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的分析与研究

2016-03-29海,冯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16年2期
关键词:构建高校策略

胡 海,冯 颖



高等院校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的分析与研究

胡海,冯颖

摘要: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作为高校教育信息化过程中一个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是提升高校科研水平的重要载体和必要保证。然而,随着高校科研工作的增加,科研管理难度也与日俱增,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高校科研工作开展的需求,所以构建高校科研管理体系势在必行。本文从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概述入手,重点对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策略

胡海/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实习研究员(广东广州510800);冯颖/华南理工大学广州学院讲师,硕士(广东广州510800)。

科研管理是高校发展以及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核心,在高校发展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当前,随着高校科研任务数量的逐年递增,经费数额不断增大,多样化的科研成果频繁出现,这些都给高校的科研管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标准和要求,传统的科研管理模式已经无法满足当前工作的开展。科研管理信息体系的构建是提升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有效手段,对其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概述

(一)科研管理信息体系的含义

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是对高校科研工作进行管理的体系,由科研人员、计算机以及其他外围设备所构成,有决策支持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等功能,对科研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数据和信息进行及时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维护和使用,即对整个科研工作进行全面管理,从而实现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信息化,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

(二)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的重要性

1.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国家逐渐加大了对科研管理工作投入的力度,高校的科研活动不断增多,仅仅依靠人工管理方式,无法有效地控制和保障数据查找和更新的真实性、一致性和安全性。另外,传统人工方式也不适合进行统一管理,重复性工作比较多,工作效率低,无法反映正确的科研信息。因此,建立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是确保高校科研工作顺利开展的必然趋势。

2.能为各类科研管理工作提供准确的科研数据。由于当前大多数的高校工作分工发生变化或者部门调整等因素,使大多数的数据都是借助经验粗略估测得出的,所以可靠性无法得到保障。科研管理信息体系的构建可以提升基础数据录入的质量,确保各项数据记录的准确性,从而对高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3.为高校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完整的科研管理信息体系除了包括项目信息、人力资源信息、成果转化和推广等反映高校整体科研情况外,还可以为高校的发展思路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另外,科研管理信息体系的构建可以为高校科研服务的开展以及科研资源的共享提供一个良好的平台。

二、科研管理信息体系的框架结构与关联性

(一)科研管理信息体系的框架结构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是一个庞大的数据和信息体系,包括高校科研过程中的人力、财力及物力等各类要素,人力资源、材料资源、仪器设备以及学科平台等基础设施系统,服务、成果和项目等核心管理主体系统,档案管理、财务管理和信息管理等辅助服务体系。

(二)科研管理信息体系关联性

科研管理信息体系主要包括核心主体系统、辅助服务体系和基础设施体系,在科研管理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合理发挥自身功能的优势,协同互动,具有紧密的关联性。三大板块的具体联系主要表现为:科研基础设施体系是科研管理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科研辅助服务体系则是开展科研活动的重要保证,也是科研核心主体体系的衍生和派生。而核心主体科研活动的开展,可以有效地整合优势教学资源,实现仪器设备的有效共享,促使科研辅助服务体系更加合理和完善。

三、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科研工作定位不明确

部分科研实力比较薄弱的高校会忽略科研管理工作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尤其是一些高职院校,认为只要搞好教学工作就行,而不需要搞好科研管理工作,在科研项目和课题的申报方面存在严重的畏惧情绪,部分学校甚至直接选择放弃,没有设置科研部门或者科研部门设置不合理,科研管理工作一直未提到学校发展的日程上来。

(二)科研管理目标不清楚

科研管理目标比较模糊,依旧停留在“出人才、出成果”的目标层次上。即使在初期创造出了一些教育科研成果,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人员,可大多数科研成果却没有合理投入社会和学校的发展中。另外,由于高校在科研管理的认识上存在缺陷和不足,科研基础比较薄弱,科研经费的投入也不合理,缺乏专门的科研管理人员,因此无法取得具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

(三)科研资源利用率比较低

首先,高校内部的院系、科研团队及研究人员之间的科研合作与交流不够,科研力量比较分散,课题的研究也采用单干的方式,无法充分发挥科研团队整体作用;其次,在科研经费方面,由于自身科研水平有限,在部分研究课题申报的时候无法取得较大力度的经费支持,并且缺乏与企业间的项目合作,科研经费非常有限。另外,科研设备落后,教学设备有限,或者片面追求设备购置的全面性,实际的利用率并不高,致使实际的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中存在很多问题。

四、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的策略

(一)明确科研工作定位

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要树立“以人为本,科学管理”的理念。当前我国高校科研管理基本上针对特定环节进行管理,理念需要创新。要借助科学的信息化管理理念来确保科研活动高效运行,优化配置各项教学资源,不断提升科研成果的质量,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发展和社会进步。

高校教师要积极参与到科研工作中来,借助科学的知识、教学方法和科学精神来提升教学质量,并把在教学过程中发现的教学问题作为科研的课题,真正实现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另外,科研管理人员作为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主体,其管理理念、管理水平和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科研工作的水平,所以培养一批高素质的科研管理人才在创新科研管理机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二)规范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的步骤

首先,合理确定构建的视角。为确保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的质量,要从科研目标、功能定位、活动过程和效率等方面来合理构建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无论采用哪种视角都要以解决高校科研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升科研管理水平为目的,同时要结合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实际情况来确定科研管理体系的建立。其次,要合理确定科研管理信息体系的组织架构。其主要是由人才、资金、项目和平台支持等系统构成,同时也可以将其应用在档案管理、科研奖励及科研成果制定等方面。再次,高校科研管理工作者要了解科研管理信息体系的特征。科研管理信息体系除了一些共性之外,还具有意识前瞻性、过程的智力性、投入长期性、价值无形性和运行的开放性等几个特征,高校科研管理者要结合这些特征来合理构建科研管理信息体系,从而确保体系构件的整体质量。

(三)其他策略

1.高校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本身是一个繁杂的系统工程,涉及的内容较多,数据采集比较广泛、散乱,相应的采集工作比较困难。比如,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涉及的各个子系统涵盖了档案、财务、人事、科技以及国有资产等多个管理部门,不同种类和类型的数据采集、录入也增加了科研工作的繁杂度,所以要建立与其相适应的新型管理模式,彻底改变传统科研管理模式,切实做到统一部署、协调一致,全面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

2.科研管理信息体系包含的数据可以反映特定领域在一定时期内的科研发展情况,对于这些科研数据及其他系统中的数据存在的逻辑关系需要遵循因果推理的原则,否则无法确保科研管理体系构建工作的顺利进行。

3.由于各类子系统的统计口径和数据格式不相同,没有统一标准,所以系统的数据导入和导出之间的不兼容问题比较严重,相应数据的利用率也不是很高。为了避免发生此类情况,必须要提前做好高校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的规范和管理工作,确保体系构建的顺利进行。

4.创新科研管理信息体系构建的机制。为了全面调动高校科研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投入内外部科研资源的整合中,高校要积极创新科研信息体系构建机制,尤其是激励机制,从而不断推动产、学、研合作机制的建立,借助人才优势来全面推动科研管理工作的开展,不断提升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

总之,当前许多高校的科研管理方式比较落后,甚至有的高校依旧采用人工方式来管理日益增多的科研工作,所以在高校构建科研管理信息体系具有十分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浩,徐明飞.高校科研管理服务平台建设探索[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2015(S1):395-400.

[2]李斌.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16).

[3]李晓菲.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机制创新途径研究[J].当代职业教育,2015(9).

[4]尤功胜,冯艳等.高职院校科研治理体系构建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6):252-253.

[5]张延华.基础教育科研信息化管理体系建构[J].现代教育科学,2015(4):55-58.

责任编辑:苏航

中图分类号:G6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6531(2016)02-0045-03

猜你喜欢

构建高校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环境生态类专业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培养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构建游戏课堂加强体育快乐教学的探究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