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2016-06-17郭建斌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统计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高等教育本质

郭建斌(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

郭建斌
(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对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经历了起步阶段、相对沉寂阶段和热烈讨论阶段三个阶段。在研究和讨论的过程中,不同的研究者形成了不同的高等教育本质观,概括起来有双重属性说、高等教育本质的动态性说、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说和高等教育集探知、育人、服务社会为一体的本质说。展望未来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研究者应先明确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然后找到适切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

[关键词]高等教育;高等教育本质;本质

自从潘懋元先生在50年代提出要建立一门研究高等教育的学科以来,高等教育的研究受到学界普遍关注。高等教育本质是构建高等教育基本理论不可回避的问题,也是指导高等教育实践不可或缺的基本理论。反观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不同的研究者持有不同的高等教育本质观。这就要求我们对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进行回顾与反思,以求对高等教育本质是什么达成共识,从而更好地发展高等教育理论和指导高等教育实践。

笔者以中国知网为依据,在其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目录下,以“高等教育本质”和“高等教育的本质”为关键词和题名,对中国研究者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论文进行搜索和查阅,据此,回顾了中国研究者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历程,梳理出这些研究取得的进展及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今后我们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趋势和展望。

一、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历程

在CNKI收录的文章中,关键词或标题里出现“高等教育本质”或者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的论文共有29篇,具体分布见表1。

表1 中国知网高等教育本质研究期刊论文数量情况

(续表1)

通过对检索到的文章的分析,笔者将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起步阶段(1994—1995年)

高等教育的本质问题是高等教育学发展不可避免的理论问题,也是高等教育实践不可回避的问题,对高等教育本质的探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对中国高等教育本质问题的探索正是基于中国高等教育学的发展和中国高等教育体制及运行机制建立的需求而兴起的[1]。

据笔者目力所及,这一阶段共有四篇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文章发表。1994年12月,《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第4期上发表的黄家泉的《论高等教育的本质》一文是国内研究者首次发表的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成果。1995年,又有三篇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成果发表,分别是《辽宁高等教育研究》第2期发表贾永堂的《高等教育本质的历史考察》一文,第3期发表的胡正强、王丽恩的《高等教育的本质论析》一文以及《高等工程教育研究》第1期上发表的文辅相的《关于教育与高等教育本质的讨论》一文。

在此阶段,研究者在探讨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上有两种显著的差异:一种观点是由教育的本质推出高等教育的本质,代表人物是黄家泉、文辅相和胡正强、王丽恩;另一种观点是贾永堂提出的用历史考察法来分析高等教育的本质。从不同的方法论出发,运用不同的方法探寻的高等教育的本质必然不一致。需要说明的是,贾永堂的《高等教育本质的历史考察》一文并不是对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而是强调高等教育本质的动态演变性,不同历史时期的高等教育具有不同的本质。

总的来说,这一阶段诸多学者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上还没有达成一致,更多的是由教育的本质演绎出高等教育的本质,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尚处于兴起阶段。

(二)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相对沉寂阶段(1996—2001年)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就如何找寻高等教育的本质进行了探索,以不同的方式分析了不同的高等教育本质。我们虽然没有看到争论的文章出现,但关于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也没有达成共识,因而表现出相对的沉寂。

在这一阶段,研究者很少发表相关的文章来阐述高等教育本质。从我们掌握的资料来看,这一时期,《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年第4期上发表了何云坤的《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及其基本内涵》一文。在此文中,作者批评了在探索教育本质的过程中存在的“政治论”和“经济论”的错误观点,提出“高等教育文化本质”的概念,并对此概念的含义和内涵进行了解读。

总而言之,这一阶段研究者们已经有就高等教育而进行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意识,说明研究者们在探索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

(三)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热烈讨论阶段(2002—至今)

1999年,中国高校扩招,中国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实践面临着诸多急需解决的问题,对这些问题的思考不得不让我们追根溯源、探寻高等教育的本质。据笔者目力所及,诸多研究者在这一阶段共发表24篇文章来阐述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呈现出四个主要特点。

第一,研究路径呈现多元化。高等教育的本质探讨涉及到我们对高等教育和教育的关系的理解,不同的理解导致探索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必然有很大的差异。从已有文献来看,关于高等教育和教育的关系有两种理解:一种是高等教育是教育的分支;一种是高等教育是特殊的存在。坚持第一种理解的,遵循由教育本质而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方法论;坚持第二种理解的,遵循高等教育本质特殊的方法论。在这一阶段,两种方法论并驾齐驱,各行其道。

第二,研究视角呈现多元化。从已有文献来看,这一阶段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视角有文化学、管理学、教育学、高等教育学等不同的视角。从不同的视角探索高等教育的本质得出的结论也不尽相同。

第三,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和反思并行。这一阶段既有一些研究者继续探索高等教育的本质,又有一些研究者开始回顾与反思已有的研究。回顾与反思比较明显的有三篇文章,一篇是李福杰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述评》一文,一篇是郑讴的《欧美学者热议高等教育本质》一文,一篇是张海玲的《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对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中国研究者对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回顾与反思,既有对国内研究成果的回顾,也有对国外研究者研究的回顾。

第四,中国高等教育本质观点的阐释。在这一阶段,一些研究者开始对自己所认为的高等教育本质进行阐释,而非遵循先探索基本概念,然后探索方法论,最后提出高等教育本质的路径。如高晓清、古新的《论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廖亚斌与屈孝初的《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大学人间的文化传承》、张婷旖与姜月的《论高等教育的闲暇本质》等。

二、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进展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学中一个最基本的理论问题,不解决好高等教育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毫无疑问会阻碍高等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纵观已有研究,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许多研究者就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研究,至今尚无达成共识,概括起来主要有四种观点。

(一)双重属性说

高等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即认为高等教育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和生产力的属性[1]。这种观点是我国研究者对高等教育本质较早的认识,受已有有关教育本质研究的影响比较大。自1978年研究者开始研究教育本质起,他们就围绕教育是生产力还是上层建筑,进行了激烈的争论,最后有研究者采取折中的办法,认为教育既是生产力又是上层建筑,即教育本质的双重属性说。此后,研究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者认为教育是高等教育的上位概念,因而教育的本质就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提出高等教育的双重属性说。

(二)高等教育本质的动态性说

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变化的还是不变的,围绕这个问题,有的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不变的,高等教育的实践形态在不断的变化,在变化的过程中总有其不变的东西,这就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所在。有的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变化的,高等教育的本质随着高等教育实践的变化而变化,即本质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客观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客观事物的本质也在不断变化[2]。鉴于此,研究者提出了高等教育本质的动态演变性,为我们呈现了过去、现在和未来的高等教育本质:早期的高等教育是一种以高深学问的探究与授受为主要内容的培养高层次优秀职业人员的活动;现代高等教育的本质表现在职业性和专业性上;未来高等教育的本质表现在高深性和学术性上[2]。

(三)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说

据笔者目力所及,国内有多位研究者在强调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概括起来就是高等教育是文化的传承、创新、批判、选择的运行机制。查阅涉及教育和社会关系的教育原理的教材或著作,我们会发现作者在讨论教育和文化的关系时会认为教育对文化的作用就是传承、创新、批判、选择等。高等教育的文化本质观尚未突破教育和文化的关系。

(四)高等教育集探知、育人、服务社会等为一体的本质说

还有一些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育人或服务社会或探索高深学问云云,又或者是集三者为一体的高等教育本质观。这种高等教育本质观的表述如:高等教育的本质就是人类通过改变自己以满足社会需要的一种工具[3];高等教育是一种传递高深学问、培养高级人才的教育[4];高等教育的本质在于教书育人和科学研究两个方面[5]等等。这些高等教育本质观或涉及探知、育人、服务社会的一方面,或涉及两方面。涉及最全面的当属龚友德的高等教育本质观,他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是围绕知识、技能的传递与创新而展开的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社会关系的总和[6]。虽然这种高等教育本质观比较全面地概括了高等学校里所进行的高等教育活动,但也有其值得商榷之处:没有将高等教育和教育的概念区分开来;没有将高等教育的本质和高等教育的概念区分开来;将高等教育归属为社会关系的总和。

三、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展望

在对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梳理之后,我们有必要进一步探求中国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未来趋向。

(一)明确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

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高等教育本质观,这些观点能够相互交流的一个前提即是他们认为的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是一致的。

从已有研究来看,研究者探寻到的高等教育本质不同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认识不清,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认识的不统一也意味着诸多研究者研究对象的不一致,这必然导致高等教育本质的多样化。概括起来,研究者认为的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有高等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高等教育,对于高等教育是什么,研究者又将其细化为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高等教育应当是什么。

对于高等教育是什么和什么是高等教育的区分,我们认为什么是高等教育表达的是高等教育的概念或者说是定义的问题,而高等教育是什么则表达的是高等教育的本质。而对于高等教育实际是什么,高等教育可能是什么,高等教育应当是什么这三者的表述,涉及到事物的本质是一还是多的问题,这就涉及到研究者对本质的理解。

我们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的另一个表述即是高等教育是什么,也就是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这个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包含了过去的高等教育,现在的高等教育以及未来的高等教育。过去的高等教育、现在的高等教育和未来的高等教育是有不同之处的,这些不同之处不是其骨架的不同,而是其或血肉或衣着的不同。

(二)探索适切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的方法论

探讨高等教育的本质,研究者可以使用不同的办法,正所谓殊途同归。但在方法论上,研究者一定要找到适合研究对象的研究方法。

从已有的研究来看,研究者在研究高等教育本质这一问题中,不同的人持不同的方法论观点。有的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是教育的下位概念,是教育的一个分支,因而我们应该持由教育本质而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方法论,甚至有的研究者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高等教育的本质。有的研究者认为高等教育的本质相对于教育的本质而言是有其特殊性的,因而我们应该探索适合高等教育本质的研究方法来研究高等教育的本质。

教育是一个类概念。从教育存在的时空形态看,教育被分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我们狭义上讲的教育即是学校教育,按学校教育的层级来分,学校教育被分为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和高等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有着很大的区别,即使学校教育的三个层级,也有很大的区别。因而,我们说站在大学科的角度思考,教育这个概念是我们区别教育学和其他学科的一个很关键的概念,站在教育学的角度思考,教育是一个类概念,不能用教育的本质代替教育下位概念的本质,更不能就教育的本质是高等教育的本质的方法来探索高等教育的本质。

探索适切的高等教育本质研究方法论的前提就是我们要明确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明确高等教育本质的内涵又需要我们明确高等教育的概念。只有这样,研究者才能探寻到真正的高等教育本质。

[参考文献]

[1]黄家泉.论高等教育本质[J].广州大学学报(综合版),1994(4):1-7.

[2]贾永堂.高等教育本质的历史考察[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2):36-39.

[3]胡正强,王丽恩.高等教育的本质论析[J].辽宁高等教育研究,1995(3):32-36.

[4]文辅相.关于教育与高等教育本质的讨论[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1995(1):9-14.

[5]程广文,宋乃庆.论高等教育本质与高等学校管理科学性[J].大学(研究与评价),2007(Z1):12-17.

[6]龚友德.论高等教育的本质[J].常熟理工学院学报,2007(6):6-10、59.

[责任编辑:张文晋]

Review and Reflection on the Essenc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GUO Jian-bin

(school of Education Science, Shanxi University, Taiyuan 030006, China)

Abstract:Since the 1990s, the research of the essenc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has experienced three stages: the initial stage, the relative silence stage and the heated discussion stage. In process of the research and the discussion, different researchers has formed different viewpoints of the ess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double essences of higher education; dynamic ess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cultural ess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Chinese higher education is a complex with researching, educating people and serving society. Looking into the future research on higher education essence, researchers should definite the essence’s connotation of higher education firstly, and then find the appropriate methodology about this research.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 the essence of higher education; essence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06X(2016)01-0001-04

DOI编码:10.13782/j.cnki. 2095-106X.2016.01.001

[收稿日期]2016-01-16

[作者简介]郭建斌(1990-),男,山西闻喜人,山西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是高等教育原理。

猜你喜欢

高等教育本质
关注本质 为理解而教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追根溯源 突出本质——聚焦微积分创新题
设计的本质
童年的本质
对求极限本质的探讨
新形势下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对策研究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关于应用型计算机专业培养方案的研究
基于Flash+XML技术的护理技能虚拟教学平台设计与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