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博物馆展示教育与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2016-06-27丁梦婷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6期
关键词:观众主观能动性

丁梦婷

【摘 要】过去,博物馆的研究重点在物上,博物馆工作主要是开展藏品研究。如今,随着人们对文化事业的重视,博物馆不得不把重点从物的研究上转移到人的研究上,实现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美国大都会博物馆馆长认为这是一个能通过艺术进行交流的时代,因为人们意识到艺术可以寻根。因此,博物馆的工作并不仅仅是办展览实现教育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要考虑到人,让参观者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与艺术进行交流。而这种主观能动性的发挥,需要外界对大脑有所刺激。外界的这种刺激就是我们在办展览时所需要设置的环境,营造出的氛围,一切可以刺激观众大脑、感染观众情绪的环节设置。最大限度地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展览追寻文物背后的人和事,追随祖先的足迹去重现当时的生活场景与生活状态。这种刺激大脑、展开碎片式记忆的模式,不仅能够使观众学到知识,也能提升观众的精神层次,让每个人都能真正做到与艺术品进行交流。

【关键词】展示教育 观众 主观能动性

一、展示教育现状

时下,博物馆展示教育多数以物为核心,忽视了人的需求,采用说教的形式进行知识的灌输。这种灌输形式,忽视了观众的主观能动性,忽视了观众的知识水平与接受能力,难以刺激参观者的大脑。站在研究物的角度上办展览,过于专业化的展览形式和语言,普通观众无法搜索到大脑里面可用的知识,进行梳理、整合,达到学习、欣赏的目的。过于冗长的展现,使观众易于疲惫,大脑负荷过重,难以集中精力完成参观。展览中过度使用辅助展品特别是多媒体设备,会大大降低观众思考的主动性与积极性,难以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同时,展示教育只停留在上门参观的群众身上,没有考虑到未上门参观的潜在参观者,这也是展示教育存在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1.展览信息过于专业化,使观众难以理解

一件再好的文物、艺术品,在属于自己的环境中是一件活的艺术品、沾染生活气息的物品。而离开了自己所属的环境,它所包含的所有信息都将从它身上剥离,除了器物本身的信息。同时也迫使观众把它当作一件孤立的藏品来看待。用这种新的概念去分析和描述它,需要崭新的态度、不同的专门知识和特殊的词汇。我们大多数博物馆藏品就是这个状态。这些专门的知识和专业的语言,与观众的认知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观众的认知水平只停留在日常生活的交流方式与思维习惯中,无法立即适应专业术语。观众在日常生活中接触最多的阅读物为新闻报纸,新闻报纸上的语言比较平实、简单,醒目的标题简练地概括了全文的内容。这种不匹配的交流方式,无法使观众感到人与物之间的那种亲切感。因此,语言的形式一定要符合大众的认知水平与接受能力,观众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与学习。

2.展览的规模大而冗长,易使观众疲乏

现在的博物馆规模都不算小,是经过科学的规划与分区。展览内容丰富,图文并茂,陈列方式多样。但陈列形式一多,有很多辅助展品占地占空间,大大拉长了展线。一些大馆,展厅比较多,没完没了的展览使得观众疲于奔命,无论是在脑力还是体力上都难以应付。

3.多媒体的大量使用弱化了展品的地位,影响观众的能动性

如今大量的多媒体技术作为辅助展品应用到博物馆的展览中,起到丰富展厅、烘托展品的作用。视频类的多媒体功能主要是以介绍为主,介绍相应的展品,或者展示传统的技艺,生动形象。比起呆板的文物,多媒体更显得生动活泼,易于接受。观众能从多媒体上学习文物背后的知识,这也是多媒体能广泛被接受的原因。但如果大量使用多媒体,就会大大弱化展品。并且多媒体的形式还是以说教为主,介绍展品或者演示技艺,缺少互动,影响观众的能动性。

4.未参观过博物馆的潜在观众容易被遗忘

博物馆观众构成简单来说有专业型的参观者,包括专家、学者,缺乏专业知识的普通参观者,还有一类容易被忽视的未参观过博物馆的潜在观众。这些潜在的观众也应该包括在受教育观众之内。而目前的展示教育很少是针对潜在观众开展的,除了少量的流动展与社区展览。并且这些针对潜在观众的展陈形式较为简单,主要是以图片为主,观众兴趣不浓厚,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性去思考、学习。

二、在展示中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

实践证明,通过有意识的、主动学习,通过实践性的感知获得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是75%。而通过演示、试听、阅读、听讲等被动学习,学习内容平均留存率都大大低于主动学习。其中演示平均留存率为30%,试听为20%,阅读为10%,听讲为5%。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观众不需要一个说教博物馆,博物馆的气氛比事实更重要。这种气氛的营造实则是激发观众意识的一种手段。在实践中,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获得更多的学习内容。激发观众意识去思考这件展品与人的联系是什么,引导观众去思考展品与人的关系,也就会让观众自然而然地感知这件展品的魅力。

1.音乐营造气氛,是观众情感的催化剂

对大多数人来说,情感比智力更重要。在营造这种氛围的过程中,音乐是一个很好的选择,能够舒缓参观者的情绪,让参观者在参观时保持心情舒畅。音乐也是情感的催化剂,也可以利用音乐来诠释某件事物,增加对事物的理解。播放一段好的音乐,可以让观众感受到它是在讲述一个故事。展览中的音乐制作要是基于对历史背景的深刻理解,全面掌握文物的信息,熟悉整个展线,才能深入人心,引导观众去理解一个展览的内涵。比如说做一个史前展,可以利用史前的乐器演奏出悠扬的旋律。贾湖骨笛、河姆渡的埙都是史前的乐器,旋律悠扬,且低沉,似乎在诉说着来自远古时代的故事,低沉的旋律可以使人感受到一种沧桑与艰辛感。如果在展厅里面循环播放,能够引导观众从情感上去感知史前的文物,进一步理解文物内涵。

2.新闻化的语言更符合观众的阅读习惯

在展览中使用新闻化的语言,比专业术语更符合观众的认知水平,符合观众的阅读习惯。图片与文字是在展览中用来诠释文物内涵的辅助展品,但真正能够有耐心看完并且理解使用专业术语的文字、图片的观众不多。平时观众的观看习惯,我们从新闻报纸上便能看出来。首先新闻标题必须要简洁、有亮点,搏人眼球,直击事实的内涵,并且具有娱乐性。显然,博物馆里的展览文字过于专业化,会让观众觉得枯燥,难以接受,因为这不符合他们的阅读、观看习惯。因此,从观众阅读习惯看,博物馆里的这些文字首先可以突破传统的编写习惯,从新闻人的角度进行描述,运用精炼、朴实的语言概括出文物特征。这样的阅读习惯、观看习惯比较符合观众的认知水平。符合了他们的认知水平,让他们情感放松,会感到舒心,读起来顺畅,且易于理解,他们才有可能让大脑运作起来,接收传递给他们的信息,学习这些专业的知识。这样的展览手段,才更可能达到有效教育的目的。一个成功的展览需要新闻工作者、考古学教授、设计师的共同努力[1]。

3.使用色彩对比强的图片有助于刺激观众的视觉,帮助记忆

大脑喜欢色彩,色彩鲜艳的东西能帮助大脑记忆、学习。时下,多媒体的大量使用会弱化文物的主体功能,因此在减少多媒体使用的基础上,可以适当增加图片的使用。但如果图片的使用过于呆板,或者过于学术化,其所要表达的信息很难快速传递给观众。因此,使用活泼、色彩对比强的图片,配上生动形象的语言,可以将信息快速地传递出来,大脑也容易接收。中国国家博物馆古代历史展厅中的两件史前动物骨头,史前的动物如今已灭绝,出现在博物馆的展厅里,观众应该是好奇的。一堆动物骨头或许不能引起大家的好奇,且无法向观众呈现出动物的完整形态。博物馆在相对应的墙壁上挂着这两件动物骨架的复原图,并且复原图是以油画的形式表现出来。这不仅使单一文物形式增色不少,观众也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这是对观众感官的一种刺激。同时艺术家在创造这幅油画时,也会带有自己的理解去创作。这样带有情感的创作,也会引导观众去感知和理解。

4.参观导览有助于提高观众参观的效率

人的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30分钟就应该要休息一会。大脑需要休息,才能学得快、记得牢。同样展线过于冗长,会使观众感到疲劳,无法集中精力参观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教育成果。如果观众感到疲惫,就算是营造出再好的氛围,也难以刺激观众的感知,收效甚微。因此,在展线这个问题上,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他们参观。在规模较大的馆,参观者只有一个小时左右的参观时间,可提供馆藏精品参观线路的宣传册,有意识地引导。参观的展线上设置的一些休息区,方便观众休息,避免疲劳。

5.互动环节有助于观众发挥主观能动性

大脑喜欢问题,当你在学习的时刻提出问题,大脑会自动搜索答案,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因此一个好问题胜过一个好答案。互动环节的设置,实际上既是向观众发问的过程,也是观众探索、学习的过程。将观众被动的参观过程变成了一个在体验参与中探索、欣赏、发现和思考的双向传播学习的模式,积极地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比如说,台北故宫曾经在一次展览上设置了一个互动环节——暗箱摸文物。他们在暗箱里面放进一个文物的复制品,观众可以通过触摸文物的形状与纹饰进行判断。这是一种导向性思考的环节,环节的巧妙设置,诱导观众主动去思考去判断。同时也是一个加深观众对文物记忆的一个过程,引导观众能细致地观察文物的每一处特点,最大限度地发挥观众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互动环节,让观众一步步地加深对文物的了解与认识。

6.针对潜在观众的展览教育活动——社区展示教育

潜在的观众容易被博物馆工作者忽视。一般博物馆的展示教育活动多是针对上门参观的观众,场地都是在博物馆内进行的。社区展览,与博物馆馆内活动相比,是比较少的。并且社区展览多数以图片为主,因为社区展览暂时没有保护文物安全的设施。社区展示教育活动面对的潜在观众,其实大大多于上门参观的人数。因此,开展好社区展示教育活动,任重道远。

首先要了解当地住户的态度、习惯和潜力,建立专门为他们设计和开办的特殊类型的博物馆展览,才能更好地得到他们的合作与支持。创造一个生动的、能为没有阅读能力的人传播知识的博物馆,减少规章制度的限制。允许在博物馆吸烟和玩耍,宠物可以入内,陈列品可以触摸。这种气氛是融洽、愉快的,没有拘谨,大家更容易把博物馆当作一个可以玩耍的俱乐部。[2]

如果觉得当前流动展还是一件在探索阶段的事情,并未形成气候,可以选择其他简便省钱的方法。比如说图片展,这里说的图片展并不是传统意义的在某个地方搞为期几天的展览活动,而是永久性的展览。不需要制作精良的展板,只需要一些制作简单的图片。把这些图片发放给每家每户,指导他们把图片挂在墙上显眼的位置。可能开始一天两天会对墙上的图片感到陌生,随着时间的推移,对图片的关注多了,再陌生也会熟悉起来,每一处的细节都会被注意到。潜移默化中,完完整整地看完了一幅画,每一处细节。 当人对一张图片有了熟悉感,会自然而然地拥有自己对图片上内容的认识与理解。观者心情不好时,或许觉得墙上的画也带有一种悲伤;心情好时,墙上的画也是欢乐的。相反,墙上的画也可以给人带来力量,可以改变坏心情。这种带有情感的赏析,实际上是把平时看图片获得的碎片化信息,通过长时间的接触与积累,大脑自动整合成有用信息,获得一个全新的对图片的理解能力。这种效果远比短的图片展明显。不同的观众对同一幅画有不同的理解。与其告诉观众这幅画讲的是什么,不如让观众自己发挥主观能动性去理解。这样的公众教育,也能提升人的涵养。

三、总结

当下,博物馆在社会教育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影响力。博物馆展览的好坏,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因此一个好的展示教育活动,必须要创新展示手段,以人为核心,让观众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大脑进行记忆、学习,达到教育的预期目标。正如爱丁堡苏格兰皇家博物馆的展览理念,“利用人造或大自然产的物品”去“丰富人类的经验”,这是展示教育所要体现的价值。在探索展示教育活动的过程中,我们不仅要考虑到参观者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也要考虑到未上门参观的潜在参观者,扩大博物馆教育的影响力。让博物馆观众能够更好地提高自身的文化素养,从外而内地提升文化内涵,能够通过艺术进行交流、寻根。

注释:

[1](英国)肯尼斯·赫德森.八十年代的博物馆 世界趋势综览[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

[2](英国)肯尼斯·赫德森.八十年代的博物馆 世界趋势综览[M].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86.

(作者单位:泰州市博物馆)

猜你喜欢

观众主观能动性
由“观众”到“演员”的转变
研究性教学在口腔医学专科生生产实习中的应用
探析环境舞蹈的艺术表征
浅议观众的认知在主题乐园互动设计中的主体地位
民生新闻播音中的人文取向
电视节目编排要做到更加合理和科学
学生不只是“观众”
论职高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提问
实现高中政治课堂高效性的分析与研究
打造高效思品课堂,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