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语言交际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2016-04-18甘立辉

校园英语·下旬 2016年3期
关键词:交际能力京剧语境

【摘要】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和改革开放的深入推进,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愈发具有吸引力。恰当地翻译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并将其传播至海外各国,对增强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至关重要。本文以民族语言交际学为理论基础,围绕其核心概念“语境、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以《京剧:东方艺术璀璨的明珠》翻译实践为例,探讨民族语言交际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关键词】民族语言交际学 语境 言语社区 交际能力 京剧

一、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创立者极其简介。20世纪60年代,美国当代重要的语言学家、语言人类学家、社会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戴尔·海姆斯(Dell Hymes)提出了民族语言交际学(the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这一概念。

2.民族语言交际学简介。

(1)基本内涵。民族语言交际学是一种分析自然交际预料的方法,被民俗学家广为接受。它把民族志学的方法和会话分析结合起来,研究语言在各种语境下的使用情况,对互动社会语言学的影响十分深刻。它所研究的是在一定文化情境中发生的交际行为,特别是语言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

(2)核心概念。

1)语境。语境是指语言运用的具体环境,是交际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波兰裔人类学家、功能学派创始人之一马林洛夫斯基首先将语境划分为情境语境(Situational Context)和文化语境(Cultural Context)。民族语言交际学通过将情境语境与社会语境联系起来,研究一定社会文化背景中交际行为的性质和功能,把语言的运用看作是研究语言与社会文化规范之间关系的落脚点。

2)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言语社团、言语区域和言语网络术语民族语言交际学研究中文化语境中的概念。言语社团指同一社会中不同的社会人具有相同的文化习俗和社会规范。在言语区域中,人们虽然国别、社会背景不同,但言语的习惯和规则可以具有一定的共性。言语网络指每个社会成员通常都掌握几种语言变体,并根据交际需要,选取恰当的语言变体与其他社会成员进行交流。

3)交际能力。交际能力是民族语言交际学的核心理论,它指语言使用者所拥有的知识。语言使用者在社会交际情境中,语言使用者不仅需要判断语言是够合乎语法规则,还需要判断语言是否符合文化和社会规范。

二、民族语言交际学在中国传统文化汉英翻译中的应用

1.语境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对于京剧演员的四类角色:“生(男角)、旦(女角)、净(花脸男角)、丑(丑角)”的翻译,笔者的译文是“Sheng (male roles), Dan (female roles), Jing (painted roles), Chou(painted clowns)”。在京剧中“生”指花脸以及丑角以外的男性正面角色的统称;“旦”指女性正面角色的统称;“净”俗称花脸,大多是扮演性格、品质或相貌上有些特异的男性人物;“丑”指扮演喜剧角色,因在鼻梁上抹一小块白粉,俗称小花脸。从上述解释可以看出,译文对“生旦”的处理比较贴切,但对于“净、丑”的处理则违背了翻译的忠实性原则,未体现其文化内涵,参考译文“jing (male roles with facial paintings) and chou (clowns)”则更好地阐释了“净、丑”这两类角色所蕴含的实质。

2.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汉英翻译中的应用。语言的使用都有一定的区域,而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实现不同语言使用者在不同社区顺利交流。原文“这也就这是为什么京剧的魅力如此经久不衰:它创造了一种台上台下演员观众相互交融的美学欣赏与享受,”笔者的译文是“The uniqueness of Beijing opera lies in that it reflects the typical features of all Chinese traditional dramas, and this is the very reason why its glamour appears ageless: it creates 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 of performers and audience both on the stage and offstage.”,此译文大致传达了原文的意思,但译文“a blending aesthetic appreciation and enjoyment”中blending一词未能传达出台上台下那种微妙的交流,无法体现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互动的情形;参考译文“That is what makes their artistic charm so everlasting: the creation of an aesthetic co-appreciation between the actors and actresses on stage and the audience off the stage. ”中 co-appreciation 一词则准确地阐释了台上演员与台下观众在整个京剧表演活动中的互动关系,从而为我们详尽地阐释出为何京剧如此经久不衰的深刻原因。

三、结论

翻译作为一种特有的交际方式,对于世界各国的文化交流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如何让中国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顺利实现跨文化交际与交流,成为了一个日益迫切的问题。本文以民族语言交际学这一新兴理论为基础,以京剧翻译实践为例,探讨语境、言语社区和交际能力在《京剧》翻译中的应用问题,希望对中国文化汉译英以及提升中国文化走出去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Eugene A.Nida,Language,Culture and Translation.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1993,Print.

[2]裘晨晖.国内应用语言学研究中民族志使用方法述评[J].语言教育,2015(2):74-78.

[3]何其莘,许钧,仲伟合.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甘立辉(1991.8-),女,四川邻水人,研究生在读,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研究方向:英语笔译。

猜你喜欢

交际能力京剧语境
为什么京剧被誉为“国剧”
语境与语境教学
主题语境八:语言学习(1)
主题语境九:个人信息(1)
《京剧人设》
标准发音对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跟踪导练(三)2
京剧的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