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江西书院的社会影响与现代启示

2016-04-26汪凤娟周慧

老区建设 2016年12期
关键词:书院江西

汪凤娟周慧

试论江西书院的社会影响与现代启示

汪凤娟周慧

[提要]江西书院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由唐到清所建书院数量居各省之首。书院奠基并传承了陆王心学与程朱理学,开创了江西历史上科举鼎盛、人才涌现、学术繁荣、文化昌盛、风气良好的局面。书院传达的道德涵养之旨归,讲辩相得之理路,融情于景之教法,百家争鸣之思辨,自主管理之观念,社会办学之措施等对当代教育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江西书院;影响;启示

胡适曾指出:“在一千年以来,书院实在占教育上一个重要位置,国内的最高学府和思想渊源,惟书院是赖。”[1]江西书院有千余年的发展历史,由唐到清共建书院1900余所,占全国古代书院总比例的三分之一以上,居各省之首。遍布赣鄱大地的书院滋养了一代又一代江西人,培养了一代又一代历史文化名人,诞生和发展了中国心学和理学,对江西古代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江西书院的发展简况

书院之名,始于唐玄宗时期创办的丽正书院和集贤书院,但最初只是官方藏书、校书和以备顾问的地方。中唐时期,由于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和图书的流传以及禅林大师讲经说法的影响,加之宦官乱政、藩镇割据导致官学的衰落等因素,使从事教学活动的书院开始出现。

唐大历五年(770),江西观察处置使兼洪都刺史魏少游、江西观察幕府判官李泌,将东晋时期罗文通讲学书舍亦即当时的云霄观题额为“罗山书院”,表明江西当时已有“书院”之名。唐元和九年(814),高安幸南容仕宦二十年,告老归乡,于境内创办桂岩书院,一面著述,一面聚徒讲学,颇获士望。桂岩书院成为江西最早从事教学活动的书院。从桂岩书院的创办到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朝廷下诏将各省书院改为学堂,江西书院在唐、五代、宋、元、明、清各朝代,始建数量一直名列全国前茅。除书院数量多外,江西还产生了一批颇具影响的书院。唐代,德安陈氏家族创办的东佳书堂是中国书院史上最早拥有学田、订有教规、聚徒讲学的民办书院。五代时期,奉新胡氏创办的华林书院鼓励女子读书,重视女子教育,为全国首创。北宋时期,白鹿洞书院即有四大书院之名;安义县洪氏雷塘书院、南丰县曾氏学舍、修水县双井黄氏樱桃洞、芝台书院,为洪氏、曾氏、黄氏家族培养了大批人才;周敦颐创办的濂溪书堂,是理学与书院结合的开始;邓晏创办的秀溪书院、乐史创办的慈竹书院、李觏创办的盱江书院、杜子野创办的鹿冈书院等在当时影响不小。南宋是书院发展的高峰时期和成熟时期,江西书院在南宋书院发展中处于相当突出的地位,出现了陆九渊讲学的槐堂书屋、象山精舍;纪念两次鹅湖辩论而创办的鹅湖书院;培养了文天祥、邓光荐、刘辰翁等一大批爱国志士的白鹭洲书院;历史悠久、办学严谨,后发展为省城书院的豫章书院;朱熹、陆九渊、汪应辰、吕祖谦等名儒先后讲学的怀玉书院;成为宣传陆氏心学重要基地的东湖书院;以爱国诗人谢枋得讲学而闻名的叠山书院等。元代江西新建书院中比较著名的有马端临出任山长长达26年的慈湖书院,思想家吴澄创办的正中堂,培养了“江东四先生”的静明学塾,揭傒斯请旨朝廷建立的贞文书院等。明代江西书院在湛若水、王守仁等人的学术活动和努力下,书院发展出现一次小高潮,新建书院中比较著名的有:吴与弼创办的以耕读相结合为教育形式的小陂书院;邹守益等人创办的讲会式书院——青原会馆、复古书院、连山书院、复真书院,其中复古书院、青原书院的讲会,曾是明代讲会的中心。清代江西新建书院中比较著名的有:清初学者不满朝廷所为,弃举业科名,隐居山林创立的书院——魏禧等九子创办的翠微峰易堂,宋之盛等七子创办的髻山草堂,谢文洊等创办的程山学舍;刘体重、温予巽创办的以经学为教学内容的经训书院;开设近代课程,由基督教卫理公会创办的同文书院等。

二、江西书院的社会影响

江西书院在全国始终处于领先和突出地位,对江西的文化教育、学术繁荣、社会教化等产生了长久而深远的影响。

书院促进了江西科举的鼎盛。桂岩书院、东佳书堂、华林书院等江西早期书院的办学初衷,皆为帮助子弟获取功名。幸南容“曾屡试京门,深知科场取士之难,尤感日课子弟之切”[2],通过创办桂岩书院,帮助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获取功名利禄,是幸南容的初衷。东佳书堂、华林书院的相关规定中,也透露出培养本族子弟应科中举的办学目的。宋代,朱熹、陆九渊等理学大家,也并不抗拒科举,只是强调道德修养和应举的本末问题。宋代之后,书院逐渐演变成应举的预备机构。自科举制推行以来,江西就是科甲强省。据统计,江西历史上共有进士11220人(其中文进士10820人,占全国10.96%;武进士400人,占全国3.72%),状元37人(其中文状元31人,武状元6人),榜眼、探花各41人,其中文榜眼、探花各2人。书院是促进江西科举鼎盛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华林书院为例,从宋太宗端拱二年(989)到宋真宗天禧三年(1019)的30年中,胡氏华林书院就出过6名进士;再如白鹭洲书院,宝祐四年(1256),科举考试揭晓,吉州有39人同登进士金榜,占全国同科进士的九分之一,其中白鹭洲书院生员文天祥高中状元;景定三年(1262),吉州又有47人考中进士,刘辰翁及邓光荐等白鹭洲书院门生名列其中。

书院为江西培育了大量人才。欧阳修曾言:“区区彼江西,所产多材贤。”[3]宋代以来,江西产生了一大批大师级的人物。以节义论,有胡铨、洪皓、江万里、文天祥、谢枋得等;以文学论,有晏殊、欧阳修、曾巩、王安石、黄庭坚、杨万里、刘辰翁、虞集、范梈、蒋士铨等;以史学论,有刘敞、刘恕、刘攽、乐史、徐梦莘、马端临、揭傒斯等;以哲学论,有李覯、周敦颐、朱熹、陆九渊、吴澄、吴与弼等,有“人才之盛,遂甲于天下”的美誉。这些人物多数与书院的关系密切,有的是书院的创建者、主持人、主讲教师,有的是书院的门人。书院成为江西硕儒辈出、俊采星驰的涵养地。以豫章书院为例,豫章书院先后培养了一大批人才。南宋著名的理学家饶鲁曾在此从学于李燔、黄榦。清代礼、刑、工三部尚书裘曰修,戏曲家、文学家蒋士铨,工部尚书、协办大学士彭元瑞,探花胡家玉都曾肄业于豫章书院。

书院促进了江西理学的发达。理学是宋明时期占主导地位的儒家哲学思想体系。理学大师通过创办、修复书院,亲自在书院讲学,使得书院成为传播理学思想、培育学术传承人的主要基地。如濂溪书堂,是理学开山鼻祖周敦颐理学思想酝酿形成之地;白鹿洞书院,理学集大成者朱熹在此升堂讲说,收授门徒。心学作为与朱熹分庭抗礼的儒学学派,形成并完成于陆九渊在象山精舍讲学期间;心学集大成者王阳明更是把江西书院作为王学传播和发展的沃土,其弟子知名于世者有30余人,其中佼佼者邹守益、欧阳德、聂豹、罗洪先、王时槐等又大量创办书院,宣扬阳明之学。据吴宣德考证,江西与王门后学有关的书院有复古、连山、复真、复礼书院等,共计88所,涉及20余县[4]。

书院使江西成为全国学术思想繁荣的中心地。书院讲求师承关系,学术代代相传,对学术流派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濂溪书堂、怀玉书院、白鹿洞书院、白鹭洲书院、小陂书院等是理学的重镇,产生了以周敦颐为代表的濂溪学派、汪应辰为代表的玉山学派、朱熹为代表的晦翁学派、欧阳守道为代表的巽斋学派和吴与弼为代表的崇仁学派。而象山书院、东湖书院、叠山书院、静明书塾、复古书院等则是宣传心学的中心,产生了以陆九渊为代表的象山学派、汤巾为代表的晦静学派、陈苑为代表的静明学派和以邹守益等人为代表的江右王学。调和朱、陆思想的则形成了以吴澄为代表的草庐学派。其他思想自成一派的还有李觏的盱江学派、王安石的荆公新学等。书院促成了江西学派林立、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书院中师生、学派之间的切磋琢磨、辩难争鸣等风尚,则使江西的学术思想得到空前的繁荣。

书院有助于江西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黄恩浩在《重建汝阳书院碑》中指出:“广教化美风俗,尤以书院为先。”书院的兴起,起到了宣扬良好社会风气的作用。书院的兴盛,必然带来地方教化的昌明,通过建书院教乡党子弟,使得周围百姓目见耳闻,逐渐明仁义、知学问。如蒙山的正德书院,以“正民德”为建院目的,教化山民子弟,授经书义理。蒙山因书院的建立,自此“士习丕变,民德归厚”[5]。邹守益在吉安创建复古书院,组织惜阴会,面向大众讲学、讲会,以致“田夫野老,皆知有会”“莫不敬业而安之”[6]。

书院为江西旅游业的发展留下了许多宝贵的资源。书院不仅遗存下许多书院史、书院志、书院记、碑刻、墨迹等文献资料与宝贵文物,还保留了大量宝贵的建筑和遗址群。如燕山书院回廊、主楼壁板上的百余幅中国彩绘画,历经200年却风采依旧,每幅画均以古代传说典故为题,文臣武将、大夫仕女、书童随从栩栩如生,数百张面孔、数百件服饰无一相同重复;鹅湖书院的石构建筑多为明清遗存,工艺精巧,雕刻精美,古朴典雅。另外,书院大多远离尘嚣,建在幽深佳境之处,与名山胜景自然风光和谐地融为一体,如钟庐山之灵气的白鹿洞书院,傍水而建的白鹭洲书院等。这“有助于文人学子回归自然、陶冶情操”“促进了江西旅游文学的繁荣”[7]。如张暖所作《鹭洲书院》:“洲回白鹭水天宽,万竹萧森映急湍。胜迹千年开大陆,中流一柱砥狂澜。窗穿树色玲珑碎,枕送涛声曲折寒。最是文翁遗泽在,只今风月共谁看?”文笔隽永质朴,是登高怀古的代表作品;再如王驾、陆游、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辛弃疾、陈亮、蒋士铨等都曾寄迹于鹅湖山水,并在书院留下千古名篇。书院文化与优美风光的结合为旅游资源开发创造了条件,拓展了空间。

三、江西书院的现代启示

书院不仅对古代和现在的江西产生了多方面深刻的影响,也积淀着许多宝贵的经验,留下不少有益的启示。

道德修养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书院十分重视对生员“为人”的教育,其目的在于培养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仁人君子。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揭示》中说:“古昔圣贤所以教人为学之意,莫非使之讲明义礼,以修其身,然后推以及人。非徒欲其务记览,为词章,以钓声名,取利禄而已也。”[8]陆九渊强调:“人生天地间,为人自当尽人道。学者所以为学,学为人而已。”[9]吉州区白鹭洲书院要求生员必须立志、清介、端重、谦虚,强调立品为学人第一义。这就启示我们,办学的指导方针应该是培养更多德才兼备之人,而不是一味追求升学率和高分数。

教育方法是教育质量的保证。书院在教学形式上有自学、讲学、会讲、讲会、问难论辩等方式。书院除山长、主讲进行教学外,还会邀请名士进行讲学。在教学上,山长、主讲多以指点思路、讲明方法为主,并将一些名师治学经验、读书方法推荐给学生,指导学生自学。书院生徒之间时时互相切磋,师生之间会经常质疑问难。这种以学生为主导的教学方法能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对于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加强学术交流,增进师生感情,都起到良好作用,远远优于强迫灌输、死记硬背的“注入式”教学法,更有利于学生智力、能力和人格的发展。

环境熏陶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古代书院大都建在“无市井之喧,有泉石之胜”的山水佳处,让师生接触自然,体察万物,得到心灵的净化、性情的陶冶,达到教在其中,学在其中。除重视自然环境的熏陶外,书院还十分重视人文环境的熏陶。如吉州区白鹭洲书院便设有理学坊、忠节坊、名臣坊,并崇祀庐陵先贤“四忠一节”——欧阳修、周必大、胡铨、杨邦乂、杨万里。文天祥在书院求学时,看见所祀乡贤画像,便慨然曰:“殁不俎豆其间,非丈夫也。”后文天祥被俘囚禁,备受煎熬,誓不投降,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千古绝唱。可见白鹭洲书院的人文熏陶对其感染至深。现在的学校已不可能建在远离尘嚣之地,但注重校园内外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建设,将德艺双馨之人的形象和事迹展示出来,供学生瞻仰学习,仍是非常重要的教育方法。

学术自由是思想文化繁荣的前提。书院的讲会,允许不同派别之间开展争辩,在一定范围内体现了学术自由、百家争鸣和兼收并蓄的精神。如以铅山县鹅湖寺为阵地举行的“鹅湖之会”,朱熹、陆九渊、陆九龄等众多大学者设席辩难,成为当时学术界的一大盛事。对于与陆九渊存在的分歧,朱熹并不囿于一己之见,不仅请陆九渊到白鹿洞书院讲学,还将陆九渊所讲内容写成讲义,刻在石碑上,专门写下跋语。这种学术自由、兼收并蓄的精神,对于思想文化的繁荣,开阔学生视野,都是大有裨益的。

自主管理是教育发展的不竭动力。书院的最高管理者为山长。山长一般都由德高望重、有较高学术造诣的大师担任,能聚集名家,能倡导和引领一代学术风气。当今高校,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学校被列入行政机构,管理人员设有行政级别,导致高校行政气息浓而学术气息淡。这就启示我们,政府应确立在高校管理中的边界,推行专家、大师治校。这样,高校才能追求自己的理想,办出特色。

社会力量办学是教育科学发展的千年大计。书院多为私人、家族或者地方公众所建,既能有效解决官府教育资金不足的问题,又能根据自身条件,确定各自的办学方针和课程设置,形成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思想倾向。当今社会的教育需求大,调动民间力量参与举办各类学校,创新培养各类人才,不仅是解决政府财力不足的权宜之计,更是促进教育科学发展的千年大计。

注释:

①此数据为2014~2015年江西省省、市、县地方志机构据现存旧志、家谱及其他地方文献统计得出,含部分难与私塾分辨的书院。

②2008年5月,地方文化工作者在丰城《罗氏大成宗谱》中发现《罗山书院记》,有媒体认为罗山书院是“目前中国最早的有明确名称的、具备后世书院性质的书院”(见剑川《丰城发现目前中国最早书院史料》,江南都市报,2008年7月11日A4版),但李才栋《江西建于唐代书院的“发现”、“再发现”、“新发现”》(见《南京晓庄学院学报》,2009年第1期,第107-109页)及张劲松《唐代民间书院的一种历史形态及意义——以丰城罗山书院为例》(见《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年第4期,第22-25页)则认为,罗山书院在唐代为纪念罗文通的道观,教育性质不明显。

[1]胡适.书院制史略[A]//陈谷嘉,邓洪波.中国书院史资料[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

[2]李才栋.江西古代书院研究[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1993.

[3]欧阳修.送吴生南归[A]//陈新,杜维沫.欧阳修选集[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

[4]俞兆鹏,李少恒.中国地域文化通览·江西卷[M].北京:中华书局,2013.

[5]舒丙.蒙山正德书院[N].宜春日报,2010-9-26(5).

[6]青原山志编纂委员会.青原山志[M].北京:方志出版社,2011.

[7]陈晓强,陈小芒.江西书院文化谈[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4,(11).

[8]朱熹.白鹿洞书院揭示[A]//邓洪波.中国书院学规[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0.

[9]陆九渊.象山全集·语录下[A]//郑晓江,杨柱才.宋明时期江西儒学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4.

[责任编辑:于龙广]

汪凤娟(1985—),女,江西省方志馆编辑、硕士,研究方向为地方史志;周慧(1962—),男,江西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编审,研究方向为地方史志。(江西南昌330038)

猜你喜欢

书院江西
江西银行
朵云书院黄岩店
江西南昌市1169个建制村实现通客车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江阴介居书院成立祝词》
青花瓷里觅南山——江西
宜兴:东坡书院忆东坡
本来未来:千年书院的精神和灵魂
清代河北书院的地域分布特征
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