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现实意义、有利条件和对策探析

2016-04-26刘玉

老区建设 2016年12期
关键词:城镇化农民农村

刘玉

农村就地城镇化的现实意义、有利条件和对策探析

刘玉

[提要]就地城镇化作为一种与传统城镇化截然不同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模式,能够有效克服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弊病和矛盾,拥有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和国家政策的扶持以及农民的支持、认同和期望。可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培育特色优势产业、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等途径,推进就地城镇化进程。

就地城镇化;城市病;新型农民;生态文明

就地城镇化是我国探索新型城镇化道路的一种创造,将农村经济发展与农民面貌改善相统一,将农民身份转变与素质提高相协调,将农民希望发家致富愿望与不离居住地的乡土情节相融合,通过农民生计方式的转变,实现乡风村风的转变,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

一、传统城镇化产生的弊病及就地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一)传统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弊病和矛盾

1.造成了城市环境承载力与人们生活舒适度之间的矛盾。传统城镇化片面强调城市人口的增加,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虽然为城市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劳动力,使大量农民成为了城市的建设者,但同时也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大量涌入城市的农民让城市变得拥挤,使城市交通设施满载;部分农民思想观念没有转变,依旧习惯农村生活方式,行动较为随意,给城市的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农民生病时需要去医院治疗、孩子需要到学校进行教育,他们的生活需要用水、用电、用气,与城市化应该同步完善的配套设施没有及时完善,容易激发城市原著居民的排外心理,认为他们的融入是对资源的抢占。造成了城市环境承载力的过载,影响了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

2.造成了城市人口大爆炸与农村空巢家庭之间的尴尬。大量农民放弃务农到城市务工经商,农村孩子到城市求学,农民们实现了地域的转变却没有拥有正确的“市民心态”,一旦社会管理、服务没有跟上,城市中人口的突然增多容易导致社会秩序混乱、违法犯罪活动增加等后果。对于农村来说,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也导致宅基地空置、土地抛荒的产生,严重浪费了土地资源,威胁着粮食生产安全。同时,就业竞争力低、谋生本领差、安全防卫能力低的妇女、老人、孩童不得不留守农村,农村家庭空巢化,最终导致一系列严重的社会问题。

3.形成了区域发展不协调、非均衡发展的现状。东南沿海地区由于经济基础好、交通设施便利、网络通信便捷、可依托发达城市临近等优势,在城镇化进程中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中西部地区农村却因为地处内陆交通不便、自然资源贫乏、气候恶劣、国民受教育少、经济水平低、发展起步晚等原因,城镇化发展进程迟滞。长期以往则造成了区域不协调、非均衡发展的局面。

4.形成了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传统城镇化虽以工业化为动力,却没有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城镇化的最初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实现“农民”身份向“市民”身份转变,可是在传统城镇化的实践中,城乡分割的二元户籍制度依然存在。受次制度的影响,农民们不能和城市居民享受同等的社会资源和服务,社会保障的范围和水平也相差甚远,能够享受的权利与城市居民无法相提并论。

(二)推进就地城镇化的现实意义

与传统城镇化以工业化为推动力,农村人口向城市转移的过程截然不同,就地城镇化是在农民世代居住的乡村通过发展农村经济增加收入、完善公共设施、发展社会公共事业、提高自身素质、改变生活方式,不再盲目地向大中城市迁移,过上和城市人一样的生活。就地城镇化更加符合我国的发展实际,不以单纯的人的转移为目的,而是激励他们建设好自己的家乡,能够有效加快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同时也可以有效地降低公共财政支出、个人生活开支等城镇化成本,既保证了粮食生产的安全,也保证了乡土文化的传承延续。

二、我国农村推进就地城镇化的有利条件

(一)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和国家政策的扶持。近年来,中央一系列会议和出台的诸多文件中,多次强调就地城镇化是我国未来新型城镇化的主要方向和模式之一。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坚持走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推进以人为本的城镇化,推动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产业和城镇融合发展。并且随之而来的金融政策、产业政策、扶贫政策等为深入推进就地城镇化提供了重大利好和强有力支撑。

(二)农民的支持、认同和期望。新型城镇化倡导“宜城则城”、“宜乡则乡”,是一种“既不离土也不离乡”的新的发展方案,与中国老百姓注重的乡土情结天然融合,以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是一种顺应农民意愿的城镇化模式。就地城镇化能够圆不少农民的工作在城市、居住在城市的“城市梦”,能够不用远离家乡获得不错的收入,节约了自身的生活开支、减少了回家探亲的费用,同时也能够很好地融入社会,不必受到一些偏见歧视,是得到一种农民们支持的城镇化模式。于留守老人、留守妇女、留守儿童而言,家人可以不用外出务工,而是在家附近就能够靠本领谋生,减轻了对家人在外的担心、担忧,减轻了自己的孤独、无助,能够给孩子完完整整的家,是农民们期望的城镇化模式。

三、推进就地城镇化的路径探析

(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全面提高居民生活质量。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城市公共资源和公共服务等配套设施与城镇化的速度并不匹配。原有的公共设施不能应对突发性的人口激增,使交通设施、租房、学校、医院的容纳力远远超标,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从规划到实施都应该充分考评、提前瞻望,加大基础设施的投入,完善公共服务。

(二)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发展特色农业,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就地城镇化依然是一种承认农业基础地位的城镇化,在此过程中也推进着农业的现代化。要通过增加技术、管理等要素的投入,以现代农业知识促进农民素质的提高,以市场为导向,保证从农资购买、农产品生产、农产品加工和销售等环节的正规化、现代化、科学化。引导农民根据地域特点,迎合市场需求,超前预料消费者喜好,合理进行农产品生产的布局,提高产品的竞争力。发挥农业特色,慎重调研后招商引资,发展乡镇企业和乡村旅游,将自然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形成特色产业链,促进农村经济长足发展。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顺利推进就地城镇化保驾护航。新型城镇化的目标是让农民转变为市民,居住环境得到改善,让农民能够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使农民居住环境由农村变为城镇不难,让农民实现身份转变、身份认同却不简单。由于历史因素的影响和现实因素的制约,户籍制度、土地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制度藩篱,不同程度制约着城镇化的进程。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实现机会均等,首先需要打破城乡分割的二元化户籍体制,消除由户籍不同产生的身份差别,消除户籍背后的隐性福利和利益分配,消除“同命不同价”等现象。其次,充分调研,最大程度考虑农民意愿,改革和创新社会保障制度,努力创造条件争取将农民们都纳入社保和医保范围,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和公共服务的水平。尽管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转型,土地的保障功能逐渐弱化,可仍然是农民生存的根基,是被农民视为“命根子”的东西。就地城镇化必须将解决农民土地问题、后续生存发展问题列为重点,充分考虑土地收益、土地流转等对农民生产、生活的持续影响。

(四)加强新型农民的培育,提高农民的综合素质,帮助其较好地融入社会。实现城镇化不仅仅是要实现城市人口的增多、面积的扩大,而是要让原有土地上的农民们彻底摒弃落后的“小农”思想,转变为新型城市居民,实现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活方式的全面城镇化。可通过加大对农民的专业农业技能培训,更新其对于农民生产的观念,用现代化管理办法提高农业收入;通过加大对农民当今时代及经济社会形势的培训,帮助其树立与时俱进的观念,以新农民姿态面对新常态、新变化;通过宣传栏、宣讲小分队、农家书屋等载体,提高农民的文化素养和道德修养,使其形成与新型城镇化相适应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

(五)坚持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发展理念,让城镇化与大自然融为一体。要吸取部分国家在城镇化进程中没有处理好人与自然关系的教训,破解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这对矛盾,在就地城镇化过程中,始终把生态保护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将之贯穿城镇化的全过程,坚决避免“房子建了一幢幢,森林少了一片片”悲剧的产生。就地城镇化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契合生态文明、绿色低碳的理念,不仅是为了实现当代人的“城市梦”,也是为子孙后代提供更好的生活环境、自然环境。通过完善环境评估制度、生态补偿机制、监督追责机制等,维护生态安全、优化生存环境,形成与自然相融合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经济产业格局,形成经济发展和环境保护共生共利的局面。

[责任编辑:上官涛]

刘玉(1990—),女,江西赣州市委党校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教研室助教,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江西赣州341000)

猜你喜欢

城镇化农民农村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耕牛和农民
新型城镇化对农民收入的影响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居住小区规划与设计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农民
2016年推进新型城镇化在发力
新农村 新一辈
也来应对农民征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