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工作实践研究

2016-05-30王法山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王法山

摘要:加强高校学风建设一直是高校学生教育管理的重要工作内容。近年,由于受经济社会影响,高校学生学风普遍存在一定问题,笔者结合自身多年的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经验,从实践出发,总结研究高校学风建设的问题及相应解决办法,拟为广大高校工作者提供一定的借鉴。

关键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学风建设

学生是校园的主体,学风是校园的灵魂,学风是高校学生学习目的、学习习惯、学习状态等的综合体现,优良的学风促进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如何形成促进良好学风的长效机制,引导学生从被动的接受学习到主动学习,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探索优良学风建设的规律,实现优良学风建设的科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管理途径,是目前广大高校着重进行的教学工作,也是高校学生工作的重要抓手。

一、 高校学生学风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 学习目标不明确

笔者与学生接触较多,通过深入课堂以及与学生的日常谈话中能够发现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目标不够明确,导致终日涣散,碌碌不知所为。学习目标是大学生学习的驱动力,明确的学习目标能够督促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效果,大部分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或是目标不端正,如有些学生以学期末不挂科为目标,缺乏对自身学习的定位,容易造成停滞不前的现状。

(二) 学习态度不端正

部分学生的学习态度不端正,主要表现在:课堂秩序不佳,存在上课迟到、早退,甚至旷课、吃零食、睡觉等现象;少数学生以参加学生活动为借口旷课;还有学生以就业实习为理由,逃避部分选修课程。这些现象反映出学生学习态度的问题。很多学生考试之前临阵抱佛脚,学习意识淡薄。

(三) 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进入大学以来,好多学生仍未能摆脱高中时期被动学习的状态,好多学生不能管理好时间,不会学习现象严重;也有学生一时兴起,决定要好好学习,简单制订了学习计划后仅能坚持一阵儿,不能形成长期的学习习惯;部分学生对所学专业不感兴趣,导致专业课程没有学习动力,跟不上课程安排,陷入恶性循环。

二、 高校学生学风问题存在的原因

(一) 学生理想信念的缺失

学生是学风建设的主体。部分学生学习动力不足、治学态度不严、学习纪律松懈、学习心态不正等现象与他们对学习的认识不足有直接关系,但深层次的原因还是理想、信念的问题,学生社会责任意识淡化,生活条件提高后盲目乐观,缺乏刻苦学习的精神,心态浮躁。因此,高校的学风建设以学生的理想教育为重点,加强学生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学生的学风意识。

(二) 对新事物的盲目追逐心浮气躁

现在处于新鲜事物层出不穷的时代,大学生对外界的诱惑与刺激十分敏感,甚至盲目追逐,如学生沉溺网络、离不开手机,都变成了“低头族”,一日不带手机就魂不守舍。在网络环境与新生事物中成长起来的大学生,接受能力很快,但缺乏坚持;有自己独特的审美与判断,厌恶一成不变;思维活跃,但不易沉淀下来。

(三) 高校学生管理缺乏全面性

对学生的管理、教育与引导关系到优良学风的建设,全面性的学生管理与促进高校学风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一旦出现片面的管理,如只依靠学生工作队伍去约束、管教,或是单纯通过任课教师强调课程纪律,这都是远远不够的。不能仅凭一方之力,而是应从高校全员育人的角度出发增强高校学生优良学风的建设。

三、 加强高校学风建设的实践对策

(一)加强制度建设,营造良好育人氛围,形成促进优良学风的长效机制

健全的学生管理规章制度是学风建设的必要前提。随着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当代大学生的日常行为习惯和对事物的认知有明显的新特点,而目前我国各高校制定的大学生相关制度管理规定基本都是沿用20世纪90年代,学生管理规定中部分内容与当今学生学风建设脱节。故此,加强学风建设首先要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将学生的教育、管理和服务等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力争做到学生管理工作无遗漏、无盲点。

以往的学生管理制度主要规定学生的义务,忽视学生权利的维护,造成学生内心对学生管理规定存在一定反感,很多学生直至毕业都未曾认真学习过学生管理规定,学生的相关规章制度并未起到应有的教育意义。加强学生学风建设,要积极发挥学生教育管理制度的正面激励作用,在相关制度制定的过程中要融入人文关怀,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着重加强对学生日常行为准则、高校综合测评考核办法、考场规则、考勤办法等方面的修订,要通过对评奖、评优等制度的建设突显规章制度的正面激励作用,确保每名学生都能明白学校相关行为规范的真实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成长而非对学生利益侵害。

同时,要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如利用校园广播台、标语宣传栏、海报张贴、微博、QQ、微信、人人网等媒体,通过典型人物事迹宣传或者相关师生学习心得传授,有效地营造出良好的学习氛围。与此同时,还可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学生活动,如新生入学适应性教育的新老生交流会,针对大二年级专业学习开展的学习经验交流会,针对大三年级开展的保研、考研经验交流会,针对大四年级开展的应聘经验交流会等都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

(二)加强师德建设,以教风带学风,形成“三全育人”的学风建设工作机制

学风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良好学风的形成不仅需要完善的制度规范还需要全体师生的长期努力,尤其是教师要起好模范带头作用,全体教职工要积极参与学风建设,以校风带学风,以教风促学风,以环境育学风,形成全员参与学风建设的良好局面,保证学风建设有条不紊、规范有序地进行。

由于现行的学分制选课的弊端,教师与学生日常交流机会少,教师对学生的学习习惯及特点不够了解,在日常教学中只是单纯的知识传授缺乏必要的感情交流,在面对学生不感兴趣的知识点时,教师无法通过其他方式吸引学生注意力。故此,加强学风建设在注重提高全体教师的教学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所有教师的责任意识,通过组织师生交流座谈、相关的培训活动和学业导师制度的建设,促进师生之间感情沟通,调动教师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积极性,形成“三全育人”的学风建设新机制。

(三)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

加强学生学风建设,调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是关键。现代大学生普遍存在感性认知能力强、理论认知能力弱,道德素质高、政治敏感度低,时代感强、责任感弱的思想特点,如何有效地通过教育管理手段突出学生在学风建设的主体地位,实现学生由“要我学”到“我要学”的转变是学风建设的核心也是最终目标。

首先,要积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如前所述,理想信念缺失是当代大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的主要原因,受现代媒体的影响,一些奢靡之风、享乐主义、拜金主义传入校园,对学生起到了非常消极的影响,不少学生缺乏正确的价值观,往往容易受“读书无用论”的影响,产生厌学情绪。故此,加强学风建设要着重加强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要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核心,建立分年级、分层次的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教育机制,依托学生骨干力量开展丰富多样的主题文明教育活动。同时抓住重大社会事件,大力加强大学生理性爱国主义和理想信念教育,针对社会热点科学答疑解惑,有效凝聚共识,提高学生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进而形成良好的社会责任意识,提升学习的主动性。

其次,要积极发挥学生干部的骨干力量。学生干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力量,在学风建设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学生干部是和其他学生沟通的桥梁,能有效地传递反馈学生学风建设的效果,有效提升学风建设的实际效力。同时,优秀的学生干部队伍能在学生群体中形成榜样力量,学生自主开展的学风建设活动更能贴近学生学习生活,更易被学生接受。如建立学生班主任制度,即在高年级遴选成绩优异、表现突出、有责任心的学生担当低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协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日常教育管理,在方便学生了解咨询各时期的学习生活问题的同时也为学生树立了楷模。

最后,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学习平台,引导学生建立学习兴趣小组。由于现行高考升学制度的弊端,我国绝大多数大学生在高考填写志愿时并不了解所报专业的学习内容,往往是学习了一年之后才发现所学专业并非自己的兴趣,缺乏一定的学习热情,造成学风萎靡。故此,如何培养学生学习兴趣是加强学生学风建设的难题。兴趣是最好的教师,而兴趣有一定的关联性,通过学生学术小组的组件,可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通过发掘学生兴趣与专业学习的交集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的转变。

编辑/宋 宇

猜你喜欢

学风建设思想政治教育高校
论大学生学风建设的途径
浅议武夷学院“无手机课堂”学风建设活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