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生韩语学习难点调查分析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

2016-03-29王国英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难点教学改革对策

张 立,王国英,高 娜



大学生韩语学习难点调查分析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

张立,王国英,高娜

摘要:目前山东省内共近70余所高等院校设有韩语专业,在国内韩语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文对山东省内8所不同类型院校的348名韩语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大学生在韩语习得中的难点并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推动韩语教育发展,为山东与朝鲜半岛各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人才。

关键词:韩语学习;难点;对策;教学改革

张立/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博士(山东淄博255000);王国英/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山东

淄博255000);高娜/山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讲师,在读博士(山东淄博255000)。

目前全国开设韩语专业的高校多达150所。自中韩建交以来,山东省内共近70余所高等院校设有韩语专业,在国内韩语教育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笔者在从事韩语教学中发现,大学生在韩语学习过程中存在一些焦虑与困难。这些问题如果得不到及时解决,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热情,还会制约韩语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

国内外在韩国语教育教学工作方面进行了不同领域的深度探索,但是从课堂教学环节入手,分层次、分年级调查分析大学生在韩语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此类研究相对较少。笔者以山东省内8所本专科院校的韩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的方式探究大学生在韩语学习中存在的主要困难,把韩语学习划分为阅读、写作、听说、翻译四个方面,以“你所感受到的韩语学习难易程度如何?”为调查重点。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

为了准确了解山东省各地区、各层次院校韩语专业学生的学习情况,确保调查问卷的合理性、可信度,本文使用分层抽样和整群抽样的方法,分别抽取省内2所重点院校、3所四年制普通本科院校和3所高职院校的348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

(二)研究工具

(三)研究程序及资料分析

预备调查在山东理工大学实施。根据预备调查结果,对部分理解有困难的问项进行了修改补充。修改后的问卷发放到包括山东理工大学在内的8所高校,每所院校各发放50份问卷,共发放400份,回收358份,回收率为89.5%,有效问卷348份,有效率为87%,可以作为统计分析资料使用。

本课题使用SPSSWIN 20.0对有效问卷进行了统计分析。

第一,为了了解研究对象的统计学特征实施了频度分析(Frequency Analysis)。

第二,为了检验问卷量表全部项目的内在一致性和各子因素项的内在一致性算出了Cronbach's α系数。

第三,为了了解大学生感受到的韩语学习难易度,实施了平均值、标准差以及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均数的多重比较。

二、研究结果分析

(一)研究的信度和效度

统计分析表明本研究测试工具具有良好的内部一致性,总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为0.94,表明问卷量表有很高的信度。子因素项“阅读、写作、听说、翻译”各量表的Cronbach'sα系数都在0.80以上,这说明四个维度的内在一致性非常高。

(二)韩语学习难易度结果分析

为了详细了解韩语学习各方面难易程度,本文分别对阅读、写作、听说、翻译各个维度选择项得分进行了方差分析,分析结果如下:

第一,学生“阅读”(M=3.33)方面的难易度认知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差异(F=62.698,p<0.05)。均数的多重比较显示,“要求批判式阅读”(M=3.60)一项最难,然后是“理解专业词汇”(M=3.53),紧接着是“归纳内容、快速阅读、猜测生词、理解结构、把握速度”等。由此可以看出,学生存在批判式阅读能力不足和知识面窄的问题。同时他们在词汇量掌握、专业领域知识把握等方面也存在明显不足。

第二,学生“写作”(M=3.43)方面的难易度认知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差异(F=35.633,p<0.05)。均数的多重比较显示,“专业性较强的写作”(如topik作文、毕业论文等)(M=4.04)一项最难,然后是“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后,递交相关报告或小论文”(M=3.78),接着是“应用文写作(如简历、自荐信等)”(M=3.71)和“词汇、语法等的多样化使用”(M=3.58)。学生在写作方面感到难度偏高,特别在是“TOPIK作文或毕业论文”写作方面,感受到的困难度更是达到了最高值,这要求我们加强写作方面的专业系统性训练。

第三,学生“听说”(M=3.07)方面的难易度认知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差异(F=15.800,p<0.05)。均数的多重比较显示,“发表后,对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M=3.44)一项最难,然后是“做公开发表”(M=3.37),紧接着是“对其他同学的发表进行提问”(M=3.23)。由此可见,学生在独自完成听说任务时会感到困难和焦虑,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强学生自信心和独立能力的培养。

第四,学生“翻译”方面(M=3.61)的难易度认知在统计学上也存在明显差异(F=38.033,p<0.05)。均数的多重比较显示,“口译时,接收、理解、组织、输出整个翻译过程的把握”(M= 3.78)和“翻译技巧(添译、替译、简译等)”(M= 3.77)两项的难度最大,然后是“汉译韩时,词组的翻译(如俗语、惯用语、谚语等)”(M=3.72),紧接着是“汉译韩时,句子的翻译(如复句等)”(M=3.67)和“韩译汉时,词组的翻译(如俗语、惯用语、谚语等)”(M=3.59)。统计结果显示,学生在“翻译”方面感受到的难度总值达到了最高值,说明他们在翻译方面存在非常大的困难。翻译能力的提高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掌握一定的翻译技巧,同时还需要大量的练习和实践。

为了检测“阅读、写作、听说、翻译”四个维度间的差异,实施了方差分析和均数的多重比较。学生对四个维度的难易度认知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差异(F=5.165,p<0.05),“翻译、写作、阅读”难度明显高于“听说”部分,“翻译、写作、阅读”之间无明显差异。

本研究的调查结果与张光军(2007)的问卷调查结果有很大不同,在张光军的研究中5种技能的难易程度由高到低为说、听、写、译、读。相对于几年前,现在学生的学习难点倾向于翻译、写作和阅读方面。同时,调查结果中翻译、写作、阅读难度明显高于听说部分,这也证实了这一点。

三、讨论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的需求与我们一直努力想达到的教学改革目标一致。我们需根据学生对课堂的反馈和需求调整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加大韩国文化教育力度,注重教材选定,同时还要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能力素养。

第一,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和形式。这一直是韩语工作者追求的目标和努力的方向。如何才能充实我们的课堂呢?笔者认为,在韩语教学中,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堂或第二课堂活动,改变现行压抑无趣的韩语教学形式,给学生提供练习运用的机会,如课堂游戏、对话、朗读大赛、话剧比赛、电视剧或电影配音大赛等,以活动组织课堂和教学,让学生学在其中并乐在其中,这也是对韩语教师提出的新考验和挑战。

第二,重视韩国文化教育。从山东省内大学使用的韩语教材来看,语音学习是韩语初学者第一阶段的课程,然而关于韩国文化的入门教育相对较少。韩语学习者如果缺乏对韩国文化的理解和认知,就会给他们学习韩语带来一定障碍。学生会说韩语,但是不能理解韩国人的思维方式,更不能体会韩国文化的深层含义和精髓,从而导致不能顺利地与韩国人进行交流沟通。在初级韩语教学阶段,结合韩国社会文化教育来提高大学生对韩国和韩国文化的认知度,能让他们比较轻松地理解韩国文化,同时掌握韩语的技巧。

第三,选择合理的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与学生学习的中心材料。选定教材时要注重科学性、系统性以及内容的新颖度和能否与时俱进,同时还要考虑当地的语言学习环境以及教师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国内编写的教材侧重于语法、书面表达能力的培养,对听说表达的训练力度及训练形式不够,忽视了语言的趣味性和应用性,但是在基础知识把握、语法详解方面做得非常专业。韩国编写的教材独具趣味性,练习方式多样化,注重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并且很好地结合了相关的社会文化知识,但是存在与国内高校韩语专业的培养计划以及教学环境等不能很好融合的问题。

第四,提高教师素养。首先,提高专业素养,教师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下功夫,加强知识更新的能力,特别是对新造语和流行语的学习,掌握这些语言现象中体现的韩国文化。同时,不断更新教育观念,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努力改进教学。其次,提高人文素养,“德高为师,身正为范”,关心学生的生活、呵护学生的成长,及时把握学生在韩语学习过程中的困难,善于与学生沟通交流。

通过探究大学生韩语学习中的困难点,可以在以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把握重点难点、有的放矢,为科研、改革指明方向。同时启发对相关应对策略的思考和探讨,提高教学质量,促进韩语教育事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光军.对中国学生韩语学习中听力难现象的分析[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07(5):72-76.

[2]全东元.韩语代名词研究[D].山东大学硕士毕业论文,2014.

[3]全炳善.关于高校朝鲜语专业课程设置的思考[J].课程教育研究,2013(7):110-111.

责任编辑:贺春健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2-0063-03

猜你喜欢

难点教学改革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技工学校德育实效性研究
巧用多媒体技术, 让语文课堂更精彩
现代信息技术在高职数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研究
以职业技能竞赛为导向的高职单片机实践教学改革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