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三维目标的内涵及关系阐释

2016-05-14刘文婷杜建群

教学与管理(理论版) 2016年4期
关键词:三维目标知识课程

刘文婷 杜建群

摘 要 新课程改革提出了三维课程目标,即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它们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但是,如今人们对它的理解和认识存在僵化和偏差,在解读三维目标过程中不可避免陷入了边缘化、空洞化和表面化。笔者基于对教育、知识、课程本质的追问,从哲学思维和上位概念的研究视角自上而下地探讨新课标的本质内涵与三者之间的逻辑关系,去伪存真,还它一个原来面目!

关键词 三维目标 教育 课程 知识

基础教育新一轮课程改革可谓进行得如火如荼、异彩纷呈,新三维目标的提出更是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表现,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关于新课标文本的讨论和评析以及围绕“三维目标”的解读层出不穷。尽管对三维目标的认识有理有据,但是跳出纷纷攘攘的“繁荣”背后,其实隐藏着令人忧虑的教育混乱,此时的繁荣实质是繁冗,我们都在雾里看花!追本溯源,当前学界普遍存在对三维目标的解读都不是其本身的表述,不否认不同的个体有着各自与众不同的视角,因而也就有很多不同认识事物的方式,而每一种方式都产生不同的观点。我们不能不遗憾地指出:遮蔽了教育、知识、课程的本质,就很难说出三维目标究竟是什么,更别提能够一针见血剖析出三者之间必然、内在的关系。确切地说,当前研究者们种种见仁见智的阐释不利于达成三维目标共识和形成课程改革合力,这些“形似而神不似”的“文本秀”,已然成为三维目标举步维艰的根本性症结所在。笔者认为,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的下位概念,课程作为知识的载体,是教育的内容,贯穿于新课改的核心就是观照三维目标“是的东西”,“人们的目的是在于对那永恒是的认识,而不是对于那一时生长一时消灭的东西……无论我们往哪一个角度考察,一个完全是的东西是完全可以认识的,反之,一个不再任何意义下的是的东西是在一切意义下不可认识的。”[1]“是的东西”关乎着一个事物本身的属性和决定着其内在的本质,对于三维目标的界定也是存在共同趋势、必要共识和朴素认识的。缘此,笔者尝试从“天然去雕饰”的教育自觉去叩解新三维目标的内涵和价值,在明晰教育、知识、课程本质的基础上,以教育为起点,沿着知识—课程—三维目标这样自上而下的研究路向来展开讨论。其分析涉及以下几个问题:教育、知识、课程是什么?教育、知识、课程的关系是什么?三维目标是什么?三维目标之间有何关系?通过以上问题的些许思考以期求教于同仁学者。

一、教育、课程、知识

1.教育是什么

教育是伴随着人类的出现而产生的,本身就是人对人的教育,是社会特有的一种活动。纵观古今中外,学者对教育的界定可谓是五花八门,甚至毫不客气的说是拖泥带水。教育现象也是令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教育在随着历史沿河的继承中,身上的袈裟越来越重,色彩越来越浓,渐渐失去了原本的面貌,甚至“人为什么受教育”成了时代的困惑,本是全人的教育和精神的教化,却变成了机器的训练和墨守成规的规训,教育失去了信仰和热情,教育也不再是安顿人的生命存在的教育,人被异化了,诚如雅斯贝尔斯在《什么是教育》中所言:“教育是极其严肃的伟大事业,通过培养不断地将新的一代带入人类优秀文化精神之中,让他们在完整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教育,不能没有虔诚之心,否则最多只是一种劝学的态度,对终极价值和绝对真理的虔诚是一切教育的本质,缺少对‘绝对的热情,人就不能生存,或者人就活得不像一个人,一切就变得没意义。”[2]教育的目的是培养整全的、活生生的人而非异化的人。当下社会处在物欲膨胀的时代,人们过着一种钟摆式功利的生活,艺术被批量的生产、知识因其有用才被接受,本是以培养人为根本目的的教育,却训练出来了一个个机械、呆板的零件。教育已经陷入了物质主义的泥潭,教育的视野也变得越来越狭隘,面对无处不在的现代性,教育不仅引导个体适应灯光下的生活,同时要培养内心有烛光的人(金生鋐语)。由此,笔者认为,要想脱掉现代教育虚无主义的外衣,关键措施是揭示教育真正的内涵及本质,找出属于它固有的“是的东西”,不管是否被理解,它都在那里。据此,笔者认为:教育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一种传递经验、培养人的社会活动。传递经验是手段,培养人是目的。教育者通过传授知识(经验)培养受教育者做人做事的方法,最终形成一定的生存素养和道德素养。“当教育的本质发生问题,当教育的信仰开始动摇时,人们就会有意识地寻求教育目标何在……教育的形式化正是始于其本质成为问题之时。”[2]真正的教育应该先获得自身的本质,只有清楚其本质和意志的教育才是伟大的、虔诚的事业,才能让人处在完满的精神中生活、工作和交往,反之,都是教学技术或者教育口号而已。今天,对教育本质的忽略使得我们的教育已经处在一个完全失落的危机之中,它带给学生的不再是包罗万象的整体教育,而是混杂的知识堆积。“我们要想振兴,就必须让教育的内涵超越实用的技术教育和宗教限制。”[2]只有抓住教育本质和内涵,才能完成唤醒人的伟大使命!走出教育的“鱼龙混杂”,回归本真教育,让我们每一个都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之上吧。

2.什么是课程、什么是知识

(1)何为课程

课程是伴随着学校的出现而产生的,是社会合法化的教育内容。课程作为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其主要的任务就是根据一定的原则和标准从浩如烟海的人类优秀的文化成果中选择适合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因此,“何为课程”是不得不面对和回答的问题了!对于课程的定义,在课程科学化的历程中,有着经典的六大定义模式,课程即学科内容、课程即有计划的教学活动、课程即预期的学习结果、课程即学习经验、课程即社会文化再生产、课程即社会改造。随着课程理论架构的成熟和实践成果的丰富,专家学者无不围绕着这六大定义修修补补,没有脱离这六大定义而另起炉灶,理性反观,我们不可否认这六大经典定义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在某一方面可以说都是准确无疑的,但是,就从一方面来说,不能概括出课程的本质,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大写的课程”,由于对课程概念的界定停留在前人的思考逻辑模式下,因此,在纷繁复杂的课程话语体系下,要想梳理出共同认同的课程观,我们就要先破而后立,即破除旧有的观念和思维框架,树立科学的课程观。惟其如此,我们才能对课程是什么的认识上有质的飞跃和突破。课程的本质是关于课程最抽象和最一般的理解,它主导着课程目标、管理、实施、评价等整个面貌和形态,具有高度的统筹性和概括性。笔者秉承化繁为简、追踪觅影的理念,认为课程,顾名思义指内容加进程,具体说来就是学校用来教育学生的一切及其安排。对课程是什么的回答属于基本问题范畴,只有按照本体论的逻辑来研究课程才能真正把握课程的基本问题,从而分辨出课程存在的根本问题。课程是什么的问题支配着课程此在和未来发展的脉搏,理性地、冷静地、辩证地追问课程本质是走出纷繁复杂课程秀以及课程斗争的一条有效的途径。

(2)何为知识

“课程来源于知识,没有知识便没有课程。传承知识成为课程的重要功能和使命。”[3]离开知识谈课程,就会使课程变得虚无和缥缈。“什么是知识”是我们既熟悉又陌生的问题。我们常把知识挂在嘴边,却又很难说出到底知识是什么,对于这个命题,已经成为了教育哲学的一大顽疾,从西方苏格拉底的美德即知识开始,每一代人都为此做出了不懈的努力和探索。“什么是知识?知识是几千年来,人类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经验总结,即各种事实及其概括的体系。”[4]笔者从认识论角度出发,认为知识即是人类为了生存对主客观世界不懈探索认识的成果。什么是知识是一个哲学思考,本文提供的即是这样一种初步尝试:从知识本身的属性来揭示知识的定义,无论其表现形式是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还是人文知识和科学知识,都是人经验世界的一种方式和认识。“知识是作为生活者的人与更为整全的世界建立起的一种生存关系。知识的本质是个体或群体以理解等活动认识世界的形式[5]。知识根据人存在的状态和需要而具备了确定性和生成性两种特性,确切地说,确定性的知识解决了人类自然生命所需的生产资料,成为了一种实用工具,而生成性(过程性)的知识是提升人内在品质和精神的支架,在这个意义上,知识成为了限定人的精神可能性的条件。无论承认与否,知识类型和功能的多样性不仅使知识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知道,知识和人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现代的人生活在有两大标签即“信息和消费”的社会里,只有在对知识基本正确的认识基础上,才能有效走出所面临的生存困境,才能使知识本身的意义更加丰富和长久。“什么是知识”是知识范畴的一个基本问题,笔者只是尝试回答基本问题,从知识的源头(本义)去认可和承认知识本身“是的东西”。现代人依从于杂多的纠缠,往往使知识付诸阙如,缺乏对知识本身的充分的探讨,注定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弥散性影响,所谓弥散性影响就是人们被复杂的现象所牵制,而抓不住事物的本质,从而固步自封、背道而驰。知识与人、知识和教育、知识和社会有着无法割舍的关系,“就学校教育而言,传播知识就是在播种精神”[6]。问题是,如果我们不清晰知识的本质就很容易将知识的价值和意义变得狭隘,使得在学校教育中掌握知识顺理成章变成了考上大学、获取名利、鱼跃龙门的手段和跳板了,那么知识被功利化、教条化的命运就不可规避了。“人们怎样理解知识,就会有怎样的课程,甚至就有怎样的教育”[7]。换句话说,我们如何思考知识,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影响着对教育和课程的思考。我们必须认识和理解知识!

3.教育、课程、知识有何关系

“毫无疑问,教育培养人,其实也就是知识在生产着人,特别是当教育被定义为知识传授和学习的过程时,更是如此。实际上,教育对人的塑造很大一部分是由知识(教育中的知识)所完成的。”[5]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知识是教书育人的媒介,通过知识的传授教育才能发挥其教育性,如怀特海在《教育目的》中所言:“教育是教人们如何运用知识的艺术……最优秀的教育在于能够用最简单的工具获得最多的知识。”[8]而课程正是学校教育传递知识的主要形式,学生知识的习得主要通过对课程的学习,故此,课程是教育的内容(不是教学的内容),教育(学校教育)通过课程而作用于学生,使学生获得知识,从而得到教化。课程内容本身包含着不同类型的知识,通过课程的实践才能将知识有效地传递给学生,因此课程的学习是一个受教育的历程,是学习者完善个性、培养德性、发展理性的一个过程,教育的手段是传递知识(经验),课程的功能是选择、整合知识。“人类即使具有了广泛而正确的知识体系,他仍然面对着这样的问题:对于这种知识他将怎样办以及将利用他所掌握的知识去做些什么?”[8]坦白地说,课程的任务就是选择什么样的知识来教学生。课程是学校教育下的产物,学校的出现使课程应运而生,面对广阔无垠的人类文明成果,需要经过课程的筛选、编排之后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地传授给学生,课程内容要体现知识的逻辑性、思想性、创造性、文化性和精神性等等。课程与知识的关系,不是简单包含关系,也不是一一对应关系,它们都使教育更加有序和有效,它们最终的目的都是要培养人。因此,知识与教育的关系和课程与教育的关系是一脉相承的,知识和课程对教育尤其是学校教育有着异曲同工之妙。简言之,教育通过知识塑造个体,而课程通过选择和整合知识来完成学校教育的使命。

笔者以下图来说明三者关系:

二、新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

三维目标是课程总体目标,被表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9]。大多数学者都是从统一性、内在关联性以及内在一致性这些通用的字眼上去把握三个目标的关系,笔者不以为然,依据“超越学科知识,促进人的发展”的课程改革理念,三维目标提供了关于学生发展方向性的要求,简单从上述的关键词去解释三个目标的实质关系是一种不负责任的学术行为,不但没有消解当前种种歧义,而且使改革走上了“穿新鞋走老路”的歧途,三维目标本身也越来越丧失了内在驱动力,变得被动而死气沉沉。这样的敷衍带来了几乎毁灭的解构力量,让一线教师和嗷嗷待哺的学生更是原地转圈和不知所措,我们需要突破重围,走上真正属于改革气象的康庄大道,“凡是处于最好状态的事物是罕有受外物的影响变化或驱动的......凡是处于完美状态的,都是最不接受外物的影响而产生变化的”[1]。对三维目标的内在关系把握不能生搬硬套和人为分层包办,三维目标是课程的下位概念,离不开对课程、知识和教育的深刻认识。据此,笔者认为从教育基础理论视角对教育、课程、知识本质以及三者关系的探讨与澄清和阐明三维目标及内在关系的诉求是一脉相承和同出一道的。惟其如此,我们才能走出三维目标的尴尬处境。

有学者指出:所谓三维是指总体目标的三个向度[10]。真的是三个向度或者是三个维度吗?三维目标是课程目标的总述,必然建立在对课程的把握上赋以价值和身份,摒弃课程、知识、教育来叩解三维目标以及三者之间逻辑关系是不可能做出事实性的回答的。基于笔者前文的阐述,在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是指学生掌握基本技能和基本知识,强调知识的掌握,是属于知识目标。按照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观点将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两大类,对知识的掌握实质就是包括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它们是教师要传递的经验,在这里我们不去辩护教师如何传授知识和学生如何有效学习知识,我们需要厘清的是知识与技能是教师培养人的手段的第一维目标,也是发展智育的目标。“学校应为每一个人创建一个智力和精神的基础,这一基础对掌握知识和技能是必不可少的。”[2]显而易见,学校教育首要目标是掌握知识和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作为实现培养人的目的第二维目标,也是发展智育的目标。具体而言,教师最终要培养的人的目标是包括两个方面的,一方面是通过“过程与方法”的目标,培养做事的本领,这是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通过“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培养做人的本领,这是道德的培养。因此,“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是同一维度的不同要求。教育本身就是培养做人做事的本领,也是马克思主义所倡导的全面发展的人,通过知识(经验)的传递来完成培养人的目的就是教育的使命和落脚点。“所谓教育,不过是人对人的主体间的灵肉交流活动,尤其是老一代对年轻一代,包括知识内容的传授、生命内涵的领悟、意志行为的规范并通过文化传递功能,将文化遗产教给年轻一代,使他们自由的生成,并启迪自由的天性。”[2]在雅氏对什么是教育的看法中,他诚恳地向世人传达了教育的精神理念,即通过传递知识来培养人(人的理性自由的气质)。雅氏所倡导的教育理念与笔者的行文立意是不谋而合和相得益彰的,也就是说教育的意志和目的在课程目标中的体现就是三维目标的表述。笔者认为从“教书育人”的逻辑来辨析三维目标及内在关系是恰当和合理的。教育必然促进社会的发展,时代不同,人们所采取的教育手段和形式就会有所不同,三维目标的提出是现代教育的大势所趋,它不仅是课程总体目标的核心理念和标志性术语,它更是教育目的的微观层面的逻辑性概括。它使得教育走向整全、人文、和谐,它秉承了教育最初的旨意,顺应了时代的发展。可谓是历史的选择和延伸!

教育是属于人之为人的伟大事业,人之所以为人,是因为它可以站在高处去审视物、驾驭物和处理物,教育要改革,说明当下教育理念背离了教育规律和人发展规律,学生需要解放,教师需要解脱,教育需要改革!让我们怀着一颗严肃和敬畏的心去拯救我们的教育,期望每一颗纯真的心灵获得爱的教化,在教育的家园中安身立命。下面让我用雅斯贝尔斯的一段话作为结束语,来警示当前(学校)教育和改革潮流:“正由于教育的精神价值的失落,反而今天的学校的任务更为明朗:创建学校的目的,是将历史上的人类的精神内涵转化为生气勃勃的精神,并通过这一精神引导所有学生掌握知识和技术。”[2]

————————

参考文献

[1] 柏拉图.理想国[M].顾寿观,译.长沙:岳麓书社,2010.

[2] 雅斯贝尔斯.什么是教育[M].邹进,译.北京:三联书店,1991.

[3] 郝德永.知识与课程支点的困境和超越[J].全球展望教育,2008(10).

[4] 冯克义.教育和知识[J].教学探索,1987(3).

[5] 金生鈜.规训与教化[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 王坤庆.精神与教育[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2.

[7] 郭晓明.课程知识与个体精神自由[M].北京:教育出版社,2005.

[8] 怀特海.教育的目的[M].徐汝舟,译.北京:三联书店,2002.

[9]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Z].2001.

[10] 杨九俊.新课程三维目标:理解和落实[J].教育研究,2008(9).

【责任编辑 孙晓雯】

猜你喜欢

三维目标知识课程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习题变一变 思维现一现
是“知识”,还是“知识权力”追求?
三维目标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优化策略
提升教学智慧 落实核心素养
爱与知识的力量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