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BL与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联合应用于血液病学实习教学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2016-06-08沈立云杜幸军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临床疗效

杨 华 沈立云 杜幸军



PBL与临床路径教学模式联合应用于血液病学实习教学中的临床疗效分析

杨华沈立云杜幸军

【摘要】目的 分析探讨在血液病学实习教学过程中采用PBL与临床路径联合的教学方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血液科实习的学生2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100名,采用PBL联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和对照组(100名,采用LBL教学法),比较两组实习生实践、理论、综合的考试成绩以及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参与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习生实践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成绩、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参与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较,观察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98.00%)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72.00%),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PBL与临床路径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实践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有效的提升。

【关键词】PBL;临床路径教学;血液病实习教学;临床疗效;

作者单位: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血液科,河南 郑州 450000

临床血液学是分析和研究血液和造血器官病理变化而对血液系统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观察和预后进行判断的一门学科,PBL是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与临床路径相结合能够让学生通过导师的引导对临床上发生的问题进行讨论,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上的不足[1]。为了进一步研究PBL与临床路径结合的教学模式所取得的临床效果,特选取我院血液科200名实习生进行研究的具体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选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在血液科实习的学生200名,随机分为观察组(100名,采用PBL联合临床路径教学模式)和对照组(100名,采用LBL教学法)。对照组有男42人,女58人,平均年龄(21.23±5.58)岁,试验组有男40人,女60人,平均年龄(23.04±45.49)岁。两组实习生性别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LBL法教学主要根据复习和实践的教材、与患者接触问诊、辅助检查结果的分析等提出治疗的方案,最后有老师对于结果进行总结。试验组采用PBL与临床路径结合是根据大纲对血液科疾病学习的要求告知学生患者的一般情况、相关的检查结果等,同时提出此次教学的目的。让同学根据所提出的问题到临床见习,对所选的患者进行一系列的问诊、查体等,并对各项实验室检查的结果进行分析,鼓励同学善于利用数字图书馆查找与疾病相关的资料,自主的制定诊疗的方案[2]。学生根据自己的答案进行讨论,此次讨论有教师主持并适当的启发、引导同学们对问题进行分析。最终每个小组都应该对本次见习课程进行总结和交流,老师进行点评和诊断治疗要点的最后归纳总结。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实习生实践、理论、综合的考试成绩以及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参与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3]。

1.4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比较两组实习生考试成绩

观察组实习生实践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成绩均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实践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成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1。

表1 两组实习生考试成绩的比较 (±s,分)

表1 两组实习生考试成绩的比较 (±s,分)

注: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实践考试成绩 理论考试成绩 综合成绩观察组 100 80.29±15.20* 87.47±16.27* 82.10±15.92*对照组 100 73.93±11.13 81.42±15.33 78.35±14.67

2.2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对两组学生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实习的质量进行调查,发现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参与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观察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98.00%)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3 讨论

血液学的诊断的基础是详细的病史和查体资料,因此应该重点掌握患者的各项临床表现,所以血液学需要有良好的临床诊断的思路[4]。教师进行血液学讲课时不仅要告知学生疾病的特征的操作,对学生自主学习和诊疗思路的培养更为重要[5]。PBL教学模式已经被国际医学教育界所认同,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有效地加强了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让学生发现问题、运用各种方式寻找答案,最后总解决问题来提高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和对知识的渴望[6-7]。教师因材施教有效的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质量和效率,自学的能力得到了有效地提高,最终由教师进行问题的最终解释并进行总结[8]。通过试验得出结论:观察组实习生实践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成绩都高于对照组实习生实践考试成绩、理论考试成绩、综合成绩,临床实践能力、团队参与能力、学习兴趣、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相比,观察组学生优于对照组学生,观察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98.00%)高于对照组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满意程度(7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PBL与临床路径结合教学需要教师有较好的组织能力,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学科之间的联系,努力培养医学上的创新型的人才。

综上所述,PBL与临床路径结合的教学模式有效的提高了临床实习生的学习质量,实践的能力和学习的兴趣有效的提升,学生对于血液疾病的认识更加深入,自学能力、团队协作能力、表达能力、临床思维的提高。

表2 学生对教学方法的评价 [n(%)]

参考文献

[1]陈文明.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教学法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病案,2010,11(7):55-56.

[2]常春康,宋陆茜. PBL教学法在临床血液病课程教学中的实践[J].卫生职业教育,2015(14):65-66.

[3]董宝侠,陈协群,顾宏涛,等. PBL教学法在内科学血液病教学中应用的体会[J]. 基础医学教育,2013,15(8):782-784.

[4]陈洁,吕书晴,徐正梅,等. 八年制医学生血液病临床多元化教学模式的探讨[J]. 西北医学教育,2010,18(6):1235-1237.

[5]黄慧芳,林东红,刘庭波. 血液检验实习带教PBL案例教学法的应用与思考[J].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09,11(1):93-95.

[6]王勤婉,余震,梅爱红,等. PBL联合信息化模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应用初探[J]. 基础医学教育,2015(10):915-917.

[7]陈飞,刘莉,沈辉,等. CPPT教学模式在血液病教学中的运用[J].基础医学教育,2013,15(4):399-401.

[8]左丽宏,王兵,邹雅琴,等. 案例教学法在血液病临床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 中国病案,2012,13(1):57-59

Analysis of Clinical Effect of PBL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l in Hematology Practice Teaching

YANG Hua SHEN Liyun DU Xingjun, Hematology Department, The Second Affiliated Hospital of Zhengzhou University, Zhengzhou He'nan, 450000,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PBL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l in hematology practice teaching. Methods 200 internship students in hematology department from October 2014 to October 2015 were selected and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n=100, PBL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l) and control group (n=100, LBL instructional approach),to compare the test score of practice, theory and comprehensive of the two groups,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ies, team participation abilities,learning interest,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of the two group. Results The test score of practice, theory and comprehensive of the two groups, clinical practice abilities, team participation abilities, learning interest, ability to analyze and solve problems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The degree of satisfaction of teaching method of observation group (98.00%)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72.00%),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application of PBL combined with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l in hematology practice teaching can improve learning quality, practical abilities and learning interest.

[Key words]PBL, Clinical pathway teaching model, Hematology practice teaching, Clinical effect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1-0014-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1.009

猜你喜欢

临床疗效
探讨氯吡格雷预防冠心病介入治疗心血管的临床疗效
131碘治疗甲亢患者的后期随访效果分析
枸橼酸咖啡因治疗早产儿原发性呼吸暂停临床分析
微创手术治疗胃溃疡42例临床分析
研究腹腔镜在早期卵巢癌分期手术中的临床应用
早期应用前列地尔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