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新探
——以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为例

2016-07-11勇,张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16年12期
关键词:校企协同育人四位一体创业

王 勇,张 徐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州 510925)



“四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新探
——以高职经管类专业创新创业教育为例

王 勇,张 徐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广州 510925)

[摘 要]本文以高职经管类专业的创业教育为例,依托校企合作搭建育人平台,从理论与实践两方面入手,大胆推行教学改革实践。提出一套具体可行的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从学生入学到毕业,将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模拟经营实战、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四位一体”教学模式。塑造学生扎实的专业素质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培养以创新创业为主的综合能力,通过“把企业搬进校园”的校企协同模式对学生进行专业模拟实战,通过社会培训与政策对接促进学生成功就业与创业。

[关键词]四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高职;创新;创业

高等教育的任务是培养具有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广大高校也在通过不同方式对学生的素质教育进行研究、实践和改革。本文以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管类专业的创业教育为例,将综合素质、创新创业能力、模拟经营实战、培训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四位一体”的育人项目融入到学生在校期间的各个阶段和教育教学环节。

1 “四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理论研究

“四位一体”即素质、能力、模拟和实践4个要素组成一个协同育人体系。其中素质的塑造包括专业素质和非专业素质两个方面,能力的培养包括创新能力、创业能力、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自省力及内化力7个方面,模拟训练包括公司运营综合实战、公司创业实战和企业经营沙盘实战,实践包括社会培训、政策对接、创业计划制订与实施、成功实习、就业创业等方面。

1.1培养扎实的专业素质要扎实,较高的综合素质

广州城建职业学院经管类专业创业教育,在素质塑造方面,注重专业素质与综合素质并重。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够脱离专业,亦不能离开综合素质的培养,只有将专业与综合素质相结合,才能将创新创业教育和引导转变为创新创业能力的培养,并通过课程开发及学生潜力的挖掘,专业的实战实训,各种素质拓展的内化提升,才能塑造和提升高校毕业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素质有很多种,但不是每一种素质都对个人的发展起作用。这里说的素质是指与个人的发展方向一致或相关的素质,也可以称之为“成功素质”。成功素质的内涵包含着观念、品格、知识、能力和方法5个维度。

通过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着力塑造学生的成功素质,主要通过对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教学提升学生的专业素质,通过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及社团活动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结合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培养与学生职业发展方向相一致的扎实专业素质与较高的综合素质。这里所说的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演说能力、写作能力、交际能力等。

图1 “四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框架和内容

1.2注重能力培养

能力培养主要指学生“两创五力”的培养,“两创”指的是创新能力和创业能力,“五力”指的是领导力、组织力、执行力、自省力和内化力。

创新创业能力是核心能力,但是仅仅只具备这种能力是远远不够的。创业是需要团队的,因此要着力培养学生在团队中的领导力、组织力和执行力。而对于创业来说,所面临的都是新事物,一开始摸着石头过河难免会出现这样或者那样的差错,那么就需要时刻提醒自己,做到一日一省,甚至可以将这种自省力称之为“成功内省”。成功是经过无数次自省之后才能够达到的,因此内省力应该作为一种重要能力被开发和培养。在进行创业教育的同时,解决好教与学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要着力培养学生的内化力,学生将所学所练内化为自己的素质和能力,将好的理念和方法学以致用转化为自身所得,必定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好效果。

图2 素质的内涵与外延

1.3“把企业搬进校园”,开展虚拟仿真实战训练

推行“把企业搬进校园”的“与企业无缝对接”的模拟实战。在校企合作,产学融合的框架下,通过开展现代公司实战系列课程,进行《公司运营综合实战》和《创业实战》课程的教学,以及跨专业综合实战教学,把企业搬进校园,把虚拟商业社会环境搬进校园,让学生充分地走上真实模拟的岗位进行实战训练。基于专业与岗位的企业经营业务及流程的实战训练,针对不同的专业、岗位,通过校企协同建设搭建实战育人平台,让学生在校期间就能够通过自己的职业取向和职业兴趣选择适合自己的岗位进行基于专业领域并能够与经济社会各业务岗位无缝对接的业务实战训练。

通过《公司运营综合实战》和《公司创业实战》两门课程,对经管类学生进行创新创业教育,从创业感知、项目选择、团队组建直到商业模式的设计以及公司的成立及运营,一系列模拟的实战训练,让学生模拟“真刀真枪”的商战环境,将成功素质的塑造与“两创五力”的培养落到实处。

1.4实践是检验学习的唯一标准

在实践方面,基于以上素质塑造、能力培养及实战训练之上,对于学生进行创业指导,对有创意可行性强的项目进行孵化,指导学生在在校期间及毕业后开展创业实践,成立自己的创业团队,创办自己的企业,或者加入新创办的企业进行创业管理实践。学生通过社团的形式开展各项创业活动,如校园跳蚤市场、营销实训、开发项目入驻创业孵化基地、网店运营及创业大赛等。创业培训、政策宣传以及项目的启动与落地,这中间都体现了创业教育的孵化功能及学生的实践功能。

当然,实践最主要的形式是通过促进学生顶岗实习、成功就业或成功创业来实现的,学生在校期间的理论知识与实操技能的学习目的是要学以致用,实习、就业和创业就是最好的实践机会,也是高校教育工作努力的目标所在。

2 “四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模式的实践探索

2.1低年级通识素质拓展提升成功素质

成功素质的塑造主要是在大学一年级对学生进行具有通识教育意义的成功素质的培养。在具体实施的过程当中,会通过与用友新道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合作开发的创业实战课程平台,对一年级学生开展创业通识课程的教学。通过创业通识课程的教学,提升学生专业与综合素质。既通过校企合作开发的先进的教学平台,也利用用友公司企业的优势资源,促使校企协同育人模式得以实施。

专业素质主要通过专业课程的理论讲授与实操,以及在实战训练阶段中理论知识的应用来培养。专业素质不仅要求学生理解和掌握专业的课本知识,还要通过实操和模拟实战训练达到学以致用的目标。通过学习与动手操作将理论知识内化为自身的专业素质。那么通过校企协同育人平台,可以充分利用实训室的各项硬软件设施,开展诸如会计电算化、企业ERP实训、公司运营综合实战、创业实战、营销实训及商务谈判等实战训练。

在综合素质培养方面,通过学生自发成立的创业类学生社团,通过创业计划大赛、跳蚤市场、模拟公司大赛等专业类活动的组织,学生丰富多彩的各项课外活动的组织以及素质拓展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综合素质包括学生的演讲与口才、人际交往、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多方面的能力。通过各项课外活动及素质拓展培养学生较高的综合素质。

2.2中年级素质测评与社团活动锻炼能力

在大学二年级阶段,主要培养学生的“两创五力”即创新创业能力、组织力、领导力、执行力、自省力与内化力。开展这7种能力培养需要依托能力训练计划和学分置换计划,能力训练计划主要通过社团活动和素质测评来进行,学分置换计划就是通过学生专业领域的能力提升和非专业领域的能力提升来认定的,并给予学分认定或置换。

学生组织和参与校内校外各项活动,营造了学校的创业氛围,学生的创业意识得到了激发,学生的创业思路得到了启迪。无论是与本地社会生产发展与精神文明建设的结合,还是类似于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创业孵化基地的实训、创业社团活动等,学生对创业类的活动都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依托创业活动,教师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引导,张扬学生的个性,通过通识培养和精英指导相结合的“99+1”的人才培养模式,对学生进行分类指导,激发学生个性化的思维,为学生的学业成功、就业成功、创业成功和事业成功埋下种子。

2.3高年级仿真模拟引导实战训练

①搭建从“成功素质—‘两创五力'—模拟实战—创业孵化”的递进式创新创业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企业兼职教师到校担任创业导师,建设成一支“上课堂为名师,下企业为好手”的优秀双师专兼职教学团队;②实现“创新创业对接产业”,课程创新主动对接建专业,实现跨学科跨专业的协同融合,提升学生综合职业技能;③将现代信息技术及翻转课堂教学手段运用于创新创业人才培养,以平台建设为抓手,校企协同开发创新创业类微课、幕课,实现课后线上学与课上线下习的翻转。

积极打造“校内+校外”校企联动顶岗实习模式,按照“把企业搬进校园”的理念,营造虚拟商业社会环境,积极建设校内创新创业的生产性实训基地,以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为契机,引企入校、引项目入校,校企共建,有效解决校企合作动力“瓶颈”。

2.4成功就业、创业促使实践落地

高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培养人才,因此检验高校人才培养主要指标就是看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高校应充分利用在校期间的培养及毕业顶岗实习,使学生成为抢手人才,促进学生成功就业。通过创业培训,促进学生成功创业。让素质塑造、能力培养、模拟实战最终都通过就业与创业实践最终落地。

3 “四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是创新创业教育的载体

对于创业教育来说不能无所作为,但也不能急于求成。首先从教育理念上进行研究突破,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之后,再通过硬软件的建设,搭建创业教育与实践教学的平台,这样才能为创业教育营造适宜的生存环境。通过“四位一体”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的搭建,以及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笔者将创新创业教育归纳总结为:“理念掌舵,硬件护航,导师引路,模式创新。”

主要参考文献

[1]赵作斌.大学成功素质教育理论与实践[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6.12.176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6)12-0252-02

[收稿日期]2016-05-12

[基金项目]2014年度广东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20140 1344)。

猜你喜欢

校企协同育人四位一体创业
校企深度合作培养应用型人才
校企协同育人的电子商务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植物保护专业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探讨
推进“四位一体”土地制度改革
学习“四位一体”教学法,全面推行主体教育
在校大学生创业与学业协调机制研究
“双创”国策下的阶段性经营、资本知识架构研究
微时代文化创意类创业现状调查
内蒙古自治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及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背景下的订单式人才培养创新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