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2016-04-01王百灵高振波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2期
关键词:作用机制抑郁症疗效

王百灵 高振波



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分析

王百灵 高振波

【摘要】目的 探究与分析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疗效及作用机制。方法 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精神病性症状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与西酞普兰组,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联合治疗组与西酞普兰组相比,HAMD评分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酞普兰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精神症状消失时间短于西酞普兰组(P<0.05)。结论 经颅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精神病性症状的临床疗效确切,疾病改善。

【关键词】颅磁刺激;抑郁症;疗效;作用机制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of Clinical Effect and Mechanism Analysis

WANG Bailing GAO Zhenbo Mental Health Center of Qingdao City,Qingdao 266034,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and analyz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of clinical efficacy and mechanism of action.Methods In our hospital,from December 2012 to December 2014 were treated 60 cases of 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randomly divided into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and citalopram group,each with 30 cases,then compared to two group of patients with clinical efficacy.Results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compared with citalopram group,HAMD score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P<0.05).The total efficiency of the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citalopram group(P<0.05).Mental symptoms disappear time of combined treatment group was obviously shorter than the citalopram group(P<0.05).Conclusion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 combined with citalopram in the treatment of depression with psychotic symptoms was significantly,and has a marked improvement in disease.

【Key words】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Depression,Efficacy,Mechanism

抑郁症作为临床一类发病率较高的精神类疾病,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症状,部分患者则伴有意志减退﹑思维迟缓﹑自杀观念等[1]。其中最为常见的精神病性症状即为幻觉及妄想。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抑郁症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对正常生活造成影响[2]。由于抑郁症的发生发展与特定大脑皮质区神经细胞兴奋阈值的改变具有密切相关性,因此,在治疗该病期间需将改变皮质兴奋性作为关键[3]。我院对此展开研究,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自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的60例抑郁症精神病性症状患者,全部患者均在我院确诊,排除患有严重脑器质性疾病﹑躯体性疾病的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联合治疗组与西酞普兰组,每组各30例。联合治疗组中男17例,女13例,年龄在36~72岁,平均年龄为(45.6±2.3)岁。西酞普兰组中男16例,女14例,年龄在39~70岁,平均年龄为(47.3±2.5)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无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西酞普兰组的治疗方法为:每日给予口服1次西酞普兰,以20 mg/d为起始剂量,以40 mg/d为最大剂量。联合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经颅磁刺激治疗,每次4 s,以56 s为1次间隔时间,每日1次,以5日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价指标

采用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评价,评分越高,代表症状越严重。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采用HAMD评分减分率进行确定,其中将减分率达75%及以上评为痊愈,将减分率在50%~74%评为进步,将减分率在25%以下评为无效,以痊愈及进步之和作为总有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对本次研究所取得的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的形式对数据进行表示,以 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

联合治疗组较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降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酞普兰组(P<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精神症状消失时间对比

西酞普兰组的精神症状消失时间为(5.6±1.3)d,联合治疗组的精神症状消失时间为(3.2±1.1)d,联合治疗组的精神症状消失时间短于西酞普兰组(P<0.05)。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s,分)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AMD评分对比(±s,分)

注:与西酞普兰组相比,*P<0.05

组别 例数 HAMD SIOSS西酞普兰组联合治疗组25.48±5.85 12.30±7.61*30 30 13.28±3.80 8.42±6.01

3 讨论

经颅磁刺激作为临床一类新型治疗技术,此种治疗方法具有痛苦少,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优势,在临床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且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取得了临床效果[4]。据有关临床研究资料显示,经颅磁刺激主要是通过利用变化的聚焦磁场作用于与患者情绪活动密切相关的脑区,对患者的精神活动进行调节[5]。另有研究报道指出,经颅磁刺激可使得患者大脑皮层中呈现水平走向的连接神经元产生兴奋,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大脑皮层局部代谢能力,在治疗抑郁症方面具有突出优势[6]。由于抑郁症患者在发病期间有时会伴有幻觉妄想等精神症状,使得此类患者更需要采用有效的方法改善临床症状,以此降低自杀等症状的出现[7]。因此,我院在采用常规药物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经颅磁刺激治疗,结果显示,联合治疗组较西酞普兰组,HAMD评分降低(P<0.05)。联合治疗组的总有效率高于西酞普兰组(P<0.05)。联合治疗组的精神症状消失时间短于西酞普兰组(P<0.05)。综上所述,经颅磁刺激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症状的临床疗效确切。

表2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n(%)]

参考文献

[1]李凝,宋美,王学义.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抑郁症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2,20(7):1043-1044.

[2]赵文娟,张玥,邹春颖.重复经颅磁刺激对侧脑室内注射Aβ淀粉样蛋白的阿尔茨海默病大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1):45-46.

[3]王学义,陆林.经颅刺激在精神科的临床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11:45-46.

[4]赵琨,孙俊伟,王艳燕,等.首发与复发抑郁症患者认知功能差异的研究[J].中华临床医师杂志,2012,6(6):1594-1595.

[5]谢杏利,邹兵.抑郁患者心理状况及心理干预疗效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6):345-346.

[6]刘洁,刘智艳,姜迎萍.轻度认知功能障碍诊断的研究现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0,30(9):2538-2539.

[7]李海玲,袁勇贵.重复经颅磁刺激在抑郁症治疗中的应用[J].现代医学,2014,42(4):440-445.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6.02.010

【中图分类号】R74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316(2016)02-0014-03

作者单位:266034 青岛市精神卫生中心

猜你喜欢

作用机制抑郁症疗效
止眩汤改良方治疗痰瘀阻窍型眩晕的临床疗效观察
冷喷联合湿敷甘芩液治疗日晒疮的短期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冠心丹参方及其有效成分治疗冠心病的研究进展
大数据对高等教育发展的推动研究
对一例因抑郁症有自杀倾向的案例分析
文拉法辛联合米氮平治疗老年抑郁症的效果及安全性
帕罗西汀治疗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及作用机制
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的疗效及安全性
针刺拉伸加TDP照射法治疗落枕的疗效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