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清代私家修史背景下的《金盖心灯》

2016-07-19赖全

铜仁学院学报 2016年3期
关键词:清代

赖全

( 铜仁学院 国学院,贵州 铜仁554300)



【历史文化】

清代私家修史背景下的《金盖心灯》

赖全

(铜仁学院国学院,贵州铜仁554300)

摘要:虽然闵一得编撰《金盖心灯》的时间在清中叶嘉庆道光年间,但是其基础由清初诸多编撰教史的龙门道士所奠定,是清初私家修史风潮在道教界的余绪。龙门教史不但在内涵上与明末清初的私家修史高度契合,而且在时间上、地域上与明末清初的私家修史风潮相契合。私家修史风潮消退之后,其在龙门教史编撰中的影响力仍延续了很长一段时间。明末清初的私家修史风潮蕴育了龙门教史,龙门教史又不自觉地延续了私家修史风潮的影响力。

关键词:私家修史;龙门教史;闵一得;《金盖心灯》;清代

古代中国,史书编撰主要有两种形式:官方修史与私家修史。私家修史主要有四个高潮时期,分别是春秋战国、魏晋南北朝、两宋之际、明末清初[1]8-10。

明末清初是私家修史发展的高峰,也是中国封建史学领域中私家修史的最后一次高潮,其持续时间长,形成史书多,且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史家群体[1]13。

由于儒生群体热衷于史书编撰的传统,在明末清初这个特殊的历史时期私家修史风潮再次兴起。明末清初的私家修史直接影响了龙门教史的编撰。

一、龙门教史与私家修史在内涵上的契合

在讨论清初私家修史与龙门教史编撰之间的关系之前,笔者将先理清私家修史的概念界定,明确龙门教史编撰会受到私家修史影响的可能性。

一般而言,私家修史是一个与官方修史相对应的概念。关于官方修史,学术界的观点并无太大的分歧。由官方发起,编成的史书体现了官府的意志,这样的修史活动便可以称为官方修史。相比于官方修史,私家修史的概念则显得更加复杂。清史学者阚红柳对私家修史这个概念进行了一番详尽的辨析。

私家修史可作如下定义:首先,用于表述史书形态时其含义为史家个人撰写的史书,在体例、内容和性质方面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在这一点上与其他具有史料价值的著述区别开来;其次,用于表述修史行为时其意义为史家以个人身份修纂史书的史学现象,史家个人在修纂过程中具有完全的自主权,与官方开展的修史活动区别开来[1]8。

依据以上定义,私家修史最本质的内涵有两点:第一,有严格的史书编撰体例;第二,体现编撰者自己的修史宗旨,即能够“成一家之言”。简而言之,私家修史必须具备“主旨自定、是非自主”的性质特征。龙门教史的编撰要受到私家修史风潮的影响,在逻辑前提上,龙门教史应该是道教界的私家修史。那么,龙门教史与私家修史是否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呢?据《金盖心灯》所载,清初有诸多重要的龙门教派史,诸如《钵鉴》、《钵鉴续》、《金盖云笺》、《道脉源流》、《白云同门录》、《樵云纪事录》等等。以《钵鉴续》以及《金盖云笺》的编撰可略见端倪。

(范青云)手叙《钵鉴续》九卷,始于顺治之甲申,迄于雍正之乙卯,上下九十二年间,皆师耳闻目击事。其于龙门宗律,实继邱王之绪,而总持枢纽者也[2]231。

由引文可知,《钵鉴续》全书秉持一个“枢纽”,即强调龙门宗律的正统,突出丘处机与王常月在教派历史上的地位。《钵鉴续》秉持的这一“枢纽”在清初还没有成为道教界的共识,尚属“一家之言”。从《钵鉴续》可窥见“成一家之言”,而由《金盖云笺》则可窥见其编撰符合史书的体例。

靖庵、石庵两师手誌日月记,分十二卷。所载顺治元年始,康熙三十年止,共四十八年事实,名曰《金盖云笺》[2]232。

“日月记”三字向我们透露出一个明确的信息:《金盖云笺》遵循了编年体的编撰体例,是一部编年体龙门教派史。虽然《钵鉴》、《钵鉴续》、《金盖云笺》等书已经佚失,不复留传,但是依据《金盖心灯》字里行间隐藏的信息,大致可以推断这些佚失的书应当归入私家修史的范畴。

《钵鉴》、《钵鉴续》、《金盖云笺》等书皆被闵一得不同程度地采编进《金盖心灯》。于是,《金盖心灯》也自然而然地承继了书中“龙门宗律,邱王之绪”的“一家之言”。关于《金盖心灯》的宗旨,萧抡在序言中有详细的解读。

盖以斋醮、符箓、服气、炼丹之术,纷然杂出,故置弗观焉。独先生此书所述龙门派,一以清虚自然为宗,而不事神奇,与老聃庄列之说为近。至其原本忠孝,则其指并不悖于圣贤矣[2]161。

沈秉成亦言,《金盖心灯》“虽其言托于神仙之说,而意则原本忠孝,岂符箓丹汞幻化之术所可同日语哉”[2]158。可见,《金盖心灯》确实充分含蕴了闵一得个人的宗教理念。此外,《金盖心灯》遵循了严格的编撰体例。沈秉成对此也做了一番说明。

因著为《心灯》一书,取释氏传灯之义。其书首列道谱,继叙龙门宗派,人系一传。而名宦、高人,以及闺阁之贞妻,儒林之尊宿,亦附载其后[2]158。

参照沈秉成所言,对比原书,《金盖心灯》确然是一部纪传体教派史,且由闵一得私家编撰而成。因此,于思维逻辑上而言,《金盖心灯》与《钵鉴》、《钵鉴续》、《金盖云笺》等书一样,有受到清初私家修史风潮影响的可能性。

那么,龙门教史的编撰是否真的受到清初私家修史风潮的影响呢?这种影响只是停留在了表层,还是深入了精神内核?本文将尝试从时间与地域两个方面略加分析。

二、龙门教史的编撰与私家修史风潮在时间上的契合

清史学者阚红柳认为:“就明末清初私家修史的发展状态来说,明末为开端,清初则属高潮和尾声”

[1]15。而龙门教史的编撰正是发端于清代初年,契合着明末清初私家修史的高潮期。相传,《钵鉴》为王常月所撰写,主要记载了元明两代全真龙门派的教派传承。闵一得给赵道坚、张碧芝、陈冲夷、周大拙、张无我、沈顿空、赵真嵩、卫真定等人作传时,采编最多。王常月逝世于康熙十九年(1680),若《钵鉴》确实为其所撰写,则王常月完成《钵鉴》的时间当在清初。

《钵鉴续》是闵一得编撰《金盖心灯》时又一部重要的参考资料。《钵鉴续》的作者是范青云。范青云于乾隆十三年(1748)逝世,其一生正好纵贯清初百余年。按范青云卒年推论,《钵鉴续》极可能写成于乾隆初年,其时正处清初之尾声,清中叶之开端。最值得注意的是,《钵鉴续》的编撰思想与儒生私家修史的精神旨趣同归一元。清初的私家修史主要有三方面的特征。其一,内容上具有一致性,即史书内容与史家个人的经历丝丝入扣,密切相关,当代人修当代史的特色表现的非常明显;其二,史家修史的时间都不算长,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特色,……其三,史家修史依据的主要史料来源于本人的见闻或者经历[1]154。

范青云编撰《钵鉴续》的原则与之极为相契,其“手叙《钵鉴续》九卷,始于顺治之甲申,迄于雍正之乙卯,上下九十二年间,皆师耳闻目击事”

[2]231。相比于《钵鉴》,《钵鉴续》最大的特色便是“当代人修当代史”。

除了《钵鉴续》,《金盖云笺》也属于“当代道士修当代道史”的一部龙门教派史。

先生于康熙癸酉手订靖庵、石庵两师手誌日月记,分十二卷。所载顺治元年始,康熙三十年止,共四十八年事实,名曰《金盖云笺》。青云子范太清为之序[2]232。

《金盖云笺》为陶靖庵、陶石庵所撰,后由徐紫垣于康熙三十二年(1693)完成编校。以编撰原则而论,契合着清初私家修史“当代人修当代史”的风潮;以编撰年代而论,亦处于私家修史的高潮时期。另外,陶石庵还撰写了《道脉源流》一书,其编撰龙门教史的热情极可能使几十年后的闵一得深受感染。

进入雍正时期,清初私家修史风潮因遗民群体退出历史舞台,以及官府屡兴文字狱而逐渐衰弱;龙门教史的编撰则因不涉及政治而方兴未艾。范青云撰写《钵鉴续》之后,有陈樵云编撰《樵云纪事录》一书。陈樵云生于雍正庚戌八年(1730),乾隆乙巳五十年(1785)逝世,“年十七,出游名山川,二十五归自粤西,礼隆岩师于云巢,进求元秘”

[2]239。由此推算,《樵云纪事录》极有可能在乾隆中期编撰而成,上承《金盖云笺》、《钵鉴续》,下启《金盖心灯》。

三、龙门教史的编撰与私家修史风潮在地域上的契合

以时间而言,龙门教史的编撰应清初私家修史风潮而起,余绪延及清中叶,终使闵一得得为集大成者;以地域而言,龙门教史的编撰集中在江浙地区,与清初私家修史以江浙最为盛行相契合。

长久以来,江浙地区文教最为发达成为人们心中的普遍印象。大略而言,这一印象符合实情。但是,如果就某一个具体领域而言,这一印象便会出现偏差。学者阚红柳对明清时期文化昌盛情况的地域分布进行了详尽的分析。依据四份统计数据表,阚红柳发现江浙地区确实在文教方面居于前列,但是这种优势并不是绝对的。紧邻江浙的江西在文教方面也十分昌盛,四份统计数据表中,江西皆位列前三。然而,文教也算昌盛的江西在私家修史方面却甚少成就。关于江西的私家修史情况,阚红柳做了一番说明。

江西地区在清初的史家中数量上不占优势,而且在史家的总量上居于末位。江西一地共有史家6人,这与江西在其他方面出现的才俊之士的数量是不相称的。按照人才储备的情况看,江西一地在《明史》中有传记的人物数量在全国居第三位,进士数量居全国第二位,而名士硕儒的数量则高居全国之首,同样作为文化范畴的史学,江西却非常落后,史家数量不多,史书的数量也不多,其状况发人深思[1]139。

依据阚红柳的研究成果,清代初期江浙地区在私家修史方面处于一枝独秀的地位。

江浙一带是清初史家分布数量最多的地区。江苏、浙江和上海三地史家的总数达到了142人,占清初史家总数的65.14 %。……并且,如果按照清初实际的地理区划,江浙地区还包括了今天的安徽省,那么在全国史家中所占的份额就更大了,该地区史家总数为158人,占总数的72.48 %[1]138。

由上可知,清初私家修史在地域分布上集中于江浙地区,这与该地区文教发达之间有一定的关系。但文教发达不是造成这一特点的根本原因。于是,清代龙门教史的编撰也呈现出在地域分布上一枝独秀的特点:江浙地区发展迅速,紧邻江浙的江西地区却并未受到波及。

撰写于清代且留传至今的龙门教史著述主要有三部:《白云仙表》、《金盖心灯》、《长春道教源流》。以刊印年代而论,《金盖心灯》最早。以史料价值而论,《白云仙表》远远不及《金盖心灯》与《长春道教源流》。并且,《白云仙表》不属于严格意义上的龙门教史,谓其为全真列祖及白云观前贤传记更为恰当。具体情况参见表1。

表1龙门教史编撰情况

至于前文所提到的《钵鉴》、《钵鉴续》、《金盖云笺》、《道脉源流》、《白云同门录》、《樵云纪事录》、《冠山源流》等龙门教史,皆已佚失无存。这些佚失的龙门教史基本上由江浙籍道士编撰,且在江浙地区刊印。可见,龙门教史的编撰集中于江浙地区是符合实情的论断。

龙门教史的编撰集中于江浙地区是否因为江南的龙门派发展最为兴盛呢?纵观清代三百年历史,龙门派的发展绝不仅仅限于江南地区。道教学者尹志华对清代的全真龙门派发展情况有详细的考察。

清初各地名山宫观的全真教团,基本上与王常月一系没有什么关系,除周太朗外,也看不出这些地方的道士受到王常月的什么影响。而李常明开创马山全真丛林,更在王常月传戒之前[3]203。

依据已有的研究成果,全国各地都有龙门派区域性传播中心分布。北京白云观为京畿的区域中心,也是全国性的龙门派祖庭;辽宁太清宫为东北的区域中心;湖北武当山为各省云游道士的通衢;河南玄妙观为中原的区域中心;四川青城山——青羊宫为蜀川的区域中心;广东罗浮山为岭南的区域中心;西安八仙宫为陕西的区域中心;浙江金盖山为江浙的区域中心。各地龙门派并不存在发展水平的高下之分,但是在龙门教史的编撰方面,唯有江浙地区一枝独秀。造成这一现象的缘由绝非江浙以外的龙门道士不善著述。张清夜居巴蜀而作《阴符发秘》、《玄门戒白》;刘一明居甘肃而作《道书十二种》;陈教友居罗浮山而作《长春道教源流》;陈仲远处蜀川而编校《广成仪制》;任永真居汉中而编校《三乘集要》。龙门道士著述繁多,不胜枚举。在这些著述中,甚少见到专门的龙门教史著作。除《长出道教源流》、《金盖心灯》之外,涉及教派传承信息的典籍仅限于名山宫观志,江浙以外的龙门道士确实普遍缺乏编撰龙门教史著作的热情。

四、小结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清初私家修史风潮延及道教界,促使江南龙门派道士亦积极编撰教派史著作;清中叶时期,由于遗民群体退出历史舞台,同时清政府厉行文字狱政策,儒生的私家修史热情慢慢消退,龙门教史却因不涉及政治而方兴未艾。“史官在书写史书时,德的因素必然被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这就形成了中国历史叙事中道德叙述传统。”[4]88龙门教史的书写延续了这样的传统。

参考文献:

[1]阚红柳.清初私家修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8.

[2](清)闵一得.金盖心灯[M]//胡静道,等,辑著.藏外道书(第31册).成都:巴蜀书社,1992.

[3]尹志华.清初全真道新探[M]//赵卫东,主编.全真道研究(第二辑).济南:齐鲁书社,2011.

[4]何等红.浅析言谏叙事中语境话语叙述[J].铜仁学院学报.2015,(1).

(责任编辑黎帅)(责任校对白俊骞)(英文编辑谢国先)

ADaoism Bookinthe Backgroundof Private History Writingin Qing Dynasty

LAI Quan
( School of Chinese Classics,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Guizhou 554300, China )

Abstract:Jingaixindeng was compiled by Min Yi-de in the middle of Qing Dynasty, but its base had been set by a lot of Daoists who had wrote the history of Daosim, and it was also a continuity of the fashion of private history writing popular in the early Qing Dynasty. History of Longmen Sect corresponded to the private history writing fashion at the turn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in time, place as well as in contents. The influence of private history writing fashion lasted a long period in history compiling of Longmen Sect after this fashion receded. Private history writing fashion at the turn of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fostered history of Longmen Sect, and the latter continued the impact of the private history writing fashion.

Key words:privatehistorywriting, historyof Longmen Sect, Min Yi-de, Jingaixindeng, Qing Dynasty

中图分类号:K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639 (2016) 03-0108-04

收稿日期:2015-09-15

基金项目:本文获铜仁学院重点支持学科“宗教学”经费支持。

作者简介:赖全(1985-),男,江西赣州人,哲学博士,铜仁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宗教学。

猜你喜欢

清代
试论清代满族统治者对儒学的重视及影响
宗族伦理视野下的清代婚制探微
从《创建蔚文书院官绅士民捐输碑》看清代清水江流域的书院教育
清代崇明县乡村产业交易中“过投”的讨论
略论清朝蒙古族“那达慕”概况
清代怎样整治形形色色的诈骗案
清代典妻习俗与户婚制度的竞存及原因评析
清代写真人物略考
浅谈清代宫廷乐舞的主要类型
清代贵州举人数量考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