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8例肺灌洗的麻醉体会

2016-03-18宋元强

安徽医专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全肺大容量双腔

宋元强

98例肺灌洗的麻醉体会

宋元强

目的:分析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安全实施全程。方法:98例患者术前皆予以0.5mg阿托品行肌注,予以相应药物使用,待患者意识消失,获得满意的肌肉松弛程度后,插入双腔导管,借助于听诊法进行初步的定位判断,双腔导管就位准确,得到满意的双肺分隔结果后,测定双肺通气与左、右单肺通气时的顺应性与气道压,持续应用丙泊酚维持麻醉,并间断性的使用芬太尼、维库溴铵,以患者实际生命体征变化相应调整麻醉深度。结果:98例患者术中麻醉皆平稳,并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且术后随访并未见有出现不适者。结论:做好术前完善的准备,术中正压通气,对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大容量 全肺灌洗术 麻醉在特定的某种职业工作中,由于长期吸入游离二氧化硅粉尘,会使职工发生尘肺病,该病症属于一种全身性疾病,威胁人身健康[1]。借助于大容量肺灌洗术的方法进行对尘肺病的治疗,可有效清除其肺泡腔中存在的粉尘,改善患者呼吸功能、去除病因以及缓解其临床症状等诸多良好疗效[2]。本次研究就对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相关内容进行如下总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6年1月-2014年5月收治的98例患者,皆为男性,患者年龄27~64岁,平均年龄(43.1±2.5)岁;体重60~85kg,平均体重为(72.5±3.6)kg;患者皆为接触煤尘者;且均符合尘肺病诊断标准[3];诊断分期:Ⅰ期患者72例,Ⅱ期患者26例;其中合并高血压患者7例,合并糖尿病患者5例。

1.2 方法 依据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严格操作规程,患者予以快诱导双腔支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

1.2.1 麻醉方法 需做到平稳诱导,避免发生心血管反应;手术开始前予以患者行0.5mg的阿托品肌注;常用药物选择:4~5mg的密达唑仑,3ug/kg的芬太尼,5mg的地塞米松,1.5~2mg/kg的丙泊酚以及1.5~2mg/kg的氯化琥珀胆碱;待到患者意识消失,获得了良好的肌肉松弛程度之后,将39-F Robertshaw左侧双腔导管插入,分别将主导囊充气6~8mL、左囊充气3~5mL;借助于听诊法初步判定导管的就位,确定双腔导管得到准确的就位且分隔双肺效果满意之后,分别对双肺通气以及左、右单侧通气时的顺应性、气道压进行测定;一侧肺为纯氧通气,另一侧肺为反复灌洗。麻醉维持则借助于4~12mg/(kg·h)进行微量泵的维持输注,同时选择维库溴铵以及芬太尼进行间断性的给药,依据患者自身生命体征的变化以及手术进展情况,相应调整麻醉深度。

1.2.2 术中监测 当患者进入到手术室之后,常规对其血压、氧饱和度、脉搏以及心率的监测,同时持续对患者呼吸参数进行监测,以血气分析结果作为评价依据,对患者进行呼吸频率、潮气量以及吸入氧浓度的相应调整。

1.2.3 灌洗 取患者平卧位,一侧肺为纯氧通气,另一侧肺为反复灌洗,通常来说先选择病变较为严重的一侧或者是右侧。灌洗侧肺借助于麻醉机纯氧正压受控通气,行间断性的负压吸引,当一侧肺灌洗结束之后,双侧肺通气。当灌洗一侧的呼吸音基本恢复正常时,则代表肺中的残留液已经基本吸收或者是排出。若患者无明显的酸碱紊乱表现,生命体征也趋于平稳,则符合第二侧肺开始灌洗的条件,以相同的方法进行对另一侧肺的灌洗。在灌洗开始之前,还需借助于纤维支气管镜对是否发生了双腔管移位的问题进行检查。灌洗液的选择为保温在37℃下的无菌生理盐水;每一次灌入量约为1000mL,一般进行10~15次灌洗,直至灌洗回收液的颜色发生改变;同时保持每次灌入的时间在1~2min左右。

2 结 果

98例患者术中麻醉皆平稳,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发生,且术后随访无不适者。

3 讨 论

在麻醉之前,应做好对尘肺病患者的访视,对其病情有一个充分的了解,在手术开始前做好麻醉风险的评估。围术期协同麻醉医生一起做好对患者的心理支持。双腔管的选择除了应保证其有利于通气之外,还要考虑到不会对灌洗液的引流造成阻碍[3]。全肺灌洗术麻醉的重点在于支气管位置的选择,获得满意结果后再开始灌洗。由于该病症患者的心肺功能不强,且存在气道高反应性,因此在麻醉中,还应适当应用组胺释放小的药物。

肺灌洗结束后,在行双肺通气的过程中需减为浅麻醉,同时予以患者可改善其肺顺应性的药物,例如地塞米松、甲基强的松龙等,先行呼气末正压通气,直至患者获得自主呼吸之后再改用持续正压通气,这样可加强对残留液的吸收能力,有效避免肺泡萎陷的发生,另外可促进肺功能更快的恢复[4]。在加压通气的过程中需注意适当麻醉,避免在浅麻醉下加压时患者出现呛咳等问题,导致双腔导管出现移位情况,使通气侧出现肺漏水的问题。

大容量肺灌洗术存在较大的技术难度,因此,要求临床医生必须要对患者是否存在着手术禁忌症进行把握,同时选择好适应证,对第二肺灌洗指征有精准的把握,掌握停麻药指征,并与麻醉医生获得密切的配合,才能保证肺灌洗的安全性。本次研究中,所有98例患者行大容量肺灌洗术,术后并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且获得较好的术后恢复。这也进一步表明,做好术前完善的准备,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术中正压通气,对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麻醉是安全可行的。

[1] 赵维珊,黄怡真,刘晓延,等.全肺灌洗术治疗支气管哮喘的麻醉处理[J].临床麻醉学杂志,2011,27(9):903~904.

[2] 杨震,冯继泽.尘肺患者全肺灌洗术中麻醉和血氧测定监测[J].中国实验诊断学,2006,10(11):1315~1316.

[3] 王建慧,王慧霞.大容量全肺灌洗术的配合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19(27):3883~3884.

[4] 刘新霞.大容量双肺灌洗术治疗尘肺病的护理观察与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15(23):3310~3311.

(编审:马 涛)

Anesthesia experience of 98 cases of lung lavage

Guizhou aerospace hospital anesthesiology,Zunyi 563000,Guizhou
SONG Yuan-qiang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large capacity anesthesia safety whole lung lavage for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whole.Methods: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eoperative were 0.5 mg atropine intramuscular injection, shall be corresponding drug use and treat patients consciousness disappears, a satisfactory degree of muscle relaxation, insert the double lumen catheter, judging by auscultation method carries on the preliminary positioning, accurate double lumen catheter in place, the double lung separation of satisfactory results after determination of double lung ventilation with right and left single lung qi compliance and airway pressure, continuous application of propofol maintained anesthesia, and the use of intermittent fentanyl and vecuronium bromide Ammonium to actual vital signs change accordingly anesthetic depth.Results: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intraoperative anesthetic is smooth, did not have obvious adverse reactions occur, and postoperative follow-up did not see any discomfort.Conclusion:the perfect preparation for the operation,surgery is pressure ventilation, the large capacity of whole lung lavage anesthesia is safe and feasible.

The large capacity;The whole lung lavage;Anesthesia

R614

A

1671-8054(2016)05-0039-02

贵州航天医院麻醉科 贵州遵义 563000

2016-07-13收稿,2016-09-02修回

猜你喜欢

全肺大容量双腔
双腔中心静脉导管冲封管连接器的制作与临床应用
大容量全肺灌洗术治疗肺泡蛋白沉积症三例分析
航空用大容量锂离子电池研究
12-20升大容量PET瓶装式吹瓶机
能变出雨衣的18升大容量背包
空气系统双腔模型的压力动态特性分析
耐高压双腔P1CC导管在恶性肿瘤患者化疗中的应用效果及护理措施
全肺切除术治疗肺癌的疗效观察
基于大容量指纹识别的实时身份认证系统
肺癌袖状切除术与全肺切除术疗效比较分析