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新生生物专业认知度调查
——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为例

2016-08-11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许光蓬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问卷调查新生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 许光蓬



大学新生生物专业认知度调查
——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为例

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许光蓬

摘 要:调查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生物专业大一新生为研究对象,调查问卷包括新生入学前对专业的了解程度,新生入学后的客观情况和对未来的规划三个方面,调查方式是问卷调查,分析问卷得出调查结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新生填报志愿的自主性提高,选择专业更加理性,大部分学生了解生物专业的培养目标,对专业学习的期望值较高,希望可以继续深造。本文在调查结果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思考与建议。

关键词:生物专业 新生 专业认知度 问卷调查

一、研究背景

一些学者我国生物学教育的发展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但是研究报考生物学的学生对专业认知度的文章很少。《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提出:“到2020年,高等教育结构更加合理,特色更加鲜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整体水平全面提升,建成一批国际知名、有特色、高水平的高等学校,若干所大学达到或接近世界一流大学水平,高等教育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随着国家对生物科技创新发展的重视,生物专业人才的培养逐步成为高等院校生物学科专业的工作重点。许多生物专业大学生虽然就读了生物专业,但是由于各种原因导致学生对专业的认知不足,不能全身心地投入专业知识的学习中,缺乏学习积极主动性,有些学生甚至在刚入学时就有调整专业的意向。专业认知不仅是大学生形成积极专业情感的基础,更是积极学习的必要条件。

二、大学新生生物专业认知度调查情况

1.研究对象、方法、事件、地点

本调查以河北师范大学汇华学院生物专业2015级170名新生为研究对象,2016年3月共发放问卷170份,回收问卷168份,回收率为98.82%,其中有效问卷为161份,有效率为95.83%。

2.调查结果与分析

(1)学前分析

表1 选择本专业的原因

根据调查问卷反馈结果显示,有63%的学生选择本专业的原因是自己的兴趣,由于教师和家长的安排选择本专业的有13%的学生。这表明学生填报志愿的自主性提高,选择专业更加理性。

根据对大学专业方向确定情况分析表明,大部分新生在人生规划方向上具有模糊性、不确定性,有相当一部分的大学新生在专业选择上存在心智不成熟等问题,他们到大学后期可能会产生专业满意度低、学习积极性下降等问题。

(2)专业满意度调查

表3 对生物专业的看法

通过学前与半学期后的专业满意度调查发现,学生经过一学期的学习后对专业满意度提升不明显,甚至略有下降。这可能是由于学生心智不成熟导致的一些情绪化反应。学生填报的专业基本是自己比较喜欢的专业,因此学生对专业的期望值较高,当学校的教学情况无法达到学生的心理预期时,较大的心理落差会使新生对自己的专业产生怀疑。

(3)专业就业了解程度调查

表4 对生物专业的就业情况了解程度

通过对生物专业的就业情况了解程度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表示了解一点,新生在第一学期期间没有对本专业的就业情况进行系统了解,这可能会使学生毕业后由于认知程度不足而产生一系列问题。

(4)对未来规划调查

表5 毕业后的走向

通过对大一新生毕业后选择的走向问题进行调查发现,大部分学生希望能够继续深造,有一部分学生表示不清楚。笔者通过分析发现大部分新生对专业学习的期望值较高,可能少数学生对就业前景没有系统了解。

三、思考与建议

1.思考

现代大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关注程度不够。如果学生能够在了解各专业特点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理性选择自己更喜爱的专业,不失为一件好事。大部分学生在规划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并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规划在人生发展中的重要性,为避免国家教育资源的大量浪费,帮助生物专业学生避开职业生涯道路上的困阻,学校应该适当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加强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

2.建议

(1)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衔接。学校的教育工作应增强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意识,学生填报志愿前对将来所学专业或所从事的职业能够提前认知和体验。通过专家讲座、视频观看与讨论、与高校合作体验、专业的职业测评等多种形式,学生正视自己的优势与不足、兴趣和能力,为选择自己感兴趣而且擅长的专业奠定基础。新生入学时,高校要加强新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并将其贯穿于大学阶段始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不同年级设置不同的侧重点,通过开展职业主题教育等工作,高校让学生对所学专业有新的、全局性的把握,激发学生对所学专业的学习动力。

(2)设立通识教育。如果学生前期专业选择不理想,盲目转专业会对学校的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以及学生今后的就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学校应积极引导,要求新生不必急于转专业,把通识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重要内容。通识教育是指在新生入学后的半年到一年时间内,学校各个专业开设的课程基本一致,学生不受专业限制,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专业,从而避免教育资源的浪费,更好地顺应经济社会发展多元化对人才的需求。学生通过通识教育的过渡,既可以提高对专业的认知度,也可以巩固部分学生的专业思想。

(3)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手段,建立生物专业的介绍和宣传机制。传统的专业宣传模式不能满足学生和家长对专业了解的需求,网络已经成为当前大学生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因此,学校在专业宣传时应该增加信息宣传途径,充分利用网络等现代媒介把生物专业信息统合起来,建立生物专业信息介绍网站,进行统一的信息审核与监管。这样的宣传机制能使学生在入学前较为详细地了解生物专业,为其在今后的学习过程中稳定专业思想、树立学习目标、明确职业定位打下良好基础。

(4)加强专业认知教育。学生的专业认知教育,学校应采取多种举措并行的方式。新生选择专业时,学校应实事求是地向新生宣传生物专业的教学规划大纲、课程设置特点、培养目标方向、社会需求和就业情况等内容。开学后,学校要加紧对新生的入学教育,通过专业课教师和有关专家讲解专业特征、专业独有优势、专业前沿的研究进展等内容,帮助学生提前树立正确的专业理想。教师和专家通过列举本校师生、本专业产学研的基本情况,激发新生对专业学习的求知欲,使学生学有所向。高年级学生“以老带新” 帮助新生了解本专业的学习内容和学习规律。专业学部组织新生参加和专业相关的科创赛事,在项目过程中培养新生的专业认知度,提高新生的专业实践能力,促进专业课程的学习。

(5)加强就业指导教育。学生以职业为导向进行专业选择,能够避免选择的盲目性。学校通过组织观摩和模拟招聘活动,带领学生对本专业所从事的行业活动进行实地参观了解。学校还可以请已经在社会上取得一定成绩的往届毕业生回到学校,用他们的成功事例教育新生,向新生传递专业认知理念,这能够触及学生的情感,引起学生的共鸣。

(6)根据需要,学校设立独有课程体系,优化教师资源。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和师资力量薄弱一直是生物专业的劣势。因此,学校应从这两方面着手,各个年级都应涉及相应的专业课程,调动新生对专业学习的主动性。学校应壮大师资队伍,提高教师素质,注重生物专业师资队伍的培养工作,进一步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学校一方面要积极引导和鼓励优秀教师到国内外重点大学进修,另一方面应鼓励专业课教师走下讲台到生物行业的相关单位进行实践工作,提高实验带教能力。由此,学校建立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师资队伍,以更好地完成对生物专业学生的培养。

参考文献:

[1]高 涛.大学生入学专业思想教育探析[J].菏泽学院学报,2011

[2]宋建飞.高校大学生专业认知教育探讨——基于大学新生专业认知度的问卷调查[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4

[3]孙海燕,马俊玲,蒲瑶瑶,丁敬肖,吴 琪.涉农专业大学新生专业认知程度调查与思考——以潍坊学院涉农专业为例[J].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4

[4]石进芳.理工科大学新生元认知策略调查与分析[J].华东交通大学学报,2009

[5]平先锋,吴海良,严 星.大一新生职业认知状况及对策——基于长江大学大一学生的调查分析[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

[6]汪育文.大学新生专业认知教育亟待加强[J].文教资料,2010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85

猜你喜欢

问卷调查新生
重获新生 庇佑
坚守,让百年非遗焕新生
职校学生手机使用状况调查报告
城中村改造问题及对策研究
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分众传播与受众反馈
高校“院任选课” 情况调查及问题解析
大学生对慕课的了解和利用
新生娃萌萌哒
新生改版
使重残青年获新生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