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地区高职英语课程教与学存在问题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6-05-30杨幼君陈文静莫才义宋薇

昆明民族干部学院学报 2016年12期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英语问题

杨幼君 陈文静 莫才义 宋薇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贵州都匀,558022

【摘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对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克服英语课程教与学的困难和障碍,是我们面临的现实问题。通过对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问题的研究和思考,探索出一条与我省地方经济文化特色发展相适应的高职英语教学之路刻不容缓,对推动和发展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民族地区;高职英语;问题;策略

一、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文化的快速发展,职业教育已步入了时代发展的快车道,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學生纷纷踏入了职业技术学院的大门,为校园带来了勃勃生机和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地区的英语教学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不少的问题。通过对高职院校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存在问题的分析和思考,并有针对性地实施应对策略来提高英语教学质量,是该地区高职英语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研究的课题。

二、少数民族地区高职英语课程教与学存在问题

1、民族生缺乏对高职英语学习重要性的认识,学习存在盲目性

高职少数民族学生大多来自文化教育相对落后地区的民族乡镇中学,这些地方教育基础薄弱,很多民族生家长教育观念落后,对孩子的教育重视不够,这部分学生从小没有受到良好的基础教育,综合素质较低,在学习上缺乏认真刻苦精神,对学习定位较低,对英语学习不感兴趣,不能清楚地认识高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英语学习上存在盲目性,学习动力不足。

2、民族生口语方言重,听说水平低、文化跨度大,交际困难

在我省,大部分少数民族都还保留着本民族的语言,这些民族语言的发音方式和吐字频率都与汉语有很大差别,与英语更是有着截然的不同。调研中, 我们了解到有60%的学生在进入我院前的语言环境为双语(本族语、汉语),30%的学生的语言环境是纯民族语言,民族生从小生长在其独特的生活环境和文化背景里,他们有其特殊的语言氛围和思维模式,在家里他们讲的是本族语,在社会上使用双语(本族语、汉语),入学后他们不但要学习本族语与汉语文化的和差异,还要学习认识中西文化中存在的差异,这种“三语(本族语-汉语-英语)”的学习、转换、对接形成了较大的文化跨度,增加了他们学习语言的焦虑和难度。

3、民族生英语水平参差不齐

由于高职学生生源来自于不同的中学、中专、职高、技校等,他们中有的仅学过1-2年的英语,懂得一些英语的简单句型和基本语法,英语学习处于一种盲目的、无规律的状态。通过对我院2015、2016级学生的英语高考成绩和词汇量的掌握情况进行调查,了解到大部分学生英语高考成绩在60分以上的仅占5%,在60分以下的学生占95%,词汇掌握量约有600~1800左右,词汇量的不足是他们在英语学习中遇到的“瓶颈”,也是阻碍高职英语教学顺利开展的障碍。

4、课程设置不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教材缺乏实用性

通过对我院、黔南医专、黔南技师学院等英语课程设置情况调查,我们发现英语课程基本是被当作孤立的公共基础课来开设的,开设时间短,课时数偏少,教材内容大都是听、说、读、写、译等基础语言知识,缺乏实用性和职业性,区域文化特色更匮乏,与社会就业要求脱节,学生根本做不到学以致用,对服务地方和推动地方经济文化发展不能发挥应有的作用。

5、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模式陈旧,教学手段落后

目前,西部很多高职院校的英语教学还是沿袭传统的 “一只粉笔+一本书”,“词汇+课文+翻译”的教学模式,课堂上教师以“满堂灌”的形式进行教学,偏重对知识的传授,忽视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训练及职业需求。由于经费的问题,忽视对必要的语音室和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和教学资源的投入,教学手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和需要,因而也就无法充分发挥媒体网络技术对学生英语水平提高的作用。

6、师资力量薄弱,缺乏专业背景

高职英语教师大都是英语专业出身,他们有语言教学的经验,但缺乏行业知识,没有行业实践背景,教学中只注重对单纯的语言知识和技能的传授,他们对学生未来的目标岗位知之甚少,不知道学生需要什么,也不知什么对学生有用。

三、提高高职英语教学质量的应对策略

1、明确英语学习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学习的积极性。

针对学生英语基础较差,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问题,教师要正视民族生英语学习自信心不足的问题,必须从思想上纠正学生的错误认识,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教师要重视感情的投入和正能量的传播,通过自己的言行传递给学生亲切、鼓励、信任、尊重的情感信息,让他们真正“亲其师信其道”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和学习热情,培养他们的英语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克服畏难心理。

2、加强民族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缩小学习上的差异。

培养学生尊重中西文化的差异和各民族风俗语言习惯的态度,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使他们对“三语”的学习和运用得心应手,使之成为学习和求知的动力。教学实践中,我们要考虑到民族生所具有的民族特征进行有针对性的高职英语教学,关注这部分学生的情感态度、认知习惯,倡导以人为本,主张因人施教的个性化教学形式,尽量缩小因民族文化和生活环境不同而造成的学习上的差异。

3、优化教材,调整教学思路,充分认识高职英语教学与地方经济发展需求的关联性。

高职教学是面向地方经济、面向产业的一种教学形式,对地方经济发展意义很大,因此高职英语教学目标的定位应围绕着该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和地方经济发展需求、文化特色与专业特点来培养学生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区域经济发展要求创造性地对教材进行加工、整合、开发,有针对性地制定教学方案,使英语教材内容与专业知识能相互衔接和补充。

4、分层教学,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是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学习动机及学习能力等诸多因素,将所有要进行英语教学的学生按整体水平的高低分成不同层次。根据不同层次学生水平确定不同的教學目标, 内容、进度等,使教学能够扬长避短更有针对性,让学生各有所得,使教与学正真的卓有成效。

5、创新教学方法和手段。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增强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素质、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是将学校教学和社会需求紧密联系的重要途径。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能力培养型教学模式,要减少和防止单纯的讲解式教学,采用启发式、探究式、互动式等教学方法来开展英语教学活动。还要大力提倡教师充分利用媒体网络资源和先进的教学技术,创设英语教学氛围、虚拟环境,提供作品影像以及背景资料等来加强英语实践练习的教学。还可采用最新的交流方式(如借助E-mail、QQ、MSN、微信等)与学生沟通,以便引导、启发学生对英语的学习热情。

四.结语

总之,作为民族地区的高职英语教师,我们要拓宽 思 路 ,开 阔 眼 界 ,改 变 思 维 和 方 法 ,积极参与相关行业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加强与专业教师的沟通和交流,提高对高职英语教学的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学会掌握的教学的艺术,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交流、学习和指导,让学生肯学、乐学,帮助他们(尤其是民族生)克服英语学习存在的困难和障碍,提高他们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和技巧,为民族地区造就一大批会英语、懂技术的高级复合型实用人才。

参考文献:

[1]杨进 以终身学习理念为指导,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职业技术教育》2015. 1

[2]教育部. 高职高专英语教学基本要求[M] .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杨登山 王晓刚,高职学生年级特点与教育对策,《职业教育研究》2012. 9

[4]杜雪媛 关于高职英语教学改革的思考,《校园英语》2015. 10(上旬)

作者简介:杨幼君(1965--)女 黔南民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高职英语教学。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6年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猜你喜欢

民族地区高职英语问题
云南省民族地区农村小学体育教师现状调查研究
如何提高民族地区“一类模式”小学汉语文教学质量
基于翻转课堂的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研究
现阶段高职英语教学方法的创新研究
论高职英语多元化综合评价模式的效度与信度
关于高职英语课堂教学的几点体会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