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评价

2016-05-14蔡海华

财会学习 2016年7期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内部控制

蔡海华

摘要:目前因为内部控制失效而面临倒闭的企业的案例时有发生,所以要求企业公开财务报告的同时要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便于社会公众对各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有效监督。因此,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评价逐渐得到了理论界与实务界的关注。本文通过分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的内容、目的及其评价的主体与客体,并基于层次分析法构建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体系。

关键词:层次分析法;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评价;企业治理

随着国内正式成立了内部控制标准委员会后,将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向前推进了一大步,如推出《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与《企业内部控制配套指引》等规范政策,帮助企业在建立内控制度评价指标体系时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但还是存在着一些漏洞,目前出台的制度大都是偏向定性的评价,缺少较为完善与全面的规范性文件。因此,本文试图采用层次分析法这种将定性与定量融合其中的新方式,以期对企业构建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评价体系能有所帮助。

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的概述

《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中明文指出内部控制的主要职能是确保企业五大目标能顺利实现,由此可见构建高效的内控制度在企业活动中是如此的关键。 另外由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要全面覆盖企业的经营活动。简而言之,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工作是企业根据各项可靠的评价指标来评价自身在设计内部控制制度的科学性以及后续的执行状况,保证有效实现企业内部控制目标。

二、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的主体与客体

(一)评价主体

首先企业肯定就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一大评价主体,其次因为内部控制活动贯穿在整个企业的运作中,如果单凭内控机构的力量来完成目标是不可能的,还应该联合其他相关部门协作完成工作,如审计委员会、监事会等机构,那么这些机构也属于企业内控制度执行的评价主体。且《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明确规定了相关的政府部门有责任对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部分企业有时还需要借助外部力量如注册会计师对自身内部控制进行监督检查并出具审计结果,因此评价主体还包括政府有关部门与注册会计师事务所。

(二)评价客体

企业目标的实现是基于合理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上基础上的,又因为目标的实现过程是一个持续的较长的时期。那么,与之对应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评价工作也是一项需长期进行的工程。总的来说,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评价客体即企业执行内部控制制度那日起直至公告企业财务报告为止。

三、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评价架构

一是内部环境的评价。良好的内部环境有助于员工的内部控制意识与态度的塑造,同时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内部控制职能的有效发挥。它的具体表现有:首先是企业自身治理,它可以给内部控制制度提供其所需的外部环境因素,其中,企业的股权结构、董事会制度及薪酬激励制度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影响力最大。 其次是管理层职业素养 ;最后是人力资源管理;二是风险评估的评价,风险评估是建立与实施内部控制的重要依据;三是控制活动的评价;四是信息与沟通的评价;五是对内部监督的评价,内部监督是指全程跟进检查企业内控制度的设计及后续实行的状况,对于发现的问题应采取补救措施。

四、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体系

因目前企业的环境具有复杂性与不稳定性特点,使得无论企业内控工作的执行力有多强,也无法完全确保完成企业的目标。可见,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评价工作是对于企业活动过程的评价。就算公司内部控制已经很完善,也不一定能够实现企业实现目标,所以,企业不应该单纯地根据既定目标的完成度来检测内控制度的执行情况。本文在通过汲取当前全球的企业内部控制评价系统工作的教训,借鉴其精华后,并根据我国企业内控制度所在环境的实情,为了能对内部控制进行更完善、更系统化的评价,建议采取层次分析法。层次分析法的具体工作流程:首先根据内控制度的基本要义,逐步建立各层级内部控制评价体系,最后在这基础上融入基于AHP法的工作原理,从而促升优化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评价体系。但该方法还存在一些弊端,就是设计者在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及其权重配置会带有一定的主观色彩,因此设计者要加强有关的理论知识学习和听取专家的意见,尽量减少因主观而引起的不必要的错误,增强体系的科学合理性。因为如果由企业来自行设置各层级评价指标和分配权重,有可能使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甚至造成了一定的企业人力资源的浪费。所以,应该邀请各相关部门的专业人士来参与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指标的构建过程,特别是一、二、三级评价指标与权重的设置,对于较次要的层级可让企业根据自身情况来自行衡量。同时采用专家调研法对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效果的评价指标进行更进一步的、具体化的细分,将定性描述的内部控制制度执行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标准转化为定量与定性有效结合的评价,从而实现评价体系的构建。

五、结语

内部控制评价必须依据一定的理论知识才能够建构,且建立在实际生活的需要立足采用具备定性与定量评价双重标准的层次分析法,以此构建较为完善的内控评价指标体系。但该方法还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带有较浓烈的个人主观色彩,因此还是有待其他方法的研发来共同验证企业信息的真实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冯丽丽,宋绍清.基于层次分析法的企业内部控制执行效果评价[J].财会学习,2014(03):16-20.

(作者单位:杭州长运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层次分析法内部控制
微电子科学与工程专业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基于AHP—GRA的工程施工项目进度风险管理研究
互联网形势下证券公司内部控制探究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道路拥堵的研究
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问题以及解决策略思考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