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2016-06-13彭锐涛

科技视界 2016年13期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彭锐涛

【摘 要】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国家对于装备制造业专业的人才需求激增,本文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基本理念,从教学、考试、评价、管理、素质教育和创新实践等角度出发,构建面向学习全过程的机械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具有较强的知识基础、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

【关键词】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机械工程学科在国民经济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对其他技术领域起着支撑性作用,成为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基础。《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纲领提出通过“三步走”实现制造强国的战略目标。随着全球经济竞争不断加剧,社会发展对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大,高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其环境与氛围对创新人才的塑造有着相当重要的作用。为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必须更新教育观念,深化教育改革,构建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

1 课堂学习全过程跟踪培养

1.1 课堂教学记录

课程成绩的评定以课程考试成绩为主,适当参考平时成绩,但平时成绩权重一般不得超过课程成绩的30%。平时成绩主要是任课教师依据学生学习过程的表现,例如实验报告、课堂考勤、学习主动性和作业完成情况等进行评价,以提高学生在平时学习中对专业知识的专注与兴趣。平时成绩是用于评价非技术性指标的重要参考,这些非技术性指标点包括:职业规范、个人与团队、沟通和终身学习等,每门课程都以班级为单位制定该课程的非技术性指标评分分析报告。

1.2 理论课考试

课程结束后采用笔试、口试、机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估。命题教师根据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的要求命题,试题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中对该门课程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命题教师应拟出试题数量和难度相当的A、B两套试卷,课程考试命题不能与往届考试试题雷同,A、B卷重复内容所占分值不得超过总分值的30%,并提交相应的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考试后,任课教师填写课程考试试卷评价表和考试情况统计表,提交教学质量分析报告。

参加教学计划中规定课程的第1次考试不及格的学生,通过复习和辅导后可按时参加下一学期期初集中组织的该课程重考。必修课重考不及格的学生应当重修该门课程,直到合格为止,才能获取该课程的学分,以确保毕业生所学的每门课都能达到对知识与能力的要求。

1.3 实验课教学评价

实验课考核的内容包括实验理论、实验操作、数据处理以及撰写实验报告能力等方面。学生需在实验课前预习实验内容,实验结束后学生按指导教师规定的要求,认真撰写实验报告,教师认真批改实验报告,并给出实验成绩,每次实验成绩作为一次平时成绩,最后的平均成绩按一定的比例计入该课程的平时成绩,以此计入最终的期评成绩;对于不合要求的实验报告经实验老师指出错误后应退回学生重新撰写,实验成绩不及格者不能参加相应理论课程的考试。

1.4 生产实习教学评价

生产实习教学是大学生培养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实践环节。生产实习考核严格按照实习大纲的要求,带队老师和企业指导老师共同检查学生在业务上的提高程度和在实际中得到锻炼的程度,主要根据学生的保密本日记、实习作业和实习报告,以及学生在实习时的政治思想表现、遵守纪律情况和劳动态度等进行综合考查,考查以口试、笔试和报告等形式进行,并在学生实习鉴定表中写出评语。

1.5 毕业设计评价

毕业设计是学生在校期间一次较为系统的综合训练,包括毕业设计资格审查、文献综述、开题答辩、外文文献翻译、过程跟踪指导、中期检查、论文审核与评阅、答辩、成绩评定。毕业设计进行过程中,指导老师定期检查学生的工作进度及工作质量,及时指导答疑。学生每2周填写指导记录,并由学生和导师双方签字。参加毕业设计的学生须提交书面报告、现场答辩等形式参加开题和中期答辩,加强过程评价。学生毕业设计的评价体系包括:选题是否结合实际,符合专业培养目标要求;立论是否正确,理论分析是否透彻,解决问题方案是否恰当,结构是否合理,有无独创性;设计、计算是否科学,图、表是否规范;资料查阅是否广泛,其他附件是否符合要求等。

1.6 成绩管理

凡学生所选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均必须进行考核。考核采取考试形式,可以选择闭卷、开卷、笔试、口试、机试、论文、大作业或上述组合等多种方式。课程成绩按百分制或五级等分制(优、良、中、及格、不及格)评定。学生所修课程的期评成绩由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考试成绩为卷面成绩,在成绩测评中起主要作用;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成绩、作业成绩和考勤成绩等,其所占比例由任课老师根据课程特点在20%-30%之间浮动。百分制以60分及以上视为合格,五级等分制以及格及以上视为合格。考核成绩合格才能获得学分,否则将进行重考或重修。课程重考成绩和重修成绩中一律不计平时成绩,且课程重考成绩为60分及以上的计60分,重修课程的考试成绩按实际分数登记。

1.7 预警、降级和退学

学生毕业时应系统地掌握本专业领域的技术理论基础知识。学生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实习教学和毕业设计四个环节达到在校学习阶段各种能力的培养,并完成学分要求。学生某学年内未取得30个学分,学院给予学生书面警示。学生某学年内(包括重修取得的学分)未取得15个学分者编入下一年级试读,试读期一学年。在试读期内取得的学分(包括重修取得的学分)达到或超过20个学分者,自动解除试读,可在试读班级继续学习;达不到此要求的作退学处理。

2 课外学习全过程跟踪培养

2.1 素质教育活动方面

根据专业培养方案,学生至少需要修读文化素质教育课程6个学分方可毕业,所选课程需涵盖“公民教育模块”、“人文社科模块”、“科学技术模块”、“艺术审美模块”和“湖湘文化模块”等五个模块中的三个以上(含三个)模块,其中艺术审美类课程至少要修读2 个学分,以此引导学生学习文化和艺术类知识,选修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评价合格后获得相应学分。

2.2 创新性实践活动方面

创新意识和能力的培养主要依托第一课堂完成,要求各位专业课程老师在授课时结合个人科研讲授相关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授一些基本的创新方法;辅以创新性实践活动,创新性实践活动主要包括承担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参加各类学科竞赛。大学生研究性学习和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由大学生个人或团队在导师的指导下,自主选题,自主进行实验方法设计和自主开展研究工作。参加项目的学生在项目结束前,完成中期检查、参加结题答辩、提交验收报告。参加学科竞赛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制定了加强学科竞赛组织管理的方案。

3 结束语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我国装备制造业正面临着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从“劳动密集型”向“知识密集型”升级的重要关口,国家对于装备制造业专业的人才需求激增,我们按照“以学生为中心”的工程教育基本理念,从学习全过程的角度出发,构建机械专业的面向学习全过程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创新性实践型人才,为实现制造强国梦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琚小明.构建全过程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J].计算机教育,2013(6):1-4.

[2]易自力.谈高校创新人才培养的难题与破解[J].中国高等教育,2010(21):12-14.

[责任编辑:杨玉洁]

猜你喜欢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持续改进专业建设
面向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网络m程专业培养方案探索
信息类专业硬件基础实践的项目沉浸式教学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计算机信息管理专业建设探索
高职院校新开设无人机专业的探讨
基于工程教育认证要求的农业水利工程专业培养目标修订
精益管理在国际物流服务企业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