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和分层教学模式探析

2016-07-15李欢

学周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分层教学模式学困生初中数学

李欢

摘 要:学困生是我国目前教育学中出现的产物。它直接关系到素质教育培养目标的实现。初中数学学困生作为初中学困生中的最大群体,他们彼此之间的差异不同于其他学生的身心特点,需要引起我们的注意。本文从初中数学的角度,浅谈学困生学习困难的原因以及分层教学模式的运用,希望能帮助学困生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初中数学;学困生;学困生成因;分层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31-0066-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31.041

一个班级在刚组建的时候,学生的数学成绩往往非常接近。但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往往会产生较大的差异。甚至有些学生不仅学习成绩差,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还会出现不自信的心理。这些学生会出现基础差,上课不认真,精力不集中,反应迟钝,学习积极性差点等现象。面对这样的学生,教师的责任也更重了。因此如何帮助学困生从新树立学习的信心,进一步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找准原因是最关键的。此外,教师应在课堂上采取分层教学模式,去帮助学困生提高数学成绩和教学修养。

一、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原因分析

(一)基础原因

与小学数学不同,初中数学教材结构的逻辑性与系统性更强。很多学生从小学进入初中,本身的基础就差,随着进入初中难度越来越大,到了一定的程度,导致在课堂上经常听不懂、课后作业不会做的情况,与其他同学之间拉开很大的差距。若教师又没有及时指导学生,经过一段时间,便很难跟上学习的进度,导致学生出现了学习困难的情况。

(二)数学思维原因

有些学生对数字特别敏感,对数学特别感兴趣,往往在学习的时候领悟力更强,学起来更轻松。而有的学生却与之相反,造成每个数学知识点难以消化,随着初中数学难度系数的不断加大,就会与其他同学产生的差距。

(三)数学语言

数学语言也是数学学困的因素之一。数学语言与熟悉的自然语言相差很大,具有一定的规范性、条理性、严谨性等特点。这导致有的学生难以理解数学语言的含义。还有一方面是教师没有用规范的数学语言来表达。

(四)数学学法

一部分学生在学习中成绩很差的原因是学习方法的不对。从小学到初中,初一新生在准备上都没有达到要求,还有部分学生以小学的学习方法去学习初中数学,随着时间的推移,难度的不断增加,使得学生对形式化的数学,比如初中数学函数的概念、几何图形的应用、二次函数等这些问题难以适应,且出现了基础不扎实的学生难以消化的现象。

二、初中数学学困生的分层教学课堂模式

学生学习离不开教师的教导。而且,好的教学模式能让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因此,教师应采取适切的教学方式。为了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全面发展,采取分层教育模式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帮助初中数学学困生提高成绩。

(一)因材施教

在运用分层教学方法进项初中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等实际情况,制定符合学生现实的教学方案,这样才能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出学生的潜能。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根据方法决定效率的方法对学生进行教导,让学生由被动变主动,从而达到学习效率的提高。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这一章节时,教师可以先给基础薄弱的学生画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平面图,然后重点讲它的性质和特点。对于基础知识扎实的学生,可以进一步出一些题目做,然后进行详细的讲解。而对于成绩拔尖的优异学生,则可以出一些富有挑战性的题目,将其思路与能力都挖掘出来。

(二)循序渐进

在准备初中教学备案时,教师要遵循一个规律,即循序渐进地安排课程,并站在学生的角度,按照不同的教学目标,按照先易后难的学习进度一步一个脚印的做好学生的教学目标。这样就能让学生通过自主的学习方法去思考与探索,从而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信心。教师应不断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互帮互助,同时与学生形成友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样对以后的教学是有很大帮助的,最终能够帮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提高初中数学的教学质量。例如,在讲解初中数学“分解因式”这一章节中,教师可先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地逐步讲解,讲解容易的二元因式分解,然后再进行较为复杂的题目讲解,以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

(三)减小难度,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基础差异,分别制定的不同目标,且分层目标可以定期进行对比而做出调整,以更贴近学生的真实水平。分层教学主要从三个角度来分:一是对学生进行分层。一般可分三组:A是基础较差,平均不及格的学生;B是平均成绩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学生;C是平均成绩优秀的学生。然后,教师根据学生的分层,实行小组教学。学生以小组来进行学习的讨论与探究,之后汇报成果。这样不仅锻炼了学生之间合作的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增加自信心。二是根据学生达到目标进行分层。A组学生主要掌握基础知识的理解,B组学生主要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C组学生应具备创新的意识,发现问题的能力。三是对学生的解决问题的分层。A组主要探究数学中定义和特点的理解;B组学生主要考察思维方式难,过程复杂的题目;C组主要考察题目解决多样性的方法。在这种分层的教学中,教师要有针对性地对每个小组提问,从而达到教学的效果。

三、结语

初中数学学困生通常是被教师忽略的群体,被同学歧视的群体。那么学生为什么不愿意学数学?为什么学不好数学?教师只有找出学困生的主要原因,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个人的学习特点找到合适其的教学方法,就能使学困生得到转化。因此,教师工作要做到有耐心、有信心,适时地与学生沟通,找出上课教学方法的不足,实施分层教学模式,才能真正提高教学效率。

猜你喜欢

分层教学模式学困生初中数学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基于学生考研的《线性代数》课程分层教学模式探索与研究
分层教学模式在初中信息技术中的应用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