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与防治

2016-03-18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自我保健生殖道生殖

邵 莉

全科医学与社区卫生

探讨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与防治

邵 莉

目的:分析研究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以及防治措施。方法:2012-2013年两个年度在7个村开展免费生殖健康普查情况,总人数9864人,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结果:农村已婚女性生殖感染比例较高,两年分别为52.16%、25.82%,尤其是阴道炎和宫颈病变,2012年患阴道炎总数为58.36%、宫颈病变占39.52%、2013年患阴道炎占51.56%、宫颈病变占42.15 %,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同一妇女常有混合感染。结论:要通过多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使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降低,进而使农村已婚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农村 已婚女性 生殖道感染

生殖道感染指的是因为受到细菌、滴虫、病毒、念珠菌、支原体、衣原体检查等相关病原体的侵袭,主要引起育龄夫妇生殖道感染的一大类传染疾病的总称。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相对比较高,没有明显症状的比例较高,不就诊以及得不到有效治疗的概率相对较高,造成各种并发症以及后遗症。另外,农村已婚女性发生生殖道感染的概率相对比较高,同时一般没有进行就诊和治疗,对其生殖健康带来巨大的不良影响。因此,一定要对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采取相对应的防治措施,使其健康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2]。本文对我镇2012-2013年在全镇7个村范围内开展两年免费生殖健康普查的情况,共有9864人,对其相关资料给予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2-2013年两年度免费参加生殖健康检查的总人数,9864人,均为农村已婚女性,年龄20~60岁。

1.2 方法 凡来参加检查的妇女,通过问诊、妇科检查、相关辅助检查(白带常规、阴道镜、盆腔B超)进行初步诊断。治疗2012年度患病人数为5146人、占参检人数52.16%,其中4815人接受治疗,治疗人数达93.56%,经随访、治愈率达62.4%。2013年度患病人数为2547人、所患比例为25.82%、比上年度降低成26.34%,其中2278人参加治疗、治疗人数占有89.43%、治愈率达成69.7%。在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对患阴道炎、宫颈炎的患者,根据患病情况,分别给予全身用药,阴道上药、联合用药2~3个疗程,宫颈息肉摘除术,宫颈糜烂视程度建议微波理疗或治疗,盆腔炎、附件炎住站治疗,子宫肌瘤、卯巢囊肿有手术指征建议到上一医院进一步诊治。

2 结 果

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从统计情况看,农村已婚女性生殖感染的比例较高,两年分别为5146例(52.16%)、2574例(25.82%),尤其以患阴道炎和宫颈病变为高,2012年患阴道炎总数为3003例(58.36%)、宫颈病变为2033例(39.52%)、2013年患阴道炎为1327例(51.56%)、宫颈病变为(1085例)42.15%,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同一个妇女常有混合感染多。

3 讨 论

我镇2012-2013年两个年度在全镇7个村范围内开展两年免费生殖健康普查的情况,从加强宣传,政府干预、早防早治、自我保健、规范治疗、定期随访等方面降低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通过一系列措施,我镇农村妇女自我保健意识显著增强,生殖道感染逐年下降。

3.1 农村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原因 ①农村已婚女性的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为淡薄,没有形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尤其是对经期护理没有特别注意、不洁夫妻生活、盆浴以及内裤与袜子同盆洗涤等相关不良习惯,进而为生殖道感染的传播提供便利条件[1]。②因受到经济及交通等相关条件限制,发现不适没有及时进行预防以及治疗,患者从轻度转为重度,急性转为慢性,使临床治疗难度明显提高[3]。

3.2 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疾病的防治 生殖道感染对人类健康带来巨大威胁,特别是已婚女性的身心健康,生殖健康与家庭幸福美满有密切关系。所以,一定要提高农村已婚女性的自身文化素质以及自我保健意识。政府部门一定要实施多个渠道,多种方式,例如,宣传单、媒体、网络以及广播等,唤醒农村已婚女性的自我保护意识,积极参与生殖道疾病健康的检查以及治疗,进而使其自我预防的能力进一步提高。

3.3 早预防早治疗 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患病率相对比较高,同时复发率相对较高,因此,及时预防、及时治疗是重点。首先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卫生习惯,并且提倡男性参与,一同防范,例如,注意夫妻生活卫生、戴安全套以及阴道炎需要男性配合治疗,能够使生殖道感染的复发率明显降低。另外,及时发现、及时治疗,尤其是高度疑似恶性病理变化的患者,应该尽快到上级医院确诊和治疗,以免错过最佳的治疗时机,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4]。本文结果显示,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现状:从统计情况看,农村已婚女性生殖感染的比例较高,两年分别为52.16%、25.82 %,尤其以患阴道炎和宫颈病变为高,2012年患阴道炎总数为58.36% 、宫颈病变占有39.52 % 、2013年患阴道炎占 51.56%、宫颈病变占42.15 %,细菌性阴道病、滴虫性阴道炎、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有明显的地域性,同一个妇女常有混合感染多,与上述相关实践研究结果基本相同。

综上所述,只有通过多个方面的共同努力才可以使农村已婚女性生殖道感染的发生率明显降低,进而使农村已婚女性的生殖健康水平进一步提高。

[1] 刘民,梁万年,张孔来,等.基层计划生育服务站就诊妇女生殖道感染现状及危险因素的研究[J].生殖医学杂志2012,9(4):201~206.

[2] 刘富林,熊玲英,甘生瑞,等.生殖道感染干预工程对计划生育服务机构服务能力影响的研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2,12(4):719~723.

[3] 宋向菁,叶汉风.1993例农村妇女生殖道感染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妇幼保健2012,22(36):5167~5169.

[4] 窦丽霞,袁伟.我国计划生育机构开展生殖道感染防治的现状[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5,12(4):731~735.

(编审:陈 强)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rural married female genital tract infection and prevention

Guizhou WuChuan County ohtsubo township health centers,Wuchuan 564307,Guizhou
SHAO Li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rural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 status and control measures. Two methods:my town 2012-2013 year 7 village in the town a cycle free reproductive health survey conducted two years, the total number of 9864 people, of all the related data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Results: the proportion of rural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infection is higher, two years are 52.16% and 52.16% respectively, especially vaginitis and cervical lesions, 2012 suffer from vaginitis (58.36%), cervical lesions (39.52%), total 2013 suffering from vaginitis (51.56%), cervical lesions (42.15%), bacterial vaginal disease,trichomonas vaginitis, vulva vagina candida disease has obvious regionality, the same women often mixed infection.Conclusion: through the joint efforts of various can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rural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and to further improve the standards of rural married women of reproductive health.

The countryside;Married women;Reproductive tract infections

R173

A

1671-8054(2016)05-0168-02

务川县大坪镇卫生院 贵州遵义 564307

2016-08-01收稿,2016-09-16修回

猜你喜欢

自我保健生殖道生殖
愿人人享有生殖健康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536例泌尿生殖道支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
腹痛难忍:生殖道畸形惹的祸
助你健康每一天自我保健APP答读者问
让生殖健康咨询师走近你我身边
生殖健康的春天来到了
独立学院学生心理自我保健能力研究
孕前优生健康教育对孕妇孕前自我保健状况的影响
卵巢浆液性癌病理发病机制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