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细节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16-04-22贺楚梅阳前军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6年6期
关键词:自我效能细节护理社会功能

贺楚梅, 阳前军, 倪 敏, 沈 静

(湖北省武汉市武东医院 精神一科, 湖北 武汉, 430084)



细节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贺楚梅, 阳前军, 倪敏, 沈静

(湖北省武汉市武东医院 精神一科, 湖北 武汉, 430084)

摘要:目的探讨细节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将本院8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细节护理),各40例,根据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职业和工作、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兴趣程度、责任心及计划等社会功能项目评分阳性率均明显降低(P<0.05); 观察组护理后GSES量表指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细节护理能够明显改善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细节护理; 抑郁症; 社会功能; 自我效能

近年来,多种因素作用下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增高趋势,不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还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1-2]。护理干预作为抑郁症患者的辅助干预方式,对患者的疾病状态及康复程度都有较大影响。因此,给予抑郁症患者合理的护理干预,对于营造出与他人及社会的良好接触氛围,改善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3-4]。本研究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抑郁症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3年1月—2015年1月本院80例抑郁症患者,根据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细节护理),各4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心境障碍性抑郁发作的临床诊断标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24项)评分均小于17分。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17.3~65.8岁,平均年龄(34.9±6.7)岁,病程0.5~12.4年,平均病程(4.8±0.6)年,根据文化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24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6例。观察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17.5~65.7岁,平均年龄(35.1±6.9)岁,病程0.6~12.5年,平均病程(4.9±0.7)年,根据文化程度划分,初中及以下学历23例、高中及以上学历17例。2组性别、年龄、病程、文化程度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报告主管医师,给予相应处理,维持清洁、卫生的环境,指导患者合理饮食,培养良好的生活方式;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细节护理[5]: 耐心与患者交流和沟通,了解患者的情绪特点及兴趣所在,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采取合适的沟通方式,及时心理疏导;针对患者的文化程度,采取个性化的健康宣教内容及方式,不再是单纯模式化宣教,能够符合患者的个性化宣教需求[6]; 针对老年患者或反应较慢患者,应放慢交流语速,对于听力较差的患者,应提高音量;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使其尽可能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在家人及社会的共同努力下,完成患者情绪改善及能力提高[7]。

1.3观察指标

护理2个月后,根据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SDS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 评估和比较2组患者护理前后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SDSS量表包括10个项目,每个项目分别采用0分(无或轻微问题)、1分(存在缺陷)、2分(存在严重缺陷)评估,其中1分及2分为阳性[8]。GSES量表包括10个评估项目,满分为100分,总分≤10分认为是效能感非常低,总分11~20分为效能感较低,总分21~30分为效能感较高,总分>30分为效能感非常高[9]。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计数资料率的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2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评估结果比较

护理前2组SDSS量表评分阳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职业和工作、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兴趣程度、责任心及计划等社会功能项目评分阳性率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组护理前后社会功能评估结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2.22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估结果比较

护理前2组GSES量表非常低、较低率、较高率、非常高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GSES量表非常低及较低率均显著降低,非常高率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组护理前后自我效能评估结果比较[n(%)]

与对照组比较, *P<0.05。

3讨论

抑郁症作为临床常见心理疾病,严重影响着患者的心理状态及日常生活能力,患者多表现为情绪低落,并且病情极易反复,甚至出现自杀倾向[10], 早期治疗抑郁症,对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临床意义[11]。另外,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也较差,这不仅导致其生活质量降低,而且也是部分患者选择自杀的主要原因[12],因此,做好抑郁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具有至关重要的临床意义[13]。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健康意识的增强,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护理服务模式不再以“疾病为中心”,而是逐渐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服务模式。合理的护理干预作为抑郁症治疗的重要辅助方法,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病情状态,还能大幅调节患者的悲观、绝望的负面情绪[14]。

抑郁症患者在与人交往过程中,其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均明显低于健康人,细节护理是针对患者的不同病情及情绪特点,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15],在护理过程中融入了“以人为本”的护理服务理念,给予患者舒适、安全的护理服务,放松患者的心情,增加与人的交流,从而缓解抑郁症状及自闭倾向,通过与护理人员建立信任关系,开始参与社会活动,逐渐恢复社会功能,再通过定期理论学习及指导,引导患者思维逐渐趋于理性范围,避免歧视、冷淡等伤害性情感的出现,提高患者的自尊感及幸福感[16-17]; 帮助患者识别负性思维,使其意识到负面情绪与不良行为之间的相关性,提高患者应对挫折的能力,从而降低抑郁症复发的几率[18]; 做好患者家属的思想工作,营造良好的家庭及社会氛围,使患者获得充足的自信,减少退缩行为,使患者更加积极配合治疗,有利于其日常生活能力的恢复,使其更快、更好地回归社会生活[19-20]。

本研究中,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护理后职业和工作、社会退缩、社会活动、家庭活动、家庭职能、个人生活、兴趣程度、责任心及计划等社会功能项目评分阳性率均明显降低,GSES量表非常低及较低率均显著降低,非常高率明显增高,P<0.05,结果表明细节护理充分体现了个性化护理干预特点,能够明显提高抑郁症患者的社会功能和自我效能,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R R Huang, Y S Chen, C C Chen, et al. Quality of life and its associated factors among patients with two common types of chronic mental illness living in Kaohsiung City[J]. Psychiatry and Clinical Neurosciences, 2012, 66(6): 482-490.

[2]谢晓颖, 蒋荣泉, 凌迎春, 等. “共情护理”模式在抑郁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及其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 中国医药导报, 2013, 10(33): 122-125.

[3]姜连枫, 叶红英. 心理干预对老年抑郁症患者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当代护士, 2014, 5(3): 131-133.

[4]马辉, 杨华, 张宁. 抑郁症康复期心理社会功能恢复特点及持续心理治疗的必要性[J]. 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 2011, 52(12): 1145-1146.

[5]李虹娟, 冯卫红. 细节优化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4, 25(8): 1237-1239.

[6]许仁芳. 综合护理干预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0): 102-103.

[7]瞿航, 王韬, 黄远军, 等. 抑郁症心理干预治疗早期大脑自发活动功能连接的改变及相应的神经调节机制[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5, 37(24): 2453-2458.

[8]田涛, 卢卫红, 易正辉, 等. 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在抑郁症中的适用性研究[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2, 12(5): 442-445.

[9]喻芳, 贾莉娜. 家庭护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海南医学, 2013, 24(20): 3101-3103.

[10]陈鲁, 陈宜刚, 林征, 等. 抑郁症患者的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20): 15-18.

[11]Morrissy L, Boman P, Mergler A. Nursing a case of the blues: an examination of the role of depression in predicting job-related affective well-being in nurses[J]. Issues Ment Health Nurs, 2013, 34(3): 158-168.

[12]Patrick W. Corrigan, Jennifer Raafacz, et al. Examining a progressive model of self-stigma and its impact on people with serious mental illness[J]. Psychiatry Res, 2011, 189(3): 339-343.

[13]孙玲, 李娇, 陶敏, 等. 小组心理护理对抑郁症患者个人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 现代临床护理, 2015, 14(1): 12-15.

[14]张瑞芳, 夏娟静, 冷文娟. 抑郁症患者社会支持与自我效能的相关性研究[J]. 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 2011, 19(12): 1423-1425.

[15]贾静, 强晓玲. 综合护理干预对抑郁症患者抑郁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5, 19(16): 14-16.

[16]瞿伟, 谭永红, 谷珊珊, 等. 全病程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依从性及疗效的影响[J].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2014, 36(11): 1118-1120.

[17]张勇辉, 侯晓菲. 内观认知法对抑郁症患者临床症状、生活质量和社会功能的影响[J]. 神经疾病与精神卫生, 2013, 13(1): 72-74.

[18]李善玲, 徐玉林, 杨新丽, 等. 早期系统心理干预对老年住院患者焦虑抑郁及自我效能的影响[J]. 护理学杂志, 2014, 29(15): 73-75.

[19]赵昆鹏. 家庭干预对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及自我效能感的影响[J]. 中国伤残医学, 2014, 22(10): 253-254.

[20]曾玲. 综合护理对促进抑郁症患者康复的临床效果观察[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3, 17(22): 87-88.

The effect of detail nursing on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self-efficacy for depression patients

HE Chumei, YANG Qianjun, NI Min, SHEN Jing

(PsychiatryDepartment,WudongHospitalofWuhan,Wuhan,Hubei, 430084)

ABSTRACT:ObjectiveTo study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detail nursing on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self-efficacy for depression patients. MethodsA total of 80 depression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were randomized into control group (routine nursing) and observation group (detail nursing), with 40 patients per group.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self-efficacy after nursing in two groups were evaluated and compared according to the Social Disability Screening Schedule (SDSS) and General Self-efficacy Scale (GSES). Results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positive rates of social function items scores such as profession and work, social withdrawal, social activities, family activities, family function, personal life, interest level, responsibility and planning were significantly reduced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mpared with the control group, the indicators of GSES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after nursing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P<0.05). ConclusionThe detail nursing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social function and self-efficacy for depression patients and is worthy of clinical promotion.

KEYWORDS:detail nursing; depression; social function; self-efficacy

中图分类号:R 473.7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2-2353(2016)06-044-03

DOI:10.7619/jcmp.201606014

基金项目:湖北省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课题(WJ2015HB024)

收稿日期:2015-12-15

猜你喜欢

自我效能细节护理社会功能
延续护理干预对出院冠心病患者自我效能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健美操比赛中运动心理之自我效能
大学生网络学习拖延与自我效能和自我调节
浅谈爱德华·邦德《李尔》中的“布莱希特式”
电视综艺娱乐节目的社会功能探讨
自我效能感在职业学校学生科技创新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于确保手术安全的价值
群众文化的社会功能和文化价值浅析
人间佛教的社会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