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通用能力培养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2016-06-08颜琬华赵晓敏乔昌秀张雪雁邹函书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1期
关键词:人际沟通护生课程

颜琬华 赵晓敏 乔昌秀 张雪雁 邹函书



通用能力培养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探讨与实践

颜琬华赵晓敏乔昌秀张雪雁邹函书

【摘要】目的 探讨通用能力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的培养效果。方法 将通用能力融入教学,并在课程结束后,采用问卷调查和通用能力量表对2014护理本科128名学生进行效果评价和分析。结果 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处理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创造能力与培养前均有提高(P<0.01)。结论 将通用能力融入课堂,设计科学、可行的实践性课业和评价体系是有效提升学生通用能力及岗位就业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通用能力;护生;人际沟通;课程

作者单位:滨州医学院护理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3

通用能力(General Competencies)指各门职业都适用的能力,是跨职业、有助于终身学习且可发展独立性的能力[1]。长期以来,我国医药卫生院校在培养人才方面普遍忽视了对学生评判性思维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沟通与团队合作能力、专业素养、职业内涵等通用能力的培养[2-3]。加强对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目前,国内护理课程尚缺乏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内容,如何将符合实际需要的通用能力培养模块融入大纲、进入课堂,探讨一条系统而可行的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人才通用能力培养途径,以提升护理人员的核心能力和就业竞争力、达护理专业质量认证标准,是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1 实施对象与课程

采用便利抽样法随机选取某高等医学院校2014级全日制护理本科生128名为实施对象,其中男12人,女 116人,平均年龄(20.15±1.70)岁。2015年9月~2015年12月,在《护理人际沟通》课程教学中进行通用能力培养探讨和实践。

2 实施方法

2.1教学方法

2.1.1教师培训 开课前对参与本课程改革的老师进行培训,包括通用能力的概念、培养目的、实施方案、基本要求、评价方式和标准等。

2.1.2修订教学大纲 以《护理人际沟通》课程为教学改革的切入点,改革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将通用能力编入课程教学大纲中,使教学大纲符合实际护理岗位标准需要。

2.1.3形成模块化课程 根据知识的系统性和彼此关联性,以每2~3章为一个学习模块,形成模块化课程。并根据教学大纲,制定每个模块的学习目标,包括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水平两个方面,科学设计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案。

2.1.4设计实践性课业 教师根据培养目标,设置学习情景,提出目标和任务,让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自主完成对典型情境、任务与角色、护理实施方案等综合设计和任务,在课程作业设计和完成过程中提高学生的通用能力。实践性课业涵盖了该门课程规定的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每个学习模块设计1~2个实践性课业,每个实践性课业包括题目、通用能力目标、案例情景、任务四部分。

2.2教学评价

根据实践性课业的目标要求,制定专业能力和通用能力评价标准。由小组长和教师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评价学生实践性课业的完成情况,以此考核学生分析、设计、组织、判断、沟通、处理、团队合作、资料收集、信息利用以及健康指导等能力。评价成绩以小组为单位,其小组平均成绩即为每个小组员的成绩,并作为平时成绩记录。

3 效果评价

3.1评价工具

①专业能力评价表,课程结束后采用通用能力评价量表对学生的通用能力培养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并与培养前评价相比较。通用能力评价表采用BTEC通用能力调查量表[1]。该量表包括7个维度,共18个条目,分别为:管理和发展自我的能力(4个条目)、与他人合作和联系的能力(3个条目)、交流沟通的能力(4个条目)、任务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3个条目)、数字运用的能力(1个条目)、技术运用的能力(1个条目)、运用设计和创造力方面的能力(2个条目)。每一条目的评价均采用4级评分法[4],从没有能力到完全有能力依次赋予l~4分,总分为18~72分,总分越高,代表通用能力越强。②问卷反馈调查。采用自行设计问卷,对通用能力改革实施情况进行调查反馈。问卷包括:履行好自己的角色,责任感、组织协调能力、时间管理能力、团队合作意识、获取信息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有效口头沟通能力、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7个条目,各条目按:明显提高、不明显两级评定。发放问卷128份,当场回收问卷128份,有效回收率100%。

3.2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4 结果

4.1学生通用能力培养效果评价,见表1。

表1 护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前后通用能力评价情况(±s)

表1 护理专业学生课程学习前后通用能力评价情况(±s)

?

4.2课程结束后对128名学生问卷反馈评价显示

履行好自己的角色,有责任感明显提高117名(91.41%),提高不明显的11名(8.59%);组织协调能力明显提高115名(89.84%),提高不明显的13名(10.16%);时间管理能力明显提高111名(86.72%),提高不明显的17名(13.28%);团队合作意识明显提高121名(94.53%),提高不明显的7名(5.47%);获取信息、利用信息的能力明显提高113名(88.28%),提高不明显的15名(11.72%);有效口头沟通能力明显提高108名(84.38%),提高不明显的20名(15.63%);综合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明显提高104名(81.25%),提高不明显的24名(18.75%)。

5 讨论

通用能力强调的不是某种专业领域或某一岗位群所具有的职业知识和技能,而是所有职业共同具有的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具有普适性、可迁移性、持久性、价值性和可发展性[5-6]。2011年3月在首届医药卫生人才通用能力培养工程大会上,中华护理学会理事长张志君提到:“通用能力是支持专业能力发展的重要能力,专业能力仅仅是敲门砖,而通用能力将最终决定医疗卫生人才的职位和收入的高低”。 英国爱德思国家学历及职业资格考试委员会将通用能力分为七个方面:管理和发展自我的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交流的能力、处理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数字的能力、运用科学技术的能力、应急和创造的能力。通用能力的培养,是国际职业教育改革的新趋势,也是国际职业教育专业认证体系中主要能力之一,在国际职业教育界已被普遍接受。加强对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当今世界各国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

通用能力是一种可转移、可培养的基础能力,其培养渠道包括课程渗透、校园文化活动、社团活动、社会实践等。其中,课程渗透因为体系完善、师资健全、便于实施等特点成为培养学生通用能力的最主要渠道[7-8]。从本课程的培养效果看,学生的自我管理和发展能力、与他人合作的能力、沟通能力、处理任务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和创造能力与培养前均有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数字运用能力和技术运用能力两项技能提高不明显,可能这两项技能培养不是单门课程短时间内就能显著提高的,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培训或通过多门课程、多种渠道的培养和训练才能达成。另外,课程结束后通过问卷反馈也表明,80%以上的学生认为在履行好自己的角色,责任感、组织协调、时间管理、团队合作、获取和利用信息能力等方面都有明显提高。

因此,将通用能力融入大纲,进入课堂,并通过一系列实践性课业的训练和考核,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能力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BTEC项目课题组. 中国消化BTEC—关于BTEC项目实施情况的调研报告[J]. 职业技术教育,2004(36):14-31.

[2]袁俐,钱美娟,姜声杨. 高职护生通用能力培养方案的探讨[J]. 护理研究,2012,26(28): 2673-2674.

[3]赵继红. 河南省护理专业大学生通用职业能力现状分析及对策[A].2012年河南省护理科研暨临床护理PBL实践教学骨干研修班论文集[C]. 郑州:河南省护理学会,2012:10.

[4]周晓美,刘晓双,宁斐,等. 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测评工具的研究进展[J]. 护士进修杂志,2015(17): 1563-1567.

[5]高小雁,王朝焱,沈杰.北京市某三级甲等医院护士通用能力调查[J]. 中国护理管理, 2012,12(9):73-75.

[6]高小雁,沈杰,王朝焱. 骨科护士的通用能力调查[J]. 护理研究,2013,27(2):119-121.

[7]张晓燕,张万红. 大学生自我管理对通用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影响路径研究[J]. 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7(4):89-94.

[8]高强,李红,张妍妍. 高职院校职业通用能力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J]. 机械职业教育, 2013(8):11-1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General Competencies on the Course of Nur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YAN Wanhua ZHAO Xiaomin QIAO Changxiu ZHANG Xueyan ZOU Hanshu,School of Nursing, Binzhou Medical University, Yantai Shandong, 264003,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discuss the effect of general competencies on the course of nursing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Methods The general competencies were put in the process of teaching, after the course, 128 undergraduates of 2014 class majored in nursing were evaluated and analyzed by the questionnaire and General Ability Scale. Results Students' ability to self-management and self-development, cooperating with others, communication skills, dealing with tasks and solving problems, designing and creativity were improved(P<0.01). Conclusion Application of general competencies in class, designingbook=13,ebook=24scientific and feasible practical lessons and evaluation system, are keys to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general competencies and employability of students.

[Key words]General competencies, Nursing students, Interpersonal communication, Course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11-0012-03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11.008

基金项目:山东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立项项目,课题编号:2011GG008

猜你喜欢

人际沟通护生课程
低年级本科护生人际沟通能力的调查研究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当代大学生人际沟通的有效性问题研究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人际沟通技巧在对台传播中的运用
云南医学院校医学生人际沟通能力及需求状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