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现状初探

2016-08-15王雁南

戏剧之家 2016年15期
关键词:同性恋身份认同话语权

【摘 要】同性恋题材电影是台湾电影中比较受欢迎的一类影片,其特别的主题表达和曲折的发展历程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发展日渐成熟,也更趋于商业化。梳理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分析其在台湾盛行的原因,整理此类电影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初步探寻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的现状。

【关键词】同性恋;身份认同;话语权;社会主流文化

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08-0109-02

一、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发展历程

(一)“解严”①之前

“戒严”期间,台湾的民风相对保守,民众的言论自由受到限制,关于同性恋的话题只在社会底层流动,并不能堂而论之。因此,涉及同性恋话题的电影仅有两部:林清介执导的《孤恋花》(1985)和虞戡平执导的《孽子》(1987)。

这两部作品都是由白先勇先生的小说作品改编而来。虽然《孤恋花》中对同性之爱的描写十分隐晦,但开启了台湾电影对同性恋的书写。“1986年作家、电影工作者小野对台湾电检进言,同性恋电影才逐渐在台湾开禁②”,随后,电影《孽子》登上大银幕。《孽子》在纽约首映时,得到全场观众的喜爱,此事被媒体报导后,使得该电影受到广泛关注,并被选为洛杉矶第一届同性恋影展的开幕片。作为第一部以男同性恋为主题的电影,《孽子》成为台湾电影独特的文化印记,也以“不同的声音”给当时的社会文化和观念带来了一定的冲击。

(二)“解严”初期到20世纪末

“戒严”时代,在当局严厉的“威权统治”之下,台湾建构的是大一统的社会形态,广大民众的自由、个性、活力和人权受到限制③。“解严”之后,台湾从多年的政治高压政策之中解放出来,不少禁忌和束缚相继被废除,民主政治层面出现空白,一时间各种团体在思想领域进行“圈地运动”,许多思想和理论在台湾迅速兴起,台湾社会也因此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思想繁荣局面。20世纪90年代,台湾的大众媒体已可以公开地讨论同性恋问题,如法律权利、社会处境以及文学创作等,这使得同志题材的文艺作品有了更加宽松的创作空间。

90年代以来,黄玉珊执导的《双镯》(1990),蔡明亮执导的《青少年哪吒》(1993)、《爱情万岁》(1994)、《河流》(1997)及李安执导的《喜宴》(1993)等电影不同程度地涉及了同性恋话题,其中《喜宴》《爱情万岁》《河流》分别在柏林电影节、威尼斯电影节等国际电影节上获奖。这些影片虽然在同性恋的话语表达上略显保守,但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已具有先锋意义,显示出这一时期台湾电影较高的艺术水准,同时也可以看出当时的电影人对同性恋者的人文关怀。

(三)新世纪以来

21世纪初,台湾受全球化进程的影响,经历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多重转型。在这个时期,一批新生代导演如周美玲、李康生、戴立忍、陈映蓉等开始登上台湾影坛。

这些新生代导演跳出了台湾新电影运动的美学观念,对电影的商业意识进行重建,从个体的生命体验出发,以青春期的少年为主要表现对象,创作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青春题材影片。而在呈井喷式出现的青春片中,最常表现的就是处于烦恼、矛盾、困惑之中的青少年的同性之爱,再配上青春片轻松明快的影像风格、唯美浪漫的纯洁感情,让台湾的同性恋题材电影进入了全盛时期。易智言执导的《蓝色大门》(2002)、陈映蓉执导的《十七岁的天空》(2004)及陈正道执导的《盛夏光年》(2006)等都是这一时期的代表作品。

二、同性恋题材电影在台湾盛行的原因

(一)酷儿理论的引导

20世纪90年代,酷儿理论在西方兴起并被引入台湾。酷儿(queer),英译为“奇怪的”“不舒服的”,原本是西方主流文化对同性恋的贬称,之后被性的激进派借此命名他们的理论,反讽主流文化的不认同。酷儿理论对异性恋和同性恋的二元对立结构发起挑战,它“整合了LGBT(Lesbian,Gay,Bisexual,Transgender),即全称为女同性恋、男同性恋、双性恋以及变性恋,另外再融合了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人生理念的出发和归属的观点④。”与此同时,酷儿理论还对传统的同性恋文化发起挑战,抨击同性恋和异性恋的区分,揭露和批判了这种两分论的隐蔽的运作方式⑤。

“解严”后,台湾的社会风气逐渐明朗和开化,酷儿理论在台湾得到了较好的传播,也影响了一批文艺工作者,为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创作提供了思想基础。

(二)经典类型片的演化

爱情文艺片是当代台湾电影的一个重要类型,同性恋电影是在爱情文艺片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虽然爱情文艺片在台湾电影史上几经浮沉,可它远离历史背景、乌托邦式的爱情理想迎合了当时诸多台湾民众的心理诉求和审美期待,因此在“解严”之前的台湾很受欢迎。可是经历多年,爱情文艺片仍停留在琼瑶式的超社会现实的爱情“伊甸园”之中,令其发展出现了瓶颈。

1985年12月1日,台湾首次实施“两级制电影分级制度”,影片在“普遍级”的标准之外增加了“限制级”,后又增加了“辅导级”和“保护级”,形成了依次为普遍级、保护级、辅导级和限制级的四级制度。电影分级制度限制了不同年龄层的观影群体,为了吸引观众,爱情文艺片需要吸纳新的元素来革新。因此,一些导演为了讨好年龄较大的观众,开始不同程度地为电影加入情色元素和具有争议性的情感话题,同性恋题材的电影就应运而生了。同样是爱情文艺片,只是影片中普遍被社会认同的异性之爱被置换成了边缘化的、有争议的同性之爱。

(三)寻求话语权和身份认同

从当时的社会背景看,台湾地区同性恋者在台湾总人口中所占的比例较高,事实上,虽然台湾的同性恋者不少,但是这个比例却仍远低于大部分欧美国家;而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的数量占本地电影总量的比例却远远高于欧美国家。同性恋影片在台湾盛行的原因之一是台湾的民族身份认同感和同性恋者的身份认同感的双重缺失。

“解严”后,台湾政局动荡,蒋介石的“巨父”形象悄然隐退,导致一些台湾民众因不能界定自己的身份而出现了迷惘的情绪;加之台湾社会对同性恋者的接纳程度远远不及欧美国家,身份、角色的迷失也就当时成为了台湾电影所要表达的重要主题。想要表达身份、角色的迷失和焦虑,同性恋题材就是最好的载体,个体的性缺失和性压抑、在性取向和性别选择上的迷惑、追求同性恋者的话语权等都成为当时语境下电影的主要表现对象。

(四)受日本文化的影响

从1985年到1945年,这一时期台湾地区曾是日本的殖民地,在长达50年的殖民统治下,台湾很大程度上受到了日本文化的影响,日据时代的台湾人接受的是日本的语言和文化教育。虽然台湾民众对日本的态度十分复杂,但日本思想文化的烙印在台湾民众心中还是很难消除。因此纵观当代台湾电影史,许多电影中都出现过日语、日式建筑、日本人形象等日本元素,再加上地缘关系的缘故,台湾总是能更快更早地接收到日本文化。

近年来,日本的同性恋文化大行其道,台湾的社会文化也多少受到其影响,接受这类文化的大多是青年男女,而他们正是当下电影的主要观影群体,为了投其所好,台湾产出了较多符合青年群体审美需求的电影作品。

(五)优秀电影作品的推动

1993年,由陈凯歌执导的两岸合拍片《霸王别姬》和李安执导的《喜宴》先后上映,好评如潮。这两部影片更是走出国门,《霸王别姬》在法国戛纳国际电影节上获得金棕榈奖;《喜宴》在法国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金熊奖。两部影片都大获全胜、口碑极佳,并且都涉及了同性恋话题,这让台湾电影人发觉同性恋题材的电影是很有发展空间和商业前景的。

2002年,台湾第二代新导演易智言争取到了“国片制作辅导金”,编导了电影《蓝色大门》。影片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为主,着重表达女同性恋者孟克柔的心灵感受和自我认知过程,清纯、唯美的风格给台湾影坛吹来一缕清风。

三、台湾同性恋题材电影的现实问题

(一)类型和风格单一

近年来,台湾的同性恋题材影片大多是所谓的“青春片”,以校园为背景,表现年轻学生们的情感故事。影片中大多有明媚的阳光、清新的海风等元素,尽量减少或不用情色、裸露等尺度较大的镜头,大大消解了同性恋本身的欲望、纠结、疯狂等较为负面的表达,把同性的感情描绘成含蓄而朦胧、忧伤又美好的唯美情愫,形成了台湾电影独具特色的“小清新”风格。而如果同性之爱替换成异性之爱,影片的主题、剧情等都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该类型的电影虽是台湾电影的特色旗帜,但同质化的影片出产数量过多,也会让观众产生审美疲劳。

(二)新的话语霸权

同性恋题材的电影致力于反抗社会主流文化的排斥,又希望得到平等的话语权和宽容的身份认同。台湾的同性恋电影大多在刻意淡化社会对同性恋的不认同,有些影片中的异性恋者在发现身边的同性恋者时并没有惊讶、反感、排斥,反而很轻易地就接纳并表示理解。虽然这样的待遇是同性恋者们一直执着追求的理想,但影片中对同性恋者过于宽松的态度反而显得有些不真实。

如今的台湾电影正在步入一个误区:电影或多或少要涉及一些同性恋的内容,甚至有些电影中的主要人物几乎都是同性恋。这种“无同志,不成片”的不成文约定和刻意美化同性恋、淡化异性恋的倾向似乎在形成一种新的话语霸权。

四、结语

不论在台湾还是其他国家和地区,“同性恋”这一话题一直都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同性恋题材电影的出现不仅是为了争取平等的话语权,更重要的是希望得到社会主流文化的理解和认同。现今,同性恋亚文化正在逐渐解构异性恋的话语霸权地位,但该题材电影还有一段很长的路要走,因为它不仅是同性恋群体表达诉求的方式,更是表达不同艺术理念的平台和窗口。

注释:

①1949年5月18日台湾省政府主席兼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陈诚颁布《台湾省警备总司令部布告戒字第壹号》,一般简称为《台湾省戒严令》,台湾全岛实施“戒严”,直到1987年7月15日,蒋经国宣布“解严”。

②李幼新.男同性恋电影…[M].台北:志文出版社,1993.381.

③孙慰川.后“解严”时代的台湾电影[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4.11.

④李二仕.酷儿理论与电影[J].当代电影,2009(6).

⑤李银河.酷儿理论面面观[J].国外社会科学,2002(2).

参考文献:

[1]孙慰川.当代台湾电影(1949-2007)[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8.

[2]陈飞宝编著.台湾电影史话(修订版)[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3]李银河.同性恋亚文化[M].北京:今日中国出版社,1998.

[4]边静.隐秘情结的影像诉说—华语电影同性恋话语的生成和发展[J].山东大学学报,2007(3).

作者简介:

王雁南(1991-),女,河南新乡人,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2015级戏剧与影视学专业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电影电视学。

猜你喜欢

同性恋身份认同话语权
高职高专学生对同性恋的态度调查
布尔加科夫戏剧创作与身份认同
应提升贫困群众话语权
高职应有自身的“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