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公众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分析

2016-04-13汤哲陈嘉仪邓莹钰

中国性科学 2016年1期
关键词:同性恋公众

汤哲 陈嘉仪 邓莹钰

【摘要】近年来,社会对同性恋的关注日益提高,由同性恋现象引发的多重社会效应日益显现。本文选取性别、年龄、收入、信息来源、学历、养老态度等6个具有代表性的影响因素,运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的相关数据,对公众之于同性恋的包容度进行具体评估。研究发现:(1)女性群体比男性群体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更大;(2)随着年龄的增长,公众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越小;(3)随着收入和学历的增长,公众对同性恋性行为会更加理解与包容;(4)在网络上对同性恋问题有更多接触和了解,也会增进公众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

【关键词】公众;同性恋;包容度

【中图分类号】R167【文献标志码】A

1前言

1.1同性恋的概念与对其的社会态度

对同性恋与包容度的定义阐述,同性恋古而有之,然而同性恋这一概念是晚近才出现的。李银河在《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现象研究》将同性恋行为定义为“以同性为对象的性爱活动”,将同性恋者定义为“以同性为性爱对象的个人(男人或女人)”。本文以该定义为标准,研究公众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包容,字面意思是指宽容、容纳,其实质是“仁”,就是爱人。包容度,就是指人们宽容、接纳某种事物、现象或是人的程度。研究公众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就是研究其对同性恋者这一亚性别群体的宽容、容纳的程度。

从历史的角度看,关于中国古代同性恋的文字记载最早可追溯到先秦,如卫灵与弥子瑕、魏王与龙阳君等著名事件。在中国历史中,同性恋并没有过于极端的歧视或处罚,甚至在汉朝、南北朝、清朝等时期男风盛行,可见中国传统社会并不排斥同性恋本身,相反的,社会对其有较为宽容的态度。同性恋这一亚文化,有游离于主流文化的独特性,体现了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其不被主流文化接受是从西方基督教在中国的影响力增强,中国吸收了恩格斯、列宁等反对同性恋的观点开始。自此之后,同性性行为曾被视为刑事犯罪,同性恋曾被视为精神疾病。直到1997年新刑法的出台从而实现了同性恋的去罪化、2001年新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将同性恋从精神病中剔除,从而实现了同性恋的非病理化。

从社会的角度看,当今社会对同性恋的关注日益提高,由同性恋现象引发的各种社会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现在人们对同性恋的看法有所改变,反对同性恋的程度有所降低,但内心深处并不能接受同性间的性爱行为。许多事例表明,同性恋亚性别群体依然游离于主流文化之外,受到社会主流文化认识的排斥,甚至与之产生激烈的冲突,同性恋群体的生存境遇依然不容乐观。造成这种现象的成原因如下:(1)由于中国性教育的缺失,使人们对同性恋缺乏了解,社会主流价值取向中关于同性恋群体的刻板印象极易先入为主,同性恋甚至被等同于艾滋病,公众出于对艾滋病的恐惧而视同性恋如吃人恶虎、洪水猛兽;(2)中国人拥有传统、刻板而严肃的家庭伦理观念。同性间的结合是被认为违反家庭伦理道德的,是“不伦”的。同时,同性间不能繁衍后代的特征又使其成为对传统子嗣观念的极大挑战。在中国人眼里,“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种观念也极大地捍卫了二元性别制度的地位。当今中国独生子女越来越多,独生子女身上背负着沉重的传宗接代的压力,在父母眼里,只有和异性结婚、生儿育女,才是对父母、对家族有责任心的表现,否则就是自私的、不负责任的;(3)人是群居动物,处于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同性恋者及其父母往往要承受巨大的、来自亲朋、好友、邻里的社会舆论压力。

从同性恋自身的角度看,同性恋在自我认同上有着复杂的心理状态。有些人觉得认为自己是不健康的、是病态的,因而倍感压抑、折磨与羞愧;有些人坦然面对自己的性向问题,但出于对自己、对家人朋友的保护,不愿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只有极少数人能认同并公开自己的性取向,并努力争取更多的权利和尊重。

1.2同性恋者的现状

据中国人民大学性社会学研究所潘绥铭教授的调查,我国大学男生中有过同性性行为的占16.6%,仅有心理倾向的占8.4%,两者兼有的占4.2%。而据中国社科院李银河教授的调查,保守估计下我国同性恋者也有3600~4800万人,如此庞大的群体需要社会给予更多的关注\[1\]。而社会对这一群体的包容度,既关乎他们的正常生活与幸福,也关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相关资料表明, 每一个时代都保有一定数量的同性恋群体,而这些群体正在日益扩大,所关联的社会问题也越来越多。正如李银河\[2\]所说:“同性恋群体是一座尚未浮出海面的冰山,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只是冰山的一小角而已。”

1.3相关研究综述

李银河等\[3\]的调查表明,同性恋者在当前社会的可见度仍较低,在公众对同性态度的问题上,显示出中国文化的中庸特性:完全接纳和坚决反对的人都比较少。公众对同性恋的整体认知程度不高,但态度较为宽容。

关于公众对于同性恋问题的认知和态度的调查研究,大部分的调查对象都集中在学生群体中。彭玲\[4\]的一项调查发现,虽然中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程度不高,但仍然要优于大学生对同性恋的理解。然而胡均\[5\]的一项调查表明,大学作为年轻人和高级知识分子聚居的场所,大学生作为接收高等教育的群体,对同性恋现象的接受程度要明显高于社会平均水平。于建平\[6\]的一项调查显示,中学生对于同性恋定义、外表特征和行为特征均能正确认知的仅占35.9%,对“同性恋行为与感染艾滋病病毒有十分紧密的联系”认识率仅有37.3%,表明大部分中学生对同性恋认知存在错误或不清,高达68.8%的学生认知来源于周围人的谈论,由此可见,学生缺乏正规认知途径了解同性恋者这一群体。

在关于公众看待同性恋问题的影响因素研究中,李银河\[3\]在2013年的一项调查发现,影响公众对同性恋态度最重要的因素是年龄、职业和婚姻状态,最不具影响力的因素是城市区域和性别。而吕少博\[7\]的一项研究却发现,性别也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被调查者中,男性对同性恋者存在更多的消极态度。相反,女性则表现出更多的理解和包容。李放\[8\]的研究认为:大学生对同性恋偏见处于中等偏低水平,且男生对同性恋的偏见程度明显高于女生,社会支配倾向、支持群体基础的支配、反对平等、排外主义四个成分均对同性恋偏见程度有显著的影响,并由此提出,通过降低社会支配倾向将有助于减少同性恋偏见的现象。

从以上文献回顾可看出,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等因素对公众包容度都有较大影响。从中,我们筛选出性别、年龄、学历、收入等因素,从这些因素出发,研究、分析公众对同性恋的包容度。目前关于公众对同性恋问题态度的研究,存在调查数据偏少、调查群体范围过小等局限,在定量分析中也不够深入具体。本文采用中国综合社会调查的权威数据,并运用序次Logit回归的方法,对全国范围的公众对同性恋的包容度进行实证分析,了解公众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的影响因素,引导人们正确、客观地认识同性恋问题,以求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对象与方法

2.1研究对象

中国综合社会调查(Chinese General Social Survey,缩写为CGSS),是中国第一个全国性、综合性、连续性的大型社会调查项目,由中国人民大学联合全国各地的学术机构共同执行。从2003年开始,每年对全国各地一万多户家庭进行抽样调查。该数据具有较大的权威性和科学性,调查覆盖范围广,有利于我们的科学研究。此次调查分析运用Stata 12等统计分析工具进行分析,对中国综合社会调查2010年的数据进行标准化和序次Logit回归。

在本次研究的样本中,总共有11,783个样本。排除缺失值和异常值的影响,得到的数据变量结构如下:男性5677人,占48.18 %,女性6,106人,占51.82 %;年龄 17~96岁,平均年龄(47.8±0.3)岁。学历上没有接受任何教育有1539人,占13.06%;小学学历有2600人,占22.07%;初中学历3417人,占29.29%;大学学历1723人,占14.62%;研究生及以上1813人,占15.39%。个人年平均收入1395667±31713元。信息来源上以报纸和杂志为主有682人,占5.79%;以广播为主有222人,占1.88%;以电视为主有8976人,占76.18%;以互联网为主有1661人,占14.1%。

在对待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上,在CGSS居民问卷中,关于因变量的具体问题“您认为同性间的性行为对不对?”一共有5个备选答案,分别是:1表示“总是不对的”,2表示“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对的”,3表示“说不上对与不对”,4表示“有时是对的”,5表示“完全是对的”。9694人表示总是不对的,占82.27%;521人表示大多数情况下是不对的,占4.42%;1251人表示说不上对与不对,占10.62%;112人表示有时是对的,占0.95%;63人表示完全是对的,占0.53%。

2.2数据处理方法

采用Stata12进行处理与分析

3数据分析

本文将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设为因变量,根据国内外研究经验,将性别、年龄、学历、收入、信息来源和养老态度作为自变量,进行序次logit回归。为了避免各变量量纲不同,阈值不同而导致的影响,本文先对各变量进行标准化处理,并进行编号:包容度(z0)、性别(z1)、年龄(z2)、学历(z3)、收入(z4)、信息来源(z5)。见表1。

如表1所示,z2、z3、z4和z5对因变量z0在99%的置信水平下具有显著的影响(P<0.01),z1对因变量z0在90%的置信水平下具有显著的影响(P<0.1)。

回归结果显示,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的情况下,被调查者中女性比男性的包容度高0.048个对数比;年龄每增加1单位,包容度下降0.201个对数比;学历每增加1单位,包容度上升0.35个对数比;收入每增加1单位,包容度上升0.087个对数比;信息来源每向网络化靠近一个阶段,包容度上升0.224个对数比。可以简单表述为:女性居民比男性居民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高;年龄越大的居民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越小;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信息来源越网络化的居民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越大。

4讨论

4.1性别对同性恋性行为包容度的影响

回归结果显示,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男性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要比女性低。人们能够接受两个女人手拉手,认为这是正常的友谊,但却看不惯两个男人同进同出,更不容忍他们有任何性方面的接触。这些传统的性别观念直接造成了人们对女同性恋者更为接纳,而对男同性恋者表现出更为严厉的态度。\[9\]这样的观念和态度也导致了公众中男性对于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要低于女性。张笑笑等\[10\]在《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中发现,在对待同性恋者的情感态度和行为态度上,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更积极。国外许多研究结果也发现,对同性恋的态度存在性别差异\[11\]。

4.2年龄对同性恋性行为包容度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公众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更倾向于拒绝接纳同性恋性行为。大部分人群都会选择在这个年轻时恋爱,同性恋也不例外,对于同龄人的同性恋表现得更加理解\[12\]。同时,年轻群体对于新兴事物的认知和包容程度也比老年群体要高,这将提高他们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

4.3学历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公众的学历越高,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越高。这可能是随着学历的提高,公众的受教育程度提高,思想更为开放包容,对事物的接受能力以及包容度有所提升。李银河\[3\]在调查研究中也得出相同结论,教育程度越高的人对同性恋者越宽容,教育程度越低的人对同性恋者越不宽容。

4.4收入对同性恋性行为包容度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下,公众的收入越高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越高。李银河\[3\]在相关的研究中也得出相似的结论,收入更高的公众对于同性恋者的平等问题、包容度以及婚姻的赞成比例上都较高。这可能是由于收入越高的群体,接触面更广,对同性恋这一新兴现象的包容度也越高。

4.5信息来源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的影响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以互联网(包括手机上网)为主要信息来源的公众比以传统媒体(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为主要信息来源的公众,对同性恋性行为具有更高的包容度。公众获取同性恋相关信息的首要途径是各种传播媒介。其对公众了解认知同性恋群体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其对公众关于同性恋的态度也有着重大影响\[13\]。互联网上的信息开放多样,公众以此为主要信息来源,更容易接受新兴事物,思想更加包容开放。

5结论与建议

本次研究发现,在对待同性恋性行为的态度上,大部分公众的包容度处在中等水平,不接纳也不反对该行为。大部分公众表示既不反对也不赞同,这也放映了我国文化中的中庸思想。

从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的影响因素的分析可以看出,性别、年龄、学历、收入和信息来源对公众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有显著的影响。从这些因素的影响模式来看,年龄越低、学历越高、收入越高、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来源的女性青年对同性恋性行为具有更大的包容度。相反,年龄越高、学历越低、收入越低、不以互联网为主要信息来源的男性青年对同性恋性行为的包容度越小。

针对这一研究成果,为了提高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认同度和包容度,应该加大同性恋方面知识的宣传和讨论,增进公众对此的了解和认知,加强公众与同性恋群体的沟通交流,促进和谐共处,相互理解与包容。本文提出以下建议。

5.1在学校进行健全健康的性教育

根据在年龄方面的分析,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的正确性教育。同时,根据在性别方面的分析,学校应更注重对男同学进行正确的性教育。而目前中国的绝大部分学校或者未开设专门的健康教育课程,或者极少谈及同性恋,或者观点片面甚至错误。傅晓龙等 \[14\]强调学校在同性恋方面的心理教育的重要性,认为学校的适当教育将有助于学生客观正确地对待同性恋问题,避免学生被网络或身边的其他不客观信息所误导。

5.2开设科普同性恋知识的网站

根据对主要信息来源的分析,媒体对公众对同性恋性行为包容度有很大的影响,并且很大部分上是促进作用。因此,利用互联网通过建立科普网站与论坛, 更加广泛地在社会上科普同性恋知识,将有利于公众走出对同性恋的歧视和误解。网络等社会公众媒体,对社会舆论具有重要的导向和传播作用。其对同性恋的客观真实的报道,将有利于引导社会舆论,促进公众对同性恋问题的正确认识,从而有利于缓和有关矛盾,促进和平共处\[15\]。

5.3完善与同性恋相关的法律与政策

法律的一个重要准则在于“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同性恋者的基本权利也应该得到法律的保障。一些国家已通过立法的形式来保障同性恋者的合法权益,而在我国几乎找不到相关的法律与政策。近年来,中国同性恋者受法律保护与中国承认同性婚姻合法化已然成为社会热点,专家学者(以李银河等为代表)也已在两会提出相关提议。解决这两个问题必然是一个漫长而曲折的过程,也将是提高公众对同性恋者包容度的关键。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收入水平提高、义务教育的普遍化以及高等教育的普遍化将有利于提高人们的素养,加之互联网日益广泛、日益规范化,结合本文的分析,公众对同性恋者的包容度将会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陈四维. 同性恋成因及其现状: 两例案例分析. 中国性科学, 2013,22(8): 102-104.

\[2\]李银河. 同性恋亚文化. 北京:中国友谊出版公司, 2002.

\[3\]李银河, 郑宏霞. 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及影响因素. 华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2013 (6): 31-36.

\[4\]彭玲, 张继红, 王小惠, 等. 某高校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 保健医学研究与实践, 2009, 6(2): 58-60.

\[5\]胡均. 对我国当前大学生同性恋性观念的调查分析与教育对策. 中南大学, 2012.

\[6\]于建平,马迎华, 李民, 等. 北京市某城区619名中学生同性恋认知态度调查. 首都公共卫生, 2013, 7(3): 110-113.

\[7\]吕少博. 师范大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及态度改变研究. 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9.

\[8\]李放, 郑雪, 邓琳双, 等.大学生同性恋偏见程度及其与社会支配倾向的关系. 中国性科学, 2012, 21(9): 79-82.

\[9\]Jiachuan Chen, Jinyu Liu. Contact and identity:Study on Guangzhou residents attitudes towards homosexuality,2013 3rd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ICASS 2013), 2013-01-15, Taipei,Taiwan,China,433-438.

\[10\]张笑笑, 杨晓莉, 张奇.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归因及态度的调查研究. 教育科学, 2010 (2): 71-73.

\[11\]DAugelli AR. Homophobia in a university community: Views of prospective resident assistants. Journal of Collage Student Development, 1989, 30(6):546-552.

\[12\]汤小兰, 张开金, 吴杨, 等.海口居民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中国热带医学, 2012,12(12): 1490-1494.

\[13\]陈少君, 戴新民, 李顺来, 等. 武汉地区公众同性恋态度调研试析. 中国性科学, 2008, 17(8):11-15.

\[14\] 傅晓龙, 苏宁, 穆其尔, 等. 大学生对同性恋的认知和态度调查及实质研究. 中国性科学, 2012, 21(1): 22-28.

\[15\]刘丽霞, 马辉. 同性恋: 我国媒体的报道现状与影响分析. 新闻知识, 2006 (9): 37-39.

(收稿日期:2015-04-01)

猜你喜欢

同性恋公众
古代诗人玩转公众号
“涨粉”是我的目标,“加鸡腿”是我的动力
“涨粉”是我的目标,“加鸡腿”是我的动力
追踪潮流前线,一定不能错过这几个公众号
高职高专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
大学生对同性恋外显态度和内隐态度的比较研究
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现状初探
从《道熙呀》看韩国电影的女性主义色彩
浅析《蝴蝶君》中的同性恋因素
魔镜告诉我,你缺少时髦的APP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