需要查阅与课本相关内容的科研论文,通过对相关科研论文的阅读和教师的讲解,加深对一些抽象的专业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提高系统归纳的能力,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目的,更为今后知识的应用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体现研究型教学特色

(一)多媒体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

环境生态毒理学的教学内容多,有些知识点讲解起来很抽象,并且存在较多的基本概念和作用机制等理论研究,不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而通过多媒体技术将其编写成文字简洁、图表线路清晰的教学文件脚本或模拟动画,这样既便于教师讲授,也便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此外,将多媒体引入教学,在引导学生学习基础知识之余,可以利用一些图文并茂的多媒体教学课件将毒理学的学习扩大到生活中,从而提高了学科的实践性。例如,介绍一些日常生活中的有毒物质,如甲醛等装修污染和饮用水的安全问题,以及近期出现的一些地方性疾病如癌症村等。通过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的学习,使学生对环境毒理学有更深层次的理解,同时提高了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二)构建师生双语教学交流平台

环境毒理学课堂教学的课时有限,仅通过课堂教学很难保证学生对环境毒理学知识的掌握和对一些问题的深入理解,也会使研究型教学的效果大大缩水。因此,我们还在主讲教师的办公室为学生设定了固定的答疑、研讨的时间,并通过电话不定期地与学生进行问题讨论。

此外,我们建立了该课程的公用教学邮箱,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相关的研究动态发到该公用邮箱,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资料来补充、了解这个领域的知识。公用邮箱的启用,加强了教师与学生间公共信息的交流,为学生兴趣的培养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建立的环境毒理学网站为该课程的研究型教学提供了良好的网络学习平台,将网络信息和本领域的研究进展融入教学中,把环境毒理学的教学课件、录像视频,以及国内外环境毒理学的进展、国内外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和研究热点放到该网络平台上,有利于学生随时上网巩固学习并加深理解,使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主动摄取知识,使学生的潜能及个性特点得以充分发挥。

五、教学实践中改进,双语教学初见成效

(一)科研与教学紧密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研究型教学并非是纯粹的科学研究,而是一个教学过程,需要在日常教学的点滴实践中渗透、体现并运用科学研究的思想观点、过程以及方法。一方面,结合科学研究,可以使教学更具有新意、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了解本学科的学术前沿,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上进心;另一方面,将科学研究融入教学中,能使研究富有灵感、活力和动力。同时,还要把自己的研究与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吸引学生参与课题组的研究项目。

(二)学生参与教学,鼓励学生参加课题组,提高科研兴趣

鼓励学生加入课题组,并申请“国家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挑战杯”、“开放实验室创新项目”等各种创新型实验,亲身进行科学研究。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通过自己选题,查阅相关资料,并设计探索性实验,锻炼了动手操作能力和科研能力。

(三)完善双语教学法在研究生课程中的应用实践研究

本双语教学课程改革与教学实践,加强了双语教学研究课程的应用实践研究,提高了教学课件制作、考核方法、教学讨论等具体教学方法的研究水平,并就如何将研究生课程内容与讲授与科学研究有机会整合进行探讨,以提高本课程的学习效果,加强学生的科学素养。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德.多维视野下的双语教学发展观—内蒙古地区蒙古族中小学个案[D].中央民族大学,2005.

[2] 李同艳.浅论我国高校双主教学的三大瓶颈及其解决对策[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0-51,49.

[3] 成晓毅.我国高校双语教学模式初探[J].西安外国语学院党报,2005(3):89-91.

[4] 顾永琦,董连忠.香港双语教学尝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J].现代外语,2005(1):43-52.

[责任编辑:刘凤华]

猜你喜欢

双语教学高等教育课程改革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
面向不同对象的双语教学探索
中国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研究:起源、核心、内涵、路径
高等教育教学中的重与轻分析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Seminar教学法在护理学基础双语教学中的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