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2016-04-22宋艳,王维琦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肠内营养腹泻集束化护理



集束化护理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

宋艳, 王维琦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重症医学科,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1)

关键词:肠内营养; 腹泻; 集束化护理; 机械通气

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不能正常进食等原因易发生营养不良的状况,临床通常需要对患者进行营养支持治疗。肠内营养是指通过口服或者管服,经过胃肠道提供给人体代谢所需营养物质的一种营养支持方法[1], 是一种常见的安全、简便、有效的治疗手段,与肠外营养比较也更加经济、更符合人体的生理需求[2]。但肠内营养易导致不耐受的现象,其最常见的并发症是腹泻,不但给患者带来痛苦,增加了肛周皮肤受损的危险,也加大了护理的工作量,已构成肠内营养干扰的主要问题[3]。因此,如何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是护理工作的关键。本研究对本院给予肠内营养支持的ICU患者实施集束化护理,效果较为满意,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ICU患者180例,其中男101例,女79例;年龄17~80岁,平均(55.6±11.4)岁。原发疾病:脑出血35例,脑梗死32例,慢性阻塞性肺病41例,颅脑损伤34例,急性心肌梗死13例,多发伤13例,有机磷农药中毒7例,运动神经元疾病5例。1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90例。2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 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ICU患者入院24~48 h内均给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集束化护理,具体如下:①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定期学习肠内营养相关知识,提高医护人员肠内营养治疗管理水平,强化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观念。② 营养液的选择与配置。乳糖不耐受的患者应选用无乳糖制剂;消化道功能障碍、脂肪代谢障碍的患者应选择低脂配方。保持营养液恒温(38~42 ℃), 防止胃黏膜遭受过冷或过热的刺激引起腹泻,可在输注管胃端加上输液加温器以维持营养液的温度。维持营养液的渗透压,对于较高浓度的溶液,可逐步适应。③ 严格操作规范:在操作时,医护人员应注意洗手,将器具严格消毒;肠内营养液应现配现用,配好后放置不宜超过12 h; 随时观察营养液滴注进程,泵注过程中所发生的故障应予以及时处理。应每天换营养液输注管,用生理盐水冲洗胃管,以免发生感染性腹泻[4]。④ 纠正低蛋白血症:如果是由白蛋白减少引起的腹泻,先给予肠外营养,待血浆蛋白水平提高后,再进行肠内营养支持治疗。⑤ 合理使用抗生素:根据患者的病情和药敏结果,选择合适的抗生素,使用双歧杆菌、枯草杆菌、醋酸活杆菌等调节肠道正常菌群,减少肠内营养性腹泻的发生[5]。⑥ 肛周皮肤护理:及时处理患者的大小便,以免肛周皮肤受到粪便的刺激发生红肿糜烂,处理后可涂抹爽身粉保证肛周皮肤干爽清洁;保持床单整洁,无渣屑,防止形成褥疮。

1.3观察指标

记录2组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对比2组患者机械通气时间以及ICU住院时间。

1.4评判标准

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肠内营养支持2 d后,患者出现不同程度的腹泻,给予营养液温度及输注速度调节、浓度降低、输注量减少、并使用止泻药后患者症状有所缓解。

1.5统计学方法

2结果

2.12组患者腹泻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腹泻发生率为14.4%(13/90); 对照组腹泻发生率为27.8%(25/90), 2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2.22组机械通气和ICU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ICU住院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2组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比较 d

与对照组比较, **P<0.01。

3讨论

腹泻是肠内营养支持最常见的并发症,严重影响肠内营养的效果和应用[6-8],既加重了患者的病情,造成医疗资源的浪费,同时也给患者造成心理压力和经济负担。因此,采取科学合理的护理策略对预防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意义重大[9]。

集束化护理是以循证医学为指导的护理干预措施[10], 也是提高医疗质量,改善患者病情结局的一种结构化方法[11]。集束化护理在国外已经得到普遍应用,但是国内目前尚处于探索阶段[12]。本研究认为,对于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实施集束化护理过程中应重视营养液的选择及配置,密切关注输注速度,避免营养液因过冷过热、输注速度过快、浓度偏高而引起腹泻[13-14]。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与患者是否发生蛋白血症有关,因此,还应注重纠正低蛋白血症以避免腹泻的发生[15-17]。此外,合理使用抗生素及维持肛周皮肤的清洁对预防肠内营养支持性腹泻也非常重要。本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腹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机械通气及ICU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与李丽等[18]报道一致,说明对ICU患者实施技术化护理可降低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发生率,减少机械通气时间及ICU住院时间,促进病情恢复。

参考文献

[1]Refaat A Hegazi, Paul E Wischmeyer. Clinical review:optimizing enteral nutrition for critically ill patients-a simple data-driven formula[J]. Crit Care, 2011, 15(6): 234.

[2]张锦丽, 黄超艳. 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59例原因分析与护理对策[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1, 11(27): 6790-6791.

[3]王健叶, 刘蓉, 王晓红. 影响ICU患者肠内营养性腹泻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1, 15(91): 91-92.

[4]严峻, 周瑞祥. 肠内外营养在胃肠道手术后的应用比较[J]. 医药导报, 2010, 29(12): 1592-1594.

[5]黄海燕. 集束化管理在ICU肠内营养患者的应用[J]. 护理学杂志, 2012, 27(17): 13-15.

[6]Thibault R, Graf S, Clerc A, et al. Diarrhoea in the ICU: respective contribution of feeding and antibiotics[J]. Crit Care, 2013, 17(4): R153.

[7]姬润调. 脾肾静脉分流联合断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护理干预[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4): 223-224.

[8]龚志涛. 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效果及预后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21): 208-210.

[9]王丽娜, 宋敏, 柏玲, 等.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急性重症胰腺炎肠内营养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 2015, 13(9): 1534-1536.

[10]Grocker C, Kinnear W. Weaning from ventilation: Dose a care bunble approach work[J]. Intensive Crit Care Nurs, 2008, 24(3): 180-186.

[11]刘京菊, 沈棫华, 吴竹林. 集束化护理干预在人工气道患者中的应用[J]. 中华全科医学, 2013, 11(9): 1482-1483.

[12]汤慧红, 钱亿超. 集束化护理及其理念在CCU的应用现状[J].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3, 10(24): 111-113.

[13]凌红霞, 徐金中.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临床应用的护理进展[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2): 175-178.

[14]刘慧, 叶剑. 食管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的护理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8): 137-138.

[15]朱敏, 吴宗辉. 早期留置鼻肠管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临床分析[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1): 194-195.

[16]陈丽丽, 赵琳莉, 达晓燕, 等. 2种肠内营养途径及护理在老年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8):36-39.

[17]闫雨龙, 李家生. 胃癌根治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的开始时间研究[J]. 中华全科医学, 2014, 12(8): 1272-1274.

[18]李丽, 豆桂军. 系统化护理干预对ICU患者肠内营养相关性腹泻的影响[J]. 齐鲁护理杂志, 2014, 20(19): 18-20.

中图分类号:R 47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6-144-02

DOI:10.7619/jcmp.201606048

基金项目:中国高校医学期刊临床专项资金(11524330)

收稿日期:2015-12-03

猜你喜欢

肠内营养腹泻集束化护理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集束化护理减少静脉留置针患儿并发症的作用
肠炎宁颗粒治疗小儿肠炎疾病的可行性分析
集束化护理在卒中相关性肺炎预防中的应用
机械通气患者床边胃镜下置鼻空肠管行肠内营养的护理
乳酸菌片联合复方胃蛋白酶散治疗小儿肺炎继发性腹泻效果观察
消化道肿瘤术后肠外营养与肠内营养联合治疗效果分析
经鼻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应用及护理体会
循证护理在严重烧伤患者肠内营养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