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创意城市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析
——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视角

2016-06-17黄益军吕庆华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36000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000

统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

黄益军,吕庆华(1.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36000;.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000)



中国创意城市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析
——基于文献计量与社会网络视角

黄益军1,2,吕庆华2
(1.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福建泉州362000;2.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福建泉州362000)

[摘要]在全球创意浪潮的背景下,创意城市日益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可行模式。因此,分析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现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以中国学术文献网络出版总库为检索工具,“创意城市”为关键词,200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为时间范围,共检索得到310篇学术论文。采用文献计量法,从发文时间、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分布、基金资助等维度进行统计分析。在对高频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分析的基础上,探析我国创意城市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以期为该领域内进一步的理论研究和创意城市建设实践提供参考。

[关键词]创意城市;文献计量;社会网络分析

进入21世纪以来,创意的概念在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中迅速成为热议话题。在用创意实现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城市作用的发挥越来越重要,成为创意活动的中心[1]。佛罗里达指出,城市能够“推进经济扩展,发展新科技,为人力资本提供机会,把理念变为现实,把投资注入创新”[2]。创意城市在某种程度上取代了可持续发展,成为城市发展的一种新模式[3]。在这种背景下,分析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现状,梳理该领域的研究热点与发展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目前,已有部分学者对创意城市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汤培源、顾朝林(2007)对创意城市概念、创意城市基本理论、创意城市评价和创意城市形成策略进行了综述[4]。孙洁(2010)从创意城市的内涵和外延着手,就创意城市的空间表现形态、创意城市治理的政策框架和指标设计等内容进行了综述[5]。刘容(2012)从创意城市的概念、构成要素、类型、评价、发展策略及创意城市网络化发展等方面对创意城市研究谱系及发展动向进行梳理,并做了相关评述[6]。吕庆华、龚诗婕(2014)通过文献回顾的方式,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外创意城市评价指标的相关研究[7]。

但是,目前国内创意城市的综述研究,大多是基于文献进行定性评述,分析维度较为单一且没有触及热点主题的提炼,总体上未能全面客观地揭示较长周期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的状况。因此,有必要采用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较全面细致的分析,从而更好地把握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的热点主题与发展态势。

一、研究方法

(一)文献计量法

文献计量是最为常见的科学研究及情报研究的方法之一,在科学学与科技管理、科学评价与预测等学科及其定量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该方法源于对科技文献数量特征的研究,利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对某学科领域的论文进行定量分析,可以从特定的角度了解该学科领域研究发展水平与动向[8]。本研究选择从检索的期刊文献题录中分别提取题名、关键词、年份、作者、期刊名、研究机构、基金项目等字段,利用Excel和Bicomb相关软件工具对文献的内容特征进行统计分析,得到关于创意城市研究论文的相关数据,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创意城市领域的研究状况。

(二)社会网络分析法

社会网络分析(Social Network Analysis,SNA)发端于20世纪50年代,最初用于心理学研究,后被用于社会学、人类学、科学学等其他领域。社会网络是指将研究中的个体、组织以及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看成可视化的网络,通过数学模型、图论、软件分析等相关方法对研究节点的网络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进而发现网络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9]。在文献计量学领域,社会网络分析对研究对象结构关系的揭示能力超越了以往任何一种理论和方法。其研究的原理在于,将关键词视为网络中的一个个节点,它们的共现则体现为节点之间有直接的联系。在虚拟的关键词网络中,通过关键词共现的频次不同,可以定量地确定某个关键词在网络中的地位,从而反映词与词之间的关系[10]。它对了解某一主题领域的研究热点、成熟度、知识结构、研究的规模等情况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二、数据来源与数据处理

(一)数据来源

学术期刊作为各类科研项目成果发表的主要载体,对其进行统计分析,可以较为客观、全面地反映该领域的研究情况。笔者以“创意城市”为关键词,时间界定为200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选择CNKI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作为数据源,并以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国际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为补充,匹配模式为“精确”,检索得到文献497篇,经过数据预处理,过滤掉卷首语、采访录、新闻、广告等无关内容,最后得到有效文献为310篇。

(二)数据处理

1.数据处理软件。本研究主要使用的软件有微软公司开发的Microsoft Excel 2013、中国医科大学医学信息系开发的Bicomb2软件,以及由加州大学尔湾分校(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t Irvine)开发的Ucinet6软件。

2.数据处理流程。

(1)利用书目共现分析系统Bicomb和Excel对数据进行初步处理。将数据导入到Bicomb系统,分别提取年代、作者、研究机构、期刊、关键词、基金等,并进行相应的统计。

(2)将相关统计数据从Bicomb系统导出到Excel中,制得相关统计图。

(3)高频关键词统计。在步骤1的基础上,共得到1 406个关键词,去重后得到735个关键词,篇均关键词为2.37个。根据统计结果,Bicomb软件系统可以按照需求,对关键字段中出现一定频次以上的条目(通过“频次阈值”设定频次范围)在每篇文献中的共现情况进行搜索统计,生成共现矩阵,供进一步研究使用。“共现矩阵”是一种相似矩阵,所生成的矩阵中行和列是一样的,可以是高被引论文、高频主题词、高产、高被引作者等,矩阵中的数值则是行和列共现的次数,对角线上的数字则是条目出现的总次数。根据研究要求,取词频大于等于4的关键词(36个)作为表现当前创意城市领域研究热点的标志,利用Bicomb软件输出一个36*36的高频关键词共现矩阵,并导出至Excel。

(4)对高频关键词进行共现网络分析。利用Ucinet软件将矩阵中同一个关键词的共现变为0,矩阵中所有元素的平均值为0.902,取近似值1为阈值。将矩阵中小于1的取值为0,大于等于1的取值为1,得到一个只有0或1的二值矩阵。利用Ucinet软件将二值矩阵结果保存为Ucinet的数据文件,其文件名后缀为“.##d”。启动Visulize>NewDraw>Open>Ucinet dataset>NetWork,再选择相应的数据文件,即可绘出关键词共现网络图,并对该图做相应的调整。

(5)在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分析基础上,进一步对其进行中心性分析与凝聚子群分析。

三、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一)年代分布

文献数量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和变化情况可以大致反映一个学科或专项研究领域的发展速度、阶段与态势。普赖斯1949年提出著名的“文献指数增长规律”,其核心内容包括:科学文献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没有任何理由怀疑任一正常的、不断增长的科学领域内的文献是呈指数增长状态的。在一个学科领域发展初期,文献的数量往往处于较不稳定的增长阶段,但只要该学科进入发展期,其文献数量必然呈指数型增长,显现“情报爆炸”的态势。具体可以通过“文献累积数”和“文献累积率”两个指标对文献发展变化情况进行总量分析:“文献累积数”即当年及以往年度文献总量的简单累加,标志一定年度可以查阅到的相关文献数量,是总体研究规模是否庞大的重要指标;“文献累积率”是当年发表文献与上一年度文献累积数的比率,计算公式为:E=ni/∑ni-1,是考察某一年度新增文献是否呈现爆发式发展并借此判断该领域研究热点是否形成的重要指标[11]。

从图1可以看出,以创意城市为关键词的论文最早发表于2005年,①发文数量仅为2篇。2007-2009年开始快速增加,3年平均每年发文24.3篇。2010年发文47篇,比2009年几乎翻了1倍。2010-2014年维持在一个稳定状态,5年平均每年发文45.4篇。

图1 论文年代分布

从文献累积数和累积率来看,2005-2008年之间的文献累积率波动相当大,接近或超过100%,据此可以判断该时期为创意城市领域研究的起步阶段。在2010-2014年间,年发表论文数量逐渐增加至45篇左右,这一时期文章累积率有一定的波动,但幅度较之前一阶段要小许多,由此可将该时期定位为创意城市研究的积累期。这一时期的积累,不仅仅是文献数量的积累,还包括了研究深度和广度的拓展等。可以看出,中国创意城市研究尚处于初期阶段,主要体现为论文数量总量并不多,且处于上升趋势,这与国内创意城市的发展实践是一致的。2008年以来,在世界各国和地区创意风潮的影响下,中国许多城市相继将建设创意城市提上议事日程。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有30多个城市先后提出建设创意城市的设想,各种版本的“中国创意城市排行榜”不断出炉,众多创意城市论坛相继举办[12]。截至2014年,中国共有8座城市加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创意城市网络”,②分跨设计、手工艺与民间艺术、美食3个类别,增长趋势强劲。自2008年以来,平均每年入选一个创意城市,反映出中国创意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中国城市对“创意城市”强烈的建设意愿。可以预见,未来创意城市研究数量将进一步增长,深度和广度也将进一步拓展。

表1 创意城市研究年发文量与累计率

(二)作者

美国文献学研究专家洛特卡通过对多学科和研究领域文献的统计分析,发现研究者数量与论文数量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一个成熟的研究领域,写n篇论文的作者数目大约是写1篇论文作者数的1/n2,并且,写1篇论文的作者占全体作者的比率约为60%。也就是说,在成熟的研究领域,发表2-4篇论文的作者分别占发表1篇论文作者数量的25.00%、11.11%和6.25%。该规律即为当今文献计量学三大定律之一的“洛特卡定律”。

本研究检索到并经过预处理的创意城市文献共310篇,涉及作者258人(根据“洛特卡定律”,每篇文献仅统计第一作者)。由表2可以发现,只发表1篇论文的作者有226位,占总第一作者人数的87.6%,远远高于“洛特卡定律”的60%;发表2-4篇文章的作者人数分别占发表1篇文章作者数的7.96%、4.87%、0.44%,远远低于“洛特卡定律”中对应的数字。上述数据说明,国内创意城市研究还未形成一个较为成熟的作者队伍,瞬时作者现象的普遍存在,表明中心作者群仍处于形成阶段,还需要一段时间的培育。

表2 论文第一作者分布

根据“普赖斯定律”中有关核心作者的规定,核心作者中发表论文最少的论文数Nmin与发表论文最多的论文数Nmax存在以下关系:Nmin = 0.749*Nmax[11],而根据之前的统计Nmax=6,代入上式后得出Nmin=4.494。也就是说,在创意城市研究领域,发表论文在5篇及以上的作者可以称为核心作者。按照这个标准,创意城市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仅有2位。该定律还认为,核心作者群体理应完成该研究领域中50%以上的论文,而创意城市领域2位核心作者仅完成3.55%。因此,可以判定国内创意城市研究领域的核心作者群尚在形成之中,该领域研究人员的研究持续性、学术贡献率都有待进一步提高,这一结果和上文使用“洛特卡定律”分析的结果一致。

虽然创意城市研究尚未形成核心作者群体,但出现了一批相对高产作者。从表2可以看出,以第一作者身份发文数量3篇及以上的作者有14位。其中,王克婴发文6篇,李明超发文5篇,陈红玉发文4篇,韩瑾、克劳斯·昆兹曼、李蕾蕾、刘平、吕庆华、马仁锋、盛垒、韩静、许平、郑晓东、张科静各发文3篇;仅发表1篇论文的第一作者有226人,占第一作者总数258人的87.6%。通过计算可知,发文较多的前14名作者,虽只占第一作者总数的5.43%,却发文48篇,占总发文量的15.48%,说明这14位作者是我国创意城市研究的高产作者。

(三)研究机构

研究机构是指作者所属的机构,本研究以第一作者所属机构进行分析。根据统计,310篇论文由208个机构完成。根据“普赖斯定律”,核心发文机构的论文下限为N=0.749*ηmax1/2,式中ηmax为高产发文机构的论文数[11]。表3中ηmax为22篇,故本研究N取邻近的最大整数4篇。

由表3可见,发文4篇及以上的21个机构共发表160篇有关创意城市的论文,占总篇数的51.61%,是创意城市研究领域的核心发文机构。从表中可以明显看出,发文机构集中分布在高校和科研院所,其他机构占据较小的比重。这一结果表明,高校、科研院所作为科学研究的重要阵地,在创意城市研究方面发挥着核心作用,同时这也意味着创意城市研究论文来源机构性质较为单一。

此外,从核心单位的地区分布来看,21个核心发文机构有8个位于上海、6个位于北京,说明我国创意城市研究主要以上海、北京等大城市为主,这些地区聚集了创意城市研究成果丰产的高校、科研院所及作者。

表3 发文研究机构

(续表3)

(四)来源期刊

根据统计,所有310篇以创意城市为主题的论文分别刊登在208个期刊上,其中核心期刊153篇,占全部文章数的49.35%,表明对创意城市的研究具有较高质量。仅发表1篇文章的刊物有161个,意味着我国近10年创意城市研究的论文总体分布较分散,离散性大。从表4可以看出,其中有14种期刊发文量在4篇及以上,共载文75篇,占文献总量的24.19%,是创意城市研究领域的重要阵地。

从表4可以看出,刊发本主题文章较多的期刊主要是城市规划类期刊,表明创意城市主要发文期刊呈现研究领域的集中态势。这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其局部的内聚特点,同时也表明创意城市研究视角还有待拓展。

表4 国内刊载创意城市研究论文4篇及以上的期刊

11  时代建筑 4  否12  城市发展研究 4  是13  现代管理科学 4  是14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4  是

(五)基金资助

在检索到的310篇论文中,共有152篇论文获得各类研究基金的支持,基金论文占总论文的49.03%,其中,国家级基金占10.97%。表5给出了具体的基金论文情况。可以看出,2005年创意城市研究基金资助论文为0,直到2006年才出现1篇校级基金论文,2007年开始,创意城市研究受到国家、省市等各级各类部门的资助和关注,无论是基金的数量、种类还是规模,都获得较大提升。可以看出,创意城市研究领域越来越受到权威部门的重视与支持,这与上文提及的国家及省市创意城市建设实践的引导形成呼应。

总体上,各级基金的支持不仅对创意城市研究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也再次确认了创意城市模式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性。

表5 基金资助来源

四、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的热点主题

我们利用关键词来分析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的热点主题。

(一)高频关键词的筛选

关键词是一篇文章研究的核心内容,利用Bicomb软件可以对关键词进行提取、修改和统计。在软件上将意义相同或高度相似的关键词合并,如文化产业、创意产业、文创产业、文化/创意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统一为文化创意产业,创意阶层、创意人才统一为创意阶层,SEM、结构方程模型统一为结构方程模型,长三角、长江三角洲统一为长江三角洲等。经处理,310篇文章共得到1 406个关键词,通过筛选、合并之后得到735个关键词。其中,词频为4次及以上的高频关键词36个,如表6所示。的Visualize工具绘制出国内创意城市研究文献的关键词网络图谱,结果如图2所示。该网络图谱是由36个节点及相互间的连线构成的集合,每一个节点代表一个关键词。

图2 创意城市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图

表6 高频关键词及其频次

(二)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分析

各关键词之间具有某种内在的联系,某一主题的多篇论文、关键词之间相互交叉,关系错综复杂。因此,本研究利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对关键词展开分析。通过Bicomb软件构建36*36的关键词共现矩阵,并引入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利用Ucinet软件

1.中心性分析。“中心性”是社会网络分析中的重点之一,反映出个人或组织在社会网络中具有怎么样的权力,或居于什么样的中心地位。比较常用的中心性指标包括点度中心度、中间中心度和接近中心度。

第一,点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在一个社会网络中,如果一个行动者与很多其他行动者之间存在直接联系,那么该行动者就居于中心地位,在该网络中拥有较大的“权力”。所以,网络中一个点的点度中心度,就可以用网络中与该点有直接联系的点的数目来衡量,即点度中心度。点度中心度又分为绝对点度中心度和相对点度中心度:绝对点度中心度,就是将某一点的点度中心度等同于该点的度数,即与该点有直接联系的点的个数;相对点度中心度是点的绝对中心度与网络中点的最大可能的度数之比。

点度中心度反映了关键词之间的共现关系,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频率越高,该值就越大,说明这些词是创意城市领域内的研究热点并处于核心地位,受到学者较多关注。如表7所示,点度中心度排名前几位分别是创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意阶层、城市发展、创意经济、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等,其中点度中心度最高的关键词是创意城市,其绝对中心度是32,表明该关键词与其他32个关键词都有直接联系。

第二,中间中心度(betweenness centrality)。指一个行动者通过在其他行动者之间相连的最短路径上占据中间人的位置,从而为网络中其他行动者充当潜在“中介”角色的程度。在网络中,如果一个行动者处于许多其他两点之间的路径上,可以认为该行动者居于重要地位,它测量的是行动者对资源控制的程度。本文中,中间中心度反映的是某关键词对其他关键词出现在同一篇文章中影响能力的大小,如表7所示,中间中心度较高的几个关键词分别是创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北京市、创意阶层、城市建设、创新、城市发展等,说明它们对关键词的共现影响较大。

第三,接近中心度(closeness centrality)。指网络中的行动者不受他人“控制”的能力,是一个行动者与网络内其他所有行动者连接起来的绝大部分直接路径都是短的(而不是长的)程度。如果一个点通过比较短的路径与许多点相连,我们就认为它具有较高的接近中心度。因为接近中心度计算的节点与其他点的距离越短,则表明该点越容易到达其他点,接近中心度越小的节点在网络中越处于核心地位。

本文中,接近中心度反映的是某关键词与其他关键词共现可能性的大小。接近中心度越大,说明越不容易与其他关键词同时出现在某一篇文章中。“城市”的接近中心度最高,说明它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最小。“创意城市、文化创意产业、创意阶层、城市发展、创意经济、城市建设”等的接近中心度较小,说明与其他关键词共现的概率比较高。

表7 创意城市研究高频关键词中心度

16  发展模式 7  4  0.250  67 17  城市更新 6  8  3.858  63 18  世界城市 5  5  1.317  65 19  集群 5  4  0.583  66 20  文化政策 5  4  0.718  67 21  竞争力 5  3  0.000  68 22  城市文化 5  6  1.333  67 23  城市形象 5  6  0.500  65 24  创意指数 4  4  0.000  67 25  文化特征 4  6  0.450  67 26  知识经济 4  2  0.000  69 27  新型城镇化 4  3  0.000  68 28  问题 4  3  0.000  67 29  创意文化 4  6  0.200  65 30  创意空间 4  3  0.000  68 31  南京市 4  3  0.700  73 32  创新 4  5  11.567  71 33  上海 4  2  0.000  71 34  文化经济 4  5  0.500  66 35  “3T”理论 4  3  0.500  70 36  城市 4  2  0.000  94

通过以上中心性分析,对图2进一步进行调整,可视化结果如图3所示。从图3可以直观看出,该网络呈现出相对分散和集中的双重特征。除“创意城市”外,以“文化创意产业”、“创意阶层”、“创意经济”、“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等关键词为核心的网络连线较为密集,节点图形也较大,是可能的热点主题。当然,在核心关键词的外围也存在一些较为分散的关键词及与之相关的一些研究方向。

图3 初步确定可能的热点主题词

2.凝聚子群分析。为准确地确定国内创意城市研究的热点主题,本文还利用Ucinet软件,进一步从凝聚子群对创意城市研究现状进行定量分析。当网络中某些行动者之间的关系特别紧密,以至于结合成一个次级团体时,这样的团体在社会网络分析中被称为凝聚子群。分析网络中存在多少个这样的子群、子群内部成员之间关系的特点、子群之间关系特点、一个子群的成员与另一个子群成员之间的关系特点等就是凝聚子群分析。凝聚子群分析是社会网络分析的重要方法,对了解整个网络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将子群从整个网络中分离出来,能了解子群对整体网络的影响。根据不同的计算方法,存在着不同类型的凝聚子群定义及分析方法,包括派系、n-派系、n-宗派、k-丛及块模型分析等。本文运用的主要是块模型分析。

第一,子群(位置)分析。子群分析的主要目的是针对行动者进行位置分区,即分成一个个不重叠的子群。本文利用Ucinet软件中的Concor法进行子群分析,得到创意城市研究高频关键词子群分布图(图4)。结果显示,我国创意城市研究高频关键词大致分为8个子群,如“创意城市”、“城市更新”、“城市建设”以及“城市发展”被聚在同一类,说明它们的关系紧密,研究成果也比较多。同时,通过对8个子群的密度进行计算,可以得出创意城市研究高频关键词的子群(位置)密度矩阵,如表8所示。

图4 创意城市研究高频关键词子群分布表8凝聚子群密度矩阵

表8 凝聚子群密度矩阵

第二,像矩阵分析。像矩阵(Image Matrix)是从网络总体的角度,对子群进行描述的一种方法。本文采用α密度指标法获得像矩阵:以创意城市高频关键词共现网络的整体网络密度0.188 9为临界值,将表8中各子群的密度数据与之进行比较,若子群密度大于临界值,则替换为1,否则替换为0。由此得到创意城市高频关键词凝聚子群的像矩阵,如表9所示。

表9 凝聚子群像矩阵

根据表9的像矩阵,利用Ucinet软件可以绘制出创意城市研究高频关键词子群的社会网络结构简化视图。从图5可以看出,凝聚子群分析可以将创意城市研究高频关键词子群的复杂网络结构转换为8个子群之间的互动关系的内部子结构。图中子群1和子群5的位置是整个图中的核心位置。子群1与其他5个子群保持联系,且作为图中的桥与切点,是子群3和子群4唯一的外界关系来源。子群5与其他4个子群保持联系,且作为图中的桥与切点,是子群7唯一的外界关系来源。从表8可以看出,子群1和子群5的密度均超过整体网络平均密度,说明这两个子群内部之间的交流也非常多,成员关系紧密,子群的密度高于整个网络的密度。

图5 凝聚子群社会网络简化图

(三)热点主题的确定

通过对高频关键词社会网络的中心性分析和凝聚子群分析,可以看出两者的结论具有一致性,表明创意城市研究热点关键词集中在三大类。

第一,创意城市建设,包括创意城市、城市发展、城市建设、城市更新等热点主题词。这些主题围绕怎样推进创意城市建设在我国的实践展开,从一个侧面可以看出地方政府积极兴建创意城市的热潮,也反映了学术界对创意城市建设的理论总结与引导。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创意城市建设的发展框架、政策扶持、空间规划等。

第二,创意产业发展,包括文化创意产业、创意产业园等热点主题词。创意产业是创意城市研究的热点领域之一。一般而言,创意城市都非常重视创意产业的发展并具备良好的产业基础,反过来,创意产业也是创意城市发展最为明显的特征,体现了城市最具活力的创意部分。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创意产业园(区、集群)竞争力、创意产业园(区、集群)运营模式、创意产业空间构建等。

第三,创意阶层培育,包括创意阶层、创意经济、城市经济等热点主题词。人才对于创意城市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佛罗里达强调创意城市建设的“3T”,其中之一即为人才(Talent)。兰德利也从创意城市发展角度指出:“人类的才华、技能与创意,正取代地理位置、自然资源、大同小异的劳动力大军与市场通路,成为主要的城市资源。”这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创意阶层的重要性、创意阶层的培育、创意阶层与大学的联动等。

五、结语与展望

创意城市研究经历十年的发展历程,现已取得较丰富的研究成果。本文利用2004-2014年CNKI的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对国内创意城市研究论文的年代分布、发文作者、研究机构、来源期刊、基金资助等进行文献计量统计,并借助文献关键词进行社会网络定量分析,确定了我国创意城市研究的三大类热点主题:创意城市建设;创意产业发展;创意阶层培育。通过这些热点主题,后续研究可从三方面进一步展开:(1)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大多数研究还处于借鉴国外理论和研究范式阶段,应用研究较多,今后可进一步结合中国城镇化建设实践,发展原创的、中国特色的创意城市基础理论;(2)开辟多元研究视角,大多数研究立足于城市、产业宏观研究视角,从企业、社区等微观角度的研究还有待进一步开拓;(3)拓展研究广度和深度,大多数研究集中在“是什么”、“怎么做”层面,即创意城市的界定、影响因素、政策建议、实施规划等,而对“为什么”研究的比较少,如创意城市形成机制、影响机理等,应进一步加强研究的广度和深度。

注释:

①2004年有1篇,但由于该篇为新闻报道,故数据预处理时予以剔除。

②“创意城市网络”(The Creative Cities Network)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进全球文化多样性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发起于2004年10月,是一个旨在推动促进国际合作、鼓励分享经验与资源,以文化与创意推动当地发展的国际城市网络联盟。网络包含七大主题内容:设计(Design)、文学(Literature)、音乐(Music)、手工艺与民间艺术(Crafts and Folk Art)、美食(Gastronomy)、电影(Film)与媒体艺术(Media Arts)。

[参考文献]

[1]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阶层的崛起[M].司徒爱勤,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0:68.

[2]理查德·佛罗里达.创意经济[M].方海萍,魏清江,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151.

[3]唐燕,克劳斯·昆兹曼.创意城市实践:欧洲和亚洲的视角[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1.

[4]汤培源,顾朝林.创意城市综述[J].城市规划学刊,2007(3):14-19.

[5]孙洁.创意城市的研究范畴综述[J].发展研究,2010(12):117-121.

[6]刘容.从创意城市到创意城市网络——创意城市研究述评[J].开放导报,2012(6):95-98.

[7]吕庆华,龚诗婕.创意城市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动态及展望[J].高等财经教育研究,2014(1):84-94.

[8]邱均平.信息计量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1-20.

[9]赵蓉英,王静.社会网络分析(SNA)研究热点与前沿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11(1):88-94.

[10]魏瑞斌.社会网络分析在关键词网络分析中的实证研究[J].情报杂志,2009(9):46-49.

[11]Price, Derek John de Solla.Little Science, Big Science[M]. New York and London: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963.

[12]汤培源.城市创意空间[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4:4.

[责任编辑:康光磊]

The Research Hotspot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reative Cities in China
----Based on Bibliometrics and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HUANG Yi-jun1,2,LV Qing-hua2

(1. School of Political and Social Development, Quanzhou Normal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 2. School of Business Management, Huaqiao University, Quanzhou 362000,China)

Key Words:creative cities; bibliometrics;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Abstract:On the background of creativity, creative city increasingly becomes a feasible mode of city development. There is important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o analyze the research hotspot and development skeleton of creative cities in China. This paper takes“creative city”as key word, searches 310 papers in CNKI from January 1, 2004 to December 31, 2014. It uses bibliometrics to analyze time, author, unit, journal, fund of the papers. It also explores and analyzes the research hotspot and development tendency of creative cities based o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of high frequency key words. The aim is to provide reference of further theoretical study and the construction practice of creative cities.

[中图分类号]F29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6X(2016)01-0076-09

DOI编码:10.13782/j.cnki. 2095-106X.2016.01.017

[收稿日期]2016- 01- 16

[作者简介]黄益军(1983-),男,福建泉州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泉州师范学院政治与社会发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是创意城市与创意产业;吕庆华(1960-),男,福建寿宁人,华侨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管理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是文化产业与营销管理。

基金项目论文是由国家各级政府和社会团体等拨款资助的科研项目,在研究过程中或项目完成时所发表的论文。基金论文的多少反映了论文的学术质量及国家、省市等对该课题的扶持力度,同时也是评价研究群体科研能力及水平的一项重要标准。

猜你喜欢

社会网络分析文献计量
基于文献计量的数据素养及其教育领域研究态势分析
国内电子商务学术研究进展分析
我国医学数字图书馆研究的文献计量分析
国内外智库研究态势知识图谱对比分析
国内图书馆嵌入式服务研究主题分析
国内外政府信息公开研究的脉络、流派与趋势
展会品牌利益相关者的构成及其网络结构研究
境外公益旅游研究进展与启示
新浪微博娱乐明星的社会网络分析
基于文献计量分析我国生物科学素养研究状况(2001~2016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