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质性自然:《归去来兮辞》的文化解码

2016-05-30郑晓峰

黑龙江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6年5期
关键词:陶渊明

郑晓峰

摘要: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世界中的一座堡垒,一座精神的丰碑,无数文人政治失意后会选择回归田园,从陶渊明的身上寻找自我生命存在的意义。《归去来兮辞》可以看作是陶渊明归隐人生的宣言书,“岂能为五斗米折腰事乡里小人”,以此结束了他仕与隐的人生选择,彻底决裂官场,归隐田园。陶渊明是历代失意文人的精神坐标,在其精神的象限内充盈着淡泊自适、本性自然,鄙薄丑恶、秉持善念,自由审美的心灵力量。

关键词: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质性自然

一、陶渊明归隐的物质基础

陶渊明的一生共经历五仕三隐,最后一次出仕是晋义熙元年(公元406年),在官80余日,“眷然有归欤之情”。仔细揣摩《归去来兮辞》的字里行间,我们发现文本的内在矛盾之处。王若虚《滹南遗老集》卷三四摘《归去来兮辞》谋篇之疵:“将归而赋耳,既归之事,当想象而言之。今自问途以下,皆追录之语,其于畦径,无奈窒乎?‘已矣乎!云者,所以总结而为断也,不宜更及耘籽、啸咏之事”;刘祁《归潜志》卷八亦记王谓此文:“前想象,后直述,不相侔。”盖《序》云:“仲秋至冬,在官八十余日。因事顺心,命篇曰《归去来兮》。乙巳岁十一月也。”王氏执着此数语,成见梗胸,未涵泳本文耳……周振甫曰:“《序》称《辞》作于十一月,尚在仲冬;倘为‘追录‘直述,岂有木欣欣以向荣善万物之得时等物色?亦岂有‘农人告余以春及,将有事于西畴‘或执仗以耘籽等人事?其为未归前之想象,不言而可喻矣。”本文自“舟遥遥以轻飏”至“亦崎岖而经丘”一节,叙启程之初至抵家以后诸况,心先历历想而如身正一一经。钱钟书先生认为这是边想边做的事,决非想象之辞,前后矛盾之语。

既然如此,这引发了我们对这篇《辞》的小序与正文之间陶渊明归隐时的经济状况进行深入的思考。小序中“余家贫,耕植不足以自己。幼稚盈室,瓶无储粟”与正文中“僮仆欢迎”,“有酒盈樽”,“或命巾车,或棹孤舟”构成矛盾,如何解释文本中的这种内在矛盾,无疑是须要考据的。而且,在这一点上,也是国内学术界近年来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陶渊明归隐时的物质基础怎么样。范子烨提到“田园诗的选择:从《归园田居》诗看陶渊明隐逸生活的经济基础”,范先生通过陶渊明与谢灵运的对比,认为“陶渊明的经济状况与谢灵运是无法相比的”,这一结论很中肯,当然,国内有些学者认识却与之完全相反,认为陶渊明归隐之初极度富有。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们再来分析文本的矛盾之处,很显然,从文本之内已经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借助于对陶渊明资料的系统考证研究方能做出相对满意的结论。我们从《六臣注文选》,逯钦立先生的《陶渊明集》,袁行霈先生的《陶渊明研究》,孟二冬先生的《陶渊明集译注》,还有李文初先生的《陶渊明论略》中,辑录出能够解释这一问题的相关材料如下:

有关僮仆的资料:萧统的《陶渊明传》说:“谓亲朋曰:‘聊欲弦歌,以为三径之资,可乎?执事者闻之,以为彭泽令。不以家累自随,送一力给其子,书曰:‘汝旦夕之费,自给为难,今遣此力,助汝薪水之劳。此亦人子也,可善遇之。”

有关饮酒的资料:虽无挥金事,浊酒聊可恃。(《饮酒》其十九)何以称我情,浊酒且自陶。(《己酉岁九月九日》)但恨在世时,饮酒不得足。(《拟挽歌辞》)在昔无酒饮,今但湛空觞。(《拟挽歌辞》)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去留。(《五柳先生传》)

有关车的资料:李善《文选注》曰:“《孔从子》孔子歌曰:巾车命驾将适。唐都郑玄《周礼注》曰巾犹衣也。济曰:巾,饰也,言装饰其车。”李善与吕延济将之理解为“或巾柴车”。

通过这些资料的补充,可以有效地解决陶渊明归隐的物质基础这一重要问题,僮仆因做彭泽令,官府所给;饮酒只有浊酒,时而常断,竟至无酒;农用车空闲时装饰车篷出游,绝非专车。物质的贫乏让我们充分领略到陶渊明归隐的情怀。陶渊明即便生活困顿,仍然复归田园,甘受清贫的生活。这正是儒家知识分子“一箪食,一瓢饮,居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精神的具体体现,重视精神追求,远离物欲,不被物化。在物质与精神之间的选择问题,这也是当代人的思想困惑。

二、陶渊明自身的质性自然

陶渊明之所以能够决绝官场,复返田园,关键在于他本性崇尚自然,“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这是陶渊明五仕之后的心灵感悟。陶渊明也曾有济世之志,“猛志逸四海,骞翮思远翥”,“猛志固常在”,怎奈现实多艰,仕路多舛,加之质性自然,“日月掷人去,有志不获骋”。“咨大块之受气,何斯人之独灵”(《感士不遇赋》);“茫茫大块,悠悠高旻,是生万物,余得为人”(《自祭文》)。既然如此,那么秉承天地灵气而生之人,就应复返山林,亲事稼穑,躬耕垄亩,避免世俗的烦扰。

质性自然的思想在陶渊明身上表现为与世俗官场的决裂,对名教礼法的不满与鄙薄。在看似归隐的消极避世的方式选择上,却存在着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蹈与对俗己的扬弃的精神境界。质性自然在道德修身层面则表现为修心养性、修心见性。具体而言,心对性、情的功能主要有两类,一是有为,一是无为。而有为也不外乎去伪求真、抑恶扬善、趋美避丑罢了。“既自以心为行役”的陶渊明遵从内心的指引,有意摆脱身体的役使,这成为必然的选择。

真、善、美组接成的陶渊明的艺术世界,恰恰是陶渊明质性自然思想的折光。用自然之本心看待自然之万物,追求自然之情怀。“自然就是他最高的美学理想。”陶渊明的“抱朴含真”(《劝农》)、“抱朴守静”(《感士不遇赋》)都是在老子“见素抱朴,少私寡欲”,“复归于朴”的观念下,对朴素自然人性的一种回应。类似的诗句还有,“养真衡门下,庶以善自名”(《辛丑岁七月赴假还江陵夜行涂口》)。“真想初在襟,谁谓形迹拘”(《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作》) 。“真”是上古生民的本性,能够做到“养真”“真想”“复真”“任真”就可永保上古生民之“真风”,远离污浊的尘世,桃花源里可耕田。

世人皆视躬耕为拙,出仕为官为巧,陶渊明宁愿舍巧取拙,以良善之心在田地间辛苦劳作,不投机取巧,深切体认物我间的存在关系,“立善有遗爱,胡为不自竭? ”在天道与人道之间寻找一条自我完“善”的途径。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归去来兮辞》)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归园田居》其一)

“天地长不没,山川无改时。草木得常理,霜露荣悴之。”(《形赠影》)

在物我关系中,我们看到陶渊明是用审美的眼光细腻感知大自然的山水草木,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从中获得的是超脱物质世界的精神享受,在“情景交融”的审美世界中寄存傲世之心,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

汤一介先生认为,“天人合一”体现为人对真的探求过程,天人之间的内在合一;“知行合一”要求人在生活中认知并实践天人合一,这是人在修身养性、身体力行中自我完成其善的成圣成贤的路径;“情景合一”是要求人在不断深化其思想感情而感受天地造化之功,“原天地之大美”,而达到情景交融的美的境界。陶渊明的世界就是追求熔铸“真”“善”“美”于一身的境界。求真、求善、求美,不但陶冶了陶渊明的艺术世界,而且也彻底改造了他的精神世界。

《庄子·渔父》中说:“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庄子笔下的世界是真诚的世界,因其真诚所以动人,又因其动人,所以美丽。陶渊明的世界与此相类,就是在自由自在的精神世界里表现真性情;“聊乘化以归尽,乐夫天命复奚疑”,顺化自然,“法天贵真”,在顺遂自然本心的精神象限内求索至善至美之道。

当今的时代,物质的无限扩张,几乎要吞没人们的精神世界时,保有一份定力,一种淡泊的心志,一点执着于自身的性情,或许,这份心灵的净土将永远不会沾染浮躁的世风而变得狼藉不堪,不会遭受物欲横流的冲刷而变得沟壑遍布、褶皱不堪吧!

参考文献:

[1]钱钟书.管锥编[M].北京:三联书店,2001:1929-1930.

[2]范子烨.诗意地栖居与沉静的激情——对陶渊明《归园田居》五首的还原阐释[J].文学遗产,2011.

[3]王质等.陶渊明年谱[M].北京:中华书局,1986.

[4]袁行霈.陶渊明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编辑/于金苗

猜你喜欢

陶渊明
你好,陶渊明
A Tale of Peach Blossoms桃花源记
素心人陶渊明
陶渊明:永恒话题与多元解读
如何理解陶渊明的平民品格
陶渊明“不解音声”是个伪命题
赵孟《陶渊明五言诗页》
陶渊明的隔世情怀
不为五斗米折腰
《陶渊明传论》:苦痛的现实感叹——对李长之陶渊明批评的研究及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