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适应转型发展需求,大力推进任职院校实战化教学的有效途径

2016-05-14孙俊田白联锋

继续教育 2016年7期
关键词:有效途径

孙俊田 白联锋

摘 要:十八大以来全军和武警部队紧紧扭住能打仗打胜仗这个强军之要,任职院校教育必须坚持“两个靠拢一个合格”的培养目标;任职教育要尽快适应转型需求,大力推进实战化教学,不断提升任职教育质量,是当前任职院校发展的重中之重。

关键词:任职院校;实战化教学;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一、当前任职院校实战化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当前任职院校在实战化教学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遂行多样化任务能力有了一定提高,但与实战化教学的标准要求相比还有一定差距。就当前任职院校实战化教学情况看,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一是任职院校对实战化教学认识还有偏差。对实战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组织教学务虚的多,实抓得少。在教学内容上表现战术训练用仿真枪代替,在重点教学课目教不涉险、险不练兵,对抗性不强,一些实弹、实投、实爆等险难课目落实不好,存在消极保安全的现象;基础课目成为“常训”课目,难点课目成为“选训”课目;在综合演练时重体能轻指挥,练体能的多,练指挥的少,摆练的多,实练的少,单课目的多,综合课目的少;人为降低标准,对必训内容避重就轻、避难就易,随意降低强度、难度,特别是夜间课目、实兵、实弹、实演等科目教学落实不好;造成学员对演练的思想和目的存在认识不足,实战理念滞后,缺乏战斗精神和血性担当;致使实战化教学在低层次徘徊。

二是任职院校对实战化教学研究还不够深。主要是对实战化教学是什么、教什么、怎么教、思路不清,举措不多,深入研究不够,缺乏实践创新,;对实战化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研究不深,练动作多、练指挥少,练技术多、练战术少,特别是在战术教学时,强调单兵的多、综合练的少,还存在“联络不畅、指挥不了、协同不好”等问题,与实战标准还有很大差距。对如何教,怎么练,怎样提高战斗力研究不够深入,人装结合仅满足于会操作、会使用,但对联合演练针对实战情况操作使用,研究不多,训得不够。

三是任职院校熟悉部队实践的教学力量不足。目前,武警任职院校教员来自于军地任职院校应届毕业生、部队优秀干部骨干。其中,接收应届毕业生数量一直较大。以某学院教研队伍为例,未在部队任过职的占教员总数的74%,近3年选调教员人数占调入教员总数的30%。与此同时,部队优秀干部骨干到任职院校任教渠道还不畅通。虽然近年来从部队选调的教官留校任教,但受编制、专业的影响,还有些学科、专业人员不足,发展不均衡,无法主动参与到深化教学改革的领域,个人作用发挥有限,教学转型发展缓慢,没有实质性推进。

四是任职院校抓实战教学环境还不逼真。主要表现在:教学训练缺少近似实战的环境,没有专业对抗分队,没有分队战术训练场,没有模拟街区、要道、制高点、高架桥等城区地物,只是单方作业,纸上谈兵。比如,道路怎么封、障碍怎么清、人群怎么驱、闹事骨干怎么抓等。在训法和战法上很难与实战链接。还有实战环境下练的不多,特别是在夜间,雨雪雾等恶劣天候,陌生地域、复杂地形上的针对性训练研究的不多,组织得不多。造成组织指挥教条呆板,临机应变能力不强,战法运用还不够灵活,对政策法规掌握不够,处置突发事件的方法手段不多,对职责任务不清楚,指挥协同能力比较弱等问题。

二、抓好任职院校实战化教学的几点思考和建议

实战化的本质和内涵,其核心要求是“三从两严”,即:从难从严从实战出发,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其基本标准是教战一致,就是让教学真正贴近实战,让实战真正走入训练。其主体特征是突出“四性”,即:系统性、复杂性、针对性、对抗性;其根本目标是提高实战能力,就是在近似实战环境下,把实战需要的本领教细教实教活练过硬,提高完成多样化军事任务的实战能力。

(一)注重顶层设计,科学指导实战化教学

一是构建部队行家与任职院校学者组成的专家组,确立专家参与审查任职院校人才培养顶层设计的主体地位。特别对人才培养方案、课程标准、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规划,都要组织部队有关行家和任职院校学者,通过严格审查、论证,使其具有科学性、前瞻性、符合“两个靠拢一个合格”和培养人才要求,下大力纠治人才培养顶层设计偏离部队实践的问题。二是打造联合课题或项目载体,加大校队协同开展教学训练改革研究的力度。对事关教学内容改革的课题项目,可以公开向部队招募研究骨干或试验单位,贯彻源于部队、高于部队、服务于部队的要求,对教学内容进行“增、删、并、改”,有效杜绝闭门造车问题的发生。三是强化实战要求,不断深化细化课程联教、联训、联考、联演的内容与标准。对学员到部队实习内容细化为训练课目,委托部队实习指导教员实施,任职院校远程抽查抽测。对有关战备、训练、管理等法规性内容,邀请部队干部骨干到任职院校实施全专业联考。对纳入演习活动的内容,要深度参与方案拟制,注重任职院校参演课目的实战化设计,强化对教员、学员的实战锤炼。

(二)加强人才培养,聚力推动实战化教学

明确部队在新型军事人才培养中的职能地位,调动其参与任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一要明确职责。在武警任职院校教育法规等文件中不仅应规定领导机关和任职院校职责,同时应将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标准的协助审查、任职院校教员代职岗位的安排、学员到部队实习的管理、毕业学员的联考保障等职责赋予部队,使参与人才培养由“为任职院校帮忙”变为“自身建设之责”。二要建立机构。由总部主管任职院校的职能部门牵头,部队首长机关的人才培养工程领导小组,联合司、政、后机关建立常态化的任职院校协作办公机构,统筹同任职院校联教、联训、联演、联考和联合科研攻关的各项计划与协调工作。三要纳入考核体系。可以考虑将参与任职院校教学、联合科研、协同演练等工作成效作为部队参评军事训练先进单位的重要指标,营造任职院校与部队互帮互助、互促双赢的“两靠拢,一个合格”新局面。

(三)完善交流制度,深化优化实战化教学

一是研究试行任职院校教员单一来源制度。主要是针对任职院校干部教员缺乏部队经历较多的实际,为尽快扭转这一状况,借鉴总部机关引进干部的做法,考虑只从部队选调优秀干部骨干,暂不直接接收应届毕业学员,走开“任职院校——部队——任职院校”的人才引进之路。二是深入落实任职院校与部队交流任职制度。既要畅通部队到任职院校的干部流动途径,更要率先畅通任职院校教员到部队任职途径,加大专业技术干部和文职干部改任力度,为新一轮部队调整和任职院校改革助力。三是完善干部教员代职配套制度。重点加强对代职干部的绩效管理,鼓励部队为任职院校干部提供代职岗位、增加实践机会,激励代职干部在部队代好职、尽好责,加强对部队岗位的调研了解。另外,还要优化交流基础课目教员力度,针对从任职院校到任职院校经历单一的,特别是任职教育的基础课教员,因年龄偏大知识结构单一、转型慢或无法转型的人员应退出教学队伍,妥善安置,确保形成专业化的实战化教学力量。

(四)搞好教保配套,为实战化教学提供有力支撑

按照仗怎么打,兵怎么练,教学条件就怎么建的要求,建设和完善近似实战教学的保障条件,营造实战氛围。实战化教学有两个层次,一个是“仗怎么打,兵就怎么练”;另一个是“兵怎么练、仗就怎么打”,都离不开实战化教学条件做支撑。任职院校构建实战化训练环境,首先,需要走开装备与模拟训练器材同步配备路子,通过模拟训练器材的高仿真性、经济性,来保障学员获得更多的实装训练机会。其次,组建蓝军模拟分队,采取“以点带面、以少带多”的方法,诱导对抗训练,发挥好“磨刀石”的作用。在战场态势设计上,立足最复杂、最困难情况,精心设计立案构想,选择演练内容,多设僵局、危局、险局甚至是败局,使演练行动与未来处突行动“对接”起来,使部队在动态、复杂、多变的战场环境里得到全面检验。其次,加快模拟训练器材的研发配备,增强仿真性模拟训练和对抗训练。完善训练基地信息化建设,构设全方位网络监控和音视频传输系统,为对抗裁决评估创造条件。最后,要对纳入区域联合保障部队训练场地实施重点建设,加强规范管理,提高综合场地的承训能力,为校队联合演习演练、组织岗位实习等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李大晓,王德心,闫民,嵇艳.初级指挥院校更需具有引领性[J].海军工程大学学报(综合版),2010(2).

[2]杨海霞.适应任职教育需求 提高教员整体素养[J].河北大学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0(2).

[3]王强.提高任职教育教员素质的对策分析[J].网络财富,2010(10).

[4]李茂林,桂剑国,袁罡芳.军校任职教育教员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及解决对策[J].高校领导,2010(3).

猜你喜欢

有效途径
试论如何改进党务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途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实践的反思效益
高中有机化学高效性课堂教学的策略实践研究
浅谈高校廉洁教育的对策
浅析供热客服中心提升服务的有效途径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
新形势下提升农村经济管理工作水平的有效途径分析
发展文化教育是提高我国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的有效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