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2016-08-09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贵阳550006

北方药学 2016年8期
关键词:沙美卡松丙酸

黄 薇(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 贵阳 550006)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观察

黄薇(贵阳市第三人民医院呼吸内科贵阳550006)

目的:探讨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入选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防治呼吸道感染、镇咳祛痰及其他对症处理,同时给予茶碱类药物,观察组在上述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评分、6min步行距离改变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前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定结果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定结果分别和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定结果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 肺功能 稳定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属于气道慢性炎症性疾病,在病变过程中气道组织结构发生改变,患者的肺功呈现进行性下降。此类疾病需要及时有效治疗缓解其症状提高患者肺功能。本文选择我院收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观察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入选的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均为我院2013年11月~2015年11月收治,上述患者均符合诊断标准[1],同时排除合并有严重心功能障碍患者、不能完成实验患者、精神疾病患者。上述患者均处于稳定期,近期均无急性发作病史,对实验过程知情同意并签署同意书,实验前1个月未使用糖皮质激素类药物。随机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观察组中男性2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2.3±6.7)岁(年龄37~72岁);对照组中男性和女性分别为16例和14例,平均年龄(53.9±7.1)岁(年龄38~73岁);两组上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嘱咐两组患者戒烟、防治呼吸道感染,给予两组患者镇咳、祛痰类药物、治疗高血压糖尿病等其他慢性疾病,对照组同时给予茶碱类药物,根据病情可吸入适量的沙丁胺醇。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每次1吸,每天2次,连续治疗时间为12周。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改变情况。应用圣乔治呼吸疾病问卷表对患者治疗前后的临床症状进行调查,观察治疗前后症状评分的改变情况。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进行6min步行距离测试,每次测试共步行3次,取其平均值作为本次测定结果。

1.4统计学方法:在统计学软件SPSS18.0下进行统计学分析,率和均数比较分别采用卡方和t检验,P<0.05,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治疗前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定结果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和对照组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定结果分别和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定结果分别和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治疗前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临床症状评分、6min步行距离测定结果比较

3讨论

研究认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病理改变发生在近端气道组织、外周气道组织以及肺实质和肺部血管等组织内,属于慢性炎症性改变。在中央气道组织中,炎症细胞在表层上皮浸润,黏液分泌腺体变大,杯状细胞也增多,气道黏液分泌增多。在外周气道的小支气管中,慢性炎症病理改变引起气道组织结构发生重构改变,胶原含量增多,瘢痕组织进一步形成,从而引起气道狭窄,导致固定性阻塞形成,从而引发咳嗽、呼吸困难、咳痰等症状[2,3]。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含有沙美特罗和丙酸氟替卡松,前者是长效β2受体激动剂,后者属于糖皮质激素,前者能够使支气管平滑肌舒张,扩张气管,能够抑制组胺诱导的支气管收缩,同时具有较为持久的扩张支气管作用,后者能够对气道炎症产生抑制作用,缓解炎症对气道的影响[4,5]。本文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后症状缓解方面优于对照组,6min步行实验,观察组治疗后的功能状态改善方面优于对照组。所以,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能够显著提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肺功,缓解临床症状,效果显著。

[1]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J].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2014,6(2):67-80.

[2]李娜,邱晨,魏永丽.六分钟步行试验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功能的关系 [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与临床康复,2008,4 (11):2116-2119.

[3]杨建民.沙美特罗/丙酸氟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6(3):56-58.

[4]杨兆宇,崔瑾.沙美特罗替卡松联合噻托溴铵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及全身炎症反应影响[J].现代预防医学,2012,2(23):6360-6362.

[5]原丽欣.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治疗尘肺并发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3,5(10):930-932.

R563

B

1672-8351(2016)08-0043-01

猜你喜欢

沙美卡松丙酸
丙酸氟替卡松、孟鲁司特、地氯雷他定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临床研究
正丁醇/丙酸与腐殖酸相互作用的NMR研究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阻肺稳定期的疗效观察
丙酸盐对厌氧氨氧化除氮性能及群落结构的影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采用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时患者依从性的影响因素
饲料中丙酸、丙酸盐的测定方法改进研究*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使用沙美特罗氟替卡松粉吸入剂的临床护理干预
噻托溴铵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对重度稳定期COPD患者的治疗价值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