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能力在实践中才能提升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2016-08-11四川省南充市潆溪高级职业中学杨丕和

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 2016年5期
关键词:教学相长

四川省南充市潆溪高级职业中学 杨丕和



能力在实践中才能提升
——教育叙事研究报告

四川省南充市潆溪高级职业中学杨丕和

摘 要:氢气的制取是初中学生必须掌握的化学实验,实验重点是固—液反应实验方法、气体收集方式、实验装置的选择等。

关键词:启普发生器 纵向思维 教学相长

《化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学科,学生需要扎实的基础才能在学习中有所突破。九年级学生思维很活跃,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很强,他们在七、八年级时积累了扎实的生物学、物理学实验基础。笔者在2012级三班的实验课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较强的特点,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补充讲解《氢气的制取——启普发生器》的使用原理。

首先,笔者讲解启普发生器(见图1)制取气体的原理。

图1

1.启普发生器适合块状固体和不需加热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

2.开启开关,从球形漏斗加入液体药物到液面跟固体相平,固液接触,发生化学反应,打开开关,放出并收集气体。

3.收集一段时间气体后关闭开关,气体继续产生,瓶内气压增大,液体在压强差的作用下返回球形漏斗中,固液分离,化学反应停止。

4.该装置的化学反应可以随时发生,随时停止。

其次,笔者把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每个小组通过讨论并根据笔者从实验室中找出实验器材,设计装置草图,动手安装简易的气体制取发生装置。该实验装置必须符合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的原理。一定时间后,各小组学生安装好自己认为符合笔者要求的装置。通过巡查,一组学生发现典型、具有创新理念的实验装置有:锥形瓶,底部有破孔的大试管,大的带孔橡胶塞,带有开关的导气管,组成如图2所示的装置。

图2

1.该装置设计巧妙,做到废物利用,很有创新意识。

2.设计构思严密,符合启普发生器制取气体原理的各项要求。

3.装置结构做到简单、实用。

4.建议做三方面改进:一是大的带孔橡皮塞要足够大和长,不然该装置使用后难以撤除;二是试管最好不要插到锥形瓶底部,不然试管内的液体要完全排出困难,化学反应会持续较长时间,气体产生太多,容易发生危险;三是没有气体集收装置,有毒气体会污染环境和对我们身体造成的损害。

另外一组用到大试管、多孔塑料片、长颈漏斗、带弹簧夹的导气管、多空橡胶塞,组成如图3的实验装置。

图3

1.该装置很有创意,使用仪器很常见。

2.制取气体少,一次性使用时符合实验要求,学生充分发挥了各自的聪明才智,很有新意。

3.笔者提出几个问题,请学生思考:

(1)多孔塑料片怎么固定?

(2)长颈漏斗中用的是盐酸,盐酸是有挥发性的,如何能保证它像启普发生器那样过一段时间还能再次使用呢?

(3)这个装置能不能使化学反应在发生过程中随时叫停?

(4)和前面装置一样缺少气体集收装置。

还有小组学生用到分液漏斗、烧瓶、带孔的橡胶塞、导气管、试管、水槽,组成如图4的实验装置

图4

1.这个装置能完成制取气体的化学实验,设计出气体收集装置,考虑得比较全面。

2. 该装置的缺点是化学反应不能随时发生、随时停止。只能靠控制滴入的液体量控制化学反应,不符合启普发生器的使用原理。

这次实验装置组装课中,学生组装了几种装置,他们的设计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笔者讲解,学生逐步完善自己的设计理念。

笔者指出,这三个装置都缺少固定装置器具的问题,每个小组成员不需指导都能很快补充组装。对图3设计指出的问题,有同学认为把长颈漏斗改为分液漏斗,既可以保证盐酸不挥发,还可以通过控制盐酸的滴速和用量控制化学反应。对多孔塑料片的固定,有学生说把铁棍放在下面,笔者指出铁会和盐酸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氢气;有学生说放铜棍,笔者指出铜棍上有氧化物,和盐酸反应会变色;有学生想到用短玻棒,得到笔者肯定。通过讨论,学生逐步完善实验设计。为了进一步开发学生的纵向思维,丰富学生的知识面,笔者给学生留下两道课后作业题:

1.启普发生器除了能制取氢气还可以制取哪些气体?请同学利用各种资源查资料,三天后交回。

2.用什么化学反应原理、装置、原理可以制取氢气?工业制取氢气用的什么化学反应原理?请同学们网上查找,然后把查到的材料记录下来,贴在教室后面的《学习成果展示栏》内。

反思:这是一堂内容少但实用性很强的课,如果这节课组织得好,不仅有利于今后的化学实验教学,而且对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实验操作技能有促进作用。这堂课教学使笔者充分认识到:

1.一节课短短四十分钟,教师一定要把握好教学内容。这节课中,如果笔者再加上“氢气的化学性质”,很多学生不仅难以完成实验,反而会冲淡这节课的教学主题,对学生能力的培养难以落到实处。一节实验课能解决一两个问题,就足够了,就已经达到教学目的了。学生在这节课中的某方面能力能终身受用并且有所发展是教师的最大希望

2.课堂上,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思考,使学生有充分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教师不仅要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劳动成果,活跃课堂,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以“发展学生的能力”为根本原则,采用探究教学法培养学生创新能力,设计 “理论讲解,引导探索,开拓应用”的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程序。学生学习过程更加形象生动,激发潜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成为教学过程的积极参与者。

4.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及时指出学生的错误理解,通过讨论,学生能解决当然最好,不能解决,教师要循循善诱,逐次引导,把学生的思维引导到正确的方向上来以修正错误。这就是教师教学的终极方式:不是教而是指引和修正。

5.课后作业不能太多,但也不能过于简单,要告诉学生完成作业的方式方法。学生既丰富了知识,又在原有知识的基础上有所发展,通过交流获得成就感,提高学习积极性。

6.课堂上的巩固练习必不可少,学生只有及时巩固练习才能掌握基础知识,才谈得上拓展思维、发散思维。这是这堂课最大的缺失,是教学节奏没有把握好的原因。

7.学生的学习能力不同,而一节课中教师讲授的内容是一样的,为了使每个学生在这节课中有所收获,教师要由浅而深,照顾每一个学生,使能力强者有发展空间,中等水平者有提高的可能,学困生有所收获,一个班就会成为优秀团队。

总之,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必须体现几方面:一是学科教学目标要明确,以解决为什么教的问题;二是教学内容是什么,确定每一个学生能学到什么;三是明确教学对象,知道学生应该学到什么,可以学到什么,还需要些什么;四是教学情境设置,给学生提供什么样的学习环境;五是教学策略有哪些,针对每一堂不同的课,每一个不同班,每一个不同的学生该怎么教。一节课结束,教师再自己做一次教学评价,想想这节课教得怎么样,得失在哪里。这节化学实验课中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发散思维能力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笔者的教学设计、教学过程、教学反思、教学观念也、有所改变,教学水平有所提高,这就是教学相长。

文章编号:ISSN2095-6711/Z01-2016-05-0177

猜你喜欢

教学相长
博物巧思 教学相长——初中历史教学中对博物馆资源的运用
论述要逐层递进
教学相长角度的德育教育双赢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三层论述 逐层递进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
教学相长
以学定教 教学相长——基于UMU互动学习平台下的混合式学习
教学相长——“趣味数学”课上见真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