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

2016-06-22林建忠

课程教育研究·中 2016年5期
关键词: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林建忠

【摘要】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可以从构建探究性、综合性、开放性的小学语文课堂等方面进行有效教学,实现预期教学目标,追求教学效益最优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高效课堂 构建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5-0047-01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高效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目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要让学生在课堂上快乐学习、体验收获,让学生在课堂上张扬个性、发展思维,让学生在课堂上奇思妙想、生成智慧。那么,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呢?

一、构建探究性的小学语文课堂

探究性课堂教学设计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教师应从学生已有的认知水平和生活经验出发,提供和创造自主学习语文,主动探索知识的实践活动机会和空间。“重探究”的课堂教学就是要努力使学习过程成为学生真正理解知识、掌握方法,提升语文素养的过程。

(一)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营造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

小学语文探究性课堂教学倡导大力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创设和谐愉悦的课堂教学情境,扬长避短,推陈出新。教师在与学生的有效互动中,应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身心处于最佳活跃状态,勤于思考,善于探究,勇于创造,不要做一刀切。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下册《纸船和风筝》这一课的生字时,教师提问: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些生字宝宝呢?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奇思妙想:莓(每天早上戴草帽)、吵(一个人很少用嘴巴说话)、幸(土下面有只羊,羊掉了一根毛)、福(示字旁加上一口田)……

(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建构主动探究的操作平台

巴尔扎克说过:“问题,是开启任何一门科学的钥匙。”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探究性教学的关键。因此,语文教师不但要精心设计探究性问题,还要鼓励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鲸》一课时,学生理解“鲸是哺乳动物,不是鱼”这个问题是难点,教师精心设计了探究情境:“海洋里召开鱼类运动会,小鲸鱼自告奋勇跑去参加,却被门卫大鲨鱼拒之门外。为什么大鲨鱼不让小鲸鱼参加鱼类运动会呢?”教师诱导学生以海洋动物学家的身份在小组中合作学习、讨论交流,明白了“鲸是一种哺乳动物,不是鱼类”。

二、构建综合性的小学语文课堂

综合性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听说读写“一个不能少”,尤其是把习作与口语交际贯穿于综合性学习的过程中,以期思维发展和语言训练“双剑合璧”,不断提高书面表达能力与口语交际能力。因此,应该突出学习过程中的探究性,培养学生整理和搜集资料、筛选和反馈信息的能力,渗透人文关怀意识,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

(一)开展主题交流活动

根据教学内容,教师可以提供给学生充分整理、搜集、筛选、反馈、研究资料的时间,要求学生开展交流活动主题(内容)。例如,教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只有一个地球》一课后,教师引导学生开展“保护地球见行动”的主题交流活动。班长做主持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中,现场进行交流。

(二)深化情感体验活动

小学语文综合性的课堂教学中,文本是学生学习语文的最主要资源。开展综合性语文学习,深化情感体验活动可以整合各种门类的知识技能与表现手法,学生更有兴趣参与,学习效果更好。例如,在小学高年级“感恩祖国”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中,学生搜集到了很多关于“热爱祖国”的资料,并在筛选、整理、研究的过程中更深刻地感悟到报效祖国的情怀。有的学生抒写关于爱国主义的名言警句,有的述说历史上的爱国故事,学生把丰富的学习资源内化为自己的财富,从而促进情感体验的升华。

三、构建开放性的小学语文课堂

开放性的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生命线。语文教师应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思想,构建开放性的小学语文课堂,培养学生思维的开放性,从而使语文课堂教学“形是封闭,实为开放”。教师应鼓励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自我建构,尊重学生的个人感受和独特的见解,让学习过程向文本之外延伸、向课堂之外开放,使语文课堂学习高效。

(一)挖掘教材中开放性的课程资源教学

小学语文教材中开放性的课程资源内容丰富,例如,自然常识类的:《爬山虎的脚》;地理学科类的:《富饶的西沙群岛》;历史学科类的:《将相和》;科技知识类的:《飞向蓝天的恐龙》等。这些知识的交叉、渗透、整合,可以围绕教学达成目标,根据学生学习兴趣和思维品质,调整、组合教材原有的编排体系,开放语文课程资源不能仅仅围着“知识传授”转圈,在不增加学生学习负担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补充或删减教学内容。

(二)加强课内外开放性的生活知识联系

新课程背景下的语文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收放自如的空间。教师要更新观念,密切联系课堂内外的语文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接轨,使封闭的教学变为开放的教学。例如,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时,可播放“汶川大地震”真实的灾难事件视频来引入新课,目的就是引领学生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课后还可以选取一些现实生活中发生的安全事故来引发学生讨论,促进学生在开放性的学习中全方位、多元化的阅读、解读文本,沟通、体验生活。

总之,构建高效课堂是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发展的必然,它体现了以人为本,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小学语文教学实践中,还需要语文教师坚持不懈地去探索,去反思,才能真正构建小学语文的高效课堂。

参考文献:

[1]余文森.有关教学有效性的几个思考[J].教育时报.课改导刊,2006(13).

[2]赵瑞华.真实高效,语文课堂教学的至高追求[J].魅力中国,2010(2).

猜你喜欢

构建高效课堂小学语文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拨动情感之弦,让语文课堂绽放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