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中央宫官述论

2016-03-24郭俊然

衡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6年1期
关键词:官制汉代中央

郭俊然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出土资料所见的汉代中央宫官述论

郭俊然

(郑州大学历史学院,河南郑州 450001;商丘师范学院历史与社会学院,河南商丘 476000)

摘 要:在出土资料中发现大量汉代中央宫官,这些宫官有长信太仆丞、信宫车府、长信私丞等。通过对这些汉代中央宫官内容的探讨,有理由相信长秋宫、长信宫、常乐宫、未央宫各宫当皆有居室、谒者令、中谒者、仓、车丞、祠祀、宦丞、宦者中监、尚浴、私丞、私官、谒者、永巷、詹事丞、掌衣、宦者、食官、卫丞,而非仅限于实物所见。

关键词:汉代;中央;宫官;官制;出土资料

在家天下的传统政治理念下,国事与皇帝的家事在秦汉时期的区分并不明显。正如诸葛亮所言:“宫中府中,俱为一体。”[1]卷35宫官,即任职于宫中的职官是国家统治机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从职能上说,宫官的本职毕竟是负责处理皇帝或皇族的家事,其重要性和影响要比朝官低很多。所以,史籍虽有关于宫官的大量记载,但比起朝官而言,其系统性和全面性要差的多。笔者在实物资料中发现大量文献遗载之宫官,在校补汉代中央宫官制度的同时,也佐证了上述论断。现将实物所见而为文献所遗之汉代宫官分述如下:

1.长信太仆丞。实物见于碑刻《汉吴郡丞武开明碑》:“永和三年举孝廉、除谒者,汉安二年迁大长秋丞、长乐太仆丞。”[2]卷24汉有长信太仆,未见有“太仆丞”。据此知,长信太仆属下有丞,乃长信太仆令之佐,或参用士人。

2.长信宦者中监。见于汉简:“长,秩各三百石,有丞、尉者二百石,乡部百六十石。未央宦者,宦者监、仆射,未央光<永>巷,光<永>巷监,长信宦者中监,长信光<永>巷,光<永> 巷466(F117)。”[3]文献载有郡中监,《史记·南越列传》载:“越桂林监居翁,谕瓯骆属汉。”注引《汉书音义》言:“桂林郡中监,姓居,名翁也。”[4]卷113长信宦者中监或是主长信宫宦者监察之事。

3.信宫车府。实物有封泥“信宫车府”[5]47。信宫即长信宫,信宫车府即长信车府令,主车。

4.长信私丞。实物有封泥“长信私丞”[6]18。《汉旧仪》载:“太官尚食用黄金扣器,中官私官尚食用白银扣器,如祠庙器云。”[7]卷上萧亢达认为“私官”应是皇后食官,《汉旧仪》所载“中官私官”可能是“中宫私官”之讹[8]。“长信私丞”乃食官。

5.长信宦丞。实物有封泥“长信宦丞”[6]18。萧亢达认为似应为太皇太后(或皇太后)官,从《汉书·百官公卿表》言中宫詹事(中少府)时所言“(中宫)诸宦官皆属焉”句,可推知“长信宦丞”应属“长信少府”[8]。综合来看,长信宦丞即长信宦者丞,属少府。

6.长信车丞。实物有封泥“长信车丞”[9]23。《汉书·儒林传》载有“公车丞”。《后汉书·百官志》载有公车司马令、丞、尉。据此,长信车丞当乃长信宫主车之官。

7.长信少府丞。长信少府的属官,《百官表》、《百官志》都没有详细的记载。居延汉简载有“长信少府丞”:“十一月五日。長信少府丞王涉,劳一岁九月七日。(居延41·22)”[10]118据此知,长信少府属官亦有丞。

8.中厨。实物西汉印章“中厨印信”[11]38。《汉书·王莽传上》载汉有厨监长丞。《后汉书·顺帝纪》载有厨监。汉时皇后所居曰中宫,中厨当是皇后宫之厨。

9.中邮吏。实物有西汉瓦钮铜印“中邮吏印”[12]328。汉代地方设有“邮”,《汉官旧仪》载:“设十里一亭,亭长、亭侯;五里一邮,邮闲相去二里半,司奸盗。”[7]卷下“邮”既负责文书的邮递,又“司奸盗”。此“中邮吏”当是皇后宫承担此类职能的官吏。

10.宦者监。见于《二年律令》:“未央宦者,宦者监、仆射,未央光<永>巷,光<永>巷监,长信宦者中监,长信光<永>巷,光<永>巷466 (F117)。”[3]文献载有宦者令丞,见《汉书·高后纪》。今据简文知,又有宦者监。

11.大宫令。见于碑刻《吉成侯州辅碑》:“安思皇后时为大宫令,孝顺皇帝践胙之□,复引拜小黄门,迁臧府令。”[2]178汉有守宫令,见《汉官仪》、《后汉书·桓帝纪》。大宫令或是安思皇后宫之长官。

12.中宫谒丞。实物有封泥“中宫谒丞”[6]8。汉有中宫谒者令丞,《后汉书·百官志》载:“中宫谒者令一人,六百石。本注曰:宦者。中宫谒者三人,四百石。本注曰:宦者,主报中章。”[13]卷117中宫是皇太后、皇后宫。又见印章“中宫谒者”[14]第三,三。中宫谒丞当是中宫谒者丞,中宫内统领谒者之丞。

13.中宫内者。见于铜器铭文:“竟宁元年,考工工护为内者造铜雁足镫,重三斤十二两。护武、啬夫霸、掾广汉主,右丞赏、守令尊、护工卒史不禁省。中宫内者。第廿五。受内者。”[15]229(《竟宁雁足镫》)《后汉书·百官志》少府条下载汉有内者令。“中宫内者”既言“中宫”,乃皇后职官,任职者或是宫内妇女。

14.将行内者。见于《将行内者陶器》陶文:“将行内者。”[16]201将行即大长秋。《后汉书·百官志》少府条下载有内者令。将行内者类少府内者,亦是主“布张诸衣物”,乃皇后宫官。

15.中官丞。实物有封泥“中官丞印”[17]。“中官”作为宦官的泛称,屡见于史籍。从大量实物资料来看,“中官”当也是一种宦官机构名。印章有“中官徒府”[18]41、“中官府印”[19]卷三、十八、“西宫中官”[20]253。据此知,汉有“中官府”,并置有丞。

16.未央宦者。见《二年律令》:“未央宦者,宦者监、仆射,未央光<永>巷,光<永>巷监,长信宦者中监,长信光<永>巷,光<永>巷466 (F117)。”[3]未央宦者,当是未央宫之宦者令,统未央宫之诸宦官。

17.未央卫丞。实物有西汉封泥“未央卫丞”[9]9。未央宫有卫尉,卫尉下有丞。“未央卫丞”当乃未央宫卫尉之丞。

18.未央永巷。见于《二年律令》:“未央宦者,宦者监、仆射,未央光<永>巷,光<永>巷监,长信宦者中监,长信光<永>巷,光<永> 巷466(F117)。”[3]文献载有永巷令,见《汉官六种·汉官仪》。又有中宫永巷令,见《后汉书·百官志四》。今据简文知,未央宫亦设永巷令。

19.未央食官。见《二年律令》:“室仆射、室仆射大官,未央食官、食监,长信[食](467· F50A、B)。”[3]79汉政府多个部门皆置食官,如太子、公主、奉常、王国属官。今据简文知,未央宫亦有食官。

20.未央厩监。实物有西汉印章“未央厩监”[11]33。如前所述,未央厩有令、丞,不见有“监”。《汉书·景武昭宣元成功臣表》载有“平乐厩监”。《汉书·苏建传》载有“栘中厩监”。《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所载各厩的长官,有称令丞,有称监长丞。监、令或是一称,未央厩监即未央厩令。

21.未央厩丞。实物有印章“未央厩丞”[11]33。《后汉书·百官志》载有“未央厩令”。《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未央厩有“五丞一尉”:“太仆,秦官,掌舆马,有两丞。属官有大厩、未央、家马三令,各五丞一尉。”[21]卷19上“五丞”不知何指。“未央厩丞”当是“五丞”之一。

22.永巷监。见于《二年律令》:“未央宦者,宦者监、仆射,未央光<永>巷,光<永>巷监,长信宦者中监,长信光<永>巷,光<永>巷466 (F117)。”[3]《后汉书·百官志》载永巷有令、丞。今知,永巷还有监。

23.永巷厨。实物有西汉鼻钮铜印“永巷厨印”[12]329。永巷有令、丞、暴室,见《后汉书·百官志》、《汉官》。今又见有永巷厨,当是主管宫女饮食的机构。

24.暴守。见于印文“暴守”[14]第七,三。汉代掖庭有机构暴室。暴室有丞、啬夫。《汉书·宣帝纪》应劭注言:“暴室,宫人狱也,今曰薄室。”师古注言:“暴室者,掖庭主织作染练之署,故谓之暴室,取暴晒为名耳。或云薄室者,薄亦暴也。今俗语亦云薄晒。盖暴室职务既多,因为置狱主治其罪人,故往往云暴室狱耳。然本非狱名,应说失之矣。”[21]卷97上不管暴室是否为监狱,暴室具有关押囚犯的司法职能则是肯定的。“暴守”是其中负责安全保卫的武官。

25.宫丞或宫臣丞。有篆书坛鈕印章“宫丞之印”[11]45,有西汉封泥“雒阳宫丞”[12]508、“宫臣丞印”[17]。“宫臣丞”即简称为“宫丞”,为管理宫廷事物的长官。

26.宫司空丞。有西汉封泥“宫司空丞”[22]39。又见王国篆书鼻钮石印“宫司空丞之印”[23]247。《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有“都司空”。宫司空与都司空同,皆主罪人,有司法权。综合来看,宫司空丞乃少府属下主司法之官。

27.北宫卫令。见于东汉砖文:“持节使者北宫卫令邵君千秋之冢,建武廿八□□□王□工李□作。”[24]269秦有卫令,《史记·秦始皇本纪》载:“遣乐将吏卒千余人至望夷宫殿门,缚卫令仆射,……乐遂斩卫令……”[4]卷6入汉之后,文献不见记载。此砖文可证,汉代亦有宫卫令。

28.司宫。实物有瓦钮铜印“司宫长史”[25]、东汉铜双面印“司宫当时、司宫中孺”[12]281。周有司宫,指宫人;明代司宫指女官。汉代司宫属于宫官无疑。

29.宫监。实物有印章“邺宫监印”[26]377、“显平监印”[11]37。“宫监”当是汉代管理离宫之官。

30.省椽。见于黄肠石刻铭:“建宁五年二月,省椽陈宫主。”“熹平六年二月,省椽邵慎主。”[27]181《三国志·魏书》裴松之注引有《傅子》文:“河北既平,太祖多辟召青、冀、幽、并知名之士,渐臣事之,以为省事掾属。皆嘉之谋也。”[1]卷14“省椽陈宫”当同此“省事掾属”。

31.诸尚。指尚浴、尚卧、尚从等负责衣食起居的冠以“尚”字的宫官,其中尚食实物见有“中尚食”。实物有印章“南宫尚浴”[20]275。“阳信尚卧/尚从。”[28](《阳信温酒樽》铭文)文献载汉时有五尚,《汉旧仪·补遗》载:“省中有五尚,即尚食、尚冠、尚衣、尚帐、尚席。”[7]卷上不见有“尚浴”、“尚卧”、“尚从”。

32.使掌果池水。实物有东汉龟纽银印“使掌果池水中黄门赵许私印”[12]258。西汉有上林十池监,至东汉省。果池既不属上林十池,当是东汉京师洛阳之池,由中黄门负责管理。

33.弄狗厨。实物有印章“弄狗厨印”[20]262。东汉皇帝曾有“西园弄狗”的娱乐活动,《后汉书·灵帝纪》载:“是岁,帝作列肆于后宫,使诸采女贩卖,更相盗窃争斗。帝著商估服,饮宴为乐。又于西园弄狗,著进贤冠,带绶。”[13]卷8弄狗厨或是西园之宫官。

34.小黄门右史。见于碑刻《中常侍樊安碑》:“君讳安,字子仲,南阳湖阳人也。……樊氏以帝元舅,显受茅土,封宠五国。寿张侯以功德加位特进,其次并以高声处卿校,侍中、尚书,据州典郡,不可胜载,为天下著性。……宦亏于玉室,历中黄门,冗从假史,拜小黄门小黄门右史,迁臧府令中常侍。……年五十有六,以永寿四年二月甲辰卒。……”[2]78-79先秦有“右史”,《全后汉文》载:“《春秋》者,右史所记之制,动作之事也。右史记事,左史记言。”[29]卷84《论衡校释》载有“右臣”:“儒者谓汉无圣帝,治化未太平。宣汉之篇,论汉已有圣帝,治已太平;恢国之篇,极论汉德非常(徒)实然,乃在百代之上。今本浅人妄改。表德颂功,宣褒主上,诗之颂言,右臣之典也。”[30]卷20校释注言:“此云‘右臣’,盖即‘右史’也。”小黄门右史乃宫内书记官。

35.宦官丞。实物有鼻钮铜印“宦官丞印”[“宦官丞印”,鼻钮铜印,出土于17号外藏坑一乘车上。宦者,战国时赵国设置,掌宫内事务,为少府属官。秦时少府各宫均设有宦者令丞,秦封泥中亦有“宦官丞印”多枚。汉代因之。(庞任隆:《汉阳陵新出土印章封泥考述》,《唐都学刊》, 2010年4期)][31]汉代有“宦者丞”,《汉书·高后本纪》载:“八年春,封中谒者张释卿为列侯。诸中官、宦者令丞皆赐爵关内侯,食邑。”师古注言:“诸中官,凡阉人给事于中者皆是也。宦者令丞,宦者署之令丞。”[21]卷3未见有“宦官丞”。笔者认为,“宦官丞”当是正式官名,而“宦者丞”乃其别名。

36.右般。实物有印章“右淳右般”[32]42-49。“般”通“班”。“班”有安排位次,排列顺序之意。“右般”属太官,负责安排筵席的位次,当左右并置。

37.汤官饮监。实物有封泥“汤官饮监章”[1987—1988年发现于西安汉长安城未央宫第四号建筑遗址的封泥,东京国立博物馆、珍秦斋、鸭绿雄斋各有一枚][33]40。两汉汤官的职责有所不同,西汉汤官主“饼饵果实”,东汉汤官主“酒”,而饮食归汤官左丞。汉代冠以“监”的食官有多种,如食监、厨监。生活中还见非官非吏的监厨、酒吏,用以劝食、行酒,以助宴饮之乐。笔者认为,“汤官饮监”或兼具食监、厨监和监厨、酒吏的功能,具体负责宫室燕乐活动中的行酒。

38.汤官左丞。实物有封泥“汤官左丞”[9]17。汤官两汉皆有,《汉书·百官公卿表》少府条下载有汤官令丞。《后汉书·百官志》少府条下载有汤官丞。据封泥又知,汤官丞左右并置。

39.太官监丞。实物有西汉印章“大官监丞”[11]36。《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少府属下有“太官七丞”。一是《汉官仪》所载“右监丞”。二是《汉书·张汤传》所载“献丞”。三四五六分别为《后汉书·百官志》所载左丞、甘丞、汤官丞和果丞。《百官公卿表》言太官丞七个,文献所见六个,那么“太官监丞”当是第七个太官丞。

此外,出土资料中还见有汉代中央宫官长信掌衣、六卿中室御仆、黄室私官右丞、黄室御、常乐右侯、常乐苍龙曲侯、詹事将行、私府监、长秋谒者令、长秋中谒者、长信尚浴、私官丞、未央走士、长信私官、长信永巷、长信詹事丞、长信祠祀、长信仓、长信谒者、诏事、寺车府、中发弩等。限于篇幅,本文不再详述。

在实物资料所见的这些大量冠以宫名的后宫宫官中,除长信太仆丞为东汉职官、常乐苍龙曲侯和常乐右候为新莽职官外,其它大多明确为西汉职官。这为探讨西汉后宫宫官的职官体系提供了极大的有价值的帮助。现将实物所见西汉后宫宫官列表如下:

西汉后宫宫官设置情况表

续表

西汉各宫职官设置往往相同,为了区别便以冠以所在宫名。《汉书·百官公卿表上》载:“长乐、建章、甘泉卫尉皆掌其宫,职略同,不常置。”师古注言:“各随所掌之宫以名官。”又载:“詹事,秦官,掌皇后、太子家,有丞。”师古注言:“皇后、太子各置詹事,随其所在以名官。”[21]卷19上据此,有理由相信长秋宫、长信宫、常乐宫、未央宫各宫当皆有居室、谒者令、中谒者、仓、车丞、祠祀、宦丞、宦者中监、尚浴、私丞、私官、谒者、永巷、詹事丞、掌衣、宦者、食官、卫丞,而非仅限于实物所见。

参考文献:

[1][西晋]陈寿.三国志[M].北京:中华书局,1959.

[2][南宋]洪适.隶释·隶续[M].北京:中华书局, 1985,11.

[3]张家山二四七号汉墓竹简整理小组.张家山汉墓竹简:二四七号墓[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6.

[4][西汉]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1959.

[5]周明泰.续封泥考略[M].台北:艺术印书馆, 1982:47.

[6]吴幼潜.封泥汇编[M].上海:上海古籍书店, 1964:18.

[7][清]孙星衍.汉官六种[M].北京:中华书局,1990.

[8]萧亢达.从汉代文物考古资料所见“宫官”集释谈《汉书·百官公卿表》中的一处句读问题[J].考古与文物,1996(4).

[9]孙慰祖.两汉官印汇考[M].香港:大业公司, 1993:23.

[10]中国简牍集成编辑委员会.中国简牍集成:第五册[G].兰州:甘肃敦煌文艺出版社,2001:118.

[11]罗福颐.秦汉南北朝官印征存[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38.

[12]周晓陆.二十世纪出土玺印集成[M].北京:中华书局,2001:328.

[13][南朝·宋]范晔.后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5.

[14]罗福颐.汉印文字征[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8.

[15]孙慰祖,徐谷富.秦汉金文汇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229.

[16]王镛,李淼.秦汉秦汉金文陶文[M].北京:荣宝斋, 1992:201.

[17]余华青.新发现的封泥资料与秦汉宦官制度研究[J].西北大学学报.哲社版,1997(3).

[18]罗福颐.故宫博物院藏古玺印选[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2:41.

[19][清]瞿中溶.集古官印考[M].影印本.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5.

[20]戴山青.古玺汉印集萃[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 2001:253.

[21][东汉]班固.汉书[M].北京:中华书局,1962.

[22]周明泰.再续封泥考略[M].台北:艺术印书馆, 1982:39.

[23]周世荣.长沙西汉滑石印研究[M]//周世荣.金石瓷币考古论丛.长沙:岳麓出版社,1998:247.

[24]周建姣.东汉砖文虚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中国语言文学系,2006:269.

[25]赖非.山东新出土古玺印[M].济南:齐鲁书社, 1998:9.

[26][清]袁日省,谢景卿,孟昭鸿.汉印分韵合编[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79:377.

[27]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画像砖、石刻、墓志研究[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4:181.

[28]徐正考.汉代铜器铭文文字编[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2005.

[29] [清]严可均.全汉文[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30]王充.论衡[M].北京:中华书局,1979.

[31]陕西省考古研究院.汉阳陵帝陵东侧11-21号外藏坑试掘简报[J].考古与文物,2008(3).

[32]王人聪.论西汉田字格官印及其年代下限[J].故宫博物院院刊,1988(4):42-49.

[33]孙慰祖.封泥:发现与研究[M].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2:40.

On Central Imperial Official in Han Dynasty from the Excavated Documents

GONG Jun-ran
(School of History,Zhengzhou University;School of History and Society,Shangqiu Normal University,Zhengzhou Henan 450001,China)

Abstract:A large number of central imperial officials in Han Dynasty have been found in the excavated documents.These officials include changxintaipucheng,xingongchefu,changxinshicheng,etc..Through the discussion of the central imperial officials in Han Dynasty,we have the reason to believe that each palace has its own officials in charge of the specific affairs.These are beyond the physical goods.

Key words:Han Dynasty;central;imperial official;official system;excavated documents

作者简介:郭俊然(1979—),男,河南商丘人,讲师,博士,从事秦汉史研究。

基金项目:河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2015-QN-246)。

收稿日期:2015-10-08

中图分类号:K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313(2016)01-0096-05

猜你喜欢

官制汉代中央
2022年中央一号文件解读
定了!中央收储冻猪肉2万吨
徐谓礼文书——南宋官制百科全书
金朝酋邦社会形态下勃极烈官制始末
浅谈师兑簋
汉代岭南的贡纳情况述略
汉代造型艺术与当代中国画发展问题研究
敦煌汉简字体特点研究
论汉代女乐繁荣的原因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