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让家庭为孩子的朗读助力

2016-08-11湖南省桃源县文星小学唐先桂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朗读能力助力家庭

湖南省桃源县文星小学 唐先桂



让家庭为孩子的朗读助力

湖南省桃源县文星小学唐先桂

摘 要:朗读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不只是课堂教学的任务,家长应转变观念,在家庭中为孩子创造良好的朗读氛围,积极参与孩子的朗读能力训练,为孩子朗读兴趣的培养和朗读能力的提高提供帮助。

关键词:朗读能力 家庭 助力

朗读注于目,出于口,闻于耳,记于心,是一种复杂的心智活动。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贯穿各个年级。小学阶段的朗读能力训练是检测一堂语文课效果的标准之一。笔者所在院校于2013年3月成功申报湖南省常德市教育科研课题《提高小学生朗读能力的对策研究》,开展研究以来,教师们更加注重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训练。

然而,研究中的一组数据引起笔者注意,那就是关于学生在家朗读情况的调查:

1.你在家长面前大声读过书吗?

调查情况年级经常有 很少有 从没有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低年级 5人 21% 18人 75% 1人 4%中年级 5人 33%  9人 60% 1人 7%高年级 2人 17%  8人 67% 2人 16%

2.家长对你的朗读持什么样的态度?

调查情况年级经常鼓励孩子多读 有时要我读 从不过问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比例低年级 9 人 37.5% 15人 62.5%   0 0%中年级 7人 46.67%  8人 53.33%   0 0%高年级 9 人 75%  3 人 25%  0 0%

3.你的家长会参与你的朗读吗?

经常陪我读 有时陪我读 从没听到他们读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 人数 比例低年级 3人  13%  5人 20% 16人 67%中年级 2人 8%  5人 21% 17 人 71%高年级 2 人 8% 3 人 13% 19人 79%调查情况年级

调查数据显示,大多数学生缺乏朗读自信,没有在家长面前大声朗读的习惯,绝大多数的家长根本没有认识到家庭对孩子朗读能力的影响,因此对孩子朗读情况的关注不够。

据报道,美国前总统布什的夫人在小的时候经常听父母她读书,布什夫人从中获益匪浅。后来她也给膝下未上学的儿女、孙儿朗读,还把她的经验介绍给别人。有一位布朗夫人,她的儿子汉森先天弱智,布什夫人建议布朗夫人为孩子朗读,布朗夫人采纳了这个建议,经常给儿子朗读故事、诗歌。汉森上幼儿园时已经可以自己朗读了,快上小学时,其他孩子才赶上他的阅读水平。由此可见,学生朗读能力的提高不仅与学校教师的教育培养有关系,还受家庭创造的朗读氛围所影响。如何给孩子创造一个良好的家庭朗读氛围,让家庭教育为孩子的朗读助力?笔者做了一些有效尝试。

一、提高家长对朗读的认识

1.调查了解引重视

古语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为了解家长对子女的教育情况,了解学生、家长的朗读现状,有计划、有目的地帮助家长指导孩子朗读,提高孩子的朗读兴趣以及家长参与活动的热情。笔者精心设计了一份“亲子共读调查问卷”,对家庭朗读现状做到心中有数。此调查表涉及家长的基本情况、家长朗读意识和观念以及孩子的朗读习惯三方面内容,调查以问卷及个别访谈的形式进行。这份工作能使我们清楚地了解每个孩子家庭朗读的具体情况:孩子父母大多在35~45岁之间,一般都接受过小学到初中甚至更高层次的教育,具备小学生朗读指导基础。让我们惊喜的是,这份调查表引起了不小反响,家长们纷纷表示以后会更加重视这方面的工作。

2.国外经典树榜样

美国国家阅读委员会的一系列阅读教育方案指出,家长和教师应为学生大声朗读,这种做法应当在整个小学阶段加以贯彻。研究表明,一直到初中毕业,学生的阅读能力才能与听力同等水平,在此之前,学生能听懂并理解那些复杂有趣的故事,但无法自己看懂。教师可以通过“家校通”平台分享这些经典案例,为家长树立榜样。

3.活动引领提热情

提高家长参与学生朗读热情的最有效途径是开展各种活动。研究中,笔者积极开展“班级诵读展示活动”“节日主题朗诵会”“经典诵读”等活动,鼓励家长积极指导。活动中笔者录制了视频,利用“家长会”播放出来,表扬优秀的学生,给家长颁发指导优秀奖。有些年级还每周抽一节课时间开展“亲子朗读”指导与展示活动,特别是低年级,“共读绘本”“情境表演读”活动能提高家长参与学生朗读的热情。

教师积极主动地工作能使家长清楚地意识到家庭参与孩子朗读的好处:树立孩子的自信心,带来家庭的和谐氛围,拉近父母与孩子的距离。家长为孩子朗读时,孩子脑海中会接收到一个愉悦信息,使孩子把书本与愉悦“画等号”。只有家长的认识提高了,他们才会真正关注孩子的朗读并参与其中。

二、多渠道帮助学生养成家庭朗读的习惯

1.互动提兴趣

给学生布置回家读书的任务几乎是每个年级都会发生的事情,但调查发现,几乎所有教师都没能找到一个确实可行的办法检测学生在家里的朗读情况,除了简单的家长签字方式几乎无计可施。事实上,教师可以变换一下方式,语文教学中,教师可以请某位孩子评价另外一个孩子的朗读水平,大家积极发言,这样的互动可以运用于家庭朗读。笔者尝试让学生做家人的评委,请家长朗读课文中的一段话,然后学生根据家长朗读时的“发音、感情、眼神、语速、音量”等多方面进行评价,家长也可用这种方式评价孩子,比比谁的朗读水平高,做一个评价表格,如家庭朗读星级评比表:

参评人 互比结果孩子 ☆ ☆ ☆ ☆ ☆家长 ☆ ☆ ☆ ☆ ☆

多数学生对家庭朗读产生浓厚的兴趣,这个过程中,他们不仅是完成朗读作业,还成了朗读的主人甚至可以评价大人。而家长也乐于用这种方式满足孩子的成就感,在孩子们带回的评价表中看到有的爷爷奶奶也参与朗读评价,尽管有些老人发音不标准,但孩子特别开心,觉得自己在朗读方面像个“小老师”一样。学生朗读的兴趣提高了,效果自然就达到了。

2.全家动员享乐趣

学生在家朗读不一定就是完成教师布置的任务,家长可以开展家庭经典诵读活动,和孩子一起朗读某本典籍,交替背诵。具体实施过程是:家长和孩子各拿一本典籍(同一题材),家长念一句,孩子跟着念一句,念完一段后家长再带读一两次。家庭诵读活动需要在家中安排一个安静、整洁的环境,全家围坐案前一起参与。古人曰:“好读书不求甚解。”诵读不必一字字解读,也不要求学生能明白其中多少内涵,讲究动员一家人共同参与,这样能使学生明白这不只是一件读书活动,还是一件和家人分享快乐的事情。

3.媒介平台秀朗读

家长的支持能给予孩子多大帮助?每个学期我们都会开展亲子诵读活动,家长亲自参与班级朗诵活动,他们觉得自己平时的参并不是“闹着玩儿”的事。大型亲子诵读活动只能请到朗诵水平较高的家长,还有多数家长不愿展示,他们和孩子一样担心自己会不会献丑。

4.持之以恒成习惯

家庭朗读要教育孩子避免三分钟热度,避免“浅尝辄止”的心态。当然,孩子是否能坚持关键在于家长。实践证明,每天家庭朗读能坚持10到15分钟的学生,朗读能力进步很快,持之以恒就能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学校教育只是学生教育的一部分,朗读能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教师可以积极调动家长的参与度,鼓励孩子养成家庭朗读的习惯,让家庭为孩子的朗读助力。

参考文献:

[1]罗 妍.小学亲子共读指导策略初探[J].小学科学:教师版,2012

[2]钱高垠.重视家庭对儿童语言的影响[J].神州学人,1998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23

猜你喜欢

朗读能力助力家庭
助力成功七件事
助力“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自能”学习助力有机化学的学习
家庭“煮”夫
为更适宜的阅读之地助力
恋练有词
“读”占鳌头,浓浓的语文味香溢课堂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朗读能力培养
浅谈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对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